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255|回复: 24

[电脑] 50系钛来袭,影驰RTX 5070Ti金属大师评测&装机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含笑三不沾 于 2025-2-21 18:43 编辑

0.0-2.jpg

一、前言
之前NVIDIA已经发布了RTX 5090(D)和RTX 5080显卡,RTX 5090(D)和RTX 5080好则好矣,但对广大普通玩家来说,价格还是有点高不可及的,那么,就急需要一款性能适当降点,但价格更亲民的型号。
正好,近期NVIDIA Blackwell家族的第三款型号——RTX 5070Ti如期而至,RTX 5070Ti相较前作,只是规格上略有精简,但其它Blackwell家族的众多特性依然保留了下来,如采用TSMC 4N工艺打造、支持第四代RT Cores技术、支持第五代Tensor Cores技术、支持NVIDIA DLSS 4技术、支持NVIDIA Reflex 2技术,采用全新的GDDR7显存,配备了全新第九代NVIDIA 编码器(NVENC)等,不仅游戏性能强劲,同时AI性能和生产力性能也非常给力。另外,RTX 5070Ti相较前几款型号,价格无疑更亲民一些,性价比也更高一些。
本人这次收到的是来自影驰的RTX 5070Ti 金属大师黑金版 OC,下面就将这块显卡的体验过程及装机情况分享给大家吧。
1.0 前言.jpg

二、开箱介绍
RTX 5070Ti 金属大师又有“白金版”和“黑金版”两个支系列,本人这次拿到的是“黑金版”。
显卡采用了金属风十足的外包装,浓浓的机甲风给人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
2.0 开箱 (1).jpg

背面是显卡的特色技术和特性介绍。
2.0 开箱 (2).jpg

附件提供了铝合金支架、说明书及12V-2X6转接线等。
2.0 开箱 (3).jpg

铝合金支架的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2.0 开箱 (4).jpg

显卡采用全新金属装甲设计,黑色外观配合无光设计,简约而不简单,非常符合不喜欢RGB光污染玩家的胃口。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工艺打造的金属外壳给人一种扎实厚重的感觉,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显卡配备了3个90mm的霜环风扇,扇叶数量由原先的11叶改为7叶,提升了扇叶整体强度,散热效能进一步增强,同时配合智能启停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噪音。
2.0 开箱 (5).jpg

该显卡符合SFF-Ready规范,这一点可以从其肩部的厚度和长度看出来,这种相对苗条紧凑的体型,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箱兼容性,以便于玩家打造ITX/MATX小钢炮。
2.0 开箱 (6).jpg

显卡采用了12V-2x6版本的供电接口,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
2.0 开箱 (7).jpg

显卡采用了新一代金属大师寒光星β散热系统,大面积的鳍片配合5根6mm镀镍复合热管,能够带来十分强悍的散热性能。
2.0 开箱 (8).jpg

特写一张,可以看出显卡的鳍片和热管均采用镀镍处理,不仅能够增强美观性,还能进一步增强抗氧化性。
2.0 开箱 (9).jpg

显卡采用了全金属背板设计,不仅能够保护背面的元件,防止PCB变形,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散热作用。
2.0 开箱 (10).jpg

显卡背板尾端采用了贯穿式开孔设计,这样能够形成自下而上的风道,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2.0 开箱 (11).jpg

视频输出接口方面,显卡标配了3个DP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能够满足玩家的需求。
2.0 开箱 (12).jpg

三、性能测试
此次测试,采用了如下平台,系统则采用了Win11 64位。
3.0 配置.jpg

规格方面,这张影驰RTX 5070Ti 金属大师黑金版 OC显卡采用了GB203-300核心,拥有8960个CUDA处理器,其显存也从RTX 40系的GDDR6X突破性地升级为GDDR7,显存频率升级至28Gbps,使得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最新版的GPU-Z还不能显示显卡的全部规格,但已识别的部分规格基本是正确的。
3.1 GPUZ.jpg

图形理论性能测试之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3.2 理论 (1).jpg

在该测试中,RTX 5070Ti大幅度领先上一代的RTX 4070Ti Super显卡。
3.2 理论 (2).jpg

图形理论性能测试之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
3.2 理论 (3).jpg

在该测试中,RTX 5070Ti依然大幅度领先上一代的RTX 4070Ti Super显卡。
3.2 理论 (4).jpg

常规游戏性能测试,这里选取了较为热门的8款游戏参与了测试,其中前4款为光追游戏,后4款为常规的光栅游戏。
在《黑神话:悟空》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18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15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1).jpg

在《赛博朋克2077》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12.90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13.17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2).jpg

在《银河破裂者》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61.55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56.80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3).jpg

在《神之陨落》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18.90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23.20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4).jpg

在《古墓丽影:暗影》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30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20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5).jpg

在《尘埃5》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22.50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48.90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6).jpg

在《全面战争传奇:特洛伊》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28.50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23.50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7).jpg

在《无主之地3》测试中,RTX 5070Ti相较RTX 4070Ti Super取得了大幅度领先,其中在1920x1080分辨率下取得了15.7帧的领先优势,在2560x1440分辨率下取得了21帧的领先优势。
3.3 游戏 (8).jpg

虽然在常规的游戏测试中,RTX 5070Ti已经大幅度领先上一代的RTX 4070Ti Super显卡,但它的威力可不止于此,新一代的Blackwell架构加入了革命性的DLSS 4技术,能够借助AI在每个渲染帧的基础上再额外生成三帧,从而进一步提高游戏的帧率,与传统的渲染技术相比,该技术最高可提升8倍性能。
3.4 DLSS4 (1).jpg

目前已经有多款游戏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该功能,下面咱们就以《赛博朋克2077》给大家演示一番吧。
可以看出,在《赛博朋克2077》的图像设置界面中,出现了DLSS生成的倍率选项,从2X、3X一直可以开到4X,如果你用的是RTX 40系显卡,则只有开关选项,没有倍率选项。
同时,RTX 5070Ti加入了第二代Transformer引擎,相较传统的CNN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性能与效率,并减少伪影和模糊,提升画质。
3.4 DLSS4 (2).jpg

在NVIDIA的APP设置中也可以实现DLSS3所用模型的切换以及DLSS倍率设置。
3.4 DLSS4 (3).jpg

下面对比一下效果,可以看出,DLSS4 4X档的性能是最强的,3X档其次,2X档再次,和DLSS 2比起来,帧率直接提升了数倍,和原生画质及RTX 4070Ti S开DLSS3相比,提升的倍率就更大了。
3.4 DLSS4 (4).jpg

尽管DLSS 4对帧率的提升倍率非常高,但它对游戏画质几乎没有损失,通过NVIDIA ICAT软件的对比来看,DLSS 4(左侧)和DLSS 2(右侧)的画质几乎没啥区别。
3.4 DLSS4 (5).jpg

RTX 5070Ti还加入了新一代的NVIDIA Reflex 2技术,该技术将Reflex低延迟模式与新的Frame Warp技术相结合,能够进一步降低游戏延迟。与原生画质的渲染相比,Reflex 2最高能降低75%的延迟,能够大大提高玩家的响应速度。
3.5 Reflex2 (1).jpg

目前已经有多款游戏支持Reflex技术,下面咱们就以《无畏契约》为例来演示一番吧。
3.5 Reflex2 (2).jpg

该游戏可以利用lNVIDIA FrameView记录测试结果,并汇总成柱状图。可以看出,开启Reflex技术后,游戏的延迟显著降低,同时根据FrameView的统计来看,是否开启Reflex几乎对帧率没啥影响。
3.5 Reflex2 (3).jpg

RTX 5070Ti还加入了全新的第九代NVENC编码器,能够提升HEVC和AV1的编码质量,也为YUV422 H.264和HVEC编码提供了全新支持。
3.6 AV1 (1).jpg

下面以剪映Pro为例,为大家演示一下新一代NVENC编码器的威力。
3.6 AV1 (2).jpg

利用剪映Pro对同一个视频进行转码,分别转成AV1编码格式和H.264编码格式,从转码结果来看,AV1编码格式的文件体积要更小一些,同时转码速度也更快一些。
3.6 AV1 (3).jpg

至于画质方面,虽然AV1编码(左侧)的体积更小,但画质方面和H.264编码(右侧)没啥区别。
3.6 AV1 (4).jpg

功耗方面,得益于新一代Blackwell架构,RTX 5070Ti的功耗控制非常出色,无论是待机功耗,还是烤机功耗,都低于上一代的RTX 4070Ti Super。
3.7 功耗.jpg

四、装机分享
此次测试,正好使用影驰RTX 5070Ti 金属大师黑金版 OC显卡配合Intel Ultra 7 265K CPU+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主板+Kingston FURY DDR5 6400 64GB(32G×2) Renegade RGB内存+影驰 星曜 7000 PLUS 1TB SSD+影驰 魅影 360R水冷+影驰 电竞大师 GL850电源+影驰 金属大师 暗卫机箱打造了一台海景房主机,下面就将其分享给大家吧。
CPU为盒装版的Intel Ultra 7 265K。
4.0 CPU (2).jpg

主板选择了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该主板采用了ROG经典的黑红配色外包装,大气经典,颜值非常高。
4.1 主板 (2).jpg

背面介绍了一些主板的技术特性和规格参数。
4.1 主板 (3).jpg

附件一览。
4.1 主板 (4).jpg

主板采用了和前作一脉相承的黑色外观设计,做工用料也有所增强,所以在观感上更加扎实厚重。
4.1 主板 (5).jpg

主板的VRM区域采用了大面积的散热装甲阵列设计,“信仰之眼”LOGO支持RGB灯效,颜值非常高。
主板的CPU供电接口升级为8+8pin,配合实心接针,电流承载力更大。
4.1 主板 (6).jpg

主板采用了16+1+2+1供电模组,MOSFET升级为80A Dr.MOS,供电能力大大增强。
4.1 主板 (7).jpg

供电PWM采用了DIGI+ EPU ASP2442供电数字控制芯片,Dr.MOS采用了威世的SIC629。
4.1 主板 (8).jpg

主板提供了了四条DDR5内存插槽,支持高达9066MHz+(OC)的频率。
4.1 主板 (9).jpg

主板的扩展接口也非常丰富,提供了1组USB 5Gbps接口和1个采用金属加固设计的USB 10Gbps Type-C接口;提供了4个SATA 6Gbps接口;内存插槽右下方提供了1个5V RGB接针和1个开机按钮;主板底部还提供了2个5V RGB接针、1组雷电4接针、多个风扇接针和其他前置接口。
4.1 主板 (10).jpg

主板标配了1条采用高强度设计的PCIe 5.0 ×16显卡插槽,在最下方还标配了1条PCIe 4.0 ×4插槽。
主板还标配了4条M.2接口,其中第1条为PCIe 5.0×4接口,剩余3条均为PCIe 4.0×4接口,并且都配备了散热装甲。
4.1 主板 (12).jpg

主板的第一条M.2散热片升级为最新的易拆设计,拆装起来十分方便;显卡插槽也升级了易拆装设计,玩家无需任何辅助工具,可直接从显卡挡板侧拔下显卡。
4.1 主板 (13).jpg

M.2便捷式卡扣特写。
4.1 主板 (14).jpg

主板采用了Intel 2.5Gb有线网卡+MT7925 WIFI 7无线网卡的双网卡配置,能够提升网速、降低延迟,进一步改善玩家的网络环境。
声卡采用了旗舰级的Realtek ALC 4080音频芯片,配合音频防护线和高品质音频电容设计,能够带来更为优质的听音体检。
4.1 主板 (15).jpg

I/O接口一览,主板的接口配置也非常丰富,各种高、低端接口一应俱全,同时还增加了1个雷电4接口,升级了WIFI 7易拆天线。
4.2 内存 (2).jpg

背面一览,主板采用8层PCB设计,看起来还是非常扎实的。
4.2 内存 (3).jpg

内存采用了了Kingston FURY DDR5 6400 64GB(32G×2) Renegade RGB灯条,该内存拥有6400MHz的甜点频率,64GB的大容量有助于玩家玩转各类AI大模型,属于完美通吃游戏和生产力的均衡之作,同时内存还支持RGB灯效,可玩性非常高。
内存采用硬质纸盒外包装,正面印着其效果图,看起来非常酷炫。
4.2 内存 (4).jpg

外包装背面一览。
4.2 内存 (5).jpg

附件简单实用。
4.2 内存 (6).jpg

内存采用了黑白相间的铝合金散热马甲设计,兼顾了颜值和散热效果。
4.2 内存 (7).jpg

特写一张,银黑相间的散热片看着还是蛮大气的,质感也非常不错。
4.2 内存 (9).jpg

背面一览。
4.2 内存 (6).jpg

内存支持Intel XMP3.0技术,频率可达6400MHz,同时搭载片内ECC和PMIC芯片,能够大大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4.2 内存 (7).jpg

内存细节扎实,质感出色,整体做工非常不错。
4.2 内存 (9).jpg

SSD采用了影驰 星曜 7000 Plus 1TB,该SSD读速高达7000MB/s+,性能非常优秀,同时采用特挑TLC颗粒打造,寿命和稳定性更长。
SSD外包装采用了充满了二次元风格的星曜娘主题,对宅男玩家的吸引力拉满。
4.3 SSD (1).jpg

包装背面一览。
4.3 SSD (2).jpg

附件一览。
4.3 SSD (3).jpg

SSD本体一览,其正面采用了一层较薄的金属复合材料散热贴,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4.3 SSD (4).jpg

接口一览。
4.3 SSD (5).jpg

拆解一下,主控方面,采用了群联 PS5027-E27,该主控采用12nm制程,支持四通道无缓存方案,支持第四代LDPC纠错引擎,能够兼顾效能和稳定性,同时得益于先进的制程,其发热也处于较低水平。
4.3 SSD (6).jpg

颗粒方面,SSD采用了目前较为少见的TLC方案,2颗组成1TB的容量,比QLC方案的稳定性更高。
4.3 SSD (7).jpg

SSD背面一览。
4.3 SSD (8).jpg

散热器选择了影驰 魅影 360R一体式水冷,该散热器搭载高性能水泵,支持多平台扣具,支持ARGB灯效,支持一线通预装风扇,大大降低了理线的繁杂度。
散热器外包装采用黑色为主的底色,配合水冷工作时的效果图,给人一种高端大气,多彩酷炫的感觉。
4.4 水冷 (1).jpg

背面是水冷的规格参数介绍。
4.4 水冷 (2).jpg

水冷的配套附件比较丰富,扣具也支持全平台。
4.4 水冷 (3).jpg

水冷本体一览。
4.4 水冷 (4).jpg

冷头支持ARGB灯效,同时顶盖面板支持多方位旋转,可让LOGO始终处于正位。
4.4 水冷 (5).jpg

冷头内部搭载了一枚强劲水泵,配合大面积纯铜底座,能够迅速高效的释放热量。
4.4 水冷 (6).jpg

水冷采用了加密型S鳍片铝制冷排,热容量大、换热效率快,散热效果非常出色。
4.4 水冷 (7).jpg

散热器标配了3把12cm风扇,风扇支持ARGB灯效,也支持神光同步,另外,风扇采用一线通设计,只需一根线可将3把风扇的供电与灯光全部搞定,大大简化了理线难度。
4.4 水冷 (8).jpg

电源选择了影驰 电竞大师 GL850,该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支持ATX3.1规范和PCIe 5.1原生接口,同时售价仅为400元出头,性价比非常高。
电源采用黑色为底色的外包装设计,正面印着其效果图和特色功能,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感觉。
4.5 电源 (1).jpg

背面是电源的规格参数介绍。
4.5 电源 (2).jpg

附件一览。
4.5 电源 (3).jpg

电源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全模组线材,其中16pin PCIE5.1显卡线材也是标配,满足了各类硬件的供电需求。
4.5 电源 (4).jpg

电源采用了短机身设计,内部采用优质台系主电容,配合智能温控风扇,能够为玩家提供高效、稳定、安静的供电环境。
4.5 电源 (5).jpg

电源侧边的贴纸一览。
4.5 电源 (6).jpg

电源采用全模组化接口设计,可大大增强理线效果。
4.5 电源 (7).jpg

铭牌表一览,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12V输出高达849.6W,占比较高。
4.5 电源 (8).jpg

电源采用了蜂窝状散热孔设计,并配备了独立的AC开关。
4.5 电源 (9).jpg

机箱选择了影驰 金属大师 暗卫,该机箱采用简约的几何轮廓,却能够带来凌厉的视觉效果,灯灭之际,暗藏锋芒,灯亮之时,惊艳四方,非常契合其“暗卫”之气质。
机箱采用了牛皮纸盒包装,简约环保。
4.6 机箱 (1).jpg

侧面是机箱的参数规格表,玩家如果不知道机箱支持的配件规格,直接看这张表就完事了。
4.6 机箱 (2).jpg

机箱采用黑色海景房设计,能够全面展示内部的配件及灯效。同时机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前面板、顶板、左右侧板均可免螺丝顺滑拆装,大大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
4.6 机箱 (3).jpg

机箱顶部采用栅格式进气孔设计,并配备了防尘网,机箱顶部还可以安装一把360水冷或3把12cm风扇。
4.6 机箱 (4).jpg

机箱的I/O接口位于左侧板下部,配备了1个USB3.0接口、1个USB Type-C接口、1个多合一音频接口和1个开机键。
4.6 机箱 (5).jpg

机箱尾部一览,可以看出,机箱尾部能够支持1个12cm风扇的安装。
4.6 机箱 (6).jpg

机箱右侧板为金属材质,靠前端进行了开孔设计,以便内部的气流能够流通出来。
4.6 机箱 (7).jpg

机箱底部一览,电源位采用了可拆卸式防尘网设计。
4.6 机箱 (8).jpg

机箱内部结构合理,空间紧凑,但扩展能力一点都不弱,安装360水冷和400mm的长显卡不在话下,同时机箱还能兼容背插式主板的安装。
4.6 机箱 (9).jpg

机箱提供了充裕的背线空间,配合魔术理线带,让走线更加轻松整洁。
4.6 机箱 (10).jpg

为了增加主机的灯光效果,又入手了4把影驰 星曜 积木影风扇,其中1把正叶,3把反叶。
4.7 风扇 (1).jpg

先看看反叶风扇,风扇采用了星曜娘主题的外包装图案,二次元风拉满。
4.7 风扇 (2).jpg

背面是风扇的参数规格介绍。
4.7 风扇 (3).jpg

附件一览。
4.7 风扇 (4).jpg

风扇采用黑色外观设计,颜值较高,同时风扇支持ARGB神光灯效,能够给玩家带来无限酷炫的视觉效果。
4.7 风扇 (5).jpg

风扇采用高性能来福轴承,噪音低,寿命长;风扇还配备了双面减震胶垫,能够有效减少共振,降低额外磨损。
4.7 风扇 (6).jpg

风扇扇框两侧支持无限镜ARGB灯效,光随影舞,视觉效果拉满。
4.7 风扇 (7).jpg

风扇支持无线拼接,可像积木一样拼到一起,下图是风扇的拼接接口特写。
4.7 风扇 (8).jpg

三把风扇拼接到一起的效果展示。
4.7 风扇 (9).jpg

星曜专属连接器特写。
4.7 风扇 (10).jpg

接着是正叶风扇,两者除了扇框位置不一样外,其余都大差不差。
正面一览。
4.7 风扇 (11).jpg

背面一览。
4.7 风扇 (12).jpg

接着开始装机,正面效果。
4.8 装机 (1).jpg

背线效果。
4.8 装机 (2).jpg

盖好侧板的效果。
4.8 装机 (3).jpg

尾部一览。
4.8 装机 (4).jpg

接着看看灯效,这套装备在海景房机箱里还是蛮闪耀的。
4.9 灯效 (1).jpg

主板的“信仰之眼”灯效一览。
4.9 灯效 (2).jpg

水冷头灯效一览。
4.9 灯效 (3).jpg

内存灯效一览。
4.9 灯效 (4).jpg

风扇的无限镜灯效特写。
4.9 灯效 (5).jpg

纯白灯效一览。
4.9 灯效 (6).jpg

CPU烤机温度测试(室温26.0℃),得益于影驰 魅影 360R的加持,经过超过10分钟的FPU烤机后,CPU的核心温度在64.1-88.0℃之间,这个温度也不算太高。
4.10 温度功耗 (1).jpg

GPU烤机测试(室温同上),FurMark烤机稳定后,最高核心温度停留在68℃,这个温度控制还是非常不错的。
4.10 温度功耗 (2).jpg

功耗方面,Intel Ultra 7 265K+RTX 5070Ti的双烤功耗接近700W,不过影驰 电竞大师 GL850电源表示能hold住。
4.10 温度功耗 (3).jpg

五、总结
作为RTX 50系列的第3款显卡,RTX 5070Ti继承了RTX 50系列的优秀血统,在DLSS 4、Reflex 2、GDDR7显存等技术的加成下,无论是游戏性能、光追性能,还是生产力性能,都比上一代显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影驰RTX 5070Ti 金属大师黑金版 OC作为一款非公版RTX 5070Ti显卡,采用了全新的金属装甲设计,黑色无光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同时显卡采用10+4+3相豪华供电,配合新一代金属大师寒光星β散热系统,能够给玩家带来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散热效果,使用体验非常不错,个人觉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高端玩家选购的非公版显卡。
在此次装机评测中,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主板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它做工扎实,功能强大,16+1+2+1的供电能为各种高负载测试保驾护航;主板还升级了全新的易拆设计,拆装显卡、M.2散热片及WIFI天线都更加容易;主板还支持NPU加速引擎和异步时钟,内存的超频性能也有了质的提升,可玩性非常高。
内存方面,金士顿 FURY Beast DDR5 6000 32G×2 RGB外观设计出色,马甲做工扎实,散热效果高超,同时它具有频率高、容量大等特点,能够完美适配大型游戏及各类生产力应用场景。
SSD方面,影驰 星曜 7000 PLUS 1TB采用精选TLC颗粒,耐久度高,性能出色,温度控制优秀,能够给玩家提供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存储环境,同时其价格亲民,性价比非常高。
散热方面,影驰 魅影 360R搭载高性能水泵,支持多平台扣具,支持ARGB灯效,支持一线通预装风扇,无论是颜值还是安装便利程度,都非常高,同时其售价还不足300元,性价比爆棚。
电源方面,影驰 电竞大师 GL850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支持ATX3.1规范和PCIe 5.1原生接口,做工扎实,高效稳定,售价亲民,性价比很高。
机箱方面,影驰 金属大师 暗卫采用了海景房式设计,以简约的几何轮廓,实现了凌厉的视觉效果,同时其结构合理,扩展性强,还能兼容背插式主板,功能非常强大,目前这款机箱预售价仅为299元,交1元定金可抵51元,实际到手价249元,性价比拉满,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关注一波。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50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25
hudizhoutube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2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优秀,这都买到了!!
发表于 2025-2-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我还是观望一下,不着急
发表于 2025-2-21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请问这个显卡有均热板么
发表于 2025-2-2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大片大片,内容充实
发表于 2025-2-2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辛苦做测试,跟之前看到的测试结果差不多,和4070tis差距在12-15%之间,可惜现在溢价过头了,反而导致4070tis涨了一点,原价基本拿不到,不急的可以等等看,如果在6000左右是个不错的升级选择。
发表于 2025-2-2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2-2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三哥的分享太精彩了。
发表于 2025-2-2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5-2-2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忍忍等显卡降价
发表于 2025-2-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坐等显卡降价。
发表于 2025-2-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2-2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你,我,200!
发表于 2025-2-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2-2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5070Ti也是2K高画质爽玩的好选择了
发表于 2025-2-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还得是刀法。
AI性能和生产力性能都不错,迎接AI时代了。
发表于 2025-2-2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2-22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你,我,200!
发表于 2025-2-22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觉很好看啊
发表于 2025-2-2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排除价格问题的话这卡其实不错了。。。
发表于 2025-2-2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除了价格不满意,其他都好
发表于 2025-2-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影驰新显卡都是第一梯队上市。
发表于 2025-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别说,影驰全家桶还挺漂亮的。
发表于 2025-4-1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卡挺漂亮的
发表于 2025-4-2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个显卡有均热板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5 12:03 , Processed in 0.02372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