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evo 于 2025-8-16 22:56 编辑
随着公路车气动收益越来越明显,刚结束的25年环法上爬坡架正式绝迹,高山赛段也是全员气动架,然后就创下了历史最快纪录,再次证明了气动正向收益。
于是进一步气动化就成为了现代公路车的主要课题,气动这事吧,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纸面很简单,照着TT车来就行,头管降低加宽,前叉下管拉宽打扁,下叉降低后移,五通加大上移,轮胎尽量贴车架。
一套组合拳下来不管车好不好骑,Tour数字肯定好看。但车终究是用来骑的,不是用来比数字的,在气动的同时也得保证良好的操控性和一定的轻量化。所以大厂也都是在扣边际效益,管型上已经扣到极限,新款气动车也基本上都是在加宽头盔加大五通,然后发现好像还不如在车架上集成气动水壶架来的数据好,那便宜还合规的气动水壶套装就成了必然解。
最早玩这套的应该是早年的BMC TMR01,集成了气动水壶架和水壶架下的储物盒,把前三角的下面填满了,但是在正式比赛中不合规需要拆除。所以真正做到极致的应该是去年发布的第八代TREK Madone,按官方说法,装上了水壶架气动效果超越了七代纯气动架。
集成了气动储物盒和水壶架的BMC TMR01
然后许多七代车主和其他气动架车主也纷纷装上了八代气动水壶架,气动不气动的不知道,帅是真的帅,所以时隔一年才有国产品牌跟进我还挺意外的。毕竟TREK那个水壶架还挺贵的,而且重量不轻,全碳还有35克,当年同价格的XXX可是只有16克。
开创了集成气动水壶套装TREK Madone Gen8
而国产的阿卡水壶套装水壶加水壶架只要119,造型基本是致敬TREK,水壶架虽然是塑料材质的,但41.5克也不算重,水壶86.5克,加起来128克,中规中矩吧。比较好评的是配了瓶刷。
视觉效果与气动性就之前提到的“帅气”的视觉效果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Madone这的气动车上,我这辆52的Madone 9下三角几乎被填满了,从侧面看效果不输新款八代,作为至今Tour风阻最低的Madone,装上这水壶,岂不是要上天?
然而并不会,因为从正面看,水壶是明显比下管宽出许多的,理论上来说会产生更多的扰流,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我另一辆车上——亚洲冠军同款战车Robin EVO,那个下三角还填不满。如果是想追求真正的气动效果,还是建议上原厂配备的气动水壶。
从上至下依次为:装载阿卡气动水壶、阿卡水壶架搭配普通水壶、PP 水壶架搭配普通水壶的效果
使用体验与问题这倒是不重要,毕竟我们200瓦的菜腿装这是骑帅不骑快的,一百块要啥自行车。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水壶架由于是塑料的有些软,取水壶比较薛定谔。有时一抽就下来了,有时左摇右晃死活拔不下来,我是至今没有找到那个窍门,小某书上的“避雷”也主要是这个问题,不过品牌方倒是反应很快,赶紧给用户补发了碳架款,在国产品牌里真的挺好了,毕竟不认错甚至指责用户是以前国产品牌的惯例,于是小某书也一夜口碑翻转。
此外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前面说过了,气动水壶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填满下三角,所以理论上两个水壶架要尽可能接近不留缝隙,但由于水壶架太软,拔取时左摇右晃就会让两个水壶架摩擦,我这已经有明显痕迹了,不影响使用,就是有点膈应,不知道碳款会不会改善。
另外就是虽然可以装普通水壶,我常用的北极熊保冷水壶和Elite同款小水壶都可以放进去,但是卡不紧,遇到不平整路面就会抖个不停,也是一个安全隐患吧,遇到大颠簸是有可能飞出去的。
配套水壶评价所以最好还是用配套水壶好,水壶的话就是中规中矩的气动水壶,材质还不错,PP5也符合食品安全,目前只有半透明磨砂灰。要挑刺就是壶嘴无法关闭,理论上用久了会漏水。还有就是和其他气动水壶一样无法立放,这个倒算不上缺点,形态就这样,不能既要又要。
总体来说,有缺点但能用,最主要的功能点“帅气”在部分车型上是可以实现的,尤其装气动车,还是好看的,功能使用上还有优化的空间,一百块钱也不至于动不动就避雷的,当然要有原厂解决方案还是推荐原厂,气动、逼格、涂装都能更贴合。
目前整套的气动水壶并不多,某以涂装设计起家的品牌,其气动水壶套装造型实在太丑,不知道开始做车后为何审美下降严重,而且也贵不少。我还有一对捷安特PP的配套水壶架,那款更轻也更适合普通水壶,但没有气动水壶的颜值,同时抱环太低不是很好放水壶,一对143不带水壶也没便宜多少。
所以最终还是看是要什么,真正好用还得是白嫖的TREK 50块钱的塑料水壶架,坎神严选,甚至闪电的职业队都有用的,我用了快十年没有老化也没坏,拿取方便随便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