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erxes2 于 2025-8-3 14:36 编辑
最近把主力PC从Windows 11迁移到了CachyOS,体验出乎意料的好,来CHH分享一下心得。
## 我的配置
- OS: CachyOS x86_64
- Host: MS-7D13 (1.0)
- Kernel: Linux 6.16.0-4-cachyos-lto
- Uptime: 14 hours, 10 mins
- Packages: 1531 (pacman)
- Shell: fish 4.0.2
- Display (M28U): 3840x2160 @ 144 Hz (as 2194x1234) in 31" [External, HDR]
- Display (R27qe): 1440x2560 @ 180 Hz (as 1152x2048) in 27" [External]
- DE: KDE Plasma 6.4.3
- WM: KWin (Wayland)
- WM Theme: CatppuccinMocha-Classic
- Theme: Breeze (CatppuccinMochaLavender) [Qt], Breeze-Dark [GTK2], Breeze [GTK3]
- Icons: breeze [Qt], breeze [GTK2/3/4]
- Font: Noto Sans CJK SC (10pt) [Qt], Noto Sans CJK SC (10pt) [GTK2/3/4]
- Cursor: Catppuccin-Mocha-Lavender (24px)
- Terminal: alacritty 0.15.1
- Terminal Font: Sarasa Term SC (12pt)
- CPU: AMD Ryzen 9 5900X (24) @ 4.95 GHz
- GPU: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Discrete]
- Memory: 14.07 GiB / 31.26 GiB (45%)
- Swap: 0 B / 31.26 GiB (0%)
- Disk (/): 118.34 GiB / 474.94 GiB (25%) - btrfs
- Disk (/mnt/acer): 141.19 GiB / 238.47 GiB (59%) - btrfs
- Local IP (enp2s0f0u1): 172.18.220.70/24
- Locale: zh_CN.UTF-8
复制代码
## 背景
- 买了MacBook之后,我的Windows电脑基本沦为了纯游戏机,Mac承担了工作、轻度游戏等其他一切用途。但M2 Pro的性能逐渐跟不上我的开发需求了(主要是Rust编译),加上交叉编译的各种蛋疼,还是物理机更方便。
- 于是开始重新回到以PC为中心的工作流。同时因为实在受不了Windows 11龟速般的响应和各种强塞的"AI"功能更新,决定迁移到Linux,开始物色合适的发行版。
- 其实四五年前短暂用过Manjaro,但那时候我太菜了,Linux桌面也不够成熟,Manjaro本身还有和Arch不同步等各种坑,修不好问题就草草放弃了。
- 之后还陆续尝试过OpenSUSE Tumbleweed(zypper慢到怀疑人生+用户基数太小)、最近还装过Kubuntu 25.04(用了几天发现我还是想要个bleeding edge的发行版)。选择范围基本就缩窄到Arch系和Fedora了。
- 调研了一圈发现了CachyOS,目前DistroWatch排名第一。基于Arch,安装方便,自带各种QoL优化。最吸引我的是它针对现代x86_64处理器自编译了优化的二进制包,分v3、v4和Zen4/5三个等级,光是v3就比generic有5%+的性能提升。
## 安装和第一印象
- CachyOS安装需要实时从网上下载对应架构的二进制包,国内的话需要自备**。我在国外所以没遇到这个问题。
- 安装配置全部保持默认:KDE Plasma Wayland桌面,btrfs文件系统,装在一块服役9年的512G三星PM961上。
-
- 安装完第一印象:这个发行版非常opinionated,很对我胃口。各种默认组件都选了更现代的实现而非传统GNU工具链:
- 默认shell是fish
- ls映射到了eza
- 预装fd、paru等现代CLI工具
我在MacBook上也是同样的配置,迁移过来几乎无缝。 - 进入系统用了几分钟就能感受到:这系统是真TM快。操作响应快如闪电,不说Windows了,和我用过的其他Linux发行版相比,CachyOS的快也是一眼就能感知出来的。据说和他们团队的BORE内核调度器有关。pacman的速度也是一骑绝尘,装个Steam连下载带安装只用了20秒。
## 配置和调优
- 对于Linux桌面,我已经做好了需要手动修复各种小问题的心理准备。但这次意外的是问题少得可怜,哪怕我用的是Wayland+NVIDIA这个传说中的地狱组合。
- 第一个问题:Chromium/Electron程序和fcitx5的兼容问题。解决很简单,ArchWiki和Fcitx5 Wiki都有提到,加一行启动参数搞定。
- 第二个问题:温控芯片没被内核正确识别。搜了下,去AUR装了对应的dkms驱动,设置开机自动加载,完事。
- 除此之外真想不起还有什么难搞的问题了,一切都运行得很丝滑。
## 日常使用体验
- 现在已经把主力工作全部迁移到Linux上了(除了偶尔需要用macOS的Office处理文档)。
- 开发体验:应该没有比Linux更爽的系统了,再也不用操心交叉编译的破事,编译速度飞快。
- 日常娱乐:主要就是浏览器看视频、Discord吹水直播。Discord最近给Linux加上了录屏直播支持,体验和其他平台几乎无异,非常顺滑。
- 游戏体验:最近在玩的《天国:拯救2》《初音未来:歌姬计划MM+》甚至比Windows 11还要流畅,手柄即插即用,完全不需要额外配置。
## 总结
出乎意料的满意。本来以为要折腾好一阵子,结果基本开箱即用。也许Linux桌面之年真的要来了?
有想尝试Linux桌面的CHHer可以考虑CachyOS,特别是如果你也喜欢bleeding edge+现代化工具链的话。
PS: 如果有什么具体问题欢迎回帖讨论,知无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