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sponse 于 2025-7-14 10:50 编辑
25年的第一次冲动消费献给了适马BF,其实直到开箱之前我都在犹豫要不要退了,毕竟现在大环境这么差,手上也有别的相机,而BF毕竟是一台:
没有机械快门
没有波轮转盘
没有丰富接口
没有五轴防抖
没有储存插槽
没有翻折屏幕
没有wifi蓝牙
没有取景器
没有高像素
没有高连拍
甚至连肩带孔都只有一个的相机
大部分人看到这里,我就该劝你们点击右上角关闭页面了,但我个人实际用下来,真的非常喜欢这台机器,有耐心的朋友可以耐心看完。
适马为什么要造这么一台相机,也可以说现在只有适马才会做这么一台相机。这年头的相机市场,卷参数打不过御三家,复古路线打不过富士,便携路线打不过理光,逼格情怀打不过徕卡哈苏,那留给适马的还剩啥?当然这么多年适马出相机从来也都是不走寻常路,反正镜头卖的好了,相机少卖几台也不会怎么样,这次的BF学习当年徕卡TL系列打造一台主打极简美学的相机,跟现在那些主打复古外观的机型差异化竞争,并且比徕卡TL更加激进,把能砍的功能接口都砍了,基本只保留相机的基础功能。
机身由整块铝锭雕刻而成,据说是每天只能生产9台,就是给自己上难度,产量少,成本高,所以售价自然也便宜不了。适马也同步发布了自己新的字体LOGO和包装,展示了未来的产品方向,似乎是为了摆脱以往健身器材厂的形象了。
BF的官方释义是Beautiful Foolishness-美丽的蠢东西。所有会买它的人都是冲着外观去的,这一整块铝锭CNC雕刻出来的机身看不到一丝接缝和螺丝孔,这极致简约的设计在视觉美学上我能挑出毛病的就是这块不等边的屏幕了,小日子在屏幕选择上真是一绝。
美丽是美丽,蠢也是真的蠢,正面CNC刻出来的细致金属格纹,背后的一个小指柄,以及机身底部的两个倒角,就是适马为BF在不破坏整体的极简美学之下对人体工学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但说实话,实物握持手感要比我想象中的舒服一点,正常握持姿势并不怎么硌手,当然单手握持如果是超过300g的镜头那确实还是有点吃力,双手托举握持感能接受。目前为止我没有为BF添置任何的贴膜,手柄之类的配件,因为我觉得BF加了这些东西都有点破坏整体的美感。
镜头我搭配的是适马原厂50F2,目前国内BF还是只能已套装形式出售,有35,45,50三个套装,适马这批I系列的银色镜头到现在也没开放单独出售,所以只选一个镜头我还是选了最习惯的50mm,实际上适马的这颗50F2素质也还不错,除了放大倍率略小也没啥可挑剔的,同样F2的焦外我甚至觉得要比50 1.4GM好看,不过体积和重量搭配BF我觉得还是大了一些,另外镜身的复古设计其实跟BF的极简风格有些不搭,适马赶紧开发更适配的饼干头吧,隔壁松下S9也都指望着你呢。
BF+50MM的这套组合装机后的重量面对A7C2+光圈小半档的40mm甚至要更重一些。出去扫街长时间单手握持我觉得是比较累的,BF又只有一个腕带口,普通相机肩带再不加手柄兔笼的情况下是装不了的。网上找了两天,终于被我找到一个凯夫拉材质的极简细绳肩带,据说承重100kg,一个肩带孔多打几个结就能用,挂身上有点时尚单品的感觉了。
之前TIM说BF像是一台苹果会出的相机,除了着机身做工和极简美学之外,背后几个3D touch的压感按键也很苹果,机身上除了快门和开机键,别的都是压感按键,实际震动手感也很逼真,不同压感会有不同的交互,比如轻触回放是快速回放上一张照片松开就回到拍摄界面。
BF最大的争议可能就是取消了传统相机上的波轮和模式转盘,仅用后面这一个方向转盘代替了所有。实际体验上,操作效率必然是没有波轮和转盘来的高效的,但对于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来说不算太慢,我大部分时候都是手动调整镜头上的光圈环,快门和ISO基本都是自动,后面的转盘还是用来调整机内滤镜和白平衡用的多。至于曝光补偿拨盘,适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半按快门对焦的时候,转动后转盘默认就是调整曝光补偿。
后面多的这块小屏幕我倒是觉得没多大用处,主要是小屏上显示的参数类型和数量不能自定义,比如图像比例,对焦方式这种不常用的我倒是觉得没必要放在这里,占位置影响效率,不如换成一个可定制功能的快捷按键,参数直接显示在大屏上更直接。
不过交互上我最想吐槽的还是这块大屏幕的触屏逻辑,能选择对焦点但是菜单竟然不能全触控,虽然BF的菜单非常的简洁,全部的设置页面基本一页就装下了,但是如果菜单能全触控那就能大大提高整体的效率了,只靠菜单方向按键去选择要调整的参数还是繁琐一些。更令我想不懂的是进入一些二级菜单又能触控选项了,比如进入曝光三要素的二级菜单可以更改测光模式和曝光锁定,这里就又能触控选择了,所以啊,有时候真的想不通小日子的想法。
BF的这块2400万cmos不用想就是劳模410,很可惜没有用上FPL那块6千万像素的cmos,也许未来BF卖的好了还会有BFL。好在这次BF的对焦赶上了时代,有相位对焦了,对焦速度和物体识别介于A7R3和A7C2之间,我觉得是挺快的,人脸和动物都能很快识别到,目前拍了两千张左右的照片,AFS很稳定,AFC碰到过几次显示对焦成功,实际啥也没对上虚焦的情况。至于电子快门的果冻问题我的日常记录扫街题材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我最不适应的还是没有防抖,毕竟我从入坑以来就没用过没防抖的机型,手持1/50的快门一不注意就糊了,好在BF也有自知之明,A挡的时候机内也会选择保安全快门拉高ISO,现在后期去噪点也方便,不算太大问题。
至于没有热靴口,HDMI,麦克风接口啥的,我也不太需要,手上别的相机有就行了,没有WIFI,蓝牙也无所谓,直接C口有线传输更快更稳定,直连移动硬盘在相机上就能操作备份,内置230G的储存空间只拍照片我觉得是比较够用的,至于拍视频,应该没人拿它拍视频吧。
BF奇特的电池形状一看就知道是一节18650,容量3300,拍摄的时候掉电肉眼可见的快,撑死就够拍两百多张,目前国内官方还没单独的电池售卖,出去只能靠充电宝续命,充电速度也比较一般,不到10W。
最后再回到我为啥会冲动消费买BF这事上,简单概括就是图它新鲜,图它小众,图它小巧精致。作为典型的器材党,从A7R3加一堆GM镜头入坑摄影8年,这8年来,我没去打过一次鸟,没有早出晚归去拍过一次日出或者星空,没有约拍过一次模特,我就是个社恐懒鬼,扫街都不敢怼脸。每天当牛马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也在消耗我的摄影欲望,单休苦逼周日跟老婆出门逛街也犯懒时常踹个GR就走,30岁开始电子养胃,618别人在国补买相机,我在清理自己用不太到的镜头,也是醒悟了,我又不靠摄影吃饭,我拍的那些东西根本用不到那些参数牛逼的牛马机,那些繁杂的设置菜单我翻过最多的就是格式化和连接WIFI,所以有一台功能简单,小巧精致,能满足我基本画质对焦体验的相机更适合我,BF够特别够小众,在外面的回头率又能给我提供不少的情绪价值,一万多块比起徕卡哈苏没有那么肉痛,所以最终从考虑买它到抢购下单大概就3小时。
反正BF这台机器我个人是很喜欢的,有点当年刚入坑摄影时的兴奋感,让我很有带它出门拍照的欲望,机器到手这段时间刚好碰到杭州出梅最热的时候,单休人40多度顶个大太阳也出去连拍了三个周日。它足够的精致,足够的特别,足够的偏执,足够的简单,足够的合我胃口,我不会推荐任何人买它,会买它的人我想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左右,不会买它的人也能挑出N多毛病。
BF的直出色彩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标准模式也不会像索尼那么干巴巴,机内的几种色彩预设我试了下最喜欢WGOLD暖金,室外阳光明媚的时候相当好看,有种南法的复古感,室内调整白平衡后也有不错的观感,总体有点像暖色调的理光负片,另一个709滤镜在逆光的傍晚场景下有奇效。另外DNG格式导进LR里面也有机内的配置文件,色彩跟机内直出的jpg基本没有差别,最多就是白平衡的区别,所以前期拍照不用过分纠结滤镜,后期无论是在机身上还是电脑上修改都很方便。
最后的最后上点这3次拍照的成果吧,就是些日常照,都是直出,有些最多就调整了曝光,白平衡和裁切,有几张镜头装了黑柔滤镜应该能看出来,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