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3

[电脑] 国产NAS好用吗?绿联DXP4800 Plus半个月使用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之前换了铭凡的N5Pro以后,我才想起来,我手上还有一台618期间购买的绿联DXP4800 Plus在那吃灰。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拿来用,一个是对国产NAS系统不太放心,再一个是因为之前威联通的数据转移感觉麻烦。

不过N5Pro这边数据转移完,我发现我手上还有剩余的硬盘,而N5Pro的噪音也确实是有点大了,作为一台24小时开机的NAS有点不舒服。再加上飞牛系统一年的VIP费用也要200,一个月还限制1000GB的流量,所以就想着把绿联这台NAS拿出来用看看。咨询了一些认识的KOL朋友,他们都表示让我放心用,没问题,那我也就放心了,开干!

照例先开箱,外包装是朴实无华的牛皮纸,上面写着网络私有云存储。

1.jpg

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还有个内盒,这才是NAS本体的盒子,上面是绿联的型号和外观。

2.jpg

背面是机器的一些特性,包括绿联自己的UGOS Pro,docker等。

3.jpg

打开之后里面是珍珠棉,保证机器不会因为运输而受损。

4.jpg

附件盒里面是全部附件,包括硬盘锁,M.2散热片,电源,网线等。

5.jpg
6.jpg
  
电源规格为19V7.9A,输出功率为150W,航嘉代工。

7.jpg

机器我买的银灰色版本,不买白色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台7x24小时开机的机器,还是放在机柜里的,这个颜色更符合机柜的调性。

8.jpg

DXP4800 Plus提供4个3.5寸SATA盘位,并且硬盘托架可以锁住。

9.jpg

背面是防尘网以及输出接口,有3个USB,双LAN,以及HDMI接口。

10.jpg

防尘网是磁吸式的,拿掉很方便。

11.jpg

两个LAN口分别是2.5G和10G,隔壁群晖好好看好好学!

12.jpg

正面则是一个标准的SD卡槽,一个USB-C和一个USB3.2,方便备份。

13.jpg

底部有4个脚垫,M.2硬盘仓和内存都在这里升级。

14.jpg

打开底部的扩展仓挡板可以看到,里面有两个内存插槽和两个M.2插槽。由于奔腾8505属于正常的12代CPU,所以相比N100来说,多了双通道内存的支持。而且由于CPU提供的通道数变多,M.2插槽也是PCI-E4.0x4的。

15.jpg

自带的16GB内存为三星,居然还是DDR5 5600的规格,挺大方的。

16.jpg
17.jpg
  
硬盘拆卸还是比较方便的,背部有一个卡扣,按住就可以打开放进硬盘。但是根据我个人对这种快拆式硬盘仓的使用经验,我建议最好还是在螺丝孔位拧螺丝加固一下,反正有预留2.5的螺丝位,这样硬盘噪音会小很多。我的威联通973之前就是只用了快拆没用螺丝,结果硬盘很吵,加了螺丝就基本没啥声音了。

18.jpg
19.jpg
  
拿下硬盘架可以看到里面的4个SATA接口由一块PCI-E小板引出。

20.jpg

拆卸还是比较简单的,后部的脚垫下有4颗十字花螺丝,拧下就能打开后盖。

21.jpg

自带一枚14cm风扇,但是根据B站up的评测,个人建议还是把这个风扇换成猫扇,散热效果好不少不说,噪音也更低。

22.jpg
23.jpg
  
硬盘接口的位置都有固态电容,做工不错。

24.jpg

硬盘接口小板如下,4个SATA接口由一枚ASM1164芯片提供。

25.jpg
26.jpg
  
拿掉外壳后的本体,可以看到机器实际上还有第三个M.2接口,这里是放的系统盘,大小为128GB。

27.jpg

这是我第二次见PS5013-E13这个群联原厂公版方案了,第一次是在铭凡的UN100D上,不过那台机器容量是512GB。属于PCI-E固态,做NAS用还是足够的。

28.jpg

主板如下,和N100的非Plus版本差不多,万兆网卡部分有散热片,我忘了拆下拍了,不过网上查到的芯片好像是AQC107还是113。

29.jpg

最后是奔腾8505核心,相比N100还是大很多的,毕竟多了一个P核。另外听说最新的系统已经对8505的性能策略做了调整,提供了好几档位的性能模式,网传的噪音问题已经不用担心了。主板整体做工很工整,不输传统NAS大厂。

30.jpg

OK,开箱到这就结束了,下面看看系统啥的。作为存储的SSD是一根金邦的G7T,PCIE4.0+4TB的规格,最大7250MB/s的读取速度。

31.jpg

SSD为单面颗粒设计,一侧有金属散热片,背部无空焊点。单面颗粒对NAS这种24小时运行环境还是有必要的,散热更方便。

32.jpg
33.jpg
  
方案上,G7T并非国产SSD常见的联芸1602A方案,而是IG5236主控的无缓方案,搭配的颗粒没查到信息,但是单颗是1TB,确定是TLC颗粒。

34.jpg
35.jpg
  
和大部分NAS一样,绿联也提供了自家的PC端APP使用,打开APP后就可以搜索局域网内的NAS设备。绿联现在的系统已经从openwrt架构的UGOS升级到了debian操作系统的UGOS Pro,不论是稳定性还是安全性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毕竟QTS Hero这些传统NAS厂商也都是debian,作为一个NAS系统,有着充分的实用验证。

36.jpg

搜索完成后点击注册,就进入了NAS的初始化程序,第一步是对NAS进行命名。

37.jpg

命名完成之后就是注册管理员账号,这也是你的SSH账号和文件共享账号,本地的。

38.jpg

很多人介意国产NAS的原因大概就是需要手机号注册。但是绿联这边不需要,虽然有注册选项,但是你不注册完全本地账号用也没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办法使用绿联官方的转发服务,只能自己DDNS。

39.jpg

配置完成后会NAS会开始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重启就可以用刚刚的管理员账户登录了。

40.jpg

第一次进入绿联云后台会有新手教程,但是如果你是老手的话,不看也可以。

41.jpg

进入之后先把系统更新到最新再说,毕竟内核升级了,系统的性能表现会更好。

42.jpg

我另一个想换绿联的原因就是因为可以换登录壁纸,飞牛不行,是不是挺离谱的。登录NAS除了可以用传统的账号密码,也支持绿联的手机端APP扫码登录,更安全一些。

43.jpg

控制面板-关于本机这里可以看到机器的一切信息,我这里把自带的三星内存换了我自己的两根威刚16GB DDR5 5600内存,直接32GB一步到位。

44.jpg

Web端后台除了可以用ip+端口号,也可以用自定义域名,很方便。不过要注意,不要和远程访问使用的URGEELink使用同一个ID,否则会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URGEELink ID就是你用手机登录之后的官方转发服务,有ID就可以很方便的登陆手机APP以及在外用web端访问自家NAS,很方便。

45.jpg
46.jpg
  
门户这里可以给登录页面更换壁纸,好评!飞牛就没有,很不爽。

47.jpg

UGOS Pro也提供了SSH选项,而且为了防止你开了SSH忘了关增加风险,还提供了多少时间后端口关闭的选项。不过绿联的SSH选择了更为安全的策略,如果你开了SFTP文件服务,会发现只能访问共享文件夹,想看其他文件夹的话,只能用命令才行。

48.jpg
49.jpg
  
默认的文件服务只开启了SMB服务,FTP,NFS那些需要自己根据需求手动打开。

50.jpg

防火墙功能也是必不可少,毕竟要在外网访问,该打开的还是要打开。

51.jpg

用户管理界面很直观,新手也可以很容易上手

52.jpg

作为NAS,还是得固定一下IP才行,不然怎么用局域网访问网盘啊。

53.jpg

任务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硬件信息和进程信息。绿联目前新系统的确已经更新了CPU的风扇和功耗策略,我用下来半个月没遇到任何风扇狂暴的情况,反而相当安静,尤其是硬盘风扇我换了猫头鹰的NF-A14以后,机器除了硬盘起转之后有一些硬盘的声音外,基本是0噪音的状态,体验比之前的973还要好。

54.jpg
55.jpg

应用中心目前来说针对基础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其本身还有一个可手动安装包的功能,后续可以期待一下开放后的表现。不过虚拟机,docker这些有的话,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己搞就行了。

56.jpg

存储管理里面可以看到全部的硬盘。由于这是在我转移数据的时候用的,所以除了SSD外,HDD和现在用的有一些出入。

57.jpg

单盘的话只能选择basic或者JBOD,推荐basic就行。另外这里推荐给SSD作为存储空间1,因为绿联的个人文件夹是默认给存储空间1的,对小白来说无脑存储1给SSD即可。

58.jpg

文件系统选btrfs就行了,毕竟支持快照,误删文件恢复还是很有用的,家用NAS对速度也没那么高的要求。

59.jpg

双盘可选Raid0或者raid1,三盘就可以选raid5了,不过作为坚定的反raid党,我能basic就basic,两块盘不同存储池用系统自带的备份软件互相备份一下我觉得更安全,不然炸一块盘重建raid期间再挂一个就难受了。

60.jpg

文件管理很方便,甚至在易用性反而会比传统NAS更好,你还可以挂载网络文件夹,方便访问其他NAS的文件。这里要注意,用户文件夹和个人文件夹属于私密文件夹,其他账号能访问的只有共享文件夹。如果你打算共享文件,建立文件夹的时候别选错地方了。

61.jpg

文件操作也很方便,还可以分享文件给好友,分享之后生成的链接为URGEENLink的链接,可以直接在外网访问。

62.jpg
63.jpg
64.jpg
   
从NAS的SSD里面复制几个文件出来测试一下,轻松跑满万兆局域网,爽!

65.png

Docker容器的镜像来源是docker hub,全部镜像都有。这里我只用了lucky做反代,以及一个浏览器。这里的lucky并非应用中心里面的,因为应用中心里面的作者为绿联官方,无法使用原作者的升级包对lucky进行升级,所以我还是自己手动部署了原作者的。

66.jpg

虚拟机界面也很小白化,网络管理功能也很全面,比飞牛的虚拟机友好多了。当然缺点是绿联没有开放核显直通功能,只有USB直通这些外置设备的选项,毕竟核显这些绿联自己的影音app也要用,也可以理解。而我自己的虚拟机则是跑在AIO的PVE上,所以这里虚拟机我就没怎么用。

67.jpg
68.jpg
69.jpg
   
同步和备份这里可以很方便的同步不同设备之间的文件,相册等,也可以对不同NAS之间进行备份。我这里就给自己的文件夹在不同的硬盘之间直接做了备份,不怕炸。

70.jpg
71.jpg
  
相册的归类功能还是蛮有用的,这下我的安卓和苹果机之间相册查看和共享就更方便了,作为一个中转站很合格。不过IOS这边尽量不要开后台自动备份,会大幅增加手机本身的耗电量,不划算。

72.jpg

迅雷的体验和PC端的迅雷基本一致,还更流畅一些。

73.jpg

网盘功能也可以方便的链接各类主流网盘,方便不同网盘之间存储数据。

74.jpg

绿联自带的影视功能也还可以,使用逻辑和jellyfin这些基本类似,可以自己添加媒体库这些。

75.jpg

当然作为影视中心,刮削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影视中心是有TMDB和智能识别的双刮削源,正常的资源都可以比较准确识别,除非在某些网站下载的一些不规则的影片名会造成干扰需要手动校正,整体来说都是不错的。
76.jpg
77.jpg
  
除了原画质之外,也支持转码,转码的时候会调用8505本身的核显,占用率也不高,这也是Intel处理器的NAS最大的优势。

78.jpg
79.jpg
  
另外,绿联的影视APP是有电视端的,而且我没想到apple tv的美区也能下载到绿联云的app,但是目前用下来感觉还有提升空间,后续做的很好的话我觉得我就可以放弃apple tv了。另外诸如在线下载字幕,音频直通,电视剧跳过片头片尾我看了下都有,对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最后看看手机APP吧,后台常用的功能全都有,这点比威联通,群晖这些老牌厂商做的好多了,更适合家庭用户。通过URGEENLink ID连接的话,会根据你目前的网络情况选择最优方式连接。

80.jpg

外网访问速度可以跑满自家的上传,飞牛想要同样的效果得开最高档的会员,换绿联我一年就能把这个钱省下来,换!

81.jpg

相册备份功能会自动备份你当前最新的照片到NAS,很方便,不过我前面也说了,别开后台自动备份,太费电了……

82.jpg

访问NAS的文件算是最基本的功能了,能在外网跑满看自己NAS里面的文件,我觉得挺好。之前威联通的时候,NAS更多的是做本地备份,毕竟qnap那个公网访问速度实在是……现在NAS才是真正做了家庭的数据中心。

83.jpg

App里面访问各大网盘比NAS后台更方便,甚至我都不用安装第三方网盘app了,一个绿联云全解决。

84.png

最后就是影音APP了,虽说TV端目前功能相比于别家少了一点,但是整体使用体验以及手机端还是不错的,在外看看家里存的电影啥的很方便。

85.png

体验就写这么多吧,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就目前我用下来半个月的时间,我对绿联这台NAS还是很满意的。不仅有万兆口,待机还0噪音,也没有N5Pro的硬盘共振问题。最新系统更新后,CPU风扇也没有网上说的突然起飞的情况,在旁边睡觉都没问题。

再加上现在UGOS Pro更新之后,不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都有着不错的使用体验,外网转发速度也能跑满家里上传,作为一台国产NAS,我真心觉得做的不错。不否认威联通和群晖商用NAS确实无敌,但是在家用方面,明显是国产厂商做的更好。不论是UGOS Pro还是飞牛这些新兴的NAS系统,便利程度不是我之前用的威联通和群晖可以比的。

当然,目前UGOS Pro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整体来说不管是硬件基础还是UGOS Pro系统体验,都是相对较好的,适合小白用户,作为家庭NAS的性价比也挺高。也希望绿联能够持续保持优化,让UGOS Pro的体验更好。


感谢观看








发表于 2025-9-20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2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的评测
发表于 2025-9-2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21 06:07 , Processed in 0.01333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