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3

[视听] Blue Note Tokyo、下北泽SHELTER@孤独摇滚,以及2025东京春季耳机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歲月神偷 于 2025-5-4 14:02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503212546.jpg


本来想吃咖喱却被牛肉三文治吸引
结果才知道是网红店的STABLER来做开头





对于全球音响迷来讲,今年最应该朝圣的是最后一次在慕尼黑MOC举行的音响展(皆因明年移师至维也纳,听朋友说那边场地要比MOC还要小……),但奈何机酒昂贵,以及我更想再去一次自从2017年后就再也没造访过的东京耳机展(春のヘッドフォン祭 2025 Fujiya Avic),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回顾。


Blue Note Tokyo


虽说核心是东京春季耳机展,但我很想加上这次旅途中的两个小插曲来水一下字数。其一是Blue Note Tokyo,离表参道地铁站有点距离,但如果是去完麻布台HILLS或者东京塔的朋友,倒是可以坐公交车过去,挺方便的。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45.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40.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43.jpg


对国内爵士迷来说,Blue Note应该是不陌生吧?但我还没光顾过上海、北京两店,如果有去过的朋友烦请指点一下两店的情况,待下半年有机会造访之前先做一下准备。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50.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47.jpg


我去的是6点场次的KENNY BARRON TRIO,拜托朋友电话订票的后排临时席。后排是后排,但除了有很多侍应在你面前走来走去外,反倒是听演出的好位置喔?坐在前面既要求2-4人才行,声压估计也会有点高;而且当时电话订票被告知可以订二楼席位,好在没上去,我觉得那个二楼更加坑……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357.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505.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410.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408.jpg 微信截图_20250503210601.jpg

就算是临时席,也需要由侍应带入座,顺便点了特调鸡尾酒,机翻内容【以菊水修造的梅酒「Beni Kikusui」和白蘭地為基底的飲料,上面漂浮著淡淡的芒果茶和自製的桑格里亞酒。(調酒師:山田文太)】

至于当晚KENNY BARRON TRIO的表现,乃至现在的这个组合,我想爵士迷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的爵士水平不高,所以很难给出除了好听以外的其他评价。但不得不说,东京店的声学效果很棒,吸音与扩散维持到一个很奇妙的平衡点。就以鼓组为例,它没做太多阻隔或鼓盾,当敲击节奏比较强烈,低频能控制在不过量、不嘈杂的效果;但在敲击叮叮镲、旁边的类似镲片但材质偏塑胶的硬片,以及用鼓刷轻抚鼓面的时候,很多细节却是能轻松被双耳捕捉。撇开话筒摆位、现场扩声,如何能在容纳过百人且有餐具什么的情况下,能表现如此清晰、细致、聆听效果这么舒服的声效,真的感叹,还得多学习……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502.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5406.jpg


Chris Botti在这里开演出感觉更有氛围感啊!
以及我才发现aguilar的箱头和音箱好像是Blue Note各店标配






下北泽SHELTER@孤独摇滚



没看过孤独摇滚的乐迷,其实这个场地也是有机会造访的,当晚在开演前夕旁边有两位台湾乐迷就是例子,他们真的是进场后才知道这里是孤独摇滚STARRY的原型,而且这个场地也确实很多乐手和乐队巡演会选择的。在LivePocket提前订票就能省几百円,但记得提前在国内做好认证,否则……还是要拜托有电话的朋友在日本当地认证才行,比较麻烦。入场后凭票换饮品,这个是默认的规矩,详细可自行了解。


微信图片_20250503210959.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01.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09.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06.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11.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03.jpg

值得一提SHELTER在非演出日还是严禁私闯拍照的


两支乐队的表现都很好,一支很有书生气,另一支虽然加入单簧管和非洲鼓,但整体音乐风格还是挺主流的,女乐迷都是主唱的fans。相比起广州的几个Livehouse,SHELTER真的很小(但同事说还有比这个更小的),互动效果很好,现场调音没什么掉链子,灯光也能照顾到脸部,我在想国内要是还存在这么小空间的Livehouse,一场演出下来能不能做到这么成熟的运作呢?

GpXtIAJbYAEeKUT.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18.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20.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22.jpg

当晚两支乐队的海报,以及第一支队伍演出后会主动帮忙和现场工作人员一起替换舞台上的设备

顺便把孤独摇滚两个场景的实拍放上,我猜大家都知道是哪里的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25.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28.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3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歲月神偷 于 2025-5-4 14:03 编辑

2025东京春季耳机展

还以为在新宿站不会迷路的我,确信自己也不会迷失在东京站的。结果当天早上去到新场地ステーションコンファレンス東京 / Station Conference Tokyo,却依然找不到准确的出口,后来看着官方指引往八重洲方向才顺利抵达……如果还是在以前的中野SUNPLAZA就不会这样的,但奈何那边在23年宣布重建(然后现在因为破产被取消而要重新评估),相信fujiya主办的耳机展还得逗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了。

微信图片_20250503211044.jpg

迷路是一回事,现在这个展也由原本两天缩短至一天,如果遇上大量新品,乍看之下好像听不完?不过展方在那三年推出了“整理券”,也就是分时试听凭证。例如当天有Fitear、Onkyo、YAMAHA和拜雅是要凭“整理券”才能试听新品,那耳机玩家就要在入场后迅速拿到这张券,并依照规定时间段过去试听就可以了。至于错过拿券的话……YAMAHA那边就直接说没券就试听不了,拜雅则表示没人过来就能听。

下边就按照我试听顺序来列举——


Final
音茶乐
海贝
旷世
acoustic effect
Onkyo
Fitear
Brise audio
Lifelike Aduio
Korg
Hercules Audio
Crosszone
TEAC / Esoteric
Pentaconn
SoundWarrior
DVAS / Deep Valley Audio Systems
YAMAHA
Rosenkranz
Canal Works
TAGOstudio
Luxman
nwm
enri works



Final Audio
全场排队最多的Final Audio展位,真的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试听到新品。本来想着听完A10000再去听DX6000,结果被告知要听得等2个小时,后面再去排队直接表示要撤展听不了,挺失望的……
IMG_20250426_120449.jpg IMG_20250426_120637.jpg IMG_20250426_120641.jpg IMG_20250426_120723.jpg

但我想说,A10000听了就很足够了,柔而不刺的高频,适量的低频与清晰的中频人声。哪怕没有A8000现场对比,也能感到A10000更好的解析度、高频延伸和宽松感。预算足够的耳机玩家,这支耳机很适合用来退烧喔!另外金色限量款只是换壳,不用在意。
IMG_20250426_152959.jpg


音茶乐
自从Flat4-楓III之后,音茶乐乃至山岸亮都有段时间没冒泡。这次参展前的一周官号突然发了新消息表示推出全新产品Flat4-楓零(现场还摆了DEMO的Flat4-绯楓零),按照官方描述这是基于楓III为基础,在腔体内更换了部分材料以及加上自然物料来吸音,耳套也不再是海绵C套而是Spinfit NEO。实际听下来确实是在高频和低频延伸上有所改善,中频人声则维持清晰、立体。
IMG_20250426_111051.jpg IMG_20250426_111054.jpg IMG_20250426_111057.jpg


海贝
海贝和Faudio联手十周年限量套装在国内官宣后,随即就开启全球巡回,上次新加坡CANJAM就已经很多人围着在听,这次也是一样,每次我路过海贝展会总有三四人在排队等着试听。说个题外话,其实上次新加坡CANJAM展会中,用海贝播放器的玩家要比飞傲的多,证明海贝的出海能力很强啊!
IMG_20250426_111707.jpg


旷世之声
据闻QCC Dongle系列5月就能上市,恰好5月还有深圳的耳机展,就看看它们到时能否把最终版拿出来。
IMG_20250426_112236.jpg IMG_20250426_112251.jpg


acoustic effect
自研动铁、而且把单颗动铁调音搞出很奇妙音色效果的acoustic effect,这次可算是撇下多年坚持的直戴、圆筒的腔体,改为这样绕耳的架构。看着很简朴、但再一次把单动铁玩出了不一样的花样,做到了很多厂方实现不了的,兼顾氛围感、宽松和凝聚的中频人声,就是定价……没记错兑回RMB也有2K+?该检验老粉的忠诚度了。
IMG_20250426_113225.jpg


Onkyo
有了解Onkyo安桥的朋友,是知道它家是破产然后再被其他厂方收购的,但对于旗下的这个与二次元作品一直搞联名的耳机分支公司,好像就没出过事一样,维持正常运作。因为每次看到某部动画要出联名TWS,极大概率是Onkyo的。这次它们参展也是一样,摆出来就是与高达联名的三款,IE-K1 / K2 / K3,对应就是1、2、4单元耳机。
只是撇开高达联名这个玩法,其实这也是Onkyo和Fitear联合打造的耳机系列,Onkyo将自家研发的镁振膜的动铁单元技术交给Fitear来发挥。这次它们两家都在一个房间参展,Onkyo这边摆耳机,Fitear就摆它们的监听耳机。
IMG_20250426_115043.jpg IMG_20250426_115024.jpg

IE-K1 / K2 / K3在国内很难看到正式代理的一天,而实际音质我也觉得不是很满意……高频始终觉得不够明亮,缺少一定鲜活感?但低频质感还是可以的,很希望Fitear后续在自家入耳耳机方面再多调校吧。

Fitear
和Onkyo联名的耳机难评,但自家的监听耳机倒还是可圈可点喔。Monitor-1 Studio Reference,音色属于稍厚、音色很平均、没太多个性的音色,跟铁三角那种监听音色相比Fitear这支要再平和一点,更适合干活使用。如果开售了,我打算用Sony的M1ST来做一做对比,因为我觉得这两支耳机同属一个价格级别。
IMG_20250426_115048.jpg IMG_20250426_122152.jpg


Brise audio
这次参展,Brise audio除了有顶级FUGAKU耳机系统展出,还有新的耳放WATATSUMI。新耳放延续了不少FUGAKU耳机系统里面耳放的技术和部件,不过音量控制芯片上WATATSUMI改用了MUSES72320(FUGAKU用的是MUSES72323)。WATATSUMI属于力量很充沛、控制力很好、推力很猛的路线,我认为杂食选它没什么问题。
撰稿期间看了日媒的报道,原来从TSURANAGI起,Brise audio的耳放设备都是由很年轻的黒川亮一来负责,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AV.watch的内容【https://av.watch.impress.co.jp/docs/topic/special/2002396.html
IMG_20250426_121457.jpg IMG_20250426_121548.jpg IMG_20250426_121806.jpg


Lifelike Audio
Arena(4单元动铁)、Artemis(5单元动铁),光看样子就知道Lifelike Audio是小作坊品牌。利用3D打印制作耳机内部的声学部件,并且设计了泄压的按钮来释放空气(多动铁耳机没有气孔,所以佩戴后有人会觉得堵住)。但老实说,我试了2次就发现按钮会掉出来,估计3D打印精度不够高。音色属于早期多动铁耳机那种,人声密度很好但整体不是很耐听的感觉。不多说了,这家还得多琢磨产品才行……
IMG_20250426_124328.jpg IMG_20250426_124333.jpg IMG_20250426_125600.jpg GpbbX_TbEAUozrs.jpg


Korg
我记得是去年Korg就推出的黑胶唱盘,一款是handytraxx play,便携、带滤波和loop等功能,适合DJ带着它出外打碟干活,或者做户外派对的拿来当作音源播放。另一款是handytraxx tube,便携、内建扬声器,以及搭载Korg前些年就用的nutube晶体管。两款黑胶唱盘的耳机口推力一般,所以最好是用来搭配音响系统来使用。
IMG_20250426_130236.jpg IMG_20250426_130719.jpg


Hercules Audio
很意外香港耳机品牌Hercules Audio也来参展,除了旗舰款Moses,这次主理人可算把入门款摆了出来,音色很相似,流行人声没什么问题,就是等一个价格了。
IMG_20250426_135614.jpg


Crosszone
日本品牌Crosszone,就算国内讨论度不高,CZ-1和CZ-10这两款大家应该在展会应该有试听过的,招牌技术就是头外定位,让耳机达到近似扬声器的声场效果。这次的新品除了有更轻量级的CZ-12外,还有首次将头外定位技术放到无线耳机领域的CZ-W1主动降噪无线耳机。
IMG_20250426_132536.jpg

我是认为相比起软件模拟Dolby Atmos效果,Crosszone的头外定位要自然很多。而且厂方人士还演示了针对CZ-W1的可穿戴配件,来增强看电影、打游戏低频质感,不过由于研发阶段中就无法拍照记录。

TEAC / Esoteric
TEAC的解码耳放组合产品,这两年大家在国内的耳机展上都能试听;但Esoteric新推出的N-05XD,自带耳机口的串流解码前级一体机,我还是第一次试听。虽然跟Final D8000的相性不好,但N-05XD干净、清晰、通透的音色很值得高阶耳机玩家试试。
IMG_20250426_140144.jpg IMG_20250426_142121.jpg


Pentaconn
Pentaconn这次参展就比较忙了,既有Scyne a01耳机试听 ,又有两款耳套对比,更有未贩售的耳机线试听比较,旁边还陈列了一系列新插头。小道消息是Pentaconn将停止耳机产品的后续研发工作,不知道Scyne a01的现役玩家们有什么感想?
IMG_20250426_140329.jpg IMG_20250426_144417.jpg IMG_20250426_140918.jpg


SoundWarrior
日本本土SoundWarrior,旗下的耳机由手工组装,并且是针对专业用途而打造。所以可以看到,无论是耳机还是搭配的耳放产品,都是相对简朴的造型。按照香港代理OTG的报价,还挺适合入门玩玩的。我试听了其中一款HP10LIVE,低频会多一点,但不会糊闷,对推力的要求也不算高。
IMG_20250426_144541.jpg IMG_20250426_144544.jpg IMG_20250426_144547.jpg


DVAS / Deep Valley Audio Systems
原本想说mass kobo的新品,但轮到我去听的时候新品状态有问题,这已经是继上次新加坡之后再次无源它家的产品……但意外的在旁边找到这家DVAS,由桑原光孝先生在2022年创立。产品是采用独立分体设计,纯前级、纯后级、纯电源,完全独立分体且平衡传输,轻松驾驭动圈和平板耳机。像Final D8000这样的平板耳机,搭配这套耳放就很合适,下潜、密度、高频延伸样样到位。
IMG_20250426_145409.jpg IMG_20250426_145414.jpg


YAMAHA
虽然现场是没办法把新品全部试听一次——HA-3000A一体机、YH-C3000动圈和YH-C4000平板耳机。但据说国内已经陆续安排样机中,相信今年晚些时间的国内展会都能上手玩。
IMG_20250426_161105.jpg IMG_20250426_161231.jpg IMG_20250426_161324.jpg IMG_20250426_161317.jpg IMG_20250426_161321.jpg IMG_20250426_161257.jpg IMG_20250426_161302.jpg IMG_20250426_161311.jpg IMG_20250426_161250.jpg


Rosenkranz
有些耳机玩家还记得Rosenkranz之前出过旗舰耳机的吧?这次它们出展就继续折腾耳机,搞了这样直插式圆筒耳机。不同从顶部的木材到驱干的金属,Rosenkranz都安排了超过3种不同的版本(但只分了3个价格)供玩家选择,硬枫木、保罗沙木和花梨木,铭、金和黄铜,以及还有THC新系列。我只是试了硬枫木+黄铜+Kaizaki系列线材,厚重感、中频人声的密度都很好听,但不得不说,这得空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慢慢做配对,选择合适的木材、金属和对应的线材才行,国内总代能开放这个业务吗?我真的很想这样慢慢挑……
IMG_20250426_163615.jpg IMG_20250426_162656.jpg IMG_20250426_162652.jpg


Canal Works
3单元新品CW-L15LV就是面向K-pop的,以及近年的J-pop作品。主理人面对面这样说完,我接上来听ME:I的新歌,确实很对味!但问题是,我咋感觉选择您家产品的,都还是那批会折腾电阻的硬核玩家,不考虑继续往那个方向再多发展?
IMG_20250426_164035.jpg


TAGOstudio
这次新品无疑是TAGOstudio和水月雨联名的T3-01-MD,包装二次元风了,线材也换上了更发烧的耳机线,但音色却依然跟T3-01很相似,比较明显的是在中高频做一点优化,水月雨的粉丝们可直接盲狙。
IMG_20250426_165709.jpg


Luxman
最大亮点一定是Luxman庆祝创立100周年的P-100 CENTENNIAL,这个五一假期也有本地经销商搞试听活动。当时在现场搭配Focal的耳机,柔和了刺激的高频,展现更细腻的中低频。推力方面完全不是问题,毫无疑问就是音色上面是否大家喜欢了。还是老样子,动圈耳机首推,平板耳机看自行搭配,有机会大家在国内展会试一试。
IMG_20250426_171931.jpg


nwm
去年看到由日本NTT公司旗下新创立的mwm品牌的消息,并且推出那个开放式头戴无线耳机nwm  ONE,真的很好奇声音会怎么样。结果这次把ONE和另外两款OWS耳机也一并试了,非常失望,太接近概念而非实用的产品了。撇开声音糊成一团的,就是佩戴都要一定的学习成本,这点不得不点赞韶音。
IMG_20250426_172517.jpg


enri works
DIY做线材的个人玩家首次挑战做耳机,几乎透明树脂的新品,音色是中规中矩的、中高频明亮音色,但不是走哈曼曲线的那种科学派。但过来这个展位的很多玩家,都是选他的线材为主,人气很足,有时比旁边的音茶乐展位还要多人。如果懂日文,又是以前做过DIY线材的耳机玩家,大概会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感,因为这个展位就流露出一种,真就在18、19年左右国内耳机圈很流行的DIY风潮,但现在几乎消失殆尽了……

IMG_20250426_173536.jpg IMG_20250426_173539.jpg IMG_20250426_173739.jpg

话又说回来,始终是个人玩家自制耳机,造型还是差了点意思,工艺有待进步
发表于 2025-5-4 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肉三明治爱了!
发表于 2025-5-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局就被整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4 20:06 , Processed in 0.01501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