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evo 于 2025-5-15 15:14 编辑
2025年,自行车圈终于迎来了功率计普惠。
从十年前“表哥”弗鲁姆看表骑车横扫赛场开始,所有人都知道了功率计是个好东西,功率计迅速在职业车圈中普及开来,如今在功率训练的帮助下,新一代的车手们越来越快,在环法赛场甚至刷掉了上古嗑药时代的纪录。
不仅是职业赛场,普通爱好者也需要功率计,有了功率计,才能知道自己有多菜(bushi)。对普通爱好者,有了功率计,不仅能骑的更快,更重要的是能骑的更远。
这几年自行车圈迎来了庞大的新晋车友,于是我们可以在小红书知乎上经常看到他们的疑问:如何才能均速30?如何才能骑完100公里?如何才能骑上妙峰山/潭王路/龙井/龙泉山……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学会使用功率计就行。
有了功率计,你会发现其实只需要150瓦就能匀速30,维持150瓦一个小时即使对于没有太多骑行量的新手来说也并不是天方夜谭,新手的错误往往是以为需要费很大力气,一上来猛踹把自己拉爆了。
有了功率计,你会发现骑100公里并不难,维持在自己二区一直骑有氧就行。
有了功率计,你会发现2.6的功体比爬上潭王路也只要40分钟,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功率计并不只是一个测量大腿力量的简单仪器,而是代表了科学高效的骑行方法。
不久前,我刚尝试了一个为上班族打造的28天增长37瓦训练计划,在两个月训练后,从“心率比功率高”、毫无训练的小白练到了功体比3.6的“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顺便还减掉了12斤肥肉。
作为一个普通的骑行爱好者,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不需要太辛苦的训练就让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可以骑的更快骑的更远,去更多的地方享受骑行的乐趣,想去独库、去格兰芬多、去环台湾,都不用因为担心骑不下来而放弃。
唯一的问题是,在以前功率计还是挺贵的,以我车上的Quarq Elsa为例,当年买的时候要小一万块钱。感谢科技的进步,如今功率计便宜多了,我刚换的闪弧新款ARS-Power盘爪功率计只要1388元,将功率计普惠的门槛又降低了一个档次,颇有电车拉低汽车马力门槛的意味。
而普惠的意思是降低价格并不会降低参数性能,260小时的续航和实测107克的重量比我的老Quarq强多了,磁吸充电、蓝牙ant双模一个不少,也支持自动校准、左右平衡和踩踏顺滑度等功能。
此外官方还对防水性特别自豪,用独创的注胶灌封达到了IP68级防水,网上也有拿着盘爪去游泳池测试的视频,算是给用户吃下一颗定心丸吧。如果还心存顾虑,没关系,还有30个月的质保托底。在安装规格上,支持常见的Easton和SRAM 3钉、8钉规格,都是110BCD四爪,几乎就是为市面上保有量最大的禧玛诺系统升级量身打造。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针对禧玛诺盘爪做造型优化,还是常规的圆盘造型,装上禧玛诺盘爪后有一些缝隙,强迫症患者看着有点难受。
从测量原理来看,盘爪功率计的准确性是最容易做好的,直接测量曲柄到齿片上的力来计算功率,安装位置隐蔽,一般不容易受到干扰或者是损伤。但凡事要讲科学,我们测试一下就知道了,谁让咱功率设备多呢。闪弧ARS-Power作为主角装在了Madone上,然后我常用的佳明Rally功率脚踏和理论上绝对准确的NEO骑行台作为嘉宾限时返场,来个几轮三方对比测试。
首先,我们看一下数据稳定性,为了验证温度补偿算法,在骑台子时我会时不时的开会儿空调降温,温差最大有个七八度,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到,在三方测试中,三款功率设备的数据稳定性非常好,闪弧ARS-Power的AP和NP与NEO及Rally做对比都只有一两瓦的差距,按各自1%的精确度算也是完全准确的。我们再用功率曲线做一下对比。
橘色曲线:闪弧ARS-Power盘爪功率;蓝色曲线:NEO骑行台功率;绿色曲线:Rally脚踏功率。下同
上面这个曲线是包含了从一区到七区的区间功率以及一个FTP间歇训练课程,可以看到三条曲线也是几乎完全贴合的,包括其中一些顿脚导致的细微功率抖动也都在曲线中展现了出来(忽略第一栏被用来做锚定的心率曲线丢包,那是Wahoo和佳明手表心率有些不兼容,老是断联)。这还没完,我们再放大看看。
在20秒无氧峰值测试中,三条曲线都是稳定在550多瓦,而且能看出由于是第一发力点,Rally的功率来的和掉的比其他两个都早。然后是一分钟的六区,这个区间往往是用于骑行时爆发式突围或者追击的,知道自己的功率输出也很重要。
还有我们喜闻乐见的VO2 Max区间,也是训练有氧能力的重要区间。
我相信仔细的同学在看数据统计时有发现闪弧ARS-Power的数据和NEO骑行台的数据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反而是Rally功率脚踏有些时候会有两三瓦的差距,这因为Rally不准吗?
Rally 功率脚踏的细微差距并非精度问题,而是由于测量位置差异 —— 脚踏直接捕捉初始发力,曲柄和骑行台则反映传动系统整体功率,同时Rally由于佳明生态的优势,在佳明码表上取样点更多,所以我们能看到Rally的那根绿色曲线更接近折线而不是曲线。
同时,有误差的几个数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最后的高功率我踩不动了,就像下面这个曲线,前面已经骑了几个训练区间了,这个训练区是两分钟350瓦,前面一分钟还能稳住,后面就开始挣扎了,绿色折线也越来越频繁。后一个区间是一分钟550瓦,崩的就更快了,对此我表示负全责。
骑过台子的都知道,开启ERG模式后会根据你脚上的功率自动施加负载,但在踩不动时踏频降低,负载反而是增加的,这个时候会难免需要站起来骑,脚踏测得力会有锁片起伏带来的误差,自我感受也能感觉到轻松一点。而对应曲柄和骑行台来说,并不管你那么多,只要你牙盘还在带着飞轮转,那他们测的功率就是一样的,这样就导致了误差,脚踏功率反而会低一点,至于好坏吧,我个人觉得倒是问题不大,以哪个为准都行。
总之,就以我这两百多瓦的FTP来说,闪弧ARS-Power的准确性在进行课程训练时不仅完全可用,而且是属于优秀水准的。那么环境更复杂,距离时间都更长,温度变化也更大,也是更需要真实功率数据反应的户外呢?我们还是先上数据。
户外的测试以闪弧ARS-Power和Rally功率脚踏作为对比,温差最大的有17度,最远距离160公里,而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中,两者的功率也是几乎完全一样。
再来几个对比曲线,以下三个分别是包含了互相领骑拉扯的百公里团骑,长短坡ITT恒功率爬坡和平路ITT测试,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大部分的骑行状况,而两个功率计的表现也都一如既往的优秀。
百公里团骑
长短坡ITT恒功率爬坡
平路ITT测试
我们再放大看看,这一段是30分钟的230瓦恒功率输出,曲线大都贴合的很好看,唯一的小问题是短暂出现过一两秒的功率下降,很像丢包的那种。
很短暂,大概就一两秒钟,也就是我一直看表骑还事后拿两个功率计曲线对比才发现,而且复现了几次,目前只出现在200瓦以上的长距离输出中,大概就是从200瓦掉到130、150这种,然后又很快恢复,倒是影响不大。
而这一段差不多也是30多分钟平均功率两百二三十瓦,但这一段是大阵风天加团骑,所以曲线形态很不一样,波动的很厉害,有一脚没一脚的,唯一相同的是两条曲线贴合的很好。
除了整体输出,我还测试了一下冲刺数据,这也是个极端数据的高发区,我曾经见过两万多瓦的极端数据,整个训练资料库都能毁掉的那种,我自己的Quarq也出现过一千五百瓦的高数据,只是没那么夸张罢了。
为此,我尽量逮机会在小段坡和起伏路上冲几次,只是受限于最近光练有氧恢复了,无氧丢得差不多了,最终只能冲出800多瓦的峰值,调几个作曲线对比大概是这样的,为了方便观看,拉了一下时间轴,方便看出两条曲线的重叠度,这也能看出,前面说到的高功率骑行台负载导致的误差在户外也是没有的。
不知道这个数据表现大家满不满意,我觉得还行,尤其是考虑到这个价格,就显得我的Quarq很呆。总体来说,闪弧 ARS-Power 是一款真正把专业还给大众的功率设备。对我这样的普通骑手来说,它的数据表现已经足够优秀,更重要的是,价格不再遥不可及。与其盲目追高,不如买对不买贵。它让我第一次觉得,功率训练不再是发烧友的专属,而是属于每一个认真骑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