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kyrainer 于 2025-8-8 09:18 编辑
告别十五年老伙伴,终遇新知己——蔚来ET5T
一、换车背景:老车退役的必然我的2010款老车陪伴15年,作为日常代步车里程超15万公里,年均行驶仅1万公里。原本无换车计划,无奈的是近三年却频发故障:两次变速箱罢工、两次发动机趴窝,多次被撂在半路。对三大件核心问题的维修让我彻底失去安全感——不敢上高速、不敢出远门,生怕下一秒抛锚。
老车如同一位力竭的战友,冥冥中注定要在今年告别。虽然换车计划酝酿已久,但电车的技术迭代太快,老车折旧速度竟追不上新车的进化,于是一直观望一直等。
二、选车心路:五年观望,终遇“对的人”
过去五年,每年都在关注主流电车的发展情况,每年都筹备换车,却总因一些小点点细节不符预期而推迟决策。以下是这几年缩影:
- 特斯拉Model 3(2020):
- 曾被视为“电车标杆”,但单踏板模式争议和“刹车门”让我选择观望。事后看,更多是操作习惯与系统逻辑的冲突,但当时风险不敢赌。换新版(包括Model Y)在没有辅助驾驶的支持下改为屏幕滑动换挡相当的具有争议,像我老司机可能会无法接受,新司机可能完全无感。
- 极氪001(2021):
- 驾驶质感、空间、续航俱佳,唯独“蛤蟆灯”设计劝退——主观审美无法妥协(喜欢的人很喜欢)。
- 吉利星越L Hi·P(2022):
- 油混本为缓解续航焦虑,但1.5T三缸机+大联屏设计,背离对平顺性和简约内饰的追求。
- 比亚迪汉/海豹(2022-2023):
- 汉的千山翠版颜值在线,但空调出风口像“昆虫巢穴”;海豹仪表盘神似“电动自行车”,具有跟车外观不协调的廉价感,同时比亚迪的内饰设计有时候真的太过于繁琐,拥有太多的额外的元素,为啥就不能简简单单,别搞什么特殊的花纹和造型,在视觉上起码看起来不会那么违和,有时候真看不懂比亚迪的内饰设计。
- 小鹏P5/大众ID.3(2023):
- P5座椅硬如板凳,ID.3塑料感非常强内饰堪比“毛坯房”,体验感骤降。
- 小米SU7/YU7 Pro(2024-2025):
- SU7主打性能车,外观很喜欢,可以说是DreamCar的类型了,但是坐在里面的内饰塑料感重,特别是座椅的配置,偏运动的设定牺牲家用舒适;2025年YU7发布会后觉得应该是定位家用级别,可以出手的车型了,第一时间下定,但未锁单,想着试驾后再锁,但销售体系火爆的无法支持正常的试车——试驾预约难如登天,热情被浇灭,祛魅了。
转折点: - 电车市场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内卷加剧,早买早享受似乎成了伪命题,前有威马,哪吒,和极越车主早买成了最后一批车主,似乎“晚买享折扣”才是真相。
- 老车故障频发,可以置换窗口期不多了。(明年的购置数减半政策铁定会实行了,其他补贴也可能缩水)。
- 蔚来ET5T车型配置契合自己个人的用车需求:纯电、续航500km+、HUD+双层玻璃静谧座舱、无大联屏、颜值独特不街车,额外加分的是未来销售,服务响应及时。试驾了两次,总体车辆的驾驶感在线,而且提车时间短(虽偶尔“黏人”)。
三、最终选择:蔚来ET5T——颜值和配置的双符合
配置与价格:
- 车型:星灰漆+黑灰内饰,买断电池版本+选装NOMI(虽然后期可积分补装但是节省点时间就直接选配了)
- 裸车价:312,400元 → 补贴后落地价:24万左右(含报废补贴2万/如果置换是1.5万)
- 保险:9,546.62元(含499元轻享服务)
- 充电桩:现在没有送充电桩了,自己商城下单安装充电桩4800(包30米)
个人对用车需求匹配: - 纯电续航:CLTC 500km+(实际城市通勤跟原油车加满油相差无几)
- 智能安全:HUD+自动大灯+AEB,日常使用最高频率的灯光和安全配置都没有落下。
- 舒适配置:通风按摩座椅+双层玻璃,NVH合格。
- 设计克制:特别是外观,低调而简约,无过度堆砌,内饰统一简约有质感。
加分项: - 换电:CLTC 500km+,长途更多的可能还是依赖于换电,所以换电是加分项。
四、静态体验与能耗初探
外观颜值:
- 旅行车基因:优雅与实用的完美平衡猎装比例
- 车身修长比例:车长4790mm,轴距2888mm,车顶曲线从B柱平缓延伸至尾部,经典旅行车轮廓,既保留轿跑低趴运动感(高1499mm)车身没有多余的复杂线条,不堆砌浮夸设计元素,用比例、线条勾勒电动时代的优雅。
- 前脸与车尾:辨识度拉满的视觉符号
静态座舱: - 静谧性:前排双层玻璃隔绝噪音,60km/h以下近乎安静,高速风噪抑制优于预期。
- 内饰风格:化繁为简的北欧风,中控保留了三个物理按键,其中一个可以自定义,黑灰配色耐看且耐脏。
能耗与充电(初步感受): - 优点:
- 75kWh电池包,城市实际续航设置7.9s动力,大约400km+(开空调),符合预期;
- 可盐可甜,开运动+模式暴力十足。
- 可换电5分钟满血,比超充更适应紧急场景。最重要的是高峰时期给你免去和他人抢充电桩的尴尬。
- 新增加的18寸HUD很不错,显示效果和功能都够用,特别是直接显示导航地图的功能,真的太方便了。
- 不足:
- 因为换电的底盘,座椅高度好像确实还是有一些偏高一些,但是比老款好。
- 开启5.9s以上的模式,城市电耗会升高,同时高速续航折损明显(120km/h巡航<350km左右);
- 外观的原因,后视镜位置视野偏小(没有选装流媒体)
- 出厂没有配慢充功能(大部分不会额外选配车载OBC模块,因为可以折现),就只能使用直流桩。
写在最后:等待的意义十五年老车退役,是告别也是新生。从“让子弹飞”的谨慎观望,在2025年遇到了蔚来ET5T,以后肯定还有更好有优质的产品出现,但是选车符合当下的需求才是核心的诉求: - 电车≠数码快消品,除非是两三年换车的玩车达人,否则对普通人来说用车的可靠性与后期服务才是长期陪伴的基石;当然现在选蔚来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毕竟淘汰赛阶段,谁都无法预料,但就当下服务体验来说,蔚来值得肯定。
下一段人生路,在蔚来ET5T的陪伴下安心出发了。
附图,(另蔚来的交付中心也有很不错的简约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