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14

[电脑] 8GB显存是甜品还是短板?双风扇微星RTX 5060Ti魔龙全面评测

[复制链接]
430 邪恶指数 回复本帖可获得 5 邪恶指数奖励! 每人限 1 次
发表于 2025-5-1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引言

2025年初,NVIDIA 正式揭开了其备受期待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显卡的神秘面纱,代号 "Blackwell" 。作为广受欢迎的RTX40系列"Ada Lovelace"架构的继任者,Blackwell不仅承载着常规的性能迭代期望,更被NVIDIA赋予了引领AI计算与图形技术融合新纪元的重任。
RTX 50系列的发布遵循了NVIDIA一贯的“自上而下”策略。旗舰级的RTX 5090和次旗舰RTX 5080于2025年1月底率先登场。随后,面向高端玩家的RTX 5070Ti和RTX 5070分别在2、3月相继发布。到了2025年4月,面向主流用户的RTX 5060Ti正式发布,而入门级显卡RTX 5060预计会在5月中下旬上市。
毫无疑问,RTX 5060Ti会是Blackwell架构普及化的关键棋子,目标直指最广泛的 1080p和1440p分辨率游戏市场,被玩家们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新一代的“甜点级”显卡。本次评测的主角,正是来自一线板卡大厂微星的非公版显卡——RTX 5060Ti 8G GAMING OC魔龙(下文简称微星RTX 5060Ti魔龙)。
4 拷贝.jpg
本文不仅会详细解读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规格、赏析外观和细节,更会通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包括传统游戏、光线追踪、DLSS 4 体验以及生产力应用,来解答一个许多小伙伴都在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主流消费者而言,RTX 5060Ti的8GB显存到底够不够用?

二、核心规格解读

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核心基于NVIDIA的GB206 GPU,具体规格为GB206-300-A1。这颗芯片采用了与上一代RTX 40系列相同的TSMC 4N定制工艺,这意味着RTX 5060Ti的性能提升将更多地依赖于架构层面的优化,而非制程节点进步带来的红利。
核心规格方面,RTX 5060Ti启用了GB206核心的全部36个多单元流处理器 (SM) ,共计4608个CUDA核心。相较于上一代RTX 4060Ti(4352个CUDA核心,34个SM),CUDA核心数量增加了约6%。
公版RTX 5060Ti的基础频率为2407MHz,Boost频率为2572MHz。作为GAMING OC版本,微星RTX 5060Ti魔龙做了出厂超频,Boost频率为2647 MHz,极致模式频率为2662 MHz (MSI Center)。
32.jpg
显存是RTX 5060Ti相较于上代提升最显著的部分之一,8GB版本同样配备了GDDR7 显存,显存接口位宽依然维持在128-bit,得益于采用了全新的GDDR7显存颗粒,其等效速率高达28Gbps,这使得RTX 5060Ti的总显存带宽达到了448 GB/s。相比之下,RTX 4060Ti使用的是18Gbps GDDR6显存,带宽仅为288GB/s。这意味着RTX 5060 Ti的显存带宽提升了约55%,这对于缓解128-bit位宽带来的瓶颈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和高画质场景中。
接口方面,RTX 5060Ti配备PCIe 5.0 x8接口,虽然物理插槽是x16,但实际数据通道只有8条。不过,由于PCIe 5.0的带宽是PCIe 4.0的两倍,PCIe 5.0 x8的带宽理论上等同于PCIe 4.0 x16。显示输出接口提供了1个HDMI 2.1b和3个DisplayPort 2.1b 接口。
11 拷贝.jpg

三、外观与细节展示

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外观设计语言延续了微星GAMING系列电竞风格,甚至可以说它是“迷你版”微星RTX 5090D魔龙,采用棱角分明的多边形切割线条,搭配拉丝和磨砂处理的外壳,营造出硬朗、立体以及富有科技感的视觉效果。
16.jpg
6.jpg
微星RTX 5060Ti魔龙配备2把微星最新款暴风7风扇,有7片圆形弧线设计的扇叶,表面有龙爪纹理的导流槽,起到集中气流、增强风压的作用。官方宣称相较于RTX 40系列配备的刀锋7代风扇风量和风压分别增加了14.7%和31.1%,冷却效率可见一斑。
风扇中间各有一枚镭射龙图腾,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光影效果,效果与RGB灯效各有千秋。
10 拷贝.jpg
正面条形RGB灯条也是GAMING系列的特色,辨识度极高。我们可以使用MSI Center 软件自定义灯光颜色和效果,并能与兼容的微星主板、散热器、风扇等设备实现灯效联动,营造更具沉浸式的个性化灯光氛围。
7.jpg
28.jpg
侧面也有一枚小小的镭射龙图腾,周围设置了一圈RGB灯带。
15 拷贝.jpg
24.jpg
显卡背部很有特点,金属背板表面融合了金属拉丝、细腻磨砂两种处理工艺以及镂空设计,将这块金属背板划分出三个不同风格的区域,保留了GAMING系列标志性的镭射龙图腾,与正面和侧面的小图腾遥相呼应,质感和视觉效果拉满,稳稳拿捏了我这枚理工男的审美。尾部的大面积镂空区域与正面的风扇形成对流,可有效加速散热效率。
14.jpg
18.jpg
公版RTX 5060Ti的TDP设定为180W,理论上单个8-pin PCIe电源接口已经够用,非公版RTX 5060Ti也有一些使用了单8-pin电源接口。然而,考虑到GAMING OC是超频版本,微星RTX 5060Ti魔龙配备了16-pin 12V-2x6供电接口,提供更充裕的供电和超频空间。
17.jpg
输出接口有1个HDMI 2.1b和3个DisplayPort 2.1b,最高支持4K@480Hz或8K@120Hz视频输出。
12 拷贝.jpg
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尺寸为247x135x51mm,单卡重约768g,上机效果非常赞,隐约能看到大哥微星RTX 5090D魔龙的影子。
23.jpg
21.jpg
20.jpg
开灯后,RGB灯效+镭射光影的视觉冲击让微星RTX 5060Ti魔龙给人一种霸气外漏的感觉,就连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女儿都直呼:“太酷了!”
26.jpg
25.jpg
30.jpg

四、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平台基于AMD 9800X3D+华硕TUF X870PLUS WIFI,BIOS和驱动已升级最新版,系统版本Windows 11 24H2。详细配置如下:
  • CPU:AMD 锐龙7 9800X3D
  • 主板:TUF X870PLUS WIFI
  • 显卡:微星 RTX 5060Ti 8G GAMING OC魔龙
  • 内存:海盗船 统治者泰坦32GB(16GB*2) 6000MHz
  • SSD:海盗船 MP600 Pro NH PCIe 4.0x4 2TB
  • 水冷:海盗船 iCUE LINK 星光链 H150i LCD
  • 电源:海盗船 RM1000X 1000W
  • 机箱:海盗船 6500X

27.jpg
3DMark Time Spy是一项DirectX 12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API功能,如非同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Time Spy显卡测试使用2560×1440渲染分辨率,显卡测试1具有许多透明的内容,颗粒阴影和曲面细分;显卡测试2利用数百个光源和大量微小颗粒来实现光线追踪体积照明。CPU测试使用物理运算和定制模拟的严格组合来测量处理器性能。
微星RTX 5060Ti魔龙综合测试结果15806分,显卡得分15913分。
QQ20250509-200825.jpg
3DMark Speed Way是一项用于测试DirectX 12 Ultimate性能的显卡基准测试,运行此测试的显卡显存必须是6GB及以上。该测试结合了实时光线追踪和传统渲染技术来测量显卡性能。场景含有光线追踪反射、实时全局光照、网格着色器、体积照明、粒子和后处理效果。
渲染分辨率为2560×1440,微星RTX 5060Ti魔龙测试结果4117分。
QQ20250509-200026.jpg
Steel Nomad是一种针对高端游戏电脑的跨平台、非光线追踪基准测试,默认使用 DirectX 12 API。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综合测试结果为3660分。
QQ20250509-045646.jpg
Port Royal是用于测试实时光线追踪性能的显卡基准测试,该测试结合了实时光线追踪和传统渲染技术来测量显卡性能。 场景具有光线追踪反射,阴影(光线追踪和阴影映射),具有光线追踪反射的玻璃表面,体积照明,粒子和后处理效果。
渲染分辨率2560×1440,微星RTX 5060Ti魔龙该项测试10269分。
QQ20250509-201657.jpg
20轮Speed Way压力测试中,微星RTX 5060Ti魔龙最佳循环分数4097,最差循环分数4084,帧率稳定度高达99.7%,说明这款显卡有着优异的稳定性。
QQ20250511-172518.jpg
NVIDIA DLSS 4功能测试
DLSS 4及其核心的多帧生成技术是Blackwell架构的杀手锏。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 是一种NVIDIA RTX技术,它利用深度学习和 AI 的强大能力来提高游戏性能,在不增加GPU渲染负担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最终显示的流畅度。
使用DLSS 3时,DLSS Frame Generation功能会添加一帧,而使用DLSS 4时,DLSS Multi Frame Generation功能会在新的 Super Resolution Transformer模型之外最多添加三帧。
WX20250513-111201@2x.png
3DMark DLSS功能测试向我们展示了DLSS是如何影响性能和图像质量。此项测试会运行Port Royal基准测试两次,以测试DLSS性能和图像质量。第一次运行Port Royal 时,会以输出分辨率渲染,并停用 DLSS 以测量基线性能;第二次运行以较低的分辨率渲染场景,然后使用DLSS Super Resolution重建输出分辨率。
2K分辨率,关闭DLSS时帧率47.4 FPS,开启DLSS 3后帧率提升到126.87 FPS,提升约168%;开启DLSS 4后帧率提升到209.28 FPS,比DLSS 3提升约65%,比传统渲染帧数提升约342%。
33_副本.jpg
从测试结果来看,有了DLSS 4的加持,的确能给微星RTX 5060Ti魔龙带来惊人的帧率提升,尤其是在启用光追或高分辨率导致基础帧率较低时,可以将原本卡顿的画面变得更加流畅。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2K分辨率+高画质+开启低级光线追踪,开启DLSS 4时,游戏内置Benchmark测试平均帧率136 FPS,最高帧率155 FPS,95%帧率高于128 FPS;开启DLSS 3时,游戏内置Benchmark测试平均帧率110 FPS,最高帧率128 FPS,95%帧率高于101 FPS,分别提升了约23.6%、21.1%、26.7%。
34_副本.jpg
除了帧率达提升,DLSS 4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在图像质量方面相比DLSS 3的 CNN模型也有所改进,使用双倍于CNN模型的参数量来更深入地理解场景,尤其是在减少鬼影和提升画面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赛博朋克 2077》的超分预设中就给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模型(50系显卡)两个选项,从下图可以看出,卷积神经网络的画面中出现了本不该存在的汽车后备箱盖的倒影(俗称伪影),本该出现在汽车侧身的倒影和排气口处的尾气却没有出现在画面里,而这些对细节的混乱表达在Transformer模型中得到了有效改善,这些改进可以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更加生动逼真的游戏体验。
4529e7e6aebb4b20aaf7f51420fd0064~tplv-tt-origin-web_gif.jpeg

五、游戏体验

归功于Blackwell架构和DLSS 4多帧生成技术,根据官方给出的游戏数据显示,RTX 5060Ti的游戏运行速度几乎是RTX 4060Ti的2倍,游戏性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在2K和1080p 分辨率下,光栅化高画质,微星 RTX 5060Ti魔龙能在绝大多数 3A 大作中提供远超60 FPS的流畅体验,甚至在不少游戏中能达到100 FPS以上,适合搭配高刷新率显示器。开启光线追踪后,游戏内帧数下降明显,但对于中低强度的光追效果,微星 RTX 5060Ti 魔龙仍能维持流畅可玩的帧率。
WX20250512-110449@2x.png

《黑神话:悟空》
《黑神话:悟空》基于虚幻引擎5打造,支持Nanite虚拟几何体,可导入数十亿面片等高精度模型,细节表现力达到电影级;支持 Lumen动态全局光照,可实时计算间接光照与反射,结合全景光线追踪技术,精确模拟自然光效(如丁达尔效应、动态阴影),提升场景沉浸感;支持真实物理破坏效果,还原建筑崩塌、毛发与液体交互等效果,游戏体验很棒,但对显卡的要求极高。
2K分辨率+高画质+低光追+DLSS 4多帧生成,游戏内置Benchmark测试平均帧率136 FPS,在实际游戏中的帧率和测试基本一致,能维持在135 FPS上下。
QQ20250509-210451 拷贝.jpg
QQ20250509-204901 拷贝.jpg

《赛博朋克2077》
《赛博朋克2077》由CD Projekt Red(CDPR)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RedEngine打造,支持动态全局光照、高精度物理渲染和复杂粒子特效,尤其在光线追踪技术上的表现突出,是迄今为止视觉设计上最令人叹为观止和图形密集型的引擎之一,被很多媒体标榜硬件性能的“标杆级”测试工具。
2K分辨率+高画质+低光追+DLSS 4多帧生成,Benchmark测试平均帧率59 FPS,最高帧率66 FPS,处于基本流畅的水平。《赛博朋克2077》是一款非常吃显存的3A游戏,这时候,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8GB显存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QQ20250510-000100 拷贝.jpg

《荒野大镖客2》
《荒野大镖客2》是迄今为止我玩过视觉效果最震撼的开放世界游戏之一,游戏基于RAGE引擎打造,拥有极高的图形细节,需要强大的硬件性能才能流畅运行。
2K分辨率+高画质,游戏内Benchmark测试平均帧率91 FPS,最高帧率115 FPS;游戏内帧率能维持在90 FPS上下。
QQ20250511-030122 拷贝.jpg
QQ20250511-030301 拷贝.jpg

《刺客信条:幻景》
《刺客信条:幻景》使用育碧的Anvil引擎打造,它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游戏中人口稠密的战场、茂密的森林以及错综复杂的城市环境,同时引入全局光照、模拟动态天气等,这些特性贯穿于整个游戏之中。游戏内置Benchmark的测试结果,2K分辨率高画质,平均帧率113 FPS,1%Low帧85 FPS,0.1%Low帧60 FPS。
QQ20250511-180413 拷贝.jpg

《CS2》
《CS2》是我最常玩的FPS类游戏,对帧率要求极高。2K分辨率+高画质,游戏内正常场景的帧率维持在280-320 FPS,1080P分辨率的帧率能维持在500-600 FPS。创意工坊Benchmark地图几乎包含了游戏内玩家能遇到的所有场景,1080P综合测试平均帧率531 FPS,2K分辨率综合测试平均帧率284 FPS。
QQ20250509-215436 拷贝.jpg

《暗区突围:无限》
腾讯新推出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暗区突围:无限》,基于虚幻4引擎制作。游戏内,2K分辨率高画质,室内帧率210+ FPS,室外帧率180+ FPS。
QQ20250511-190722 拷贝.jpg

《巫师3》
2K分辨率+普通光追+开启DLSS帧生成,游戏内帧率85+ FPS;关闭光线追踪,只使用光栅化渲染,游戏内帧率可以达到135+ FPS,但画质相比光线追踪也差了许多。光线追踪对游戏画面的加成一目了然,色彩更浓郁,花草、树叶这些小细节更丰富、更有层次感,光影效果也更逼真,画面质感很棒。
QQ20250511-173749 拷贝.jpg

六、应用体验

AI应用是这代RTX 50系显卡的主要任务之一,比如NVIDIA GPU在Stable Diffusion中天生就比AMD更有优势。不过,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8GB显存限制了其运行更新、更大的模型(如 SDXL)或使用复杂工作流(如同时加载多个LoRA或ControlNet模型)的能力。对于AI绘画爱好者来说,16GB版本是更实用、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这里我还是对微星RTX 5060Ti魔龙做了AI性能测试,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AI性能测试使用UL Procyon 基准测试套件完成,需要对比显卡AI性能的小伙伴可以参考详细数值。
21.jpg
AI图像生成测试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模型(INT8模型已经提示性能不足),测试总分2306,共耗时49.104s,速度3.069s/张。
批次大小:4
迭代步数:100
生成图像数量:16
图像分辨率:512*512

QQ20250511-023934.jpg
随后,我使用UL Procyon对大家平时常用的Adobe软件Ps+Pr+Lr进行专业的性能测试,通过最后的分数量化电脑在执行编辑、导出任务时速度。
针对Adobe Photoshop和Lightroom的照片编辑基准测试分数:10060
UL Procyon照片编辑基准测试在照片编辑工作流程中使用Adobe Lightroom Classic和Adobe Photoshop。这项照片编辑基准测试首先将数字负片 (DNG) 图像文件导入Adobe Lightroom Classic,然后应用各种预设;部分图片会被裁剪、拉直和修改。在测试的第二部分中,将多个编辑和图层效果应用于 Adobe Photoshop 中的照片上。
QQ20250511-020638.jpg
针对Adobe Premiere的视频剪辑基准测试分数:45537
UL Procyon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在视频编辑工作流程中使用Adobe Premiere Pro,使用相关的应用来确保基准测试的分数可以反映出整个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表现。基准测试首先导入两个视频项目文件,项目时间线上包括各种编辑、调整和效果;第二个项目使用多个 GPU 加速效果。每个视频项目会使用H.264编码的Full HD格式和HEVC (H.265)编码的4K UHD格式进行导出。
QQ20250511-022018.jpg
功耗和噪音
微星RTX 5060Ti魔龙的待机功耗只有10W左右,FurMark显卡压力测试2K分辨率满载运行20分钟,显卡最高温度只有67°C,显存温度只有62°C,散热性能非常不错。
QQ20250510-045928 拷贝.jpg
如此优秀的散热效果,得益于微星最新TWIN FROZR 10散热方案。它结合了暴风7风扇、方形核心热管、镀镍铜底座、波浪形鳍片 4.0和导流鳍片 2.0,兼具高效散热和安静的噪音体验。
  • 暴风7风扇: 采用七片扇叶、龙爪纹理增强风压和圆形弧线设计,具备更佳气流效果和更低噪音。
  • 镀镍铜底座: 将GPU核心和显存颗粒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热管阵列中,从而提升系统整体的散热效率。
  • 方形核心热管:热管的方形部分以最大限度地与GPU底座接触,实现最佳的散热管理。
  • 金属背板: 强化金属背板带有气流通风孔和导热垫,能增强散热效果。
  • 波浪形鳍片 4.0: 以精密工艺打造的波浪形边缘配合高低错落的鳍片设计,能够增强气流并减少湍流。
  • 导流鳍片 2.0: 位于气流通道处的导流鳍片带有V形切口和高低错落的设计,可以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QQ20250513-173625 拷贝2.jpg
微星RTX 5060Ti魔龙有8GB和16GB两种显存容量选项,最后再聊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8GB和16GB显存该如何抉择?
回顾历史,8GB显存在几年前(RTX 20/30系列时代)对于1080p甚至部分1440p游戏来说是足够的。但随着游戏引擎的进步、纹理质量的提升以及光线追踪等新技术的普及,现代3A大作对显存的需求水涨船高。
从我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8GB显存规格的微星RTX 5060Ti魔龙已经在部分游戏的1440p分辨率和高画质中暴露出显存瓶颈。进入2025年,即使不开启光追,一些新游戏在1440p最高画质下也可能消耗超过8GB显存,一旦再开启光线追踪,显存占用肯定会进一步增加。
Blackwell架构的核心卖点“DLSS 4多帧生成技术”虽然能在高画质和开启光追时著提升游戏流畅度,但这些技术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开启之后其本身也需要额外的显存空间来存储和处理生成帧所需的数据,8GB显存依然可能成为显卡性能的瓶颈,导致帧率不升反降,出现游戏卡顿问题。此时,玩家只能通过降低纹理质量、关闭部分特效或降低分辨率这些牺牲游戏体验的手段来规避显存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果你预算有限,主要玩1080p分辨率游戏,在1440p分辨率可以接受中高画质而非最高,同时也不太在意光线追踪对画质的加成,可以选择8GB显存的微星RTX 5060Ti魔龙。除了上述情况,推荐选择16GB显存规格。

七、总结

微星RTX 5060Ti 8G GAMING OC魔龙继承了Blackwell架构的先进特性和 GAMING系列的优良做工。虽然8GB显存是其无法回避的硬伤,但其性能足以在1080p分辨率下畅玩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游戏;在2K分辨率下也能应对大部分游戏。因此,对于还在使用1080P和2K分辨率的玩家来说,8GB显存版本的的微星RTX 5060Ti魔龙无疑性价比更高。不过,对于画质要求较高,并且预算充足的玩家,选择16GB显存版本会更稳妥一些。
1.jpg
OK,以上就是本次评测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观看!

发表于 2025-5-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不甜品且短板
发表于 2025-5-1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终于可以让4060ti下岗了,大小也符合ITX机箱
发表于 2025-5-1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5060一般般,照片效果是真不错
发表于 2025-5-1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漂亮。。。。。。。。。。。。。

1、显卡做工质量挺好;
2、微星品牌名声在外;
3、跑分比较高;
4、能够尽情游戏玩耍了;

发表于 2025-5-1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感觉一般般,不过短卡不错
发表于 2025-5-1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短卡好评
发表于 2025-5-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短小精悍的说
发表于 2025-5-1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嗯不错。要是选择16GB的就更好啦。
发表于 2025-5-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5-16 2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朝机箱前面板的龙只能海景房了 海景房用短卡
发表于 2025-5-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5-1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魔龙还是不错的,16G有双风扇版本吗
发表于 2025-5-1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5-1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邪恶指数

甜品不甜品,看用来干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6 23:51 , Processed in 0.01506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