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82|回复: 25

[装机] 时隔5年时隔5代,Win-NAS-HTPC全方位升级 (在线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了来了,大家久等了~
在我家的客厅电视机一旁有着这么一台PC,常年不关机,同时,它又具备一机两用的功能.
B9920666.jpg

第一个功能:Win NAS.本质上就是网络映射磁盘,实现局域网内的在线访问,然后磁盘内就是重要的数据,最多的就是全家照片,孩纸们从小到大的,全在里面,磁盘是两个8T的2.5" SSD,组Raid 1,保护为主.
wechat_2025-08-27_185308_981.png

另一个功能就是HTPC,但这个又有点不太一样的玩法,我举例说:
我家有两台电视,都是小米的,客厅一台卧室一台,一般情况下我们就用电视系统里自带的播放软件.
微信图片_20250827190149_91_128.jpg

然后找到已经添加过的本地局域网内磁盘,其实就是那台Win NAS的共享磁盘.
微信图片_20250827190150_92_128.jpg

一般正常情况下,这样就能看到,大部分的片源都可以兼容,差不多99%吧,外挂字幕也都毫无压力的.
微信图片_20250827190152_93_128.jpg

但...
玩意遇到了播放不了,或者字幕外挂不了的情况,这时候就利用本地HDMI输出的方式,回到Win NAS的系统里,直接播放,这是最后的倔强,但这样意味着卧室里的电视机就不能实现播放了.
微信图片_20250827190153_94_128.jpg

日常的管理,远程桌面,注意,这个功能在Win 11里必须专业版才有,家庭版故意被阉割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装专业版才行.
IP地址是自己设定的,内网嘛,这个回头会分享方法,现在大家只要知道日常这台PC的维护管理升级重启等等,都是远程,就够了.
屏幕截图 2025-08-27 191055.png

关于现在这台配置,真的就是5年前的,Intel 10th平台,i3-10320,然后两个三星的8T SSD组Raid 1,希望还是Win 10,这PC除非家里断电,不然稳定的一塌糊涂,一年到头也不会死机或者重启.
关于功耗,我家155平,购买的家电虽然没有刻意追求1级能耗,但其实我发现高品质的大小家电基本都能耗很低,所以春秋不开空调的情况下电费200元出头,夏天开中央空调400左右.我认为还是比较省钱的,这里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其实低功耗的Win NAS真没多少的电费.
屏幕截图 2025-08-27 191428.png

好了,正片开始,有请新机!
会想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更新有好几个原因,首先15th我是认为功耗性能比异常优秀,可以说是10th之后终于利用了制程和架构的优势实实在在把功耗给打下来了.
其次是iGPU(核显),都知道15th的核显厉害,而且我让编辑实测过245K->265K>285K三款的iGPU性能几乎大差不差,但是,注意了,15th的核显一共有3种规格,225其实是最小的规格,带K的是一种,中间还有245又是一种,但如果像我只是为了影音的部分,那编解码器都一样性能不分强弱,有区别的只是3D性能部分.
最后就是M.2的8TB终于价格下来了,其实8TB的SSD一直都不便宜,我记得很清楚当初5年前装这台Win NAS的时候2.5"的SATA SSD 8TB也要5K多一张,现在M.2的虽然不便宜但已经比那时候的SATA要更便宜了.
综合以上因素,我决定给这台Win NAS升级,而且是里里外外的所有都换全新.
B9920654.jpg

因为不想要机器太大的缘故,找了一圈能有2个M.2接口的ITX主板选择真的不多,而其中MSI的这张Z890i Edge Ti Wifi居然有4个...多么好的一张ITX主板啊...当隔壁ROG还在使劲收割富哥的时候其实务实的MSI老老实实地拿出了一张堪称完美的ITX主板只可惜Z890平台并不被玩家们所器重...但大家不器重并不会影响它客观意义上的出色.
B9920655.jpg

CPU就是Ultra 5 225,够了,千元左右,再高没必要,作为Win NAS绝对是性能过剩的.
B9920656.jpg

系统盘的SSD,Hynix的P41 1TB,其实512GB也够的,正好家里有多余的,那就顺来用吧.
B9920657.jpg

注意了哦,为了实现4个M.2接口,这张ITX主板是有外置插槽+卡的设计,讲真,这就是ROG的定位,MSI还是低调了,还是谦虚了,不懂也不会ROG的营销和收割之道...
B9920659.jpg

然后另外的两个组Raid 1的SSD统一放在有散热片被动散热的正反面.
B9920661.jpg

现在8TB选择不多,正规点有售后保障的也就WD的Black 850了.
B9920663.jpg

背面再来一张,这两张SSD才是整台PC最昂贵的代价...
B9920663.jpg

这两个SSD有散热,系统盘那个没有,但没有被动散热不等于没有主动散热,不急,后面看下去,系统盘本身读写也不会强度很大的.
B9920664.jpg

那么SSD们为什么要这样摆放么?
首先,这张主板质朴CPU通道的M.2是分别1和2接口,正好两个.
微信图片_2025-08-06_104417_748.png

然后走PCH芯片的则是3和4接口,正好也是两个.
微信图片_2025-08-06_104425_942.png

为了让读写压力更大的数据盘统一走CPU通道,所以就用了1和2接口,然后系统盘反而退而求其次走外置卡的4接口,还剩一个主板背面的闲置哦中,这样的解决方案简直完美!
微信图片_2025-08-06_104615_207.png

内存是Acer Predator DDR5 8000 C 38 24Gx2,老平台都32G了,新平台怎么都要与时俱进一下吧.
B9920667.jpg

散热器为Noctua D12L,夹心双塔然压个225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B9920668.jpg

为什么是Jonsbo的T6?我很喜欢这个机箱,基本都能用ATX规格的配件,比如电源,再比如风冷散热器,仅仅只有显卡长度需要妥协,但我这机器又压根没有独显,因此在我看来这个体积和兼容性然后还有顶部的把手以及垂直摆放节省的空间,就是最完美的.
B9920669.jpg

前阵子在论坛跟大家聊Raid我发现似乎现在硬Raid都淘汰了过气了...Win的软Raid更吃香?
介于我硬Raid用的挺好然后也不想重新再花时间去学习的缘故,所以我就继续PCH硬Raid 1吧.
装完整机先要到BIOS里进到"Advanced"->"Integrated Peripherals".
0.bmp

接着再进到"RAID Configuration (Intel VMD)".
1.bmp

然后要把"Enable VMD Controller"和"Enable VMD Global Mapping"统统跳到"Enabled",因为默认是关闭的,关闭的也就没办法利用PCH实现Raid模式了.
2.bmp

然后退回到"Advanced"界面往下最下面就能看到"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了.
3.bmp

今后之后就可以组Raid,注意哦,但凡开启了VMD装Win 11我们是需要加载一下VMD驱动的,这个MSI主板驱动下载界面里有,提前下载->解压->扔到Win安装U盘一起,在安装的时候选择磁盘什么都看不到的时候加载一下这个驱动就能正确读取了.
4.bmp

关于风扇,那我肯定是要调整一下的,毕竟是24x7常年开机状态,风扇其实真不需要高转速,高转速灰尘会更多,"CPU Fan 1"调整请参考我红框内,包括"Step Up Time"(延迟启动)调整为"0.3s",这样基本上就日常400rpm出头的样子了.
5.bmp

比较有意思的是主板自带的MOS散热风格,也就是大家看到在I/O散热片顶部的那个小风扇,默认模式下是一直转的,但凡我们只要把"MOS Fan 1"调整为"Silence Mode"并且"Step Up Time"也改成"0.3s",嘿嘿,这个风扇就停转了,亲测夏天的室温停转那其它季节就更不用担心了.
6.bmp

回到系统层面我们依然有不少需要设置的,少安毋躁,这个学习门槛不低,但真的就是一劳永逸.
装完最新版的Win 11首先要到"系统"里的"远程桌面"里去开启,不然默认是关闭的.
屏幕截图 2025-08-14 104329.png

这里我建议大家先打开系统里禁用的"Administrator"帐号,打开的方法麻烦大家自己Google/百度,不麻烦的,打开之后请一定要设定一个登录密码,随便什么都可以,不然远程桌面似乎就没办法链接了.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0543.png

下面是非常关键的一布,关系到网络磁盘的映射,关系到远程桌面的访问,关系到家里平板啊,手机啊,电视机啊等等所有设备的局域网访问.
到"网络和Internet"的"高级网络设置"中点开你那个有限Lan然后在"更多适配器选项"里点击"编辑".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1150.png

接着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 (TCP/IPv4)"打开后就要按照我这样去手动自定义IP地址了,注意哦,这是局域网的IP地址,并不是外网的,IP段大家不能照抄我的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我家是192你家可能就是100,总之,这个方法是为了后续所有设备访问该Win NAS都能快速有效地直接指定.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1314.png

至此,恭喜,可以把这台PC扔到任和你想要扔的地方了,只要记得最终是用有限LAN连在局域网内即可,剩下的工作就可以通过其它PC的远程桌面来实现了.
那么回到Raid,记得装一个Intel的高级版快速存储技术应用程序,这样就可以随时查看Raid 1的状态了.
屏幕截图 2025-08-14 103832.png

然后关于整台PC的状态,用HWiNFO软件监控看一下,CPU日常40℃左右.待机10W,嘿嘿,CPU散热器风扇转速480rpm左右,完美,安静,无声,整机就一枚风扇旋转.
wechat_2025-08-14_085649_942.png

CPU的性能,我没在BIOS里打开PL1/2的功耗墙,毕竟大部分时候只是待机需要的也只是磁盘的读写性能而已,所以CPU并没有完全发挥所有的性能.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2342.png

CPU-Z倒是不受功耗墙的影响.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2545.png

接下去就是网络磁盘的映射了,我们先要把Win NAS的Raid 1磁盘给共享到局域网里,右击属性,接着一步一步:
"共享"->"高级共享"->"共享此文件夹"打上勾->"权限(P)"->"Everyone 的权限(P)"全都勾选,这样一来这个共享磁盘就可以实现远程的读写以及删除了.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5118.png

至此其它PC就可以按照下图的方法添加映射网络中的共享磁盘.
未标题-1.png

如果自动搜索不到没关系,手动输入刚刚我们固定的Win NAS的IP地址即可.
屏幕截图 2025-08-27 205912.png

完事了,新老两个都有了.
至于平板啊,手机啊,电视机啊,只要你的APP支持查询网络磁盘,就可以添加,注意,添加的时候账号和密码就是我刚刚建议大家的使用"Administrator"账号,密码就是大家自己设定的那个登录密码.
屏幕截图 2025-08-27 210049.png

发表于 2025-8-2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到了!
哈铪,第一次抢到了前排!
发表于 2025-8-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第二个
发表于 2025-8-2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大片开演
发表于 2025-8-2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那个4t 1072.29 的时候,现在都要1599.00,之前1899
发表于 2025-8-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学习,我自己是两个m.2的4t在用,不过我还在用win 10的系统
发表于 2025-8-2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渡消费 过渡消费 过度消费!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acerclub 发表于 2025-8-27 20:48
过渡消费 过渡消费 过度消费!

我这样装是过度,但这个玩法可以很省钱,甚至只要拿淘汰下来的硬件一样也能实现玩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格局要打开.
发表于 2025-8-27 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哦 挺好的
发表于 2025-8-2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闲的5.0x16再插个转接卡扩大硬盘。。。。不然硬盘红红的看着难受。。。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kanshuderen 发表于 2025-8-27 21:47
空闲的5.0x16再插个转接卡扩大硬盘。。。。不然硬盘红红的看着难受。。。哈哈哈 ...

那个是老Win NAS的,后续就退役了~
发表于 2025-8-2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pc早已没落,要么apple tv,要么芝杜Z9X 8K,什么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都能简单搞定输出点亮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2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n1122 发表于 2025-8-27 22:01
htpc早已没落,要么apple tv,要么芝杜Z9X 8K,什么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都能简单搞定输出点亮 ...

对不起,互联网分享精神永远不会死~
发表于 2025-8-27 2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意,那我也把265k+z790-a也拿去做nas😂 上面就插了一根32g的芝奇6000c36
发表于 2025-8-2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壕无人性,主要是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看片,不用花钱买时间,但又有时间,牛逼
发表于 2025-8-2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指示灯怎么知道硬盘挂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2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ocover 发表于 2025-8-27 22:48
没有指示灯怎么知道硬盘挂了?

你没看到我装了软件嘛…硬件出问题软件会提示的哥们…
发表于 2025-8-27 2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谨慎,桌面居然打码
发表于 2025-8-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lanmzx 发表于 2025-8-27 22:08
好主意,那我也把265k+z790-a也拿去做nas😂 上面就插了一根32g的芝奇6000c36

265k能搭z790-a?
发表于 2025-8-2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windows设置IP地址,如果电脑关机或者重启,路由器DHCP把该IP地址分配给别的设备。PC再次开机,就会获取不到。最好还是路由器也设置PC的MAC地址为固定IP。
发表于 2025-8-28 0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种草主板,
价格有点高
论坛活动参加不了
先观望一下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星Bios现在居然这么粉嫩了,真是没想到
发表于 2025-8-28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olc 于 2025-8-28 02:26 编辑

好奇站长家里网络使用实际速度如何?NVME 8TBx2 速度远远超过网络速度,其实机械硬盘200MB/s左右的速度一般家用也够用了。除非都是满血wifi7和万兆网卡,否则NVME硬盘体现不出速度的优势哈...........

两块nvme 8TB基本占了这台机器70-75%的预算
发表于 2025-8-28 0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5代确实适合winnas。手残党直接用的成品极空间,想等等看小米的nas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叹息之墙 发表于 2025-8-28 00:21
微星Bios现在居然这么粉嫩了,真是没想到

所以我前阵子发帖说MSI BIOS居然那么优秀了...高清分辨率,界面清晰,操作人性化...好用的一塌糊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enolc 发表于 2025-8-28 02:25
好奇站长家里网络使用实际速度如何?NVME 8TBx2 速度远远超过网络速度,其实机械硬盘200MB/s左右的速度一般 ...

哦我忽略了日常的使用说明.
我大部分时候保存的都是照片,50~100MB一张的无损原图,我很早就放弃了HDD机械盘是因为读写这些照片速度太慢太慢...这方面绝对是SSD的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28 07:49 , Processed in 0.01522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