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10

[电脑] 9900X+5070Ti攒全能主机,装台海景房,凑成3块屏幕

[复制链接]
15 邪恶指数 回复本帖可获得 1 邪恶指数奖励! 每人限 1 次(中奖概率 80%)
发表于 2025-9-2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garbear 于 2025-9-29 22:27 编辑

01-9.jpg

这次带来一套9900X+RTX5070Ti的配置,除了满足主流4K分辨率的游戏场景,也有偏向于高性能的计算、内容创作的应用,如果您也正好是这种需求,可以参考一下。
外观是白色海景房风格的,冷头和机箱都有屏幕,再颜值方面也是不会输的!
09-2.jpg

海景房主机内部的硬件相比一般侧透机箱会被更清晰地展示出来,所以硬件基本都是以白色为主色的,形成统一的风格。
11-2.jpg

13.jpg

14.jpg

开机后的ARGB效果肯定不会缺席的
100-2.jpg

23.jpg

17-3.jpg

17-5.jpg

18-1.jpg

19-3.jpg

20-0.jpg

21-2.jpg

22-1.jpg

如果看腻了光污染,既可以直接关闭光效,也可以选择开启单色白光,更加契合这台主机的气质。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这台主机所用到的硬件如下:
CPU:AMD 锐龙 9 9900X
主板:微星 (MSI)MPG B850 EDGE TI WIFI
内存:宇瞻(Apacer)NOX DDR5 RGB 16G*2
显卡:影驰(Galaxy) RTX 5070Ti 圣刃 OC
散热:微星(MSI)MPG CORELIQUID P13 360 WHITE
电源:安钛克( Antec)NE1000 白色
机箱:半岛铁盒(PADO)应龙沧溟 屏显版 白色
风扇:爱国者(aigo)极光Z13 ARGB 反叶X5+正叶X1


在展示完主机后,再详细聊聊使用的硬件特色,并分享下我是如何优化它的。



9900X的性能调教

相关硬件
▼CPU为Ryzen 9 9900X,12 核 24 线程,基础频率4.4 GHz,最大加速频率5.6 GHz,TDP为120W。
28-2.jpg

▼主板为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钛),采用了14相核心供电+2相核显供电,搭配单相输出80A电流的Dr.MOS,并具有4个M2接口(1个为PCIe 4.0 x 2速度)。
29-2-tuya.jpg

▼内存选择了宇瞻NOX DDR5 RGB ,有黑色和银色两色可选,马甲为全铝材质,表面为微磨砂质感。中间有Apacer的宇瞻英文logo标识,下层还有白色条纹作为装饰。靠上位置有一横条开窗,内置导光条可以展示RGB灯效。不到44mm的高度,能兼容大部分风冷散热器。
32.jpg

▼马甲分成高低两层,不过这个落差非常小,也只是装饰作用的。
33.jpg

▼内存顶部为大面积的白色导光条,中间位置有NOX标识,点亮后具有广角漫射灯效,并支持各大板厂ARGB灯控,以实现灯光同步。
34.jpg

▼单条容量为16GB,内存颗粒为海力士Adie,超频能力出色。
35.jpg

优化策略

40-2.jpg

升频降压
▼使用9600X,9700X的朋友们肯定都会在PBO Advanced中选择升频降压。首先就先按照这个思路来试下:频率提升200MHz(最大),负压值为15。
42.jpg

▼进行CineBench R24测试,测试即将结束时CPU频率在~5.3GHz,期间CPU(packagae)最高温度为95.1°C,最大功耗达到了210w,比默认的162w真是高了好多。
43.jpg

▼ADIA64 FPU烤机,测试即将结束时CPU频率在4.5~4.6GHz,CPU轻松超过95°C的温度墙。
45.jpg

降频降压
▼双CCD的CPU由于功耗较高,再加上积热影响,进行升频降压,主流散热器是hold不住的。所以优化思路是降频降压,通过象征性的降低一点频率(甚至可不降),以获得更大的降压空间,我这里最终是负压值是35。如果对温度特别在意,还得限制下PPT的功率,具体需要根据散热器性能而定,这里最终限制为180w。
46.jpg

▼调教后再进行CineBench R24测试,测试即将结束时CPU频率在5.4~5.5GHz,期间CPU(packagae)最高温度为82.4°C。最终多核得分从1801,只比升频降压的1821低了一点点,性能损失并不大。如果不限制功耗,多核得分应该在1900左右,当然这样温度就不会有这样好的表现了。
47.jpg

▼ADIA64 FPU烤机,测试即将结束时CPU频率在~4.7GHz,CPU最高温度为87.9°C,远离了95°C的温度墙。
48.jpg

锐龙CPU的性能,温度和功耗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散热器对性能释放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这次使用的散热器为P13 360水冷,有单独的评测,有兴趣可以看看:


显卡性能

显卡开箱

▼影驰的“刃”系列,有白色的圣刃和黑色的魔刃两个版本。这款显卡的具体型号是RTX 5070Ti 圣刃 OC。从盒子里取出所有的东东,除了显卡本体外,还有5V ARGB灯光同步线、白色的铝合金显卡支架(需要简单组装一下),16pin转3个8pin的转接线,以及快速安装指南。
51.jpg

▼显卡的风扇外罩方方正正,整体尺寸为:304mmX125X50mm(不含挡板)配备了三把风扇,都是7片扇叶3折式结构,直径90mm的的霜环风扇,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增大风量,支持智能启停。
52.jpg

▼整个导风罩为塑料材质,表面采用了哑光磨砂和亮面钢琴烤漆两种白色质感的表面,并且上面有一些神秘的符文作为装饰,显得若隐若现。
53.jpg

▼显卡前端还有一行灰色的小字:Blade of Chaos, hear my chant, seal thyself, power banished.(混沌之刃听我吟唱,封印自身,放逐力量,于虚空之中陷入沉睡束缚),有内味了!
54.jpg

▼显卡厚度为50mm,大概是两槽半的厚度,靠近IO部分有露出一部分鳍片,让侧面也有了排除热风的通道。
55-2.jpg

▼显卡采用最新的12V-2x6接口,旁边还有一个5V的ARGB接口,通过转接线连接主板后,可由主板灯控软件管理显卡灯效,同步主机整体的光效。
56.jpg

▼侧面的“GALAX”的logo具有ARGB灯效,并且这是一个磁吸模块(金属触点供电),也可以拆下放到完全封闭的前端,增加了不少可玩性。
57 拷贝.jpg

▼显卡内侧也有通风口,还能发现PCB比较短。
56-2-tuya.jpg

▼背板为金属材质,印有黑色的BLADE字样和刃主题图案及符文作为装饰。
58.jpg

▼前面的镂空面积很大,占了几乎一半的面积,内部没有PCB,进风可以直接贯穿散热鳍片,提高散热效率。从这里也能看到显卡采用了4根6mm镀镍复合热管。
59.jpg

▼接口为3个DP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还可以看到这款显卡是越肩设计的,会宽一点。
60-2.jpg

游戏实测

61-3.jpg

▼RTX5070Ti圣刃OC,Boos频率为2497MHz,比公版要高一些。这款显卡的功耗也可以从300w提高到320w,意味着它有着更好的超频性能。
62.jpg

▼在光栅游戏方面,即使在4k分辨率都可以达到百帧以上的水平,2k分辨率更是可以达到接近两百帧。
63-1.jpg

▼最近这几年,为了能达到更好画质,很多大作都引入实时光线追踪(RT)技术,使得游戏世界更加逼近现实。然而,光追特效对资源消耗也是巨大的,尤其是4分辨率下12GB显存显卡偶尔会出现爆显存的现象,而16GB的RTX5070Ti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要流程运行游戏,还得借助超采样(DLSS:画质)和帧数成(FG)。靠着这两个AI技术,4k分辨率下玩《怪物猎人:荒野》也能达到接近百帧的流程体验。
66-2.jpg

好像总是有新技术可以榨干显卡的性能。光线追踪本质上仍然是对可见光线路的近似模拟,为了真正精确地模拟光线行为,又出现了路径追踪(Path Tracing)技术,在生成更为真实的图像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性能需求。

▼《赛博朋克2077》开启路径追踪后,4K分辨率下要是还要达到百帧,追求画质就得使用DLSS:质量+FGX4的设置。FGX4就是渲染1帧插3 AI帧,这样总共就得到4帧画面,让游戏体验更加流畅,这就是就是DLSS 4,目前这个功能是RTX50(Blackwell)独占。
67.jpg

帧生成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原始帧数最好是30fps以上,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体验(卡顿,闪烁等)。虽然DLSS:质量可以拥有更好画质,但使用DLSS:平衡却可以得到更高的原始帧数,保证开启FG时更不容易出现问题。而且插帧越多,出错机率也就越高。

▼所以想要获得更稳定的体验,RTX5070Ti用户也可以选择DLSS:平衡+FGX2的设置,虽然4k分辨率达不到百帧,但也是足够流畅了。
68.jpg

▼《黑神话悟空》采用了“全景光追”,它是把路径追踪拆解成了几个部分,然后分别渲染再整合,降低了一些对显卡性能的要求,简单可以把它理解成路径追踪的简化版。但即使这样,4k分辨率下,追求画质还是同样采用DLSS:质量+FGX4的设置,才能达到接近百帧。
69.jpg

▼在4k分辨率下如果不想开启FGX4,还有DLSS:质量+FGX3或DLSS:平衡+FGX2,两者种选择,都能保证流畅的体验。
70.jpg

▼上面的测试都是游戏自带的Banchmark,接下来实际玩下4k分辨率的《黑神话悟空》。DLSS:质量+FGX3的平均帧数确实要更高,但偶尔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在某个场景下好像插帧失效了,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比较低的帧数,影响体验。而DLSS:平衡+FGX2虽然平均帧数比较低,但由于DLSS:平衡带来更高的基础帧数,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低帧。
71-2.jpg

▼RTX5070Ti除了是一款优秀的4k分辨率游戏显卡,也是一个不错的生产力工具。
72.jpg

▼最后来测试下这张显卡的温度表现,Furmark烤机测试,参数设定为1080p分辨率、0AA,10分钟后,温度为70℃,圣刃的散热性能还是非常强大的(室温28℃)。
75.jpg


装机体验

机箱介绍

▼机箱选择了刚刚上市的应龙沧溟 屏显版,有MATX和ATX两种型号以及黑白两色可选,很明显我这款是白色ATX型号。附件除了常规的螺丝包外,还给了一张二次元形象的贴纸。
80-2.jpg

▼这是一款海景房机箱,尺寸为:449 x 222 x 465mm,净重6.35公斤。机箱为电源下至结构,左面板和前面板均为钢化玻璃,之间无立柱,视觉感受更加出色;机箱右侧面板为钢板,有部分为mesh设计;尾部上方有一个120mm的风扇安装位,下方提供7个PCIE安装槽位。 作为屏显版,在机箱正面有一个6寸的屏幕。
81.jpg

▼机箱IO部分在左侧下方,更方便主机在桌上使用,分别为重启键、TYPE-C(10Gbps)、USB3.0(10Gbps)、USB2.0、3.5mm音频和开关键;IO部分左边有隐藏着散热网口;7个PCIE档板,只有1个是可重复使用的,其它都是为一次性的。
82.jpg

▼机箱上部有一个磁吸式设计的防尘网,采用了防尘网,清理很方便。顶部支持3个120mm/2个140mm,以及240/280/360mm规格的冷排。
83.jpg

▼底部四个支脚有加泡棉防滑脚贴,以增加稳定性。也是大面积的mesh设计,但很遗憾电源位没有配备防尘网,当然自己加装一个也不费事。
84.jpg

▼左侧的玻璃面板采用了免工具卡扣式设计,可以快速拆卸。玻璃板的厚度为4mm,还是很厚实的。
85.jpg

▼右侧钢板为手拧螺丝固定,螺丝采用了防丢设计,内部散热口部分有磁性式防尘网,钢板厚度在0.5~0.6mm,中规中矩。
86.jpg

▼前面玻璃板也可以拆下,让机箱敞开部分更大,便于装机操作。
87-tuya.jpg

▼左侧IO部分可以拆下,但得先拆下尾部的一个固定螺丝,电源仓上方为全mesh设计,支持安装3个120mm的风扇,再加上侧面的通风口,为显卡提供的冷风效果应该不错。
88 拷贝.jpg

▼兼容性方面,主板最高支持 ATX ,风冷散热限高 180mm,显卡限长 380mm,主机板前端能安装2个120mm风扇,但不能安装风扇+冷排的组合。底部硬盘笼可以拆下,可以安装2个3.5寸硬盘或者1个2.5寸+1个3.5寸硬盘。
89 拷贝.jpg

▼机箱前面的塑料边框可以拆下,但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不建议去拆它,容易弄断。屏幕靠一个USB接口完成供电以及传输数据。下部没有螺丝固定,貌似可以用力取下屏幕,但其实上面有2颗螺丝固定在边框上,千万不要试图用洪荒之力直接取下屏幕。
90 拷贝-tuya.jpg

机箱风扇
▼机箱风扇选择白色的爱国者极光Z13 ,5个反叶和1个正叶。
95.jpg

▼风扇轴心有精准的CD纹路,两侧还有千层镜光效。性能参数为:最大转速 1500rpm(±10%);最大风量45 CFM;最大噪音值24 dB(A)。
96.jpg

装机细节

▼拆掉玻璃后,正面和左侧都是开放的,再加上机箱也比较大,安装硬件非常轻松。
97-2.jpg

▼风扇位也是全部装满了,开机后非常好看,但代价是电源仓上方中间位置安装风扇后,会把显卡线材的留孔挡住。
98-2.jpg

▼机箱有背线空间,大概在13~14mm,并不算是否充裕,需要更细心地整理一下线材。
99.jpg

▼机箱最大的特色还是前面的6英寸(97.2X52mm)LCD屏,它使用了IPS材质,可视角度较高,刷新率为60Hz,显示图像或者动画效果都非常不错。
16-1.jpg

▼安装官方驱动,可进入操作菜单,有4大界面分为状态概览、硬件信息、设备信息和主题编辑。
101.gif

▼驱动中,预设了5套可视化主题,监控硬件实时参数略有不同,每种预设都有动态效果,并且名字也是周杰伦的歌名。
105-3.gif

▼自己定义功能当然是不会少的,可以选择显示内容、文本样式、图标样式等,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通过上传后就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背景了。
106.gif

▼由于水冷屏幕可以显示CPU和GPU的实时参数,所以机箱屏幕我选择来显示时间。
111-5.jpg

112.jpg


最后

对于双CCD CPU,为了更好的温度表现,就不得不牺牲一点点的性能了。另外一种优化思路就是定频定压,在性能释放方面要更好一些,但灵活性就差了一点。

RTX5070Ti相比RTX5070,能够更好得适应4k分辨率游戏和生产力应用。除了路径追踪和全景光追的游戏,开启质量级别的超采样就可以得到流畅体验,从而得到更好的画质。至于DLSS4这种新技术,确实有一些限制和不稳定的表现,但能战未来是毋庸置疑的。


硬件带屏幕是股热潮,这台主机的散热器和冷头都有屏幕,都可以自定义内存以彰显使用者的个性。但它们都是通过需要连接到主板的USB2.0接口,但主板一般只有2个接口,所以造成机箱IO部分USB 2.0接口无处可插!
120-4.jpg

这台主机的预算在1.4w左右,肯定不算最性价比的选择,但品质有所保障,双11期间也会有比较大的优惠,大家可以关注下自己喜欢的硬件。
131.jpg

发表于 2025-9-29 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非常精美,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29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桌面的地球仪也是亮点。
发表于 2025-9-2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适合养鱼
发表于 2025-9-30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莫兰蒂rgb
发表于 2025-9-30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HDD盘位少了点
发表于 2025-9-30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很不错很均衡的主机!不过如果游戏和生产力都有需求,且预算有限,会不会265k是更好的选择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30 06:08 , Processed in 0.01574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