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381|回复: 11

[电脑] 极致冰爽,玩转酷夏装机活动—By 安124机长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124机长3 于 2025-8-28 19:23 编辑


​       感谢CHH提供了这次活动的机会。

​       作为ITX爱好者,ITX装机类别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不过创意上各大品牌也是越来越趋同,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       分形则是少见在ITX领域还发力做设计的品牌,虽然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溢价,但是整体来说为设计买单,是值得的。

​       之前做过一套分形工艺的Era2蓝色ITX主机,那套方案是全黑+风冷,我个人更偏好银白色系,这次就是银白水冷方案。

​       水冷方案相对下压风冷,理线会有些麻烦,需要多花费精力。


rId20.jpg

配置概览


CPU: Ultra 5 230F

主板: GIGABYTE 迷你冰雕B860I Aorus Pro ICE DDR5

显卡:影驰GeForce RTX 5080 圣刃 OC 16G

内存: 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 DDR5 8000 24GB x 2

固态: 金士顿FURY Renegade G5

机箱: 分形工艺Fractal Era2

电源: 酷冷至尊V GOLD SFX750白色ATX3.1

散热: 九州风神冰果240


rId21.jpg

壹.整机概览


rId22.jpg

​        分形工艺的机箱,大部分天生都自带艺术气质,如果去掉底部的IO接口,你看它还像一台主机吗?

rId23.jpg


​        侧面的网孔都开的那么有个性,艺术阵列波浪一般。

rId24.jpg

rId25.jpg

​        木纹顶盖带来的是另一种温润,当然也有人调侃是茶台,当然品茶也是一件很文艺的事。

rId26.jpg

​        ITX主机已经从实用化转向精致玩物,但是对于Era2这体型来说,它还是很好的兼顾了实用性,装饰属性也是拉满。


rId28.jpg

​        艺术的外壳下是需要花费心思整理的走线,如果是传统的水冷分体风扇,线材多少会繁杂,技嘉这块主板的风扇插针和传统4针接口还是有区别的,需要使用一个转接口转换,体积偏大的转接口多少有些影响理线。

rId29.jpg

​        电源线我做了专门定制,硅胶压纹,整体偏软,这样看至少能保证一定整洁。

rId30.jpg

​      另一面则整体游刃有余,毕竟主要走线都是主板一侧,一张三风扇符合老黄SFF-Ready规范的显卡显然是最佳选择。

rId31.jpg

​        其实如果把自带的风扇换成白色型号,内框架熊猫配色就更协调一些,分形的很多机箱还是喜欢走银色外壳,内部黑色钢架构的组合方式,熊猫配色搭配可以做到另一种形式的美学。

rId32.jpg

​      虽然影驰圣刃这张显卡设计上略为简洁,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角度看上去非常契合。

rId33.jpg

rId34.jpg

​       再来亿点点细节,九州风神冰果虽然设计比较简单,但是果冻冷头的美学效果还是达到了预期。

rId35.jpg

​       水冷走线有两个方向,第一顺着内存和电源之间的缝隙,但是这样会和主板前置IO接口线材挤在一起,要么就是像上图这样,从冷头右边绕过去。

​       无论是哪种方式,这套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都可以很好的展现细节,RGB灯光可以透过侧面艺术波浪排列方式的网孔折射出来。

rId36.jpg

​        冷排和水冷需要选择标准厚度,如果是加厚的30mm风扇,就会贴着电源转接线,造成风扇停滞。

rId37.jpg

rId38.jpg

​        影驰这张小尺寸5080磁吸发光logo铭牌可以吸附在侧面,也可以吸附在尾部,这就任君喜好了。

rId39.jpg

rId40.jpg

rId41.jpg

rId42.jpg

​        外观展示END。
贰.配件展示


rId44.jpg

​       特供型号一直是Intel 这几年的特色,这一代Ultra 5处理器特供型号为 230F,同样是一颗能效比出色的处理器,适合家用和办公,在高效生产力和主流游戏场景之间做到了平衡。

rId45.jpg

​       这一代平台Ultra功耗温度控制都不错,尤其是定位相对偏主流的Ultra5,安心用风冷,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rId46.jpg

rId47.jpg

​     Ultra5 230F基本参数,6P+4E,14核心14线程设计。

​     性能P核最高睿频5.0GHz,能效E核最高睿频4.4GHz,三级缓存24MB,基础功耗65W。

rId48.jpg

​      GIGABYTE 迷你冰雕B860I Aorus Pro ICE DDR5主板,也是目前相对偏少的纯白ITX主板,包括内存插槽和处理器供电插槽均为白色。

rId49.jpg

​      整体一览,只能依稀看到少量黑色元器件,白化程度非常彻底,对于主板制造商来说,纯白其实挺考验设计水准和制造工艺,所以大部分品牌方还是以黑色为主。

rId50.jpg

​      背面则是灰色,有着技嘉的logo和斜纹装饰,背部还有一个M2插槽。

rId51.jpg

​      技嘉迷你冰雕B860I的供电相数为8+1+2相,单向80A电流,PBC层数为10层,日常建议Ultra5及以下处理器。

​      这块主板搭载了RL-ILM(减少负载独立加载机制)显著提高了散热,最高可达4℃,所以可以放心对CPU进行超频。

rId52.jpg

​       升级的Epic VRM散热器,提供了多剖沟设计,覆盖面积更大,同时还具备5 W/mK规格的导热垫辅助高效散热。

​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热管贯穿了三块散热装甲。

rId53.jpg

​       IO散热装甲表面只是简单做了一些logo和斜纹设计,并没有做太多层次雕琢。

rId54.jpg

​       两条纯白内存插槽,支持最高DDR 9200(OC)频率,单条最高支持64G最大容量内存。

​       双SATA接口位于电源供电接口下方。

rId55.jpg

​       显卡支持快拆,按一下就可以快速解锁。

rId56.jpg    

​       硕大的M2散热装甲也是支持快拆的,技嘉这张主板提供了双M2插槽,主插槽支持PCIe 5.0 x4规格M.2固态。

​       下方的PCI-E X16插槽为加固超耐久设计。

rId57.jpg

​       对于下方的PCI-E5.0规格固态,散热装甲+热管的组合方式,可以提供最佳散热效率。

rId58.jpg

​       接口方面一览,最显眼为雷电4接口,USB接口则提供了3个10Gbps的USB-A 3.2 Gen2,两个5Gbps USB-A 3.2Gen1。

​      WiFi接口为易拆设计,DP、HDMI以及2.5G有线网口都齐全,数字音频接口齐全。

rId59.jpg      

​       这次用了一张高规格的5080显卡,来自影驰的小尺寸5080 圣刃 OC 16G,它的尺寸相对比较小巧,符合SFF-Ready规范。

rId60.jpg

​      这张显卡尺寸规格,不含挡板仅有305mm长度,厚度50mm,为双槽半,有纯白和纯黑两个颜色,整体设计比较简约,主打一个硬朗外观,没有太多花哨设计,仅设计了一条磁吸式 ARGB 灯条。

​     这张5080核心频率为2295Mhz,最高2656Mhz,整张显卡功耗为360W,最高400W。

rId61.jpg

​       虽然外观偏向简约,依旧有着一些符咒元素进行阴刻装饰点缀,显卡尾部还印有一串英文“Blade of Chaos, hear my chant, seal thyself, power banished”,译为混沌之刃听我吟唱,封印自身,放逐力量,于虚空之中陷入沉睡束缚。

​      风扇规格为90mm,采用环形链结构的 7 片三折设计,可提升风压的同时降低风噪,支持智能启停,中间为利刃 Logo。

rId62.jpg

rId63.jpg

rId64.jpg

​      主板背面规规整整,金属材质,尾部一整块四方的散热镂空,和显卡整体调性一致。

rId65.jpg

rId66.jpg

​       磁吸ARGB灯条,可以磁吸在尾端,也可以安装在侧面。

rId67.jpg

​       侧面可以看到相对应的磁吸触点,也可以一窥内部的散热鳍片,这张显卡提供了7根镀镍复合热管,其中8mm直径3根,6mm直径4根,同时还提供了高效均热板,搭配了回流焊工艺。

​       接口则是全新的 12V-2x6 版本,支持 600W 高功率输出。

rId68.jpg    

​       背后接口则是常见的3个DP加一个HDMI配置。

rId69.jpg

​       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系列也是一个经典型号了,目前规格最高已经达到了DDR5 8200Mhz频率,单条48GB最大容量,目前的冰刃都采用了全新的特挑海力士新M-Die(3Gb)原厂颗粒,支持XMP 3.0和EXPO技术,新M-Die颗粒也有着非常不错的超频潜力,比起老M-Die颗粒强很多,对比A-Die颗粒上限可能没那么高,但是超频难度要低不少。

rId70.jpg

​      背面标注了一些亮点,比如高性能散热马甲、支持Intel XMP 3.0、支持ECC技术等。

rId71.jpg

​       此次新的冰刃系列提供了内存散热支架和风扇,配件考虑的很周全,支架可以以不遮挡方式安装,极大的提升了高频内存的散热能力。

rId72.jpg

rId73.jpg

rId74.jpg

​        冰刃依旧是熟悉的外观设计,暖白漆面,多层堆叠结构带来了不错带来立体感,蜂巢元素排列图案,以及PREDATOR标志性LOGO以和数字5。

rId75.jpg

​        顶部灯条也颇具特色,散热马甲依旧用料十足,配合主动散热风扇,可以大胆放心超频。

rId76.jpg

​        这套内存时序在DDR5 8000Mhz频率下为CL38-48-48-72,属于低时序产品,工作电压较低,仅有1.4V,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加电压的方式达到更高的频率,这套内存除了支持XMP和EXPO,也非常适合搭配AMD的X3D系列处理器。

rId77.jpg

​        金士顿FURY Renegade G5,PCIe5.0旗舰固态,刚好此次技嘉主板强化了主M.2的散热,完全没压力。

rId78.jpg

rId79.jpg

​        1TB、2TB以及4TB三个版本,顺序读取速度分别为14200MB/s、14700MB/s以及14800MB/s; 顺序写入速度1TB为11000MB/s,后两者为14000MB/s。

​        TBW三者分别为1000TBW、2000TBW以及4000TBW,均提供了5年质保。

​         慧荣SM2508主控的温度表现非常优秀,这也是今年很多旗舰PCIe 5.0固态都表现没那么火炉的重要原因。

rId80.jpg

​        酷冷至尊的V SFX 750 GOLD ATX3.1电源,目前这个最新版本的系列,配置已经非常齐全了,涵盖了750W、850W、1100W以及1300W四个重量级功率,不过目前1100W和1300W还是ATX3.0规格,750w和850w均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颜色,搭配起来更方便。

rId81.jpg

​        配套了全套模组线,除了显卡供电线外均为扁线,其中16pin的显卡供电线考虑了狭小空间,采用了L型弯折设计。

rId82.jpg

rId83.jpg

​     92mm直径风扇搭配FDB轴承,有着不错的静音效果,同时还有独立的电源开关,方便管理控制。

rId84.jpg

​      它的接口也是标准类型,可以满足几乎所有ITX机箱的装机需求。

rId85.jpg

​      这一次使用240水冷,使用风冷方案机箱会显得顶部略有空旷。

​      来自九州风神的性价比水冷冰果240,毕竟230F发热量非常低,普通240水冷足以轻松压制这颗处理器。

rId86.jpg

​        冰果240属于比较实用化的水冷,没有花里胡哨的带屏冷头和LCD冷头,只关注散热这一个选项,质保方面提供了三年。

rId87.jpg    

​        整体主打一个冷头磨砂灯光,点亮后会呈现果冻光学质感,也挺适合此次的非侧透机箱。

rId88.jpg   

​        冷头造型非常简洁,凸起的中央方盖,九州风神的logo,这个盖子可以拆卸调整方向。

​        新一代三相六槽四极电机水泵,最高3400RPM,支持智能调速。

rId89.jpg

​        风扇转速500~2100RPM,噪音≤31.6dB(A)。

rId90.jpg

​        散热鳍片一览,标准12条水道,冷排厚度27mm。

rId91.jpg

​       产品竞争力足够,有不错的反馈才会推出二代,Era二代虽然隔的时间有点长,但是本身异形造型就非常少见,开发成本较高,完全可以理解。

​        这年头各家无非就是A4架构和垂直架构轮番上阵,架构不变可以理解,但是外观基本上就都是规整的方盒子,鲜有创新。      

rId92.jpg

​      Era二代设计相对于一代变化很大,可以说除了外观有些许的传承,内部结构变化非常大,几乎是一台重新设计的机箱。

​       机箱散热孔洞做了非对称造型设计,整体观赏性不错,这次的银色机箱相对于之前我做的蓝色,在家居领域和谐度会高不少。      

rId93.jpg

​        正面看过去是一个异形的造型,上下宽度并非完全一致。

rId94.jpg

​         接口在前方底部,包含了按键和对应的USB接口,均为黑色。

rId95.jpg

​        背面一览,为标准的A4加高结构,不过支持三挡调节,可以根据硬件配置调整CPU与GPU两边空间,像我这次使用了2.5槽厚度显卡,可以给散热器或者水冷头预留出来最大63mm空间,默认为55mm空间。

rId96.jpg

​        顶盖为实木和金属框架结构,磁吸设计。

rId97.jpg         

​        底部的抽拉式防尘网,同时也是个锁定结构,抽出来才可以打开外壳,抽出内部的框架结构,这个设计很巧妙。

rId98.jpg

rId99.jpg

​        内部结构和外部框架,框架依旧是黑色的,对于喜欢完全意义上的纯白主机用户,可能会有一些遗憾。

rId100.jpg

​        整体兼容性为280水冷/双14cm风扇,显卡限制326mm,提供了2.5硬盘安装位4个。

rId101.jpg

​        底部预装了双12cmn进气风扇,电源、显卡和主板均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冷风。

rId102.jpg       

​       显卡侧边结构如图,右侧是硬盘安装位。

rId103.jpg

​       前方为显卡安装提供了一个开口,适合逼近极限的显卡装机。         
肆.性能测试


​        Ultra5 230F这颗特供U,熟悉DIY的用户应该很熟悉了,每代黑盒特供U都有着不错的性能和性价比。

rId105.jpg

​        简单做了测试,在CPU-Z中,这颗230F单核成绩753左右,多核7524,整体表现比245K略低。

rId106.jpg

​       CineBench测试中R23跑分单核1992pts,多核15966分;2024单核测试125pts,多核976pts,相对于245KF还是有一定差距。

rId107.png

​        3D MARK CPU Profile成绩,最大线程8330,1线程1208,单线程上表现反而和245KF接近。

rId108.png

​        Geekbench6,单核2866,多核15475。

rId109.png

​        V-RAY针对CPU单独跑分项目,成绩17156。

rId110.png

​        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内存轻松跑到了8000频率,读写速度为102/102G以及105G,延迟79.1ns,时序为CL38-48-48-72。

rId111.png

​        这张影驰5080圣刃搭配230F这颗U,Time Spy Extreme分数,显卡跑分为16047,对比了Ultra 7 265K搭配5080金属大师的16389,分数基本上接近,也就是几乎没性能上的损失。

​        处理器分数5792。

rId112.png

​        Fier Strike Ultra分数,显卡跑分为21338,对比了Ultra 7 265K搭配5080金属大师的21670,损失也很小。

​        物理分数32857。

rId113.png

​        简单测试了下这套主机的生产力表现,Procyon办公生产力跑分7952,这个跑分主要还是看处理器、内存、固态,但是跑分反而比Ultra7 265K+4080+同样DDR5 8000内存配置要高,可能是固态此次配置更强带来的优势。

rId114.png

​        同样的,Procyon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中跑分也要略高于刚才提到的组合,PS和Lightroom都是吃内存和固态配置的,所以固态的提升对于生产力还是很重要的。

rId115.png

​        视频编辑跑分10232则远强于之前提到的配置,显卡带来的提升更重要。

rId116.png

​        压力测试中轻松获得98.64%的较高成绩。

rId117.png

​        虽然类似A4架构的机箱对于5080这类高阶显卡不友好,实际表现也确实有点高,温度最高 74.5度,功耗360W;而230F发热控制的很好,240水冷为其带来了双拷测试中平均62度,最高72度的表现,功耗最高仅85W。

rId118.jpg

​        谢谢观看,这也是我第二次做Era2,它确实足够优雅让我有兴趣做第二台,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24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youzhusky + 20
ilas + 200
幽幽子 + 20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8-28 1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白,美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8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2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铭文好中二啊……
果然还是铝合金更显质感。我那台主要还是为了结构选了ridge,要不也申请的era2来着,想着能入选就先股外观
发表于 2025-8-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是5系U,不然电源压力有点大。
发表于 2025-8-2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2d580f2c6021d6fbb19e6ab12e852bc5.jpg
一代,热的很。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就很好看,不过12、13和14代U都太热了
发表于 2025-8-2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很清爽
发表于 2025-8-2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巧低功耗已经能满足我这个老人家的日常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gylj7058 发表于 2025-8-29 15:37
小巧低功耗已经能满足我这个老人家的日常需求

是啊,现在显卡基本就是摆设,玩游戏玩的越来越少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幽子 发表于 2025-8-29 08:10
铭文好中二啊……
果然还是铝合金更显质感。我那台主要还是为了结构选了ridge,要不也申请的era2来着,想着 ...

ridge散热更合理,就是只能风冷,上限没era2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30 07:10 , Processed in 0.03406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