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922|回复: 28

[存储] 关于存储の计划报废,我来说说我最近发现の2个走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2348227 于 2025-9-8 11:37 编辑

一类:温润如玉给你写软坏道,让你卡顿,但你还可以把数据导出来,但如果软坏道正好写在你的有效数据上,你这个数据就丢了,但总的来说,命中你的有效数据,命中率不高

另一类:伤了大德,无毒不丈夫,干你的固件区,因为固件区对于普通用户是禁区【非分区表】,个人毫无办法(没有几十万的恢复软件与设备),bios 盘体不识别,全丢数据。

如何在打雷【表象】发出声响的此刻 砸下水管道【本质】,我相信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懂。

其实最人性泯灭的是:老子真金白银买你的硬件支持你,你还干我数据。因为你的手只能够到你的辖区。

它笑道:怪我 Low~ 我们有网盘云端服务,一个月就xx元,也不贵,谁叫你不买。买了之后,你设备泯灭了,数据还在。

可是,当我把鸡蛋全放他的云盘,它可以挨个把玩我的鸡蛋。当有一天,唯一的一篮子鸡蛋给他们全打了,他们耸肩摊手说道:i'm sorry ,我们使用的硬盘遭遇了静默错误Silent Data Corruption,我们尽力了 ,爱哪哪去~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逻辑坏道 与 物理坏道。
发表于 2025-9-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说是哪些牌子么,走的啥方案。。。
发表于 2025-9-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ycty 于 2025-9-8 11:19 编辑

是固态硬盘厂家进行操作吗?这算是恶意软件了,很容易被发现,而且一旦被发现就是重大的公共事件了。

理论上说所有带固件的电子配件都是可以如此操作的。
发表于 2025-9-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工程版固件BUG不谈,为什么群联暴力测试几千个小时都不能复现BUG,
只有微软的补丁能稳定复现工程版固件BUG,
微软到底对硬盘进行了多么惨绝人寰的折磨?
发表于 2025-9-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TM坏了
发表于 2025-9-8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翻译一下楼主说的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2348227 于 2025-9-8 14:02 编辑


坏?

人家也要吃饭啊,一个设备给你用 20年?

你想啊,如今的笔记本,换根内存条,要拆键盘,要拆C壳,要拆主板,然后各种易损件大力出奇迹,然后你才能换根内存条。【他就是不在D壳开个“窗户”】

为什么笔记本风扇,扇叶要做那么密集,就是为了好堆毛絮。堵死风道,然后发热,降频、或者低温锡溶化、又或者打黑胶受极限高温,膨胀。顶DIE。如何让你不易察觉内部严重发热,用空间隔开,不物理接触。为什么钎焊U要变成硅脂U。

为什么打印机要做那么多易损件,一环套一环的拆卸,汽车也一样。

还有现在很多的高端显示器,不设计多个按键,他设计成:上下左右、按下 all in one 开关。这种设计,尾巴一翘要拉什么屎,我都知道。

因为我是从 阿尔卡特手机用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街机老板的噩梦

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计划报废

有的玩家,双手甩摇

111.jpg
发表于 2025-9-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中音钢琴家 发表于 2025-9-8 11:41
有没有人翻译一下楼主说的什么?

大概丝之歌玩通宵了?
发表于 2025-9-8 1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2348227 发表于 2025-9-8 12:30
当年街机老板的噩梦

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计划报废

擦,想起来小时候我们那边都贴着禁止摇杆吃包子,看到直接关机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25-9-8 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现在高端显示器只有一个摇杆按键就是计划报废
发表于 2025-9-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靠,现在电脑去发帖,文字都这么艺术了吗?

每个字都认识,就是没看懂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tedaz 发表于 2025-9-8 16:31
我靠,现在电脑去发帖,文字都这么艺术了吗?

每个字都认识,就是没看懂 ...

我让 ai 给我改写了下:

关于存储设备的计划报废现象,近年来我观察到两种显著的技术走向,其设计逻辑与实施手段均反映出厂商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倾向,同时也对用户的数据安全构成了不同层面的威胁。第一种方式可被归纳为“温和型性能降级”,具体表现为在存储介质中植入软坏道(soft bad sectors),这些坏道并非物理损坏,而是通过固件指令人为标记的不可用区块。此举会导致设备读写速度下降、操作卡顿,使用体验逐步恶化,但尚未完全剥夺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在理想情况下,用户仍有机会将数据导出,然而若软坏道恰好覆盖于有效数据区域,则该部分数据将永久丢失。尽管从概率学角度看,直接命中关键数据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重要数据存储而言仍构成随机性威胁。第二种方式则更具破坏性,可称为“固件区攻击”。固件是存储设备的核心控制区域,位于用户可访问的分区之外,普通用户既无法直接查看亦无法修改。厂商通过特定指令或条件触发机制(如通电时间、读写次数等)对固件区进行破坏或加密锁定,导致设备在BIOS中无法识别,数据完全无法访问。此类操作对普通用户而言几乎不可逆,因为数据恢复需依赖专业设备与软件工具,其成本可达数十万级别,远超一般用户的承受能力。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强行终止设备的功能性寿命,使用户被迫更换设备。

值得深入剖析的是其触发机制的设计之精妙与意图之隐匿。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以雷声掩盖砸下水道之音,厂商选择的作恶时机也往往隐藏在看似正常的极端工作条件之下——例如当控制器监测到持续的最大化重载(Max Load)、或颗粒温度因长时间高吞吐运算而达到阈值之际。于用户而言,这不过是又一次高强度使用带来的发热与噪音(即“打雷”的表象);然而对固件内预置的逻辑而言,此刻正是触发破坏性指令的完美掩护(即“砸下水管道”的本质)。它借助物理现象掩盖数字层面的恶意操作,使故障在事后被理所当然地归因于“过热”或“过载”所致的自然损耗,而非人为设计的报废程序。这种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质疑的可能性,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进一步而言,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其商业逻辑中的道德悖论:消费者以真金白银购买硬件以示支持,却反而成为被系统性和平淘汰的对象。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厂商一面在本地硬件层面实施数据淘汰机制,一面却以数据安全为名推广其云端订阅服务,暗示用户“若将数据存于我们的云盘,即便设备损毁,数据仍将永存”。此举实则将用户推向另一个更隐蔽的依赖循环:一旦数据完全托管于单一厂商的云端,便无异于将全部鸡蛋置于他人篮中,不仅赋予服务商审视、利用乃至控制用户数据的权力,更使数据面临服务器静默错误、策略调整或服务终止等不可控风险。届时若发生数据损失,他们只需轻描淡写地归咎于“静默数据损坏(Silent Data Corruption)”或“不可抗力”,用户则面临投诉无门、数据尽失的结局。

综上所述,存储设备的计划报废行为不仅涉及硬件层面的功能性限制,更延伸至数据主权与用户权益的深层博弈。厂商通过硬件与云服务的闭环策略,既从硬件销售中获利,又通过云服务订阅制绑定用户持续消费,而用户数据安全则成为实现商业目标过程中的牺牲品。面对这一现实,用户需采取更为审慎的数据管理策略,包括实施分散式、多介质、离地的3-2-1备份方案,并积极关注存储设备的实际性能指标与厂商声誉。同时,行业监管者也应警惕此类技术滥用行为,通过强化标准规范与透明度要求,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与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发表于 2025-9-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厂家敢这么干 一旦爆出自己品牌不要了?
资本家还是分得清一顿饱和顿顿饱的
发表于 2025-9-8 1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的群联主控ssd就是计划报废 ,一查网上都是5年暴毙的,经常开机,写入极少
发表于 2025-9-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q2348227 发表于 2025-9-8 17:25
我让 ai 给我改写了下:

关于存储设备的计划报废现象,近年来我观察到两种显著的技术走向,其设计逻辑与 ...

Grok总结:存储设备厂商通过植入软坏道导致性能渐降或固件破坏彻底锁定数据等方式实施计划报废,以伪装成自然故障强迫用户更换设备,同时推广云服务转移数据依赖,牺牲用户数据安全以实现商业闭环,用户应采用3-2-1备份策略并推动行业监管。
发表于 2025-9-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散热和备份,真不想多说,又不是光你一个人用存储的,我家里 16T hdd 10+,ssd 10+,公司更多
发表于 2025-9-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ttt5t5t 发表于 2025-9-8 17:31
哪有厂家敢这么干 一旦爆出自己品牌不要了?
资本家还是分得清一顿饱和顿顿饱的 ...


各大复印机厂商都这么干的,计划性耗材、计划性报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新机型(包括几十万一台的高速机等)出来后,对应的配件也就生产几年,富士施乐可能稍微在长一点(至少官方自己这么宣传的)。到后来用户根本没法买到该机型对应的专用配件,不得不报废买新的机器。
发表于 2025-9-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scity 发表于 2025-9-8 19:07
各大复印机厂商都这么干的,计划性耗材、计划性报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新机型(包括几十万一台的高速机 ...

打印机领域是明说的啊 你使用第三方耗材不保 过了支持期维护自费
发表于 2025-9-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自由软件还是有必要的。。。
要不就勤备份
发表于 2025-9-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冠3.0L 发表于 2025-9-8 11:19
抛开工程版固件BUG不谈,为什么群联暴力测试几千个小时都不能复现BUG,
只有微软的补丁能稳定复现工程版固 ...

三哥的特殊脑回路写出来的东西,说不定真的很丧心病狂
发表于 2025-9-1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fpd92axv 发表于 2025-9-8 13:40
确实现在高端显示器只有一个摇杆按键就是计划报废

索爱手机路过咆哮
发表于 2025-9-1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ttt5t5t 发表于 2025-9-8 17:31
哪有厂家敢这么干 一旦爆出自己品牌不要了?
资本家还是分得清一顿饱和顿顿饱的 ...

苹果:给你免费换一块电池就够了,下次还敢
发表于 2025-9-1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q2348227 发表于 2025-9-8 11:42
坏?

人家也要吃饭啊,一个设备给你用 20年?

我多嘴问一句,请问显示器的按键大家常用来进行什么操作? 我的显示器也是这样的按键,但是用了好多年基本没按过,所以好奇能用坏的人一般用来进行什么操作?
 楼主| 发表于 2025-9-1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2348227 于 2025-9-10 11:28 编辑
Shiki_Shiki_ 发表于 2025-9-10 09:50
我多嘴问一句,请问显示器的按键大家常用来进行什么操作? 我的显示器也是这样的按键,但是用了好多年基 ...


一般手法是:到了一定时候概率性(可能你遇不到)屏幕弹出一个 osd 菜单,碍眼,遮挡,消不掉,在屏幕上移动,(仿佛笑着对你说,你有本事就把消掉啊~你手滑向 摇杆按键 )但是你的摇杆按键选择不了,不听话了。消不掉蹦出来的 osd 菜单遮拦。

这种坏,某中意义上不是摇杆按键真正的坏,而是需要显示器固件重新识别一个新的序列号摇杆按键总成。

然后,摇杆按键按键的总成,拆卸,安装可能一环套一环,总之很麻烦。

在 X机领域,现在已经不玩降频了,直接玩黄屏、绿屏、亮线推送了。胆子大的不得了。以前还玩 引导失败的,摆烂个引导失败的 gui画面给你看。

但是玩黄屏、绿屏、亮线推送,起码不干你数据,这就是最善意的底线了。也称之为盗亦有道。

x机 从 nokia 电池可以轻易更换转型到 电池内置打胶气密性、健康度设计,就是计划报废的开始

从 nokia 的塑料壳子耐摔,到 x机后盖设计成玻璃后盖,黄油手,手滑x机是常态。

他从设计上就预判了你,你摔了、打了手机,他开心的对你笑:怪我 Low~你怪不到我吧~哈哈哈~

比如,近期三哥就安排了 2026年6月,三鬼拍门,2026年8月判官勾销。早就通知你了,所以你就要听话跟上最新步进的节奏。问题是有些系统已经生命周期结束了。没办法了

但是,计划报废,我们也要客观的审视的来看,比如我们人类的寿命,也就设计了 60年,80年~100年换代。其实早期论证好像就 30~40年,因为13~15岁就可以生了。

甚至某个物种,都要淘汰,比如 恐龙。我们也要平常心、接受的看待计划报废。

我想宇宙中,蓝星都是有计划报废的。这个蓝星诞生了,运行了多少亿年,泯灭,气温正负个30°,大气层逃逸,海水蒸发。这个蓝星泯灭了。

月球逃逸、或者 地月凹凸合体,蓝星失去海洋潮汐,对生态都是泯灭的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人类的速度超过不了光速,或者说电波。而宇宙膨胀的速度又超过光速、电波。

当我们享受 wifi 、5g、6g……带给我们的便利,为 wifi 无线电波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其实,人类的技术,都达不到一颗绿色的植物科技来的高阶

蓝星上,任意一颗植物,都可以接收太阳上发射过来的信号。这就是 发射端 与 接收端。人类造不出一个奇观,但在母体孑宫里,不受人类意志干扰,就可以基因组合出一个正常功能的漆官。

我们人类的科技还是太渺小了。

后面,接着展开,数据的意义 与 计划报废的益处

数据的意义:其实数据是有有效性 与 广义狭义性

比如,你青葱岁月留痕的数码影像,对于别人来说,绝大多数一文不值,对于你,你视如珍宝。可是当你每每路过一个废品书籍回收站,你就可以看到 逝去的人,他们留下多少书本、照片,滩涂一地,里面有他的笔迹,爱情故事,可是都被后代如 垃圾般丢弃了。如果能留下来,也估计就一些贵金属吧。你能记得你往上3代,他们叫什么名字嘛?所以,没啥传承。也就是数据失去具体的个体,是毫无意义的。民间人物没有被历史提及、记录,最长久的刻印就是 一块风化斑驳的墓碑,上面只有孝子晚辈提及到的考妣。有数据统计,有书籍记载,人类书籍记录中出现的真实人物记录,好像就 2%(我不想去找了,乱说一个数字)所以,数据的意义,是相对具体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才有一定意义。而且想传承下去,也没办法传承下去。(如文字、语言的绝迹)后辈绝大部分视如粪土丢弃。所以 ssd 坏了就坏了吧,我们人肉大脑可以检索、回溯到过去的记忆即可。这里,又细分彩色与黑白的记忆回溯。

计划报废的益处:

电子产品的进步是挤牙膏渐进式的,3%-5% 那是有的。所以,正向更换新设备,总体而言,是比过去先进高级的。你可以体验到更加幸福、美好的事物。
制造业的产能,需要工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能为 童稚阶机带来水务收益,观水收益。
消费群体掏空了1个口袋或者6个口袋,刺激了消费群体再次获取货币的渴望,从而劳动推进了社会进程,创造了财富,乃至人类文明进步。
当消费群体的个体 与 劳动之间形成映射绑定,大人上班,小孩上学。稳定了蛇会秩序,各忙各个群体应该做的事情,各司其职,不惹是生非。回家躺床上,刷刷抖音快手小红书,也减少了社会激化矛盾,减少饭追绿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to ... c-8725-a9b95457578e

78.jpg




发表于 2025-9-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非垄断产品还能计划报废的只能夸一句很有想象力了。
发表于 2025-9-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ttt5t5t 发表于 2025-9-8 17:31
哪有厂家敢这么干 一旦爆出自己品牌不要了?
资本家还是分得清一顿饱和顿顿饱的 ...

垄断产品可以这么搞,竞争充分的行业要这么搞只能是脑壳进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9-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手法是:到了一定时候,屏幕会概率性地弹出一个无法关闭、遮挡视线且可在屏幕上移动的OSD菜单(仿佛在嘲笑说“有本事你就关掉啊”,诱使你伸手去操作摇杆按键),但摇杆此时已失灵、无法选择——这种故障严格来说并非摇杆本身损坏,而是需要显示器固件重新识别一整套新的摇杆按键总成序列号。然而拆装摇杆总成又往往一环扣一环,极其麻烦。在X机领域,如今已不再流行“降频”这类小把戏,转而大胆推送黄屏、绿屏、亮线等显性故障,胆子越来越大。早前还只是引导失败、摆出一个故障界面了事,而现在至少黄绿屏还不破坏用户数据,堪称某种“盗亦有道”的底线。从诺基亚可轻松更换电池走向电池内置打胶、强调气密性与健康度设计,恰是计划报废的起点;从耐摔的塑料机壳转向玻璃后盖与“黄油手”的常态,更是设计上就预判了跌落——仿佛手机在嘲笑用户:“怪我咯?你可赖不到我~” 例如,近期三哥已安排2026年6月“三鬼拍门”、8月“判官勾销”,明明白白通知用户必须跟上最新步进节奏,可一些系统早已结束生命周期,无力回天。但我们或许该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计划报废”:人类的寿命也不过被设计为60年、80年乃至百年换代,早期论证甚至仅三四十载(因十三四岁即可生育);连恐龙这样的物种终遭淘汰,亦属自然。就连宇宙中的蓝星也难逃计划报废——诞生、运行数十亿年、终至泯灭,温度波动数十度、大气逃逸、海水蒸发,甚至地月相撞或月球逃逸,皆足以令潮汐消失、生态终结。眼下最大的难题,是人类速度超不过光速或电波,而宇宙膨胀却远超光速;当我们为Wi-Fi、5G、6G欢呼时,却不得不承认人类科技远不及一株绿色植物——任意一棵树都能接收太阳发射的信号,完美实现发射与接收的对接,而人类却造不出如此奇迹;母体子宫中不受意志干扰、自然基因组合而成功能完备的器官,更反衬出人类科技的渺小。进而论及数据的意义:数据具有有效性和广义狭义之分。你青春岁月的数码影像于他人或一文不值,于你却珍贵无比;但当你路过废品回收站,随处可见逝者留下的书本、照片、笔迹与爱情故事被后代如垃圾般丢弃——除些许贵金属,何物长存?大多数人甚至记不住三代以上祖先的名字,所谓传承往往苍白无力。数据一旦脱离具体个体,便意义顿失;民间人物未被历史记载,最长久的痕迹不过一块风化墓碑,刻着“考妣”与孝子名姓。有数据显示(此处暂借一虚数),人类书籍记载的真实人物仅约2%,绝大多数数据随时间湮灭,后人多视如粪土。因此SSD坏了就坏了吧,人脑能检索回溯记忆已足矣——哪怕记忆也分黑白与彩色。再看计划报废的益处:电子产品挤牙膏式进步虽仅3%-5%,但总体仍在向前,用户终可体验到更美好、先进的事物;制造业需求带动就业,为童稚阶机带来水务与观水收益;消费者掏空口袋又刺激其重新赚钱的渴望,从而推动劳动、创造财富乃至文明进程;当个体劳动与消费形成绑定,大人上班、小孩上学,各司其职,社会秩序遂稳定下来,回家刷刷抖音快手小红书,更减少了社会矛盾与纷争——如此循环,未尝不是一种隐蔽而高效的运行逻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11 04:12 , Processed in 0.01282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