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322|回复: 38

[电脑] [新版ROG太阳神]分体水冷分享 - by 神月妍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0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5-9-30 04:03 编辑

<定妆照一张>

000.jpg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截至发帖的这会儿离假期的开始已经不足24个小时啦,还是先预祝大家过一个开心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

紧赶慢赶我总算来交这个作业啦!果然有娃之后能花在自己兴趣上的自由时间严重缩水,每天用来做分体水冷的案子的时间虽然少的够呛,但对于白天上班晚上带娃的我而言珍贵的有点奢侈了。


说个题外话...应该还是23年,创世神刚发布我做分体的时候,我跟华硕的哥们聊天,他说眼看着创世神的分体都做出来了,ROG的机箱开山之作太阳神咋没见你动手,我笑着说有机会的有机会的,没想到这个机会一下子到了25年ROG发布太阳神II代。

关于这个案子的水冷部分我想了很多,但最终还是带着一个纯白色的,中规中矩到有点让人觉得乏味的设计和大家见面咯/笑~水平有限,绝不是偷懒

本机配置

主板:ROG Maximus Z890 Apex
电源:ROG Thor III 1000W
机箱:ROG Strix Helios II White Edition
CPU:Intel Core Ultra 9 285K
显卡:Asrock Radeon RX 9070 XT Taichi OC
内存:Asgard
线材:Phanteks
风扇:Lian Li UNI FAN TL Wireless LCD REVERSE BLADE x3
风扇:Lian Li UNI FAN TL Wireless LED x3
风扇:Lian Li UNI FAN SL-INF

水冷配置
CPU冷头:ROG RYUJIN III WB White Edition
显卡冷头:Alphacool
泵箱:EKWB
冷排:Alphacool HPE30 360
冷排:Alphacool HPE30 360 White
快拧&接头:Barrow若干

话不多说,我们进正文吧~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成品展示
Section 2. 重要配件开箱
Section 3. 装机过程
Section 4. 测试内容

Section 1. 成品展示

还是先来一张标准角度定妆照,太阳神II代相比于上一代,内构上的变化并不大,这款机箱的内部空间还是十分够用的,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主板右侧这块空着的区域相对而言会有些难处理。对于常规方案而言,使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显卡(现在都大)加上机箱自带的显卡支架设计,能比较好的填充这个区域;但是当变成分体水冷方案时,因为显卡的冷头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主板宽度(这几代不论是A卡还是N卡都是大散热+短PCB设计了),因此这个问题一下子变得突出了,在I代太阳神上,最终多数用户还是选择了在这一块放一片水道板来填充,但是我嘛大家懂的,除非自己设计自己做,我才不用量产水道板那种只有横平竖直,无趣的东西/笑~


所以最终的答案大家也就看到了,我在这个位置放了一个D5泵箱用来填充空间+过渡水路。因为前面板是带屏幕风扇的缘故,这个D5泵箱还没法直接装在前面板风扇上,最终还是只能动手打孔,在本来显卡支架的位置钻了两个孔,装了一套白色的EK圆柱水箱卡扣,装完之后一看还是挺和谐的。

001.jpg

侧前视角,相比于前代太阳神,观感上我觉得II代的前脸设计没那么复杂,更简约的同时反而更美观了。
002.jpg

003.jpg

前面板,镂空的面积还不错,不太会给进风风量造成什么实质干扰。
004.jpg

另一个视角,这个角度能看到我在前面板装了三把反叶的联力积木四代LCD,如果是创世神的话我应该会装在机箱侧面,但是太阳神的话,似乎适合展示屏幕的也只有前面板和后窗了。
005.jpg

俯视视角,这是一台壮壮硕的全塔机箱。
006.jpg

前面板中部有个反光的装饰条,在不同角度看过去反射光线的颜色不一样,这个设计还蛮有趣的。
007.jpg

ROG做机箱,在I/O这块还是非常舍得给的,甚至富裕到了我觉得有点过了的程度/笑~
这个Panel被设计在了机箱顶部朝上,换句话说ROG的设计师应该也是估计大家还是放在地上用的比较多/笑~;接口这块一共给了4个Type A接口和两个Type C,Panel中央上方是大大的电源按键和小小的重启按键,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大家盲按的时候误触。左侧是调整灯光的按键,提供1)遵循主板RGB灯控效果,2)选择颜色和3)选择RGB光效模式三个调节功能;而右侧则是调整风扇的按键,可以选择自动和全速两个模式,这个调节通过机箱背仓的风扇hub实现,后面机箱开箱的部分我会继续介绍。
008.jpg

机箱顶部的布条提手也是太阳神机箱的传统节目了,有一说一这是我当时看到太阳神I代机箱时觉得最出彩的设计了,没有这里的差异化太阳神看起来就是一台中规中矩的全塔机箱而已。
009.jpg

前面板的右上角,有ROG Strix Helios的标识。
010.jpg

中部时ROG的Logo和装饰条。
011.jpg

下方左侧则是ROG的简称,全程和这个子品牌开始的时间2006年。
012.jpg

取掉玻璃拍个侧面正对视角,这个角度能很完整的看到水路,基本的构思是让CPU和显卡的水路形成一个平行的关系。本来泵箱到CPU进水口那块我是打算做个90°的,后面实际装的过程当中发现高度差太小了不好操作,就改成了45°,实装之后发现这里放个45°还挺好的,横平竖直的水管和硬件之间多了个不一样的元素。
013.jpg

仰视视角,这个角度看联力的四代积木LED扇叶虽然没光,但是配合白色的HPE冷排也挺养眼的。
014.jpg

水路特写。
015.jpg

冷头这块选择了老朋友龙神3代分体,其优势在于1)相比于一般分体冷头Asetek8代的微水道解热效率还是高出一筹的,2)与其他ROG配件高度统一的视觉设计,以及3)原生支持AC软件的屏幕/风扇调整功能,集成了很多外观上很好,实际也很实用的监控预设。我之前在创世神的案子上用过黑色版本,这次再试试白色。话说TYRX都出曲面屏AIO的分体水冷版本了,ROG啥时候也出个龙王4的曲面屏冷头?最好还能保留水泵,AIO的泵一般而言带个CPU+显卡水路也是足够的,这样如果是单泵的话性能够用且水路简单,外接一个D5或者DDC水泵也能做到在不复杂水路的前提下增强性能。
016.jpg

017.jpg

018.jpg

阿斯嘉特的博拉琪II代内存,除了RGB设计这块略显单薄,其他完美。
019.jpg

020.jpg

冷头自带了俩颜值相当高的90°弯头和两个16mm规格的防脱硬管快拧,这个弯头的设计还是蛮好的,ROG啥时候出一整套分体水冷配件?/笑。美中不足就是附带的16mm规格快拧还是太小众的,期待改成14mm规格。
021.jpg

显卡冷头来自alphacool,一直不做银色/白色的显卡冷头只有黑色版,有点遗憾。
022.jpg

023.jpg

基于Z890平台打造的ROG Maximus Z890 Apex,我心中这一代Z890/X870E主板的颜值王者。第一次做创世神分体水的时候我用了相对APEX和Formula低端些的AYW主板,这次用一下纯白的Apex弥补一下缺憾。
024.jpg

第二条SSD散热片上淡淡的APEX很素但是很养眼。
025.jpg

机箱顶部我用了时下十分热门的联力四代积木LED Wireless,配合白色HPE冷排颜值还是十分在线的,可以在EK供货愈发不稳定的当下作为银白色EK冷排的平替。风扇靠两根4pin提供供电,对于RGB光效的调节则依靠配套的无线接收器,省了一根USB线。
026.jpg

风扇侧面是无限镜效果。
027.jpg

新一代HPE冷排这个浅灰色字体和Logo十分养眼,就是如果alphacool能再优化一下冷排一贯的水口歪问题就更完美了/笑。
028.jpg

风扇的正面,扇叶没有光效,就靠外框的光条撑着,很素,不复杂,没有一股脑全上RGB证明联力的设计师还是清醒的。
029.jpg

030.jpg

机箱正面则是三把联力四代积木LCD,同样也是无线版本。相比于LED版本,LCD版本多一根USB2.0线材,估计屏幕内容也靠无线传输的话对硬件的挑战还是太大了,期待下一代Wireless能做到今年台北展上联力展出的彻底无线设计。
031.jpg

032.jpg

最大的特色在于轴体位置安装了一个LCD屏幕,可以通过联力的L3软件自定义显示内容,一般而言用户更多使用这块屏幕做硬件监控,这里我选择了监控GPU温度,风扇转速和GPU负载,CPU相关信息的监控就交给龙神3的屏幕了。
033.jpg

034.jpg

后窗用了一把联力三代积木,边框+轴心无限镜&扇叶+灯条RGB,属于RGB拉满的一款风扇,曾经(包括现在也是)十分热门的选择。这里选它的原因主要是机箱这块十分缺光,如果装四代LED的话,内部显得有点暗;如果装四代LCD的话,因为水管的缘故LCD屏幕会被直接挡掉,铁窗泪了属于是,因此一不做二不休选了个最亮的,权当灯来用了。
才不是因为我时间来不及再去弄一把四代LED了/笑~
035.jpg

泵箱这块选择了EK的D5圆柱泵箱一体,时间和预算紧张不够去买那个透明亚克力版本,相信用透明亚克力版本+改个银色D5泵盖的话,在这个案子里颜值应该会再上一层楼,现在看黑白配虽然过得去总归还是有点缺憾。
036.jpg

037.jpg

说个乐子,这个泵箱我在早先机王的时候用过,这里的透光环我当时贴了木色的贴纸,撕的时候太大力导致原本的“
Kinetic”被撕掉只留下了“I in”,这个“我进来了”着实有点鬼畜和搞笑,我就留着了。
038.jpg

机箱下部的电源仓一览,左侧的开窗展示电源设计被延续了,而右侧的大面积RGB条纹LOGO+点缀性质的字样说实话比I代
那堆乱码看起来要高级很多/笑~
039.jpg

ROG THOR III 很亮眼的一个设计在于这个屏幕磁吸可拆,电源的两侧均可展示,让用户不会因为电源风道的选择去牺牲不去展示电源的屏幕。
040.jpg

041.jpg

成品展示环节就聊到这,我们进入开箱环节~



Section 2. 重要配件开箱


开箱环节就一切从简吧,手头现有的配件我就不给大家多拍了,新配件值得介绍的地方我会给大家聊聊,我觉得不太重要的地方也就请大家看看图。

ROG Strix Helios II White Edition
首先是本文的主角,ROG Strix Helios II,纸箱里拿出这个大家伙的时候(虽然此时还是空机箱)还真费了点力气。
101.jpg

103.jpg

背仓直接用了一块透明玻璃,用镀锌钢板其实也行但是ROG这里还是选择了颜值拉满的做法。
104.jpg


背面,中规中矩的设计,后窗支持12/14cm风扇,8条PCIE插槽确保扩展性,电源支持正反装。
105.jpg

顶部的布提手是太阳神系列的保留设计元素了。
106.jpg

机箱I/O,前面介绍了。
107.jpg

我装机的习惯,其实是从拆开始的,先移除顶部的提手,能看到下方是一个面积和通风效率都很可观的一体式防尘网。
108.jpg

取下防尘网之后露出了顶部的风扇冷排支架,当然也是可拆的方便装机操作。
109.jpg

前面板内部也塞进了一片一体式防尘网。
110.jpg

底部同样。
111.jpg

机箱尾部这,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塑料按钮,按下的话正反两块玻璃会分别脱开。
112.jpg

取下玻璃,最显眼的是前面板三把14cm风扇。
113.jpg

取下背仓玻璃,里面有一块巨大的塑料改版覆盖了背仓的大部分区域,用来遮挡你
凌乱不堪的走线。
114.jpg

拧开螺丝打开盖板,左到右分别是四个2.5寸硬盘位,走前部I/O线的理线魔术贴,和主要走主板CPU显卡供电的主理线槽。
115.jpg

116.jpg

右下角有一个布的小拉手,上面有ROG的字样,实际作用为0,不过这也属于这两年当下比较热门的设计元素了。
117.jpg

3.5寸硬盘位。
118.jpg

硬盘笼子可以整体拆出来方便用户在这个区域塞东西,比如线。
119.jpg

14cm风扇,看着颜值不错,期待未来标配RGB版本就更好了。
120.jpg

121.jpg

电源仓分为前后两段,需要先拆前面那一段再拆后面那一段。
122.jpg

前舱拆掉,这个时候就可以操作前面板的风扇支架了。
123.jpg

后舱也拆掉,这会儿操作电源和理线会更方便。
124.jpg

显卡支架,很方便的设计,在使用超长显卡的时候尤为实用,还支持左右移动,适配不同长度的显卡,也能起到一定程度上遮挡线材的作用。
125.jpg

先拆为敬,其实一开始是打算直接拆掉,然后这个位置装一个240平板泵箱一体的,测量尺寸和兼容性后作罢。
126.jpg

这个角度能看到14cm风扇的左右,几乎覆盖了正面所有可以用来进风的面积,相比于3*12cm风扇无疑效能要好很多。
127.jpg

一主一副两个理线槽。
128.jpg

前文提到的机箱风扇hub,支持最多六把风扇的供电和RGB通讯,可以直连主板控制也可以交给机箱前置panel,不用担心供电问题,这玩意用sata供电口供电。
129.jpg

接着拆,拆掉前面板风扇支架。
130.jpg

这个支架不同于一片平板,是一个内凹的设计,加上到前面板的距离尚可,大家如果装分体水就可以像我这样操作,把冷排装这里,风扇装机箱里面,这样看起来很简单一些,并且也能节省一些机箱内部空间。
131.jpg

拆下来的风扇。
132.jpg

机箱后窗,方案的演变历史:在这里装14cm平板泵箱(尺寸干涉作罢)->装12cm平板泵箱(又大又丑)->空置->装个LCD风扇(铁窗泪作罢)->装个RGB扇子当灯用。
133.jpg

拆掉顶部冷排风扇支架,准备开始施工了。
134.jpg

ROG RYUJIN III WB White Edition
接下来是龙神3代分体冷头。
135.jpg

盒子的包装非常有仪式感。
136.jpg

取出冷头,外观上看和龙神3的冷头毫无区别。
137.jpg

顶盖同样可以移除,为了冷头小风扇的进风,顶盖侧面做了镂空处理。
138.jpg

背面是屏幕组件的控制板,跟冷头通过一角的触点连接,冷头到主板的通讯从那根USB2.0线材走。
139.jpg

去掉屏幕的冷头,最大的特色在于那个给供电散热的小风扇,值得一提的是龙神3分体冷头是去掉泵的设计,因此这些触点也没有和水泵通讯的功能了。
140.jpg

大面积的铜底加上预涂的硅脂,安装便利性拉满。
141.jpg

和龙神3一体水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没有水管了,而是改成了两个PC分体水通用的G1/4水口。
142.jpg

配件部分,包装的第二层提供了两个90°弯头和两个16mm防脱硬管快拧。快拧真的挺好看的,16mm这个规格也是真的不太常用。
143.jpg

144.jpg

其他配件,冷头背板,AM4/AM5扣具和配套的螺丝。
145.jpg

ROG Thor III 1000W
属于半个老朋友,前次机王的时候我用过雷神III的1200W版本,这次用了一颗1000W的。
146.jpg

既然是半个老朋友,那就长话短说吧,取出电源本体先,外观设计上相比于雷神I,II代依然是有不小进步的,很多地方的设计风格在我看来都实现了化繁为简。
147.jpg

齐全的接口,原生支持显卡16pin(12+4)新供电规范,华硕针对目前的16pin还专门做了加强设计,接口旁边那个紫色的2pin就是额外的增强接口,一并连接到16pin线材。
148.jpg

另一侧,一个快拆橡胶垫下是同规格的屏幕触点,从另一侧将屏幕拆下之后可以直接磁吸在这里,实现电源风扇的朝向和展示屏幕与否彻底解绑,好设计。
149.jpg

尾巴部分,有一个风扇是否完全停转的按钮,海韵系标配。
150.jpg

风扇侧,我自己以为这个顶面设计绝对是雷神系列(包括隔壁Loki,那个更像雷神II代)有史以来最好看的。
151.jpg

电源另一层,三角形的铭牌作为家传元素也保留了下来。
152.jpg

附件很简单,装在一个透明小袋子里。
153.jpg

线材,满满一包。
154.jpg

打印物这块首先是ROG会员的二维码和一个提示你如何正确安装16pin线材的纸片。
155.jpg

附件一览,有说明书,一个可以贴的LOGO,四颗螺丝,一把扎带和几个魔术贴,虽然不像ROG其他产品的配件那么“丰富”,但是对于一颗电源而言显然完全够用了。
156.jpg

线材一览1:主要的供电线材,从左到右是主板24pin,处理器8pin*2,显卡16pin,显卡8pin*4
157.jpg

线材一览2:I/O设备的供电线材有若干大4D和Sata口,额外还有一根电源和主板用于RGB光效控制的3pin ARGB线材。
158.jpg

Asrock Radeon RX 9070 XT Taichi OC

买回来就是准备上水的。
159.jpg

160.jpg

161.jpg

到风扇二人组出场的时间了。

162.jpg

Lian Li UNI FAN TL Wireless LEDx3
联力风格的彩盒包装,比一般风扇略厚一些,这风扇厚度其实并不是标准的25mm而是28mm。
163.jpg

正面一览,白色框架和扇叶+银色轴体的搭配很不错。
164.jpg

背面,印有联力Logo的透明油封下面能看到铜材质的轴体。
165.jpg

侧面的无限镜RGB窗,尺寸相比于三代积木进一步增大。
166.jpg

控制触点,联力开始无线化之后,风扇的触点数量直线上升。
167.jpg

另一侧的触点。
168.jpg

风扇四角的孔用白色橡胶垫封住,对美观的提升还是挺大的,同时考虑到风扇改到28mm后对于一些冷排螺丝的支持可能会出问题,风扇孔的顶面是特意向下挖了一点距离的,好设计。
169.jpg

打印物。
170.jpg

配件同样很简单,四颗螺丝,一个控制器和两片让你保护侧面灯条的透明贴纸。
171.jpg

给三把风扇扣上看看模样。
172.jpg

173.jpg

Lian Li UNI FAN TL Wireless LCDx3 REVERSE BLADE
可能是我经手过最贵的风扇,四代积木屏幕款无线反叶版。
174.jpg

轴心这个体积明显比普通的LED款要大一些,没办法,要集成屏幕的代价。
175.jpg

背面设计,就没有LED那个透明油封了。
176.jpg

侧面不多说了。
177.jpg

178.jpg

179.jpg

打印物和附件, 相比于LED款,控制器多了一条USB2.0线,用来让风扇屏幕和主板通讯用的。
180.jpg

一样连上看看。
181.jpg

Alphacool HPE30 360 White


182.jpg

183.jpg

184.jpg

185.jpg

186.jpg

187.jpg

开箱过程到此结束,来接着看看装机过程吧,开箱和成品讲挺详细的实际装机过程反而没啥好聊的了。

Section 3. 装机过程

先把风扇装上冷排。
201.jpg

再把冷排装上顶部风扇冷排支架。
202.jpg

同样的,把LCD风扇也装到前置冷排上。
203.jpg

HPE30这个尺寸刚好埋在这个凹陷里面。
204.jpg

显卡扒光光,露出PCB的本来面目, 话说这张卡为啥要做这么大呢,看着PCB的尺寸,做个不越肩,不超长,双槽双风扇的显卡不也挺好的么。
205.jpg

上冷头。
206.jpg

所有水冷配件先进机箱验证一下结构。
207.jpg

没啥问题,开始接管路。
208.jpg

所有线材连好,准备加水通电。
209.jpg

Section 4. 测试内容

时间紧张测试内容就容我国庆结束回到上海再给大家补充吧。



能看到这里的估计都是相当有耐心的小伙伴了(我话比较多),感谢观看,祝大家节日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22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ilas + 200
hgzok + 10 666
浅梦 + 10 就是NB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大佬的作品都是赏心悦目~
发表于 2025-9-3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假期快乐~
图多非常详细,期待后续测试的补充哈~
发表于 2025-9-30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好久没看大神的装机贴了,真帅
发表于 2025-9-3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漂亮         
发表于 2025-9-3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夏日清爽神机 确实好看
发表于 2025-9-3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大神的夏日神机装机贴了 确实好看
发表于 2025-9-3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看了表示也想入手这个机箱
发表于 2025-9-3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大气,很多留白
水冷就是帅,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ROG这个90度快拧头是真滴好看
发表于 2025-9-3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可以加点。必须回复
发表于 2025-9-30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连风扇都带屏 牛
发表于 2025-9-3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5-9-3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的卵 于 2025-9-30 09:38 编辑

确实还是白色的机箱放桌上没那么压抑
发表于 2025-9-3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大佬牛逼,很细节的介绍和展示!
发表于 2025-9-3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太漂亮了 抄作业抄作业
发表于 2025-9-3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帅。
发表于 2025-9-3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漂亮。。。。。。。。。。。

1、白色主题很好看;
2、ROG品牌在外;
3、硬件配置挺好;
4、分体水彰显动手功底;
5、跑分也挺高;
6、能够尽情游戏了;

发表于 2025-9-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太阳神的版本答案
发表于 2025-9-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很久没看到分体水的作品了!!!!
发表于 2025-9-3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真漂亮,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3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显卡和主板要是背插,都不敢想象有多完美,不过像这样线材板板正正的配合水路也别有一番风味。
发表于 2025-9-3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白色不敢尝试,太容易发黄了
发表于 2025-9-3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本帖最后由 lqjiangzeyu 于 2025-9-30 11:40 编辑



机器都得有一些特点才显得与众不同,像楼主说的太阳神的顶部纺织提手。

我的电脑则是有一块竖起来的卡,曾经想装回去,朋友说:你的电脑就这么点我们外行能看懂的东西和看起来比较吊的东西,你装回去了还有什么特点可言。

i5-124@5.5GHz  125外频×44倍频  CPU-Z单核900多核6325    STRIX B660-F    Samsung DDR5-5600 16G&16G@DDR5-6000    GTX1070FE    Sound Blaster AE-9    PM9A1-1T&SM961-256G MLC&840Pro-256G MLC    Seasonic Focus GX650
微信图片_20250930113033_29_17.jpg
发表于 2025-9-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显卡回冷排的那根管子是有点憋了吗...
发表于 2025-9-3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真漂亮,新版和旧版区别还是很大的,前面板感觉还是旧版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1 06:32 , Processed in 0.02359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