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4

[电脑] 白色宝塔:Tt Tower300+华硕B850-G 小吹雪+索泰 5070Ti 天启装机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呼万唤华硕终于为AMD平台玩家推出了白色系的华硕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来了,随着拥有14+2+1供电,4个M.2全满血,WIFI7,细节拉满的ROG纯白色小吹雪B850-G 主板的正式发布,当前市场玩家最为关注的MATX规格B850芯片组主板是哪款已毋庸置疑了。这里我也分享一套围绕华硕B850-G 小吹雪主板打造的一套纯白色系MATX主机给大家。

配置方面考虑纯白风格偏游戏主机,显卡选择了索泰全新设计的RTX 5070Ti 16GB 天启显卡。索泰全新的50系显卡在外观上有了不少的变化,而且加入了更多白色元素点缀,中间的能量环设计也非常吸睛。使用的机箱是来自TT的The Tower 300,八角柱造型的直立式机箱设计彰显独特创新性。而且在摆放方式上也有进阶玩法可选、同系列TT也提供有ITX和ATX的The Tower机箱可选。其他硬件都根据配置选择了白色或者银色外观的硬件产品,具体可以参考一下配置单,这次装机的整机预算15000元。
01.jpg
02.jpg

装机配置

CPU:AMD R7 9700X
主板:华硕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
显卡:索泰 RTX 5070 Ti 16GB 天启 OC显卡
内存:金百达银爵DDR5 6000MHz CL36国产颗粒16G*2
SSD:金士顿 NV3 2TB
机箱:Thermaltake The Tower 300 白色
散热器:银昕E360 PRO 白色
电源:追风者 AMP GH750 750W白色

整机展示:


外观上TT的The Tower 300 八角柱的外观形态独具特色,相比传统海景房机箱来讲它更像是一座桌面上的「宝塔」。
03.jpg
八角柱设计的直立式的海景房机箱也是另辟蹊径了,在一众沉闷的传统海景房机箱中极具自己的风格与辨识度。
04.jpg
更多角度展示。
05.jpg
06.jpg
机箱正面由三片玻璃结构组成,都支持免工具拆卸。正面的玻璃为按压式锁扣设计,拆卸方便。拆卸后方便插拔安装使用主板顶部的IO接口。
07.jpg
机箱内部主板为横置安装设计,所以主板的IO接口都在机箱内。
08.jpg
钢化玻璃面板的下面也是模块化可拆卸的面板,另外附件中还有一块可安装显示屏的镂空面板。我这里搭配了额外的3.9英寸的LCD扩充屏幕,屏幕支持自定义显示。
09.jpg
通过TT的RGB Plus 2.0软件可以实现自定义显示设置,可自定义显示系统运行信息,时间甚至当地天气,也可以自定义图片或者gif动图。
10.jpg
11.jpg
机箱背后一览,因为显卡的安装方式,显示线材需要走背线使用。
11A.jpg
拆开背板后效果,可以看到虽然外部是八角柱结构,内部理线均设计在机箱两侧边角位置,设计了理线卡扣可以收纳线材。机箱中间像是水冷头需要的USB线材走线也可以通过扎带固定在机箱内卡扣位置。
12.jpg
机箱顶部也是八角形设计,顶部预装了两把14cm风扇帮助散热。
13.jpg
机箱显卡一侧设计了开孔,内部是磁吸防尘网。隐约可见内部索泰RTX 5070 Ti 天启显卡的灯光设计。
14.jpg
50系的天启显卡升级的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外观上延续了40系天启系列的「启世之环」灯效设计。
15.jpg
外观上大面积的白色应用配合金色的装饰点缀让索泰RTX 50系天启显卡极具辨识度,黑白配色的设计方案,能够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无论搭配何种色调的主机设备均能实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16.jpg
17.jpg
华硕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的发布也让AMD玩家在打造白色小高端小钢炮主机时选择更明确了,在MATX主板细分市场中,B850-G小吹雪主板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表现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作为当前市场中兼具高性能与设计美学的代表性解决方案,成为追求性能的MATX装机方案的首选。
18.jpg
IO区域上的败家之眼logo支持自定义光效。
19.jpg
20.jpg
机箱内主板IO插拔虽然每次都要拆卸机箱正面的钢化玻璃,但是也预留了足够空间日常体验尚可。
21.jpg
这次搭配了360mm一体式水冷是银昕的新品,型号为E360 PRO 白色水冷。2.6英寸的数显圆形大屏设计也是紧跟目前一体式水冷潮流,精简CPU四维数据显示,采用黄色+蓝色的晴空配色。
22.jpg
23.jpg
虽然冷头内容并不支持自定义设置,但是显示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2.6寸确实很大。毕竟价格也确实给力,散热方面也是满足300W处理器的散热需求。
24.jpg
出厂预装了360mm的一体式设计风扇,支持ARGB灯光同步效果还是十分不错的。
25.jpg
最后这次装机的内存选择了银色设计的金百达银爵系列内存,外观上银色的散热马甲与小吹雪主板颜值也是非常搭。国产颗粒设计,虽然只有6000MHz CL36,但是性价比也是非常亮眼的。
26.jpg
银色散热装甲的金百达银爵内存安装展示。
27.jpg

硬件开箱:


硬件方面选择了目前接受度最高的配置组合,AMD 处理器搭配NV 50系显卡。9700X处理器手动设置PBO之后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搭配RTX 5070 Ti显卡的组合应该可以很好的畅玩各种3A游戏了。
28.jpg
目前在尝试过AMD 多款处理器,特别是同样8核16线程拥有X3D缓存的9800X3D处理器之后,我越发觉得9700X这才是那颗最值得入手的处理器了。简单开启PBO之后,性能表现方面可以有至少93~95%的9800X3D性能表现了。而价格只要1800元左右,搭配板U套装甚至更便宜,真的很香。
29.jpg
9700X安装效果,AMD的AM5插槽真的非常友好。可以兼顾7000系、8000系以及最新的9000系处理器使用。
30.jpg
千呼万唤的MATX 规格的华硕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主板已发布就引起了玩家的广泛关注。产品包装方面也采用了众多华硕吹雪姬系列的元素,包装上就有很多二次元素设计。
31.jpg
拿出主板的一刻我就是眼前一亮的感觉,之前也用过华硕的B860-G小吹雪,但是这次的B850-G小吹雪主板在整体细节上都做了更彻底的「白」色装饰。真的是几乎「全白」,细节上连内存插槽、供电接口、PCIe插槽等接口都设计成了白色或者灰色,甚至连AMD用了十几年的黑色扣具都换成了白色+吹雪姬图案贴纸,这细节处理真的无敌了!
_DSC3122.jpg
作为一款充满二次元设计的主板,附件方面自然为玩家提供了更多二次元周边。贴纸都安排了两张,还有吹雪姬的小卡片。不知道华硕什么时候更新吹雪姬的「谷子」呢。
32.jpg
这次采用了白色PCB的ROG B850-G小吹雪主板颜值上再次提升,对于希望装一台纯白主机的玩家可以说是整体颜值上更进了一步。
33.jpg
就连CPU插槽上的盖板都是换成了白色的,上面的贴纸也是华硕吹雪姬的图案。
34.jpg
银白色的供电装甲下是14+2+1相80A的供电模组,配备双8Pin EPS供电接口,实测可稳定支持锐龙9 9950X/9950X3D等高端处理器满载运行。
35.jpg
主板供电的铝制散热装甲上还采用了阶梯设计,以增强视觉立体感同时也通过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散热表现。
36.jpg
提供了4条DDR5内存插槽设计,而且还都做了白色化设计,整体美观度更高。内存插槽最高8000+MHz OC。
37.jpg
此外细节方面内存插槽一侧的4 Pin风扇接口上的盖子都换成了白色系的ROG软胶盖,各处细节插槽都换了灰色设计的。
38.jpg
就连CPU 供电的双8 Pin接口都改成了灰色设计,保证了整体的美观。
39.jpg
背板一览,采用了灰色的喷涂搭配吹雪姬的剪影装饰。
40.jpg
主板配置的四个M.2 接口,其中一个设计在主板背面。这样的设计之前多在ITX规格主板上简单,这里也建议玩家如果考虑4个M.2 接口都插满的话,装机前就把主板背面的这个接口先安装好。
41.jpg
B850-G小吹雪主板为玩家提供了足足4个M.2 插槽,除了主板背面的一个之外其余三个设计在主板正面。而且四个M.2 接口都是满速的4X设计,都是满血接口。对于玩家来讲,我觉得更多M.2 接口要比多给一个PCIe X4或者X8实用。
42.jpg
正面的三个M.2 插槽都配置了整体的易拆卸SSD散热片,一按即可拆卸三个M.2 SSD的散热片,安装使用非常方便。好评!
43.jpg
拆下后可以看到正面提供了三个M.2接口,其中2号接口为PCIe 5.0 X4 设计。
44.jpg
细节方面,主板上可以看到在M.2 SSD接口一侧有详细的标注接口支持的速率、规格以及兼容性。
45.jpg
另外这次B850-G小吹雪的PCIe X16显卡插槽也是设计了更安全的显卡易拆键,插拔显卡一按即可。
46.jpg
IO方面华硕给到的也是真的多,一次10个USB接口,其中四个蓝色的5Gbps USB-A、两个10Gbps的USB-A为红色设计,两个Type-C接口更有一个支持20Gbps设计。此外还有两个USB 2.0接口方便刷BIOS使用。此外像是2.5G有线网口、WiFi 7以及光纤SPDIF接口都有安排。
47.jpg
显卡方面是最新的索泰50系的天启系列,索泰的天启姬二次元元素大家应该也都非常熟悉了。这次索泰的50系天启系列显卡的实物也是稍稍来迟了一点,不过实物还是很惊艳的。我选择了我认为50系最值得入手的索泰 RTX 5070 Ti 16GB 天启 OC显卡。同系列还有RTX 5080以及RTX 5070天启可选。
48.jpg
外观上索泰 RTX 5070 Ti 16GB 天启系列延续了之前40系的「启世之环」ARGB全息幻彩灯效,设计延续了之前40系列天启显卡的元素。整体上采用了「白金黑」三色组合设计,黑白撞色设计显著增强了整体结构的视觉张力,通过金色元素的精妙点缀,在彰显材质质感的基础上,成功营造出独具辨识度的工业美学范式。
49.jpg
而索泰也随显卡一起提供了天启姬的二次元周边给玩家。
50.jpg
索泰RTX 5070 Ti 天启显卡拥有8960个CUDA核心设计, 280个第5代Tensor Core张量核心、70个第4代RT Core光追核心。整卡功耗300W,最大350W,核心Boost频率为2572MHz,而且具有不错的超频空间可为玩家提供额外的性能表现。
51.jpg
这次50系的索泰天启下来显卡背板设计与之前有较大的变化,颜色方面采用了纯白设计。取消了之前显卡背后的两个辅助风扇的设计。采用高强度合金材质的纯白背板,右侧单翼式花纹与散热开孔巧妙融合,既增强质感又提升散热效率。
52.jpg
单翼式花纹与散热开孔巧妙融合,可见索泰天启的设计功力。
53.jpg
显卡正面三风扇设计,外观上有很多之前40系天启系列显卡的影子。正中的风扇一周依旧是透明黑色环状构件采用钻石切面工艺,内部的RGB灯在点亮后能呈现如钻石般的光泽效果。
54.jpg
环刃风蛇设计,增加了环形导流风罩设计,优化了叶片曲率可以提升风冷、风压以及垂直风流穿透力来增强散热效果,同时兼顾静音表现。
55.jpg
显卡内部升级了8根冰脉热管设计,精密的镀镍铜管设计可以加快循环导热效率。另外天启显卡侧面一周还设计了高强度的合金压铸成形的中框设计,为显卡提供了更好的抗扭与抗压表现,提升显卡强度,防止显卡变形。
56.jpg
因为设计了合金压铸成型的中框,所以侧面倒是看不到内部新一代冰芯2.0散热系统全貌了。不过后面实测即便在吊装下,温度控制也是非常亮眼。
57.jpg
显卡侧肩采用了黑白双色设计,反向设置的12V-2x6 镀金供电接口。供电接口一侧是双BIOS切换按钮,以及5V RGB灯光同步接口。灯光同步接口可以优化一下就更好了,使用的话需要考虑显卡理线问题。
58.jpg
索泰RTX 5070 Ti天启 OC 显卡尾部采用全封闭设计,「天启」两个字采用的浮雕工艺。
59.jpg
厚度略厚于三槽设计,接口依旧是三个DP 2.1b一个HDMI 2.1b。
60.jpg
内存搭配了银色马甲的金百达银爵DDR5 6000MHz 16GB x2套条,这次有些不同的是这次的是国产颗粒的版本,6000MHz CL36时序设计。包装上还是家族化的包装设计,终身固保也是非常可靠了。
61.jpg
包装背面通过开窗设计可以看到产品序列号、参数等。标签上也强调了国产颗粒设计。
62.jpg
外观方面还是熟悉的金百达银爵系列的银色金属马甲设计,搭配白色的B850-G小吹雪主板颜值上还是不错的。
63.jpg
银色的铝合金散热马甲设计,散热马甲一侧有金百达的英文logo。
64.jpg
内存另一侧有产品频率与时序的贴纸,提供了对于AMD处理器EXPO频率支持。本身6000MHz也是AMD 平台的甜点频率了。
65.jpg
16GB容量,也是单层颗粒设计。
66.jpg
内存安装效果,最近在白色和黑色内存之外首次使用银色散热装甲的内存颜值上还是有另外的一种风景的。
67.jpg
银色的散热装甲也是与白色主板呼应上了,效果方面我觉得要比纯白的内存更好看。
68.jpg
69.jpg
TT的The Tower300机箱外观上还是极具辨识度的,这个系列上TT还设计了The Tower 250以及The Tower 600两个规格,分别对应ITX以及ATX规格设计。八角柱的外形设计上,这款机箱除了这样正常摆放之外,还可以另购附件实现横躺的摆放方式,玩法上还是很有特色的。
70.jpg
相比传统海景房机箱,TT The Tower300机箱正面设计了三块玻璃侧透设计,中间的玻璃设计了弹扣碰珠结构,两边各按一下弹出碰珠即可取下玻璃。这样的设计,也方便了用户后期用户从正面拆下玻璃后使用插拔主板IO接口扩展。
71.jpg
主板背面设计,电源位在机箱下方。
72.jpg
机箱顶部设计,内置了两把14cm的CT140风扇方便垂直风道散热。机箱的IO接口也设计在机箱顶部位置。
73.jpg
拆下机箱正面三块玻璃厚,可以看到内部空间。在电源位上方区域后盖可以安装一把14cm风扇来帮助机箱内实现垂直风道的散热使用。
74.jpg
在机箱底部,类似「宝塔」底座位置设计了一圈Mesh开孔设计,这也是这个机箱另一个可以变化的地方。这里可以通过附件支架,添加安装一个LCD屏幕。
75.jpg
LCD屏幕的安装效果,通过机箱内USB接口与主板连接。连接后可以显示系统运行数据等。
76.jpg
机箱内空间还是蛮大的,支持ITX以及MATX主板的安装,而且支持背插主板设计。
77.jpg
78.jpg
机箱各侧面板取下后效果,支持最大380mm长度显卡安装。整体的硬件兼容性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机箱的侧板、支架到安装插槽均为模块化设计,安装非常方便。
79.jpg
机箱顶部的两把14cm的风扇也是惊到我了,机箱内对于风扇的兼容性也是非常好的。
80.jpg
机箱顶部风扇拆卸后效果,拆除后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显卡显示线以及主板IO接口的插拔使用。
81.jpg
机箱内各面板都设计了易拆卸的防尘网,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
_DSC3228.jpg
机箱侧面的420/360冷排支架可以方便拆卸设计,大幅提升了装机体验。
82.jpg
散热器是银昕 E360 PRO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外号王牌飞行员 ,黑白两色可选。我选择了与整机一致的白色版本,价格方面白色价格要略高于黑色版本。
83.jpg
出厂预装风扇设计,连体设计的风扇好评。可以实现一线多控,理线也更方便。而在400元价位上,它最大的亮点肯定还是数显冷头设计。
84.jpg
出厂预装的连体风扇设计,支持ARGB灯光效果。一根线材可以实现整体灯光控制。
85.jpg
只是连体风扇的线材出口位置比较另类,在360mm连体风扇一侧正中位置。我是建议可以设计在风扇两端,这样可以更好的理线。当然现在理线也不算太麻烦。
86.jpg
2.6英寸的数显冷头,采用磁吸式设计。可以根据安装方向调整冷头显示,冷头内水泵采用了高效三相电机,陶瓷耐磨轴承轴心设计,配合高密度低水阻冷排官方也给出了300W的解热表现。
87.jpg
冷头底部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纯铜底座,配合附件的TF02导热硅脂应对9700X处理器的发热是足够了。
88.jpg

性能测试:


先从BIOS开始,作为华硕天选系列产品,华硕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进入BIOS后也可以看到专属的吹雪系列UI设计。
89.jpg
这次搭配了9700X处理器,为了更好的性能释放还是要进入BIOS开启像是105W功耗以及PBO等设置的。
90.jpg
这里手动设置PBO参数,手动设置10X,Positive 200后进入Curve Optimizer 界面设置全核降压,根据自己处理器性能可以从20上下尝试就行。
91.jpg
当然前面的10X或者Positive 200其实都可以不做设置,简单全核降压20或者25就可以简单实现性能地提升了。
92.jpg
测试方面,首先是CPU-Z查看处理器与主板、内存相关信息。CPU-Z多核成绩9138.2,单核881.5。
93.jpg

CINEBENCH R23/2024测试:

Cinebench R23测试CPU多核分为23338 pts,单核 2253 pts;
Cinebench 2024测试CPU多核分为1293 pts,单核 139 pts;
94.jpg

3D Mark 测试:

CPU Profile 最大线程 10677,1线程 1309;
Time Spy Extreme分数12387,显卡 13869,CPU 7717;
Fire Strike Ultra分数18854,显卡分数18675,物理分数41925;
95.jpg

GPU-Z查看索泰 RTX 5070 Ti 16GB 天启 OC显卡信息,Base:2295 MHz,Boost:2572 MHz,整卡功耗300W,最大350W。
微信截图_20250511125128.jpg

3D Mark显卡测试:

Port Royal分数 19827;
Speed Way分数 7768;
Steel Nomad DX12分数 7035;
Steel Nomad Vulkan分数 7289;
96.jpg

NVIDIA DLSS 4测试,DLSS 关闭 43.52 FPS,DLSS 开启 156.77 FPS。
97.jpg
这一代RTX 50系显卡都可以尝试手动超频以获得额外的性能提升,这里我也尝试手动拉高Boost 频率从2572MHz拉高到了2972MHz。
98.jpg
实测超频后Speed Way分数从7768提升到8098分,提升4%。
99.jpg
超频后Port Royal 分数从19827提升到20828分,提升约5%。
100.jpg
V-Ray 测试9700X 分数28393,RTX 5070 Ti 显卡RTX 测试分数8120。
101.jpg
金百达银爵DDR5 6000MHz CL36国产颗粒内侧AIDA 64读写测试成绩如图。
102.jpg
烤机测试方面9700X处理器在AIDA 64 FPU单烤10分钟,核心频率4.65 GHz,CPU Package温度80℃,处理器功耗126 W。
103.jpg
索泰 RTX 5070 Ti 16GB 天启 OC显卡在TT The Tower 300机箱内吊装使用下,在Furmark压力测试10 分钟的情况下。显卡平均频率2640 Mhz,显卡温度65℃,显存温度64℃,显卡功耗291 W。
104.jpg

游戏测试:


「黑神话悟空」游戏在4K分辨率下影视级画质,开启超级光追的情况,开启DLSS 4x
超级采样率65时游戏平均帧:104 FPS,最低帧:88FPS。
105.jpg
「黑神话悟空」游戏在4K分辨率下影视级画质,开启超级光追的情况,开启DLSS 4x超级采样率50时游戏平均帧:148 FPS,最低帧:100 FPS。
106.jpg
「2077」游戏在4K 分辨率下影视级画质,开启光追的情况,开启DLSS 4x后的游戏平均帧:157.37 FPS,最低帧:141.39 FPS。
107.jpg
「古墓丽影 暗影」游戏在4K 分辨率下影视级画质,开启光追的情况,开启DLSS质量 ,游戏平均帧:132 FPS。
108.jpg
「刺客信条 幻景」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99 FPS,最低帧62 FPS。
109.jpg
「CS 2」游戏4K分辨率非常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178.9 FPS,最小帧92.4 FPS。
110.jpg

以上就是这样,希望这次的装机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评论交流。
发表于 2025-5-1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1、白色主题很好看;
2、竖装的机箱有个性;
3、硬件配置比较划算;
4、跑分比较高;
5、能够尽情游戏玩耍了;

发表于 2025-5-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色主题好看是真的好看,贵也是真的贵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xcdry 发表于 2025-5-15 16:59
白色主题好看是真的好看,贵也是真的贵

现在的硬件不敢算价格,显卡价格占一半
发表于 2025-5-1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glb1031 发表于 2025-5-15 17:01
现在的硬件不敢算价格,显卡价格占一半

确实,一张显卡就顶以前一整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5 19:57 , Processed in 0.02047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