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6

[电脑] 极致冰爽,玩转酷夏装机活动 —— by lu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o 于 2025-8-31 20:00 编辑

DSC04195.jpg

前言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极致冰爽,玩转酷夏装机活动。感谢Chiphell论坛!感谢Intel、ASUS、MSI、GIGABYTE、Fractal Design、PREDATOR等厂家为此次活动提供的硬件支持!

本次装机围绕英特尔 酷睿 Ultra 5 230F 这颗CPU展开,同时使用ITX主板来搭建一台小型化主机。结合极致冰爽的活动主题,此次装机并没有使用过高的硬件,尽量控制整机的功耗和发热量,在保证发挥CPU全部性能的同时尽量做到极致静音和稳定。主板选择了华硕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能全面发挥Ultra 5 230F和内存的全部性能,机箱选择了分型工艺 Era2,这款机箱常规是使用一体水冷方案,而此次Ultra 5 230F的功耗和发热控制不错,于是就有了此次基于Era2的风冷方案。自己对最终成品相当满意,小体积、高颜值、低功耗、极致静音、性能满足日常工作和游戏需求,希望大家喜欢。

配置清单:
处理器:英特尔 酷睿 Ultra 5 230F
主板:华硕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内存:宏碁 PREDATOR 掠夺者 Hermes DDR5 8000MHz 24GB×2 IPO 石耀黑
显卡:华硕 PROART-RTX4060TI-O16G
固态硬盘:三星 9100 PRO 1TB
散热器:猫头鹰 NH-L9X65 CH.BK
风扇:猫头鹰 NF-A12x25 G2 PWM Sx2-PP LS-PWM ×2
电源:华硕 ROG LOKI 洛基 750W SFX-L 白金牌
机箱:分形工艺 Era2 银色

整机展示

此次活动使用了分型工艺 Era2 机箱装机,最终效果很满意,搭载的硬件功耗不高,并使用猫头鹰风冷方案,即使满载情况下也极为静音。
DSC04074.jpg

DSC04075.jpg

以下是整机多角度展示。
DSC04079.jpg

DSC04080.jpg

DSC04081.jpg

DSC04084.jpg

DSC04085.jpg

DSC04087.jpg

DSC04088.jpg

DSC04094.jpg

DSC04095.jpg

机箱前置按钮及接口,从左至右依次是电源开关及指示灯,音频接口,1个USB 3.2 Gen 2x2 Type-C,2个USB 3.0 Type-A。
DSC04157.jpg

侧板上的分型工艺logo及通风孔细节。
DSC04161.jpg

DSC04159.jpg

木质机箱顶盖。
DSC04170.jpg

拿掉顶盖后,可以看到内置的2把猫头鹰 NF-A12x25 G2 PWM 风扇。
DSC04169.jpg

顶盖细节,分型工艺logo。
DSC04172.jpg

DSC04164.jpg

侧板上的通风口细节。
DSC04173.jpg

DSC04178.jpg

拿掉机箱外壳后,机箱内部展示,相较于常规的一体水冷方案,使用风量方案后,Era2 机箱内部更为整洁。
DSC04102.jpg

DSC04103.jpg

虽然没有使用定制线,但线缆经过梳理后,视觉上很整洁。
DSC04108.jpg

DSC04107.jpg

俯视角度,机箱底部和侧面进风,上部排风。
DSC04112.jpg

DSC04113.jpg

主板侧一览。
DSC04132.jpg

猫头鹰 NH-L9X65 CH.BK 下压式风量散热器。
DSC04135.jpg

DSC04144.jpg

M.2 SSD散热装甲部分,还能安装一把辅助散热风扇。
DSC04136.jpg

供电线走线。
DSC04139.jpg

内存部分,线缆经过梳理后,也不会遮挡内存灯效。
DSC04137.jpg

电源部分,虽然是SFX-L规格,但经过梳理后,顶部还有不少空间,即使安装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也有空间。
DSC04133.jpg

梳理后的供电线。
DSC04145.jpg

底部的两把NF-A12x25 G2 PWM 进风风扇。
DSC04140.jpg

DSC04141.jpg

DSC04142.jpg

机箱顶部的两把猫头鹰 NF-A12x25 G2 PWM 排风风扇。
DSC04130.jpg

显卡部分,采用风量方案后,对显卡的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华硕 PROART-RTX4060TI-O16G后,2.5槽的厚度刚刚好。
DSC04116.jpg

DSC04118.jpg

侧面还有一些空间用于进风。
DSC04120.jpg

细节。
DSC04122.jpg

底部的风扇细节。
DSC04124.jpg

DSC04125.jpg

顶部的风扇细节。
DSC04149.jpg

DSC04152.jpg

由于采用风量方案,所以移动式支架选择了第一位置,CPU散热器限高70mm,显卡限宽48mm。
DSC04154.jpg

桌面展示

整套桌搭为银白色。
DSC04195.jpg

DSC04214.jpg

主机桌面多角度展示。
DSC04187.jpg

DSC04185.jpg

机箱的木质顶盖,让纯白的桌面进一步提升质感。
DSC04218.jpg

内存灯效透过侧面网孔能露出一些。
DSC04234.jpg

拿掉机箱外壳后,内存灯效展示。
DSC04238.jpg

外设部分,此次装机还更新了屏幕挂灯,将之前的Halo升级到了Halo2,效果一如既往的好。
DSC04203.jpg

雷蛇外设经典三件套,雷蛇 黑寡妇蜘蛛V4 75% 白色、雷蛇 炼狱蝰蛇V4 专业版 白色、雷蛇 旋风黑鲨V3 专业版 白色。
DSC04251.jpg

DSC04200.jpg

明基 ScreenBar Halo2屏幕挂灯,不少地方做了优化改进。
DSC04204.jpg

DSC04205.jpg

新款的无线飞梭控制器,带有屏幕,能通过显示精准调节亮度和色温,采用USB-C充电。
DSC04197.jpg

优化的U型光环背光设计,采用三段曲率设计,相较之前的背光更宽广、更均匀。
DSC04208.jpg

配件展示

此次装机活动提供的英特尔 酷睿 Ultra 5 230F,包装为黑色,属于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游戏处理器。包装正面有系列名称,右下角标注了型号230F,接口为LGA 1851。
DSC02910.jpg

包装背面采用了开窗设计,能看到CPU本体。
DSC02911.jpg

所有内容物一览,包括三包凭证、说明书和CPU本体。
DSC02916.jpg

intel Ultra 5 230F 本体,金属顶盖相较于其他Ultra CPU接触面积有所缩小,CPU采用10核设计,6个性能核加4个能效核,无超线程,P核睿频5.0GH在,E核睿频4.4GHz,L2缓存22MB,L3缓存24MB(相较Ultra 5 225多了4MB),无核显设计,集成NPU单元,基础功耗65W,最大睿频功耗121W。
DSC02919.jpg

CPU背面,Socket LGA 1851 针脚。
DSC02920.jpg

华硕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主板,经典的红黑包装,正面有产品型号及彩图。
DSC02939.jpg

包装背面,依旧是图文并茂的特征说明。
DSC02940.jpg

附件一览,包括产品说明书、ROG信仰贴纸、外置声卡说明书、RO姬卡片。
DSC02947.jpg

附件一览,包括2SATA线、1条前置USB 2.0一分二线、1条机箱跳线整合线、扎带、ROG Strix Hive II 外置声卡、ROG FPS Card扩展子卡、ROG钥匙配带、立式WiFi天线。
DSC02956.jpg

ROG FPS Card扩展子卡,可提供包含2个SATA 6Gb/s接口,2组USB 2.0前置接口,完整的机箱跳线接口,1组温度探针插口,1组开启高电压跳线,还有一个用于快速切换PCIe 5.0 x16插槽Gen模式的三段式开关。
DSC02957.jpg

ROG Strix Hive II 外置声卡,带有4个自检指示灯,并包含1个USB 10Gbps Type-C接口、1个USB 10Gbps Type-A接口、1个与主板通信的Type-C接口和一个3.5mm耳麦整合接口。
DSC02969.jpg

主板本体,采用黑色搭配高光灰,颜值不错。
DSC02986.jpg

安装上ROG FPS Card扩展子卡。
DSC02985.jpg

主板背面一览,带有一款半覆盖背板。
DSC02987.jpg

CPU供电以及散热模组布局为L形两段式。
DSC03036.jpg

与后侧散热模组一体式的I/O上盖,表面采用金属装饰贴片覆盖。装饰片设有高亮元素,在特定光照角度下会呈现银色质感,同时表面配有相同质感的像素风方块格样式ROG三字母装饰。
DSC03038.jpg

中间O字母的地方还做了条纹开孔,用于给VRM散热风扇通风。
DSC03039.jpg

供电部分采用10+1+2+1相设计。
DSC03037.jpg

带有ROG logo的CPU插槽保护罩。
DSC03017.jpg

Intel LGA1851插座,支持Intel Ultra 200系列处理器。
DSC03018.jpg

针脚相当密集。
DSC03019.jpg

顶部散热模组侧面设有开槽优化散热面积,并可以看到其内嵌的热管。
DSC03053.jpg

DSC03054.jpg

顶部散热模组表面采用了斜面过渡,设有三道ROG经典斜切以提升视觉观感,可进一步优化散热效果。
DSC03052.jpg

采用单8pin CPU供电输入接口。
DSC03064.jpg

3个风扇接针带有硅胶保护套。
DSC03065.jpg

配备2条双通道DDR5内存插槽,标称支持最大96GB(2*48GB)的原生DDR5-6400内存,支持XMP 3.0超频档技术以及华硕AEMP III技术,最大支持OC至9200Mhz+。
DSC03069.jpg

USB 5Gbps前置接口和USB 20Gbps Type-C前置接口,主板24pin供电接口位于最右侧。
DSC03070.jpg

扩展子卡。
DSC03071.jpg

DSC03072.jpg

DSC03078.jpg

M.2 SSD安装模块和芯片组位置,采用立体式堆叠设计。
DSC03090.jpg

DSC03080.jpg

散热片右侧则配有一个支架,支架可安装30mm/40mm规格风扇,通风部分采用了ROG之眼造型设计。
DSC03093.jpg

PCIe 5.0 x16全长加固插槽。
DSC03099.jpg

DSC03105.jpg

拆除散热片,需要拧下末端的长杆螺丝,取下螺丝和风扇支架。
DSC03107.jpg

DSC03110.jpg

开启翻盖后,外散热片会解锁自动翻下,即可安装第一条M.2 SSD。
DSC03119.jpg

在M.2 SSD安装模块和芯片组散热模块中间还夹着一片PCB子板。
DSC03131.jpg

I/O位置设有散热辅助风扇。
DSC03172.jpg

M.2 SSD安装模块整体,两侧的外散热片都可被翻下,以呈现两开花姿态,内外侧均设有散热垫,可覆盖M.2 SSD的正反面散热。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模块支持安装两块M.2 SSD,两个插槽M.2_1和M.2_2均为CPU提供通道,最高速率PCIe 5.0 x4,尺寸上支持2230/2242/2260/2280规格,当M.2_2插槽启用时,PCIe 5.0 x16插槽会被降至x8。
DSC03159.jpg

模块底部,设有横向和X形的开槽条纹,以确保其散热效率。
DSC03137.jpg

LGA 1851 CPU 插槽背板。
DSC03206.jpg

主板背面还有不少元器件。
DSC03215.jpg

背板细节,采用像素风方块格样式的ROG之眼图案,下方采用点阵样式的slogan装饰字,加上不少装饰元素,颜值在线。
DSC03201.jpg

DSC03202.jpg

主板后部接口,包括1个HDMI 2.1接口、2个USB 2.0、1个USB 5Gbps Type-A、3个USB 10Gbps Type-A、2个雷电4,1个USB 20Gbps Type-C(该接口同时为Hive II模块连接口)、1个 2.5Gbps有线网卡接口、双天线无线网卡天线接线端、BIOS FlashBack 按钮,在挡板上还有两个风扇开孔位置。
DSC03188.jpg

此次活动宏碁方面提供的宏碁掠夺者 冰刃 DDR5 8000 24GB × 2 C36  石耀黑,包装正面,左上角为宏碁掠夺者logo,右上角标注了支持各种主板的灯效控制,中间是产品照片,左下角是产品型号Hermes DDR5 RGB,右下角标准了产品规格48GB (2×24) 黑 8000MHz。
DSC03232.jpg

包装背面,用英文介绍了产品特性,右下角是产品序列号等信息。
DSC03233.jpg

内盒,中间有宏碁掠夺者logo。
DSC03234.jpg

内存被很好的固定在内盒中。
DSC03269.jpg

宏碁为8000MHz的内存配备了一颗40mm风扇,并配有安装支架,可以提供 4.72CFM 风量直吹,高效导出热量,确保内存高频运行的稳定性。
DSC03273.jpg

装甲表面左侧印有“5”的字样,中间有六边形蜂窝状纹理装饰,右侧为宏碁掠夺者logo及英文标识。
DSC03277.jpg

摆拍效果,内存拿在手上非常有分量。采用10层强化PCB板,具备更强电气性能,可在内存超频时承受更强的电压电流,并搭载了温度传感器,支持实时监控运行温度,便捷调教稳定超频。内存搭载全新PMIC电源管理芯片,具备不锁电压特性,大幅优化内存超频体验,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DSC03284.jpg

DSC03287.jpg

DSC03290.jpg

DSC03300.jpg

内存正面,表面为类肤质感。
DSC03297.jpg

内存侧面。
DSC03299.jpg

内存背面,右侧贴有型号贴纸,标注了内存容量和时序信息,24GB 1R*8 PC5 8000 CL38-48-48-72。
DSC03304.jpg

内存顶部的灯带,左侧有Hermes字样,灯带采用雾化设计,导光均匀柔和,采用8个独立灯光区域,支持1680万色,10+灯效,支持神光同步。
DSC03314.jpg

内存上机后多角度展示。
DSC03367.jpg

DSC03377.jpg

DSC03378.jpg

DSC03395.jpg

DSC03400.jpg

此次活动华硕提供的华硕 ROG LOKI 洛基 750W SFX-L 白金牌电源,包装为标准的ROG风格,正面有产品照片、型号及特性图标等。
DSC03490.jpg

包装背面,有具体的特性说明。
DSC03491.jpg

附件包括黑色压纹硅胶模组线、说明书、扎带魔术贴、定制优惠卡、扎带、螺丝、SFX-L转ATX转接板、电源线。
DSC03503.jpg

DSC03507.jpg

自带的纯黑压纹硅胶线材,非常柔软。
DSC03511.jpg

电源本体,采用高品质日系电容,SFX-L规格,通过ATX3.0认证,尺寸为125 × 125 × 63.5 mm,电源尾部的风扇停转提示贴纸。
DSC03512.jpg

电源顶部为电源铭牌信息,通过80 PLUS 白金牌认证,转换率可达92%。
DSC03550.jpg

风扇侧沿用了ROG THOR雷神电源的设计,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拉丝工艺的顶盖,内置12cm双滚珠轴承轴流风扇,连框设计,提供较大的风量和风压,风扇带有RGB灯效,支持AURA神光同步,电源负载低于40%时,支持风扇停转。
DSC03549.jpg

电源侧面,采用了镜面装饰板设计,左下角有型号标识,右侧有ROG标识。
DSC03545.jpg

另一侧,同样标注了电源型号并应有ROG logo。
DSC03546.jpg

电源尾部,采用了通体镂空通风散热设计,上方有一个ROG标识牌,右侧为电源接口及开关。
DSC03542.jpg

全模组接口部分,包括1个16Pin PCIe5.0显卡供电接口、1个24Pin主板供电接口、3个8Pin PCIe供电接口、3个SATA供电接口、1个Addressable Aura RGB接口。
DSC03543.jpg

此次活动选用了分形工艺 Era2 ITX机箱,Era2在原始Era机箱上经过了精细的改进和强化,进一步提升了其独特的框架设计,并改善了其散热能力。Era2采用阳极氧化铝外壳和FSC认证的胡桃木顶板,设计简约,用料扎实,内部为经典的A4结构,支持安装280/240水冷,并在机箱底部预装了2把Aspect 12 PWM 风扇,充分的通风设计,引导气流通过机箱,具备强力通风性能。机箱尺寸为366 × 165 × 314 mm,支持ITX主板,CPU散热器限高55-70mm,电源支持SFX/SFX-L规格,显卡限长326mm,显卡限高137mm,显卡限厚48-63mm,包含4个2.5寸硬盘架,总的来说是一款较为均衡的ITX机箱。
DSC03780.jpg

设计精美的感谢卡。
DSC03781.jpg

质感极佳的说明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DSC03783.jpg

DSC03784.jpg

机箱上盖,出厂带有海绵垫保护木质顶盖。
DSC03786.jpg

DSC03785.jpg

经典的俯视45°视角。
DSC03844.jpg

DSC03845.jpg

DSC03846.jpg

DSC03847.jpg

机箱正面,采用了Era经典的斜切设计,设计感十足。
DSC03850.jpg

机箱背面,可以看清机箱为A4结构。
DSC03851.jpg

机箱侧面,同样为斜切设计,在侧板上开有通风孔,强化通风能力。。
DSC03854.jpg

DSC03855.jpg

机箱多角度展示。
DSC03799.jpg

DSC03801.jpg

DSC03802.jpg

DSC03803.jpg

DSC03806.jpg

DSC03807.jpg

机箱顶部,采用FSC认证的胡桃木顶板,磁吸方式固定。
DSC03870.jpg

顶板边缘的分型工艺logo。
DSC03874.jpg

顶板胡桃木细节。
DSC03876.jpg

尾部细节。
DSC03877.jpg

机箱前置按钮及接口,从左至右依次是电源开关及指示灯,音频接口,1个USB 3.2 Gen 2x2 Type-C,2个USB 3.0 Type-A。
DSC03879.jpg

侧板细节。
DSC03881.jpg

侧板上的分型工艺logo。
DSC03887.jpg

DSC03882.jpg

机箱尾部细节,上方右侧为电源接口。
DSC03892.jpg

左侧为主板安装区域,右侧为显卡安装区域。
DSC03890.jpg

防尘网锁孔,拉出后可以提起机箱外壳。
DSC03893.jpg

抽出的防尘网。
DSC03898.jpg

防尘网细节。
DSC03901.jpg

机箱底部一览。
DSC03869.jpg

宽大的橡胶防滑脚垫。
DSC03903.jpg

通风口。
DSC03906.jpg

机箱序列号贴纸。
DSC03911.jpg

拿掉机箱外壳后,机箱内部展示。
DSC03809.jpg

DSC03810.jpg

DSC03814.jpg

DSC03813.jpg

DSC03815.jpg

DSC03816.jpg

俯视角度。
DSC03823.jpg

主板安装位。
DSC03833.jpg

机箱前置跳线。
DSC03834.jpg

PCIe 4.0 延长线。
DSC03828.jpg

附件盒被固定在电源位支架上。
DSC03829.jpg

2.5寸硬盘安装支架。
DSC03830.jpg

2个PCI挡板。
DSC03832.jpg

PCIe延长线。
DSC03831.jpg

顶部的冷排支架,采用免螺丝固定,能轻松拆卸下来安装冷排,最大支持280mm规格冷排
DSC03838.jpg

可移动式支架的固定螺丝。
DSC03826.jpg

DSC03827.jpg

华硕 PROART-RTX4060TI-O16G,显卡正面,整体为黑色,辅以金色点缀,低调奢华。
DSC03409.jpg

显卡背面,全金属背板,右侧有PRO字样。
DSC03411.jpg

显卡顶部一览。
DSC03429.jpg

显卡立起来的效果。
DSC03440.jpg

8Pin供电接口。
DSC03458.jpg

变曲面轴流风扇,增加风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噪音,中央风扇采用反转设计,减少模组内部的湍流和震动带来的意外噪音,同时具备风扇智能停转模式。
DSC03459.jpg

ProArt logo。
DSC03461.jpg

双BIOS切换开关。
DSC03463.jpg

前部的贯穿开孔,保障机箱风道,提升散热能力。黑化的散热鳍片质感是真不错。
DSC03471.jpg

输出接口方面提供三个DP1.4a和一个HDMI 2.1。
DSC03484.jpg

显卡前部一览。
DSC03485.jpg

三星9100 PRO 1TB,包装方面,三星 9100 PRO 还是延续了三星旗舰产品的黑色包装,中间有产品的彩图,左上角为三星logo,下方为产品型号,红色的PRO字样非常醒目,右下角是性能标注和容量信息。
DSC03935.jpg

包装背面为一些认证和标识。
DSC03936.jpg

包装侧面,有产品名称。
DSC03937.jpg

另一侧是产品序列号等信息。
DSC03938.jpg

SSD被固定在内盒中。
DSC03943.jpg

SSD正面,采用黑色PCB,正面贴有纸质产品标签,标有型号容量以及一些其他关键信息。
DSC03955.jpg

SSD背面,可以看到采用了单面盘体设计,PCB上印有三星SSD的标识以及带有各种认证的标签。
DSC03956.jpg

主控为三星自研的8通道Presto主控,表面为镀镍处理,可有效增强散热。
DSC03973.jpg

1TB版本采用了三星自家1GB低功耗DDR4X SDRAM缓存芯片,2颗三星自家新一代V8 TLC NAND 颗粒,采用236层3D堆叠工艺,共同组成1TB容量。
DSC03979.jpg

猫头鹰 NH-L9X65 CH.BK,经典的黑色包装,正面有散热器彩图。
DSC03554.jpg

背面是特性说明。
DSC03555.jpg

侧面有详细的规格参数。
DSC03556.jpg

散热器附件盒。
DSC03566.jpg

散热器本体,65mm高度,4热管设计,带有1把NF-A9x14 HS-PWM CH.BK.S风扇。
DSC03591.jpg

散热器侧面,鳍片做了黑化处理,质感不错。
DSC03595.jpg

DSC03611.jpg

散热器底部,可以看到底座采用镀镍处理。
DSC03624.jpg

猫头鹰 NF-A12x25 G2 PWM Sx2-PP LS-PWM。
DSC03646.jpg

外包装从以往的白棕色外观,改为了新一代的渐变棕色,表面应有产品大图以及型号。
DSC03647.jpg

背面印有产品特性。
DSC03648.jpg

开启方式也从以往的抽出式改成了翻盖包装。
DSC03651.jpg

翻盖内侧印刷了风扇的爆炸图以及各个部位的注解。
DSC03657.jpg

Sx2-PP套装版在转速上做了偏移设计,PPA为1750rpm,PPB为1850rpm,以改善在推拉或并排安装方式下产生的声学谐波作用。
DSC03666.jpg

风扇本体,依旧是猫头鹰一贯的黄棕配色。
DSC03688.jpg

DSC03690.jpg

采用Sterrox LCP材质制成的扇叶,在强度上有着更好的保障,并在形状上采用渐进弯曲设计,可使气流推进至更加高效的区域。
DSC03702.jpg

扇叶外延设有小尖翼,有助于减少叶尖涡流。
DSC03710.jpg

风扇轴心处表面也设有离心式涡轮样式设计,可带来更好的流量附着和分布。
DSC03712.jpg

内框的微结构设计也是经典传承,用以提升效率。
DSC03716.jpg

风扇边宽上的猫头鹰logo。
DSC03742.jpg

轴心处贴有产品标签贴纸,并开有一个小窗露出其黄铜轴承壳,轴承为猫头鹰自研的SSO2轴承,配合新研发的自家etaPERF电机和SupraTorque技术,可带来更好的平稳性和静音性。
DSC03701.jpg

安装CPU。
DSC03998.jpg

安装SSD。
DSC03991.jpg

安装CPU散热器。
DSC04037.jpg

DSC04038.jpg

对高马甲兼容性不错。
DSC04048.jpg

内存跟扩展子卡也没有冲突。
DSC04050.jpg

DSC04051.jpg

平台完成。
DSC04061.jpg

性能测试

CPU-Z截图,Ultra 5 230F,6个性能核,4个能效核,24MB三级缓存,作为黑盒特供CPU性能不错。
CPU-Z 01.png

主板BIOS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
CPU-Z 02.png

内存信息。
CPU-Z 03.png

开启XMP后,内存已经运行在8000MHz,内存使用了海力士颗粒。
CPU-Z 04.png

CPU-Z 05.png

显卡信息。
CPU-Z 06.png

CPU-Z跑分测试。
CPU-Z 07.png

GPU-Z截图。
GPU-Z 01.png

GPU-Z 02.pn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18170 pts。
Cinebench R23 01.jp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2096 pts。
Cinebench R23 02.jpg

Cinebench 2024 测试结果,GPU为13536 pts。
Cinebench 2024 01.jpg

Cinebench 2024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1078 pts。
Cinebench 2024 02.jpg

Cinebench 2024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127 pts。
Cinebench 2024 03.jpg

宏碁掠夺者 Hermes 冰刃 DDR5 8000 48G 内存开启XMP后,运行在8000MHz下,AIDA64 内存性能测试。
AIDA64 内存测试.png

三星 9100 PRO 1TB 性能测试结果。
CrystalDiskMark8_0_5.png

V-RAY针对CPU单独跑分项目,成绩为17888。
vray-benchmark-6.00.02.jpg

Geekbench 6 测试成绩。
Geekbench 6.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得分7218,显卡得分68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jpg

3DMark Time Spy 得分13249,显卡得分13446。
3DMark Time Spy.jpg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为8114。
3DMark Port Royal.jpg

3DMark CPU Profile 得分。
3DMark CPU Profile.jpg

NVIDIA DLSS 功能测试,DLSS 关闭 16.43 FPS,DLSS 开启 71.73 FPS。
3DMark NVIDIA DLSS.jpg

3DMark Steel Nomad 得分为2960。
3DMark Steel Nomad.jpg

AIDA64 FPU 拷机测试,Ultra 5 230F P核 4.8Hz,E核4.4GHz,测试10分钟。
CPU 核心平均温度:78℃ 73℃ 87℃ 87℃ 86℃ 86℃ 82℃ 77℃ 80℃ 75℃。
AIDA64.jpg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60℃。
FurMark.jpg

CS2 使用1080P分辨率,画质最低,使用CS2 FPS Benchmark 测试,平均帧为541.7,1% Low帧为194.6。
CS2 Benchmark.jpg

以上就是此次作品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围观。
DSC04185.jpg
发表于 2025-8-3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luo大的竟然是一张Z890i,羡慕了
发表于 2025-8-3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3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4把风扇如何接主板,插口够吗?
发表于 2025-8-31 2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3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luo大大,唯一的 asus的 z890i 啊,羡慕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8-31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mxsyk 发表于 2025-8-31 20:37
请教,4把风扇如何接主板,插口够吗?

现在的风扇一般都带有串联接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3 04:27 , Processed in 0.02973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