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电脑] The Wings--一把DIY键盘的诞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6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jgg 于 2025-4-26 00:54 编辑

The Wings到底是什么?

一把带触控板的人体工学键盘
IMG_7698 4.jpg

IMG_7799.jpg

IMG_7793.jpg
IMG_7794.jpg


主要特征
  • 触控板支持手势操作的多点触控。 触控板与左右分离型键盘布局相结合,使用鼠标无需来回移动。
  • 键盘整体呈中间高,两边低,前低后高的帐篷结构。左右到中间的角度为6度。前侧与后侧也呈6度倾斜。符合双手自然前伸的角度。
  • 采用凯华矮轴,支持choc v1和choc v2,降低整体高度,并且拇指按键区域,做了进一步的下沉,键盘前高仅12.3毫米,无需手托也能轻松使用。
  • 采用QMK固件,并且支持RGB,有线连接,支持VIAL实时改键。
  • PCB开槽,整体采用gasket结构,1.5毫米夹心面,1毫米轴下垫,2毫米底棉。


结构设计理念
      在做这把键盘之前,也曾尝试制作了网上开源的人体工学键盘,比如著名的corne和charybdis。



FullSizeRender.jpg

      一开始,我制作了开源社区比较流行的的corne分体键盘,分体键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由控制左右两侧外翻的角度,因为我们的双臂自然前伸时,是有一个外翻的角度,并不是相互平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了2个问题:1、开源的外壳没有做帐篷结构,像普通键盘一样是平面的,这就导致手腕必须向内侧反转,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在底部增加一个支架。2、使用鼠标的时候,右手必须来回移动,有人会说,你用普通键盘不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吗?是!但分体键盘有一个问题,将左右两部分按照手的位置摆放好后,右手在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键盘移位,加之分体键盘比较轻,而且又加上了支架。右手回到键盘以后还要摆放回舒服的位置。

IMG_7704.jpg

      后来,又发现了Charybdies这个开源项目,分体、曲面帐篷结构、集成轨迹球,为了实现曲面结构,作者使用了Q弹的0.8毫米的PCB,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性感。在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不可否认,它很优秀,但似乎太超前了,曲面结构基本上完美贴合了手指的移动轨迹,手指仅需要移动很小的距离就可以按到各个按键,但问题就是太贴合了,在我被传统键盘训练了这么多年以后,适应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轨迹球它也很好用,但对于我这样早已习惯鼠标和触控板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别扭的感觉,而且,它不方便携带,装进包里的时候,会到处乱滚。

      直到有一天,我在油管上无意看到一段视频,是日本一个键盘diy爱好者的集会,一把键盘的原型设计让我眼前一亮,触控板在中间,而且自带帐篷结构,这不就是完美解决方案吗?

       哪。。。不如自己做一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06:29 , Processed in 0.01054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