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92|回复: 2

[电脑] 真·搞快点 - 铭瑄B760M GKD5 + 宏碁 冰刃48G 8000C38 M-Die IPO实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rosluvu 于 2025-8-19 23:31 编辑

最近朋友喊帮忙搞一台专门“搜打撤”的机器,主要诉求就是2K画质,高帧率、高Low帧。
正好和目前英特尔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英特尔性能优化技术)的理念不谋而合,就借此机会来体验一下。
头图.jpg
7.jpg
IPO三大件合影
头图.jpg
CPU的选择上是选择了I5 14600KF
1.jpg
6P核+8E核,共14核20线程,搭配24MB的智能高速缓存(L3),单P核睿频可以5.3GHz,E核睿频4.0GHz。
2.jpg
CORE UNLOCKED
3.jpg
主板的选择是铭瑄 终结者 B760M GKD5 DARK
4.jpg
铭瑄对于内存的调教一直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东西的,之前用过的B760 YTX、B760 BKB上都可窥一般,因此这一次,我也主动选择了GKD5 DARK版本。
5.jpg
配件比较简单,两根SATA线和M.2硬盘的螺柱和螺丝
6.jpg
在主板的供电和散热设计上,铭瑄还是坚持了自己一招鲜吃遍天的设计思路。全金属的供电散热棱角分明,搭配TERMAINATOR的系列LOGO。
7.jpg
供电部分,铭瑄也是官方玩梗,用了“祖传供电模组”来描述自己这套8+1+1供电。肯定还是那套RT3628AE主控 + 50A Dr.Mos模组,既然是祖传,那肯定在性能上还是有保障的。PL1/PL2分别为220W/253W。官方推荐的就是选用i5-14600KF及以下级别的处理器,可以留下充足的余量。
8.jpg
CPU供电接口方面是8+4的设计,与实际供电规模对应。
9.jpg
实际上,使用IDS(Intel Default Settings)设置的话,14700KF也绰绰有余,能够很好地满足其在高负载下的稳定运行需求。
10.jpg
GKD5 DARK在内存插槽的设计,采用了双通道2*DIMM的设计,被戏称为小APEX,双DDR5的方案也是当下在信号稳定方面比较常见的超频方案,标称来到了最高8400Mhz(OC),富含潜力。
11.jpg
既然是小Apex,那板面空间肯定也不能浪费掉,内存一侧还安排了一条22110规格的M.2插槽,支持PCIe 4.0 x4的速率,铭瑄在提供扩展方面一贯比较真诚。而且也带有原厂散热片,这个位置一般能更多的受到机箱风道的照顾,散热表现较好。
12.jpg
24Pin供电下方是一个USB 3.2 Gen2x2的前置面板接口,在不足千元的价位段,速率20Gbps比较稀罕,能很好地满足高速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还有1组USB 3.2 Gen1接口,速率5G和一组USB2.0接口,这个设计位置有点反传统。
13.jpg
CPU底座下方自带散热片的固态插槽同样是PCIe 4.0 x4速率,长度2280。
14.jpg
此外在主板右下方还有一个PCIe 4.0 x4支持2280长度的M.2插槽,这样的扩展性放在B760芯片组的MATX中,也是T0级别的。
15.jpg
PCIe 4.0 x16的插槽被安置在第一条插槽上。此外还提供了一个PCIe 4.0 x4和一组PCIe x1进行扩展。我还打趣,你别是要插一些败家东西吧?
16.jpg
说到这,最近刷抖音,还看到说CS2用抓包工具从路由来往数据当中分析出对方站位传到手机APP里作弊,真是牛X……怎么想出来的呢。
图片 1.png
此外还为无线网卡留下了扩展空间。需要的话自行添加。那都不用问,肯定是需要,还得给他配个挡板位的天线,
17.jpg
整体版型上也就差不多这样。剩下就是一些细节,
顶部,除了CPU FAN和一个SYS_FAN之外,还有一个5V ARGB
18.jpg
而底部除了HD_Audio外,还有2组SYS_FAN,一组5V ARGB、一组12V RGB和4个SATA接口。
19.jpg
还有一项祖传的,就是铭瑄他家祖传的“分布式DEBUG灯”,可以说是这一个那一个…内存的就在图片右下DIMM_A1/B1的右侧,是个红色的LED…纯纯添如乱。
20.jpg
散热马甲设计也是很有诚意。
21.jpg
两条都利用了硬盘螺丝孔位锁止,虽然没有用上免工具,但是散热片细节也到位。
22.jpg
背部接口也是非常简单,HDMI、DP各一(没有核显,用不上)多达6个USB2.0接口和两个USB 3.2接口+一RJ45网口以及3.5mm音频接口。
23.jpg
毕竟有取有得,非常符合专用定位,就是猛猛插鼠标打游戏!需要告诉高速接口、请联系机箱前面板。

看完了,就来看看内存,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体验一下IPO,感受一下官超的实际表现。

宏碁掠夺者 冰刃 Hermes 48G(24Gx2)8000C38套条
24.jpg
可以说是宏碁当前产品线最成功的产品,整体的外观风格非常凌厉。
25.jpg
PREDATOR的LOGO代表着在宏碁品牌内的高端定位。
26.jpg
我根本忘不了当年PREDATOR 21 X带给我的视觉震撼。
图片 2.png
10层PCB的板面设计,搭配Hynix 3G新M-die颗粒,给高频率和时序控制提供了稳定性方面的背书。
27.jpg
在氛围渲染上,冰刃采用雾化导光条搭配8颗灯珠来构建RGB效果。导光条一侧有Hermes的LOGO做点缀。
28.jpg
中间部分有压铸成型的散热装甲延伸出的交错的“刃口”。能在视觉上起到交错的感觉。
29.jpg
内存侧面则是5、蜂窝等设计元素,以及类似“剑鞘”的迭层效果。同时,还有专门的位置形成了类似导光槽的设计。
30.jpg
整体来说,相较其他内存外观更多强调整体性来说,冰刃在设计上体现出了很强的个性。而这一款更是来到了8000频率C38的运行时序。因此默认也提供了一个迷你风扇来辅助散热。
31.jpg
至此,三大件到齐。开干,我玩的就是真实!
32.jpg
33.jpg

其他配置:
XFX RX 9070 XT 海外 ULTRA
超频三 GT360 一体水冷
先马轨迹 海景房机箱
1.jpg
2.jpg
冷头高了点恶趣味。。
5.jpg
RADEON!
6.jpg
3.jpg
测试:
注入神秘IPO能量!
图片 3.png
实际上也不神秘,就是读取一个经过IPO团队精心调整测试后,专门应用于特定硬件的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选择USB Storage加载。
图片 4.png
在Z系列芯片组中还包括P/E核主频,电压等,在B系列主板中,我这次选用的IPO文件,主要是对调低电压和修正防掉压,解锁IDS的183W PL1至主板推荐的220W,内存频率和小参等方面的调节,相当于有个大师手把手帮你调。
左侧 默认/右侧 IPO
图片 5.png
IPO 时序调节 36-46-46-115
图片 6.png
效果立竿见影,
AIDA64 Memory Benchmark的结果,5600 JEDEC、7200 EXPO、8000 IPO,可以看到无论是读写还是延迟,IPO方面都有可观的提升,特别是延迟,提升尤为巨大。
图片 7.png
图片 8.png
3DMARK 理论性能测试:
相较于使用IDS + XMP-7200C38的配置,调用IPO结果的实测比较情况如下:
部分数据截图
图片 9.png
图片 10.png
图片 11.png
实测:
图片 12.png
理论性能测试情况,领先不大,这也和B系列芯片组,对CPU主频没法干预的设定有关。
优势主要呈现在烤鸡测试中,
AIDA64测试中,在功耗更低的情况下,主频始终跑满,温度也更低,相对应的散热压力也更小的情况下,E核的调度也更加激进,保持在全核4GHz,给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好的条件。
IDS 烤鸡 88度 P核5.2G  E核3.5G CPU Package 188W
图片 13.png
IPO AIDA64单烤FPU 80度 P核5.2G  E核4.0G CPU Package 175W
图片 14.png
放到游戏当中,效果立竿见影,特别是在Low帧方面,更是有较大的提升。
部分测试截图
图片 15.png
图片 16.png
图片 17.png
结果一览:
图片 18.png
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有四款:
黑神话:悟空的光栅性能表现二者接近,这也和黑猴对内存频率感知不明显的结论接近。
赛博朋克2077之前的版本大更新开始全面支持FSR 4.0,2077在拥抱新技术方面真的非常敏锐。
而在对帧数要求更高的FPS网游当中,整体效果更佳明显。
比较容易量化的是CS2 FPS Benchmark,无论是平均帧还是Low帧,都有较大的提升,能够在钢枪期间更好的扑捉战机。
三角洲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考虑到粥并没有可以量化的Benchmark。我打了两把大坝帧数来自游戏加加的统计,优点是帧数浮动范围在缩小、粥长期存在的超绝突然沉底一次都没有出现。助力每一个不顾死活摸宝的梦想!

总结: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在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的优化下,通过对主板、CPU、内存三者的优化,系统性能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就等于是官方背书,100%保障超频成功率,几乎是零成本上手,获得性能介于IDS和专业OC调试之间的额外性能提升体验,虽然相对保守,但是有官方的稳定性背书。
而这套14600KF + 铭瑄B760 GKD5 + 宏碁 8000C38 24Gx2的平台,在目前价格越来越疯魔的DIY市场,属于是搭配得当的一套组合,配合IPO预设,轻松就能实现1+1+1>3的成果,虽然由于参数比较保守,在硬件爱好者眼里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已经能让明显提高新入门的游戏体验,同时不影响享受官方质保,推荐有机会不妨感受一下,缺点在我看来就是,目前对IPO的适配还主要是围绕着Hynix新3GB M-Die在展开,期待在未来,能够更大的扩展开,为玩家更好的服务。
头图2.jpg
发表于 2025-8-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4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1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4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小主板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20 05:45 , Processed in 0.01227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