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4

[电脑] M-ATX 装机好搭档——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开箱简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hgg 于 2025-9-9 10:42 编辑

1.jpg

今天带来:M-ATX 装机好搭档——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开箱简测。这是微星 MSI 专为 AMD 锐龙 9000 桌面处理器设计的最新款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该主板采用该系列经典 MAG 暗黑军事风格,表面覆盖大面积散热装甲,无光、硬朗的黑色设计风格适配多种装机风格需求。性能方面,12+2+1 Duet Rail 数位供电和扩展型散热片,供电区域所有的电感都有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贴负责热传导,该设计使得主板在驱动 9950X 时供电区温度也十分友好,充分释放处理器最佳效能且保持低温稳定运行。搭载真正的 Wi-Fi 7 解决方案、5G LAN、USB 20Gbps、PCIe 5.0 解决方案,以及独家 EZ DIY 功能,确保即使是第一次装机的用户也可以轻松安装显卡,是 M-ATX 装机的好搭档,为 AMD Ryzen 9000 系列处理器的战场做好准备。好了,介绍这么多,下面进入开箱环节。


一、开箱环节。
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包装沿用了该主题一惯的暗黑军事风格,黑灰斜纹配色风格,左上角为微星龙盾 Logo,中央则是主板名称,左下角为“AMD Ryzen 9000 Ready”字样,右侧靠下的位置印有 MSI AI PC 认证、MAG 标识,最下方则是灰橙配色的 AMD B850 芯片组标识。

2.jpg
包装背面同样为黑灰+黄绿色点缀涂装,图文并茂的介绍了主板主要规格和特色功能。
3.jpg
附件方面非常丰富。首先是纸质附件,包括快速使用指南、欧盟认证书,一张线材标注贴、彩贴纸以及售后质保卡。
4.jpg
其他附件方面,包括:1x WiFi 7 鲨鱼鳍天线,1 x SATA3.0 数据线、1 x 机箱前置 I/O 延长线、1 x PWM+5V ARGB+USB 2.0 三合一扩展线、1 x M.2 固定螺丝、2 x M.2 备用固定螺栓、1 x M.2 螺栓拆卸钥匙。配套的 M.2 螺柱则都升级为了新一代的 EZ M.2 快拆版本,螺柱顶部圆头具有弹性,只需按下即可卡住 M.2 SSD 的尾部,相当方便。

5 拷贝.jpg
取出主板本体。主板采用标准 M-ATX 版型,延续了 MAG 一贯的装甲风格,大块的金属散热片实现了全板覆盖效果,包括芯片组在内的大面积散热片可以确保芯片组和 M.2 硬盘有着良好的散热效能。主板采用 8 层服务器等级 PCB,2oz 厚度铜,PCB 设计针对更高频宽与更快传输速度进行优化,让电路讯号传输更可靠稳定。
6.jpg
来看主板上半部分,中央为 AMD Socket AM5 插座,支持 AMD Ryzen 9000 & 8000 & 7000 系列台式机处理器。CPU 顶盖也为黑色搭配荧光绿配色,印有 MSI MAG Logo。主板搭载微星最新的 AI MSI Click BIOS X 设计多款一键超频功能,可快速智能评估处理器超频潜力与系统散热条件,提供超频设置建议,增强的计算能力,加速 AI 处理性能,充分挖掘性能上限。同时,通过多重过热和过流保护、电源相位的接地措施保护您的主板,电源相位的接地架构是微星独家设计。这项专利设计能够抑制电源相位所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并有助于有效地将热能传导到具有接地特性的铜平面。
7.jpg
供电区域黑色 PCB 上覆盖大面积一体式暗黑风格 I/O & VRM 散热装甲,添加了荧光绿的点缀线条,让主板看起来更具活力。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采用了 12+2+1 Duet Rail 数位供电相数,加上双电源连接埠与 60A SPS 智能供电模组,充分释放处理器最佳效能。
8.jpg
侧面采用层叠设计,带来更大的散热面积和更好的散热效能。
9.jpg
左侧主供电 I/O 散热装甲,非常厚重,最上方印有荧光绿 MSI MAG Logo,下方印有 MSI 字样及斜纹 UV 拉花点缀,只有特定角度才能看到,非常低调。散热片为 MSI 加大散热片尺寸,确保在高负载环境下仍保有该有的性能表现。
10.jpg
散热片右侧采用层叠设计,带来更大的散热面积和更好的散热效能。下方同样覆盖高品质 7W/mK MOSFET 散热垫和并附加 choke 散热垫,确保所有核心以高性能运行。
11.jpg
厚实的 VRM 散热片覆盖上方 MOS ,有助于散热。上方印有荧光绿 MAG 标识。
12.jpg
多层堆叠扩展式设计,让散热面积更大,效能更好。下方同样覆盖高品质 7W/mK MOSFET 散热垫和并附加 choke 散热垫,确保供电电感低温稳定运行。
13.jpg
CPU 供电接口在主板左上方,为双 8Pin 接口,充足的电力为多核心处理器超频提供强大电流保障。MSI 主机板 4Pin、8Pin 和 24Pin 电源接头均采用实心针脚设计。实心针脚设计优点在于处理高电流负载时,能更安全且稳定地将 12V 电力传输至处理器。
14.jpg
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配备了四根 DDR5 内存插槽,便捷的单边卡扣设计,采用先进的 SMT 焊接工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降低插槽焊点、电磁波和杂讯干扰的不良率,提供 DDR5 高时脉干净纯净的信号。容量最大可安装 256GB(4*64GB),支持 XMP 3.0 超频档以及 AMD EXPO 超频档。最高可支持超频至 DDR5-8200MHz(OC+)。搭配微星特有的“Memory Try It!“、“High-Efficiency“高效模式旨在透过增加记忆体频宽并降低延迟来优化记忆体性能。内存槽右侧是主板 24Pin 供电接口,供电接口上方还有主板 Debug 侦错灯,最上方还有 CPU Fan、Pump-Sys Fan、Sys Fan、5V3Pin ARGB 接口各一。其中,灰色的接口为多功能风扇连接埠,拥有多用途,既可作为帮浦连接埠,也可作为风扇连接埠。该连接埠会自动侦测是否为帮浦或 PWM/DC 风扇,其独特的灰色设计,更容易识别。所有接口均配置在最佳的位置(包含专用的水泵供电接头),并可以连接 MSI 散热器和机箱,进行整合同步。

15.jpg
供电接口下方提供一个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前置接口。
16.jpg
来看主板下半部分。PCH 芯片组和每个 M.2 插槽上方都配备了厚实的黑色铝合金散热装甲,装甲表面采用了横向纹理加工,增加散热面积,在提供了散热保障的同时,还保持了主板外观风格的统一。
17.jpg
首先来看 PCIe 接口方面。主板配备 2 条 PCIe 插槽,上方两条为 LIGHTNING GEN 5 PCI-E 提供 x16 插槽介面,频宽可达到 128 GB/s,是上一代速度的两倍,PCI-E 插槽采用先进的 SMT 焊接工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降低杂讯干扰和电噪声、充分支援更高频宽和传输速度的 PCI-E 5.0 讯号。从上到下分别为:1 x PCIe 5.0 x 16 高强度显卡插槽(x 16),由 CPU 提供;1 x PCIe 4.0 x 4 插槽(x 4),由芯片组提供。第一条 PCIe 插槽附带最新的第二代钢铁装甲,抗干扰能力强,电气化性能更好。这代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最大的改变在于 PCIe 插槽和 M.2 位置插槽的调整。微星将 PCIe 5.0×16 显卡插槽放在了第一位,而正面两个 M.2 插槽则放在了显卡插槽的下面,上调显卡插槽后,在某些紧凑型机箱中,插槽到机箱底部的空间会增大很多,有助于容纳比较厚的高端显卡。
18.jpg
第一条 PCIe 5.0 x 16 显卡插槽支持显卡快拆设计,轻轻一按右侧按钮,就会让显卡卡槽的卡扣保持开启,不需要一只手按住按钮的同时,用另一只去拆显卡,对于玩家来说更加方便。按钮旁边还有一个会随着锁扣状态变化而变换的图标,提示用户当前锁扣的状态。
19.jpg
来看主板 M.2 槽位。主板配备:2 个 PCIe 5.0 M.2 SSD 插槽(正面)、1 个 PCIe 4.0 M.2 SSD 插槽(背面)。正面 2 个 M.2 槽位采用第 2 代磁吸式免工具 M.2 散热装甲,中央靠右荧光绿色“MORTAR”Logo。
20.jpg
左侧荧光绿色箭头处为 M.2 快拆按钮。散热片左侧H还印有“01、02”字样,标注 SSD 槽位指示。
21.jpg
取下散热装甲,可以看到散热装甲背部预贴了高品质 7W/mK MOSFET 散热垫。
22.jpg
第一条 M.2 SSD 槽位展示,可以看到底部同样预贴了高品质 7W/mK MOSFET 散热垫,内建的双面 M.2 散热解决方案,让 M.2 SSD 运作更快的时候也不降速,保护资料安全。来看参数方面,第一条为:1 x M.2 2280/2260(PCIe 5.0 x4),由 CPU 提供;第二条为:1 x M.2 2280/2260(PCIe 5.0 x4),由 CPU 提供。M.2 SSD 安装采用 MSI 第二代独家 EZ M.2 CLIP 设计,M.2 SSD 插入插槽后,并轻轻推动闩锁即可锁住,确保 SSD 安装到位,取出时,也只需要将闩锁向外弹开,仅需一指,即可轻松完成拆卸。2 个插槽的左端都配备了固定旋钮,旋转一下即可固定 M.2 SSD 的尾部

23.jpg
右侧芯片组散热装甲,加大 PCH 散热片设计,无风扇设计可以减少灰尘和噪音,同时保有更好的散热效率。芯片组散热装甲上方还印有荧光绿“MSI ARSENAL GAMING”字样。
25.jpg
主板左侧隔离线左侧为板载音频区域,AUDIO 线路独立区域,采高清晰度 ALC4080 音频处理器,高品质音效电容,耳机功率放大晶片,配备 DE-POP 保护机制,支持 Audio Boost 5,为你的耳朵带来录音室等级的音效品质,提供最沉浸的游戏体验。主板尾部音频 I/O 接口为了提供清晰的语音,为微星设计独特的——隔离结构设计。音效连接埠加上金属框架,与内部构造完全隔离,让音质更新清脆无杂讯。
26.jpg
来看主板下方接口情况。从左到右依次为:1 x 前置音频接口、1 x 12V4Pin RGB 接口、1 x 5V3Pin ARGB 接口、1 x JDP1 接口、1 x JDASH1 接口、1 x Sys Fan 接口、1 x EZ Conn 接口、1 x 8Pin 供电接口、2 x USB 2.0 9Pin 拓展接口。

27.jpg
主板右下方配备一个 8Pin 供电接口,辅助显卡供电,为显卡极限超频提供助力。独家 PCIE 拓源架构设计,为高阶显示卡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专用电源,为未来 AI 运算智能世代做好准备。下方增设的 1 x EZ Conn 接头搭配转接线也扩充了风扇、数据和 ARGB 灯光接口。
28.jpg
EZ Conn 接口配合配套的 PWM+5V ARGB+USB 2.0 三合一转接线可实现风扇、ARGB 灯光和 USB 2.0 数据接口的扩充,同时让接口在狭小的装机环境中安装更加容易。
29.jpg
右下角还有丰富的接口,1 x 前置 USB 3.2 Gen1 5Gbps 接口、1 x Front Panel、1 x 5V3Pin ARGB、2 x Sys Fan 等接口。

30.jpg
其中机箱前面板接口配有专用延长线。可以方便在 ITX 这种狭小机箱环境下接线,更人性化。
31.jpg
主板下方最左侧,左边配备 4 个 SATA6 接口用于硬盘拓展,为芯片组原生。
32.jpg
来看主板背面,纯黑色的 PCB,做工精良,焊点饱满。不过没有配备金属装甲。
33.jpg
全金属 AM5 底座背板。
34.jpg
底座右侧布满供电电感。
35.jpg
主板背面最下方为主板 M.2_3 接口,最大支持 PCIe 4.0 x2 & SATA, 支持 2280 长度,为芯片组提供。背部的 M.2 接口由于空间限制没有配备散热装甲,建议装机时根据主板螺柱空间安装薄形散热片+导热贴辅助散热。AM5 底座背板下方还有系列认证图标。
36.jpg
来看尾部 I/O 接口方面,接口非常丰富,从左到右分别为:1x BIOS FlashBack 按钮、1x Clear CMOS 按钮、1 x HDMI 2.1、1x Realtek 8126-VB 5G LAN 网卡、1 x USB 3.2 Gen2 TypeA 10Gbps(支持 BIOS FlashBack)、2 x USB USB 3.2 Gen2 TypeA 10Gbps、1 x USB USB 3.2 Gen2 TypeC 10Gbps、4 x USB USB 3.2 Gen1 TypeA 5Gbps、1 x USB USB 3.2 Gen2 TypeC 20Gbps、2 x Wi-Fi 7 无线快拆接线端子(支持蓝牙 5.4)、1x 光纤 S/PDIF 输出、2 x 3.5mm 音频插孔。

37.jpg
Wi-Fi 7 鲨鱼鳍天线,上方阴刻有 MSI 标识。
38.jpg
Wi-Fi 7 无线接线端子采用微星全新易拆式设计,接口均为镀金端子。
39.jpg
卡扣式设计,使用时只需直接插入即可锁定,拆除也相当方便。
40.jpg
Wi-Fi 7 天线连接主板状态展示。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采用 Wi-Fi 7 最新的无线网络方案,全新的 320MHz 频宽将最大带宽提升至 5.8Gbps,是 WiFi6/6E 的 2.4 倍。
41.jpg
下面对主板进行拆解。
42 拷贝.jpg
厚实的 CPU 供电散热装甲反面,通过导热垫接触 MOSFET 和电感,接触面压力良好。
43 拷贝.jpg

44 拷贝.jpg
芯片组散热模块背面,也设有散热垫,以贴合芯片组散热。
45 拷贝.jpg
厚实的 M.2 散热装甲内侧铺有高品质 7W/mK MOSFET 散热垫。
46 拷贝.jpg
主板预装黑色一体化 I/O 背板。加上额外一层海绵和防锈不锈钢 IO 保护盖,减少静电和系统的电磁辐射噪音,与传统 IO 保护盖相较, 更耐用。
47 拷贝.jpg
Wi-Fi 7 无线网卡为高通 QCNCM865,支持最新的 Wi-Fi 7 和蓝牙 5.4 协议。理论峰值速率 5.8Gbps,频宽可达 320MHz,支持 4096-QAM,比 WiFi 6E 提升明显。
48 拷贝.jpg
拆除散热装甲的主板 PCB 正面展示,左上角密布了众多电器元件。
49.jpg
采用 12+2+1 相供电设计,包含 12 相 CPU 核心供电,2 相 SoC 供电,1 相辅助供电。所有供电 MOS 均为 MPS M87661 SPS DrMOS,单颗最高输出电流 60A;
1 相 Misc 供电,搭配 1 颗 55A  BR00(绿色);核心和 Soc 的供电控制芯片在 CPU 双 8Pin 供电接口的下方(蓝色),为 MPS MP2857;Misc 供电主控为立锜 RT3672EE(橙色)。
50_副本.jpg
Realtek RTD2151 芯片(红色),为集显提供输出支持;P13EQX 芯片(绿色),提供USB信号中继;ASM1543 芯片(蓝色),提供后置Type-C接口的正反盲插;Realtek RTL8126-VB(橙色) 5Gbps LAN 有线网卡主控。
51_副本.jpg
左侧为 Genesys GL3523芯片(绿色),为后置 USB 5Gbps 接口提供 HUB 扩展支持。右侧为 BIOS ROM(红色),为单 MOS。
52_副本.jpg
左下角基于 Realtek ALC4080 Codec 单芯片音频方案(红色)。
53_副本.jpg
两个 M.2 槽位中央为提供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的 Nuvoton NCT6687D-R 芯片(红色)。
54_副本.jpg
右下角的 AMD B850 芯片组芯片(红色)。左侧还有 PCIe 5.0 Redriver IC 中继芯片(绿色)。
55_副本.jpg
主板背部一览。全金属 AM5 底座背板右侧还配有辅助供电电感。

56.jpg

二、测试环节。
测试平台介绍:
CPU:AMD Ryzen 9 9900X
主板:微星 MAG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显卡:影驰 Galax Geforce RTX 4080
内存:金士顿 Kingston Fury Renegade 叛逆者 DDR5 RGB 6400 32GB(16Gx2)
SSD:WD_BLACK SN8100 2TB
软件:Aida64 V7.70.7500
          CrystalDiskMark 8.0.6 x64

首先来看 BIOS 情况。微星全新设计的 CLICK BIOS X 提供美观更友善使用体验,让玩家可以更快速存取和调整系统配置,软件配色和主板相同为黑灰+荧光绿配色。BIOS 默认为 EZ Mode,可进行一些快速调整,可以进行 CPU 智能超频、XMP/EXPO 内存一键超频以及 PBO、Memory try it!等功能快捷操作。
1.jpg
EZ 模式界面左下角是 AMD 锐龙处理器 PBO 模式开关,无需进入超频高级模式寻找,更便捷。
2.jpg
内存 Memory Try It!超频模式选择,X3D 模式开关等关键性能设置。
3.jpg
按 F7 切换为高级模式。首先是系统状态选项。直观展示主板、处理器、内存、SSD 运行和占用情况。BIOS 的顶栏是不会随模式而变动的,有 M-FLASH BIOS 更新、常用功能收藏夹、BIOS 变更选项记录、PBO 超频开关等功能按键,BIOS 语言切换、搜索、截图以及退出功能都在顶栏上。
4.jpg
高级选项相关设置。可以对 PCIe、音频、USB 等功能进行细化调整。
5.jpg
Overlocking 选项。可以调整相关 CPU、内存等核心设备的电压以及频率、可选普通和专业模式。
6.jpg
高级 CPU 配置选项。可方便进行 AMD CBS、cTDP、AVX Control 等常用功能进行调整设置。
7.jpg
AMD Overlocking 选项。
8.jpg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选项。

9.1.jpg
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 功能则是单独放在了超频菜单当中,打开之后可以识别到经过验证后的内存超频推荐方案(如图中主板内置的海力士 DDR5-6000(1:1)方案,与 AMD 官方推荐的甜点频率一致),一般与 EXPO 的预设方案不同,为用户提供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内存超频选择。
9.jpg
支持 AMD EXPO、Intel XMP 3.0 内存一键超频。
10.jpg
微星 BIOS 里面非常好用的 Latency Killer 和 High-Efficiency Mode,前者是低延迟模式,后者是高带宽模式。开启高带宽模式后,还会多出 Memory Timing Preset 选项丰富的内存时序相关调节支持。
11.jpg
Memory Timing Preset 内存高性能模式,对 SK 海力士 A-die 颗粒的专属优化,通过优化小参让内存达到更高的传输速度以及更低的延迟。开启后根据模式优化内存小参,增强内存性能,属于终极压榨内存性能释放,可根据自身内存体质有选择开启,多模式可选。
12.jpg
除此以外,内存频率多项可调,亦可结合 Memory Try It 功能一键超频。
13.jpg
这里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测试。首先是仅手动开启 EXPO 下的 AIDA 64 读写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整体读取为 77982 MB/s,写入为 82577 MB/s,延迟为 80ns。
20250908005019.jpg

然后开启:Memory Try It!、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 等微星主板特有的内存优化选项后重新进行读写测试。可以看到,整体成绩都有不小的提升,读取提升为 88238 MB/s,写入提升为 94933 MB/s,而延迟降低到了 69.9ns。
20250908005954.jpg
安全选项相关设置。
14.jpg
启动选项相关设置。
15.jpg
下面进行 PCIe 5.0 M.2 SSD 接口性能测试,这里使用了 WD_BLACK SN8100 2TB 配合进行测试,官方数据为顺序读取速度高达 14,900MB/s,顺序写入速度高达 14,000MB/s,并在随机性能上达到 2,300,000 IOPS(2TB-4TB 型号)。同时搭载最新 TLC 3D CBA NAND 技术,兼具速度和可靠性,无论是游戏还是工作,都有助于确保稳定出色的性能体验。CrystalDiskMark 读写基准测试(1GB)。WD_BLACK SN8100 NVMe SSD 2TB CDM8 SEQ 1MiB Q8T1 读取达 14778.30 MB/s,写入达 13717.47 MB/s;CDM8 RND 4KB(IOPS)随机读取达 1830.653K,随机写入达 1497.436K。均达到官方标称读写指标。
7508287016012109640.jpg
微星主板的特色 MSI CENTER 多功能软件。首先是性能概览,可以直观的展示各硬件性能指标。
16.jpg
功能选项页面涵盖众多实用功能。
17.jpg
微星 AI 智能引擎。利用 AI 根据使用场景提供实时、优化的系统调整。通过 AI 智能引擎,让玩家不必困扰与复杂的设置,大幅节约时间和精力。
18.jpg
微星游戏助手。可轻松更改设置并在游戏中显示系统信息。
19.1.jpg
炫光灯效。控制 MSI RGB 设备上的灯光效果,支持多种特效可选。
19.jpg
场景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场景调整系统性能和风扇转速。MSI Frozr AI 散热系统针对 CPU 与 GPU 温度进行调校。 AI 系统会侦测 CPU 和 GPU 的温度,自动调整系统风扇的转速,确保最佳效能。
20.jpg
酷冷指南。可根据需求进行风扇、水泵的微调,降温轻松一键调整。
21.jpg
真彩视界。一键轻松切换显示模式,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
22.jpg
AI 网管中心。提供全面的网络监控功能,可帮助您监控网络性能,实时检测故障隐患,保障业务系统高效运行。拥有强大的实时可视化监控功能,让您获得对整个网络基础架构的完全可见性和性能控制。
23.jpg

总结
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是为游戏玩家设计,提供稳定、耐用且容易组装。用料考究,做工扎实,搭载 12+2+1 数位供电和扩展型散热片,采用 8 层服务器等级 PCB,2oz 厚度铜,PCB 设计针对更高频宽与更快传输速度进行优化,让电路讯号传输更可靠稳定,充分释放 AMD Ryzen 9000  系列处理器最佳效能且保持低温稳定运行。搭载真正的 Wi-Fi 7 解决方案、5G LAN、USB 20Gbps、PCIe 5.0 解决方案、以及独家 EZ DIY 显卡/M.2 快拆装等功能。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凭借其一流的性能,使其成为 M-ATX 主流用户组件主机的理想选择,低调硬朗的无光黑色设计风格也可适配多种装机风格需求。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谢谢观看!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10
hudizhoutube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8 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迫击炮坚持住了
发表于 2025-9-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9 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9 18:09 , Processed in 0.01446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