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4

[电脑] 纯白风冷ATX钢炮,分形工艺 Epoch + ROG B850-A 吹雪 + 华硕 5070 天选 装机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o 于 2025-8-22 17:00 编辑

DSC01146.jpg

前言

今天装一台纯白风冷ATX主机,机箱为分形工艺 Epoch 白色 无光版,尺寸为447 mm × 215 mm × 469 mm(L × W × H),机箱整体沿用了North的现代简约设计,前面板采用了网孔面板,相较North的木饰格栅面板更为简约,机箱最大支持ATX规格主板,前部支持3把12cm风扇或2把14cm风扇,已经预装了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最大支持360mm冷排,顶部支持2把12cm风扇或2把14cm风扇,尾部支持12cm风扇,散热器限高170mm,显卡最长支持到372mm,电源最长支持到255mm,机箱带有2个3.5寸硬盘安装支架。

此次装机采用了较高的硬件配置,并且能在保证静音的同时充分发挥出硬件性能,平台是R7 9800X3D + B850 + RTX 5070,主板选择了华硕 ROG STRIX B850-A GAMING WIFI S 吹雪,银白配色,功能实用,用料扎实,内存搭配使用了阿斯加特 吹雪联名款II代 RGB DDR5 6000 24GB × 2 CL28 白色,兼顾颜值、容量和性能,显卡选用了华硕 TX-RTX5070-O12G 天选,适合白色主题装机,固态硬盘使用了宇瞻 AS2280Q4X 1TB,散热方面选择了九州风神 阿萨辛4S 白色,电源选用了九州风神 PQ850G 白色 金牌全模组电源,基于ATX3.1方案设计,满足PCIe 5.1标准,采用日系主电容、FDB轴承,配备压纹模组线,带有10年质保。

配置清单:
处理器:AMD 锐龙 7 9800X3D
主板:华硕 ROG STRIX B850-A GAMING WIFI S 吹雪
内存:阿斯加特 吹雪联名款II代 RGB DDR5 6000 24GB × 2 CL28 白色
显卡:华硕 TX-RTX5070-O12G 天选
固态硬盘:宇瞻 AS2280Q4X 1TB
散热器:九州风神 阿萨辛4S 白色
风扇:九州风神 FD12 白色 ARGB × 3
电源:九州风神 PQ850G 白色
机箱:分形工艺 Epoch White TG Clear

整机展示

整机为白色,以下为主机多角度展示。机箱正面,采用带有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配合网孔面板,打造强劲自然气流,保持高阶硬件稳定运行。
DSC01111.jpg

机箱尾部。
DSC01112.jpg

45°视角。
DSC01113.jpg

DSC01114.jpg

主板侧展示。
DSC01116.jpg

DSC01133.jpg

机箱右侧为钢板材质。
DSC01132.jpg

侧后方视角。
DSC01137.jpg

DSC01144.jpg

其他角度展示。
DSC01105.jpg

DSC01283.jpg

DSC01146.jpg

DSC01293.jpg

DSC01147.jpg

整机通电后的效果,灯光颜色统一冰蓝色。
DSC01303.jpg

DSC01300.jpg

DSC01309.jpg

主要部件灯效展示。
DSC01296.jpg

DSC01297.jpg

DSC01299.jpg

机箱顶部一览。
DSC01272.jpg

前置接口及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1个20Gbps USB-Type-C接口、2个USB-A接口、开机按钮、1个音频/麦克风组合孔。
DSC01275.jpg

DSC01278.jpg

前置网孔面板细节。
DSC01270.jpg

Momentum 12 风扇,采用LCP扇叶和FDB轴承,提供卓越散热与更低噪音。
DSC01271.jpg

前面板左下角的分型工艺logo。
DSC01263.jpg

移除左右侧板后,机箱内部展示。
DSC01126.jpg

DSC01130.jpg

45°视角。
DSC01150.jpg

DSC01154.jpg

主要部件展示。
DSC01174.jpg

DSC01176.jpg

DSC01178.jpg

九州风神 阿萨辛4S 白色 风冷散热器。
DSC01181.jpg

DSC01170.jpg

DSC01188.jpg

带灯效的九州风神logo。
DSC01190.jpg

主板接口保护罩上的败家之眼灯效。
DSC01192.jpg

内存部分。
DSC01203.jpg

内存侧面印有Se7en雪舞战姬的图案。
DSC01208.jpg

主板24Pin供电线及前置接口跳线。
DSC01210.jpg

CPU供电线走线。
DSC01195.jpg

机箱尾部安装了1把九州风神 FD12 白色 ARGB 风扇。
DSC01193.jpg

机箱顶部安装了2把九州风神 FD12 白色 ARGB 风扇。
DSC01194.jpg

机箱前部预装了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
DSC01196.jpg

采用LCP风扇和FDB轴承。
DSC01199.jpg

显卡部分。
DSC01231.jpg

DSC01233.jpg

显卡顶部的GEFORCE RTX字样。
DSC01235.jpg

显卡采用了全金属背板,右侧有“X”字样的贯穿风道开孔。
DSC01228.jpg

DSC01224.jpg

待机状态下显卡风扇停转。
DSC01243.jpg

显卡供电线走线。
DSC01248.jpg

DSC01222.jpg

DSC01236.jpg

DSC01230.jpg

主板下方的跳线。
DSC01253.jpg

电源仓顶部。
DSC01220.jpg

机箱前部预留的冷排安装空间。
DSC01218.jpg

电源仓侧面的分型工艺logo。
DSC01221.jpg

DSC01213.jpg

DSC01212.jpg

背线细节,机箱上主板背部的开孔设计,方便更换散热器。
DSC01156.jpg

背线一览,经过梳理效果相当不错,很整洁。
DSC01164.jpg

电源部分。
DSC01166.jpg

机箱前部下方的硬盘仓。
DSC01167.jpg

配件展示

AMD 锐龙 7 9800X3D,采用TSMC 4nm FinFET工艺,ZEN 5 架构,8核16线程,基础时钟频率4.7GHz,至高加速时钟频率5.2GHz,104MB游戏高速缓存(L2+L3),120W TDP,有2个显卡核心,显卡频率为2200MHz。
DSC06157.jpg

内容物一览,包括安装与保修指南、经典透明塑料托盘收纳的CPU和贴纸、社区广告页。
DSC00559.jpg

CPU正面。
DSC00561.jpg

华硕 ROG STRIX B850-A GAMING WIFI S 吹雪,标准ATX板型,白色PCB,表面覆盖了大面积银白色散热装甲。主板融入了雪舞战姬元素,适合二次元爱好者和游戏玩家,适合白色主题装机。
DSC00748.jpg

主板背面一览,这块主板采用8层PCB,焊点饱满,做工扎实,并印刷了各种认证标识logo、主板型号和雪舞战姬元素。
DSC00749.jpg

一体式I/O+VRM散热装甲,装甲顶部有支持ARGB灯效的ROG败家之眼及ROG元素。
DSC00720.jpg

VRM散热装甲内侧为格栅设计,增大散热面积。
DSC00678.jpg

带灯效的败家之眼。
DSC00726.jpg

CPU插槽保护盖,上方印有雪舞战姬图案。
DSC00676.jpg

AMD AM5 LGA1718 插座,支持AMD Ryzen 7000/8000/9000系列CPU。
DSC00677.jpg

CPU供电和散热模组,采用主流的两段式L型排布。供电部分,采用14+2+2供电模组(80A),采用高品质电感及耐用固态电容,支持三档性能调节(PBO增强)。
DSC00680.jpg

VRM供电模块采用了厚重的铝合金多层堆叠工艺,并做了斜纹镂空切割,增大散热面积。散热装甲内侧贴有高效导热垫,加速降温,确保高负载时平台的稳定。
DSC00681.jpg

8Pin+8Pin ProCool CPU供电接口。
DSC00683.jpg

4条DDR4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5 8000+ MT/s(OC),至高256GB 内存容量,支持EXPO/XMP 3.0。主板搭载了华硕AEMP II技术,可以自动监测内存芯片,优化频率、时序以及电压,轻松释放性能。
DSC00686.jpg

主板24Pin供电接口,前置USB 5G 接口、前置USB 20G Type-C 接口、主板24Pin供电接口。
DSC00687.jpg

4颗Q-LED故障诊断灯。
DSC00689.jpg

2个横置的原生SATA 6Gbps接口。
DSC00693.jpg

主板下半部分,采用了大面积的散热装甲覆盖。
DSC00761.jpg

DSC00772.jpg

第一条M.2 SSD插槽采用M.2快拆装甲,方便拆装SSD。
DSC00695.jpg

金属包边的高强度PCIe 5.0 x16显卡插槽。
DSC00697.jpg

芯片组散热模块,上方有雪舞战姬图案。
DSC00706.jpg

幻彩的装饰贴片方式,不同角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DSC00707.jpg

水滴状的Strix logo 标识装饰件。
DSC00716.jpg

PCIe插槽包括1条PCIe 5.0 x16插槽和1条PCIe 4.0 x4插槽。
DSC00704.jpg

主板下方其他跳线接口。
DSC00699.jpg

集成声卡部分,搭载ROG SupremeFX 电竞音效技术,采用ALC4080 音频芯片,带有音频保护罩,支持杜比全景声,支持7.1声道,搭载了Savitech SV3H712放大器、采用高品质音频电容,带有音频分割线。
DSC00703.jpg

第一条M.2 SSD插槽散热装甲采用免工具设计,拆装方便。
DSC00719.jpg

下方M.2散热装甲采用螺丝固定,拆卸掉散热装甲后,可以看到3个PCIe 4.0 M.2 SSD插槽。
DSC00753.jpg

第一条M.2 SSD插槽使用了M.2滑轨卡扣。
DSC00754.jpg

下方3个M.2 SSD插槽使用了M.2便捷卡扣2.0。
DSC00756.jpg

M.2 SSD散热片正面。
DSC00758.jpg

内侧设有散热垫。
DSC00759.jpg

主板背面,CPU插槽底座左侧有各种认证标识。
DSC00733.jpg

DSC00745.jpg

主板背部PCB上印刷的雪舞战姬图案。
DSC00739.jpg

集成声卡部分的隔离线。
DSC00741.jpg

主板后方I/O接口,提供1个HDMI 2.1接口、1个DP 1.4接口、4个USB 5G Type-A、2个USB 10G Type-A、1个USB 10G Type-C、2个USB 2.0、1个Clear CMOS按钮、1个BIOS FlashBack按钮、1个2.5Gbps 有线LAN、1个USB 20G、Wi-Fi 7 双天线无线网卡天线接线端、以及2个3.5mm+1个S/PDIF光纤输出的音频接口组。
DSC00723.jpg

阿斯加特 吹雪联名款II代 RGB DDR5 6000 24GB × 2 CL28 白色,散热马甲沿用了博拉琪2代的造型,整体为白色,上面印有吹雪图案和吹雪姬的二次元形象,左下角为吹雪配色的D5 博拉琪 字样。
DSC00382.jpg

摆拍效果,马甲表面采用白色喷涂工艺,并喷涂上了吹雪姬图案。
DSC00383.jpg

DSC00389.jpg

内存正面,内存采用海力士M-die颗粒,支持XMP 3.0和AMD EXPO,具备超高的超频潜力,板载PMIC,不锁PMIC电压。
DSC00394.jpg

内存背面,有铭牌贴纸及防伪贴纸,标注了内存容量、时序和电压等信息。
DSC00390.jpg

顶部的导光带,雾面效果,能提升灯效的品质,此套内存支持幻彩灯效和神光同步,内置8组独立LED区域,4组存储模式,预设12组灯效,可自定义1680万色,能实现多种灯效。
DSC00396.jpg

宇瞻 AS2280Q4X 1TB。
DSC00406.jpg

华硕 TX-RTX5070-O12G 天选 显卡,显卡本体采用三风扇设计,整体为白色,辅以蓝绿色点缀,显卡符合SFF-Ready 规范 2.5插槽设计,适用于SFF机箱。
DSC00782.jpg

显卡背面,全金属背板,下方印有GEFORCE RTX字样,右侧有“X”字样的贯穿风道开孔。
DSC00787.jpg

显卡立起来的效果。
DSC00790.jpg

显卡顶部一览,左侧有GEFORCE RTX字样,右侧为金属装饰。
DSC00789.jpg

16Pin(12V-2x6)电源接口,依旧是ASUS更偏爱的反置(卡扣侧朝背面)朝向,在插拔时更容易按压卡扣和确认连接状态。
DSC00794.jpg

风扇正面采用三把轴流风扇,风扇采用较小扇毂,有利于增加扇叶长度,同时配备阻隔环增加向下风压,可降低温度、减少噪音并提升性能。显卡内部采用MaxContact镜面直触设计,增加了GPU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多达5%),以增强散热效果。显卡使用了相变GPU导热垫,优化散热,延长GPU使用寿命。
DSC00810.jpg

中央风扇采用反转设计,减少模组内部的湍流和震动带来的意外噪音,同时具备风扇智能停转模式。双滚珠轴承风扇,使用寿命是油封轴承的两倍。
DSC00813.jpg

显卡风扇罩上的装饰元素。
DSC00816.jpg

双BIOS切换开关,切换静音或性能模式。
DSC00795.jpg

显卡背部细节。
DSC00805.jpg

右侧为背板通风口,可实现贯穿风道。
DSC00807.jpg

输出接口方面提供三个DP 2.1b和一个HDMI 2.1b。安装I/O挡板以304不锈钢强化,更坚硬且具有更高的抗腐蚀性。
DSC00822.jpg

显卡前部一览,格栅装饰部分带有RGB灯效。
DSC00823.jpg

九州风神 阿萨辛4S 白色,双塔单风扇结构,包含7根6mm热管,底座采用微凸设计,外观简约,颜值在线。
DSC00528.jpg

45°视角。
DSC00526.jpg

散热器顶部一览,整体性较强,中间带有一块磁吸网罩盖板,可以方便拆卸前部风扇。
DSC00543.jpg

九州风神 PQ850G 白色 金牌全模组电源,基于ATX3.1方案设计,满足PCIe 5.1标准,满足200%整机瞬间功率便宜,满足300%显卡瞬时功率便宜,满足12V CEM 250%瞬时功率便宜,电源尺寸为140 × 150 × 86 mm紧凑尺寸设计,带来出色的机箱兼容性,采用日系主电容、FDB轴承,配备压纹模组线,带有10年质保。
DSC00914.jpg

电源侧面,有九州风神的logo。
DSC00918.jpg

风扇侧,选用120mm原厂真FDB轴承风扇,寿命更持久,支持PWM温控调节,满载状态下噪音更低。
DSC00929.jpg

电源内部采用主流主动式PFC + 半桥SRC LLC + DCto DC稳定架构,提供了稳定的电压输出调节能力。
DSC00919.jpg

全模组接口,提供三路PCIe 8pin 和一路12V-2x6 供电。
DSC00930.jpg

九州风神 FD12 白色 ARGB 风扇,风扇转速400-2050 RPM,最大风量63.6 CFM,最大风压2.56 mmAq,风扇噪音≤26.9 dB(A)。
DSC00939.jpg

风扇尾部。
DSC00950.jpg

风扇采用8pin易连接接口,大幅降低安装理线难度。
DSC00952.jpg

安装CPU。
DSC00827.jpg

安装内存。
DSC00837.jpg

内存上机后多角度展示。
DSC00838.jpg

DSC00844.jpg

安装SSD。
DSC00845.jpg

安装CPU散热器。
DSC00878.jpg

对高马甲内存兼容性不错。
DSC00860.jpg

假组上显卡,平台完成。
DSC00880.jpg

分形工艺 新推出Epoch 机箱,此次选用了白色无光版,尺寸为447 mm × 215 mm × 469 mm(L × W × H),机箱整体沿用了North的现代简约设计,前面板采用了网孔面板,相较North的木饰格栅面板更为简约,机箱最大支持ATX规格主板,前部支持3把12cm风扇或2把14cm风扇,已经预装了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最大支持360mm冷排,顶部支持2把12cm风扇或2把14cm风扇,尾部支持12cm风扇,散热器限高170mm,显卡最长支持到372mm,电源最长支持到255mm,机箱带有2个3.5寸硬盘安装支架。
DSC01079.jpg

机箱前面板采用了网孔面板,能看清前部预装的风扇。
DSC00979.jpg

机箱尾部。
DSC00980.jpg

俯视角度。
DSC00977.jpg

DSC00978.jpg

机箱前面板采用了网孔面板,搭配内部整洁设计,打造强劲自然气流,保持高阶硬件稳定运行。
DSC00983.jpg

机箱尾部,电源下置设计。
DSC00984.jpg

主板侧。
DSC00985.jpg

背线侧。
DSC00986.jpg

机箱顶部一览。
DSC01054.jpg

前置接口及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1个20Gbps USB-Type-C接口、2个USB-A接口、开机按钮、1个音频/麦克风组合孔。
DSC01048.jpg

DSC01095.jpg

顶盖后方有散热网孔。
DSC01084.jpg

侧板采用手拧螺丝固定。
DSC01066.jpg

顶盖有一个布艺拉环,向后即可拉开上盖。
DSC01043.jpg

机箱底部一览。
DSC01055.jpg

机箱脚垫,做工不错,很精致。
DSC01056.jpg

硬盘支架安装固定孔位。
DSC01058.jpg

电源位置的抽拉式防尘网,做工不错。
DSC01059.jpg

机箱铭牌。
DSC01064.jpg

尾部细节,上方为主板接口区域和后置风扇位。
DSC01039.jpg

下方为7个PCI槽位和电源位。
DSC01040.jpg

电源位置的抽拉式防尘网。
DSC01041.jpg

前面板细节。
DSC01030.jpg

DSC01102.jpg

DSC01100.jpg

激光雕刻铝制铭牌。
DSC01031.jpg

DSC01034.jpg

前面板采用免工具拆装设计,前部预装了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最大支持360冷排安装。
DSC01027.jpg

DSC00982.jpg

移除左右侧板后,机箱内部一览。
DSC00989.jpg

DSC00987.jpg

DSC00997.jpg

DSC00995.jpg

DSC00998.jpg

机箱顶部,最大支持2把140mm风扇。
DSC01053.jpg

DSC01052.jpg

DSC01088.jpg

DSC01013.jpg

主板区域,最大支持ATX规格主板。
DSC01009.jpg

硅胶走线孔设计。
DSC01010.jpg

后置120mm风扇位。
DSC01006.jpg

PCI挡板。
DSC01007.jpg

机箱前部预装的3把高性能Momentum 12风扇。
DSC01011.jpg

Momentum 12风扇采用LCP扇叶和FDB轴承,提供卓越散热与更低噪音。
DSC01012.jpg

电源仓,电源上方位置有散热开孔。
DSC01014.jpg

分型工艺logo。
DSC01015.jpg

主板背部的开孔,更换散热器较为方便。
DSC01017.jpg

背线部分,配有理线孔和固定理线带,能使理线井然有序,利落美观。
DSC01022.jpg

2个2.5寸硬盘安装位。
DSC01023.jpg

电源位,在保留1个硬盘支架的情况下支持255mm长度的电源,保留2个硬盘支架则支持155mm长度的电源。
DSC01024.jpg

下方预装了2个3.5寸硬盘支架。
DSC01025.jpg

DSC01026.jpg

说明书和附件盒。
DSC01075.jpg

性能测试

CPU-Z截图。
CPU-Z 01.png

主板信息,已经更新到最新BIOS版本。
CPU-Z 02.png

内存信息,默认在6000MHz上运行,1:1模式。
CPU-Z 03.png

可以看到使用的是海力士的内存颗粒。
CPU-Z 04.png

CPU-Z 05.png

显卡信息。
CPU-Z 06.png

CPU-Z跑分测试。
CPU-Z 07.png

GPU-Z截图。
GPU-Z 01.png

GPU-Z 02.pn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23600 pts。
Cinebench R23 01.jp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2017 pts。
Cinebench R23 02.jpg

AIDA64 内存性能测试。
AIDA64 内存测试.png

SSD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8_0_5.pn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得分14687,显卡得分14450。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jpg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得分10056,显卡得分10646。
3DMark Time Spy Extreme.jpg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为14139。
3DMark Port Royal.jpg

3DMark CPU Profile 得分。
3DMark CPU Profile.jpg

3DMark Steel Nomad 得分为5192。
3DMark Steel Nomad.jpg

NVIDIA DLSS 功能测试,DLSS 关闭 30.84 FPS,DLSS 开启 129.18 FPS。
3DMark NVIDIA DLSS.jpg

AIDA64 FPU 拷机测试,R7 9800X3D 全核心4.64GHz,测试10分钟,
CPU核心平均温度:76.6℃ 84.1℃ 88.4℃ 89.9℃ 89.5℃ 90.2℃ 86.0℃ 87.0℃。
AIDA64.jpg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65℃。
FurMark.jpg

完。
DSC01305.jpg
发表于 2025-8-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装机很详细
定妆也漂亮
atx 没塞满,总感觉还可以加点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2 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值上很完美,白色风冷旗帜机。 阿萨辛4S这个散热器开机后LOGO灯不会亮吗?
发表于 2025-8-2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23 06:04 , Processed in 0.02212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