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82|回复: 30

[电脑] 【国庆快乐】ROG · X3D EXTREME PLUS PRO MAX 主机方案分享!

[复制链接]
120 邪恶指数 回复本帖可获得 10 邪恶指数奖励! 每人限 1 次
发表于 2025-10-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 (36).jpg


  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久没发装机SHOW了,我也心血来潮搭建了一台AMD的"X3D"主机。本来是要在9月内分享的,无奈期间有些事忙,就拖到了现在!配置都是近半年内自己十分喜欢的。显卡使用了NV"中坚力量"的5070Ti。主板为AMD的X870E,并搭配了AMD旗舰处理器9950X3D。还有近期比较流行的曲面屏(冷头)水冷散热器,这次也用上了,所以也就使用了可视面积相符的"海景房"机箱,其他硬件我就不赘述了,具体配置如下:

主机配置表
CPU:AMD RYZEN9 9950X3D
主板:ASUS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显卡:ASUS 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
内存:G.SKILL Royal Neo DDR5 6000C28 32GB(16G×2)
固态:WD_BLACK SN850X PCIe4.0 M.2 2TB
散热:ASUS 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
机箱:TRYX LUCA L70 Rev1.0 BLACK
电源:ASUS ROG STRIX 1200W PLATINUM


  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说此次主机的黑色系风格过于暗沉,但得益于机箱"海景房"的设计,其在未开机(无光)的情况下,亦可突出硬件的质感及设计美学。而由于机箱全塔体积所致,内部硬件会显得比较"单薄",但好处就是硬件安装及理线十分便利了。至于前底部的空间,默认可安装进风风扇的,但我选择用手办来丰满主机,毕竟前侧部我装了3把进风风扇,所以整体解热效率也不差这一个风扇的风量了。且这种(可)下置电源位设计的"海景房"机箱,我认为底部放个手办才是正确的使用方式!
S (1).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效果①
S (2).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效果②
S (3).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效果③
S (4).gif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效果④
S (4).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①
S (5).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②
S (6).gif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③
S (6).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④
S (7).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⑤
S (8).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⑥
S (9).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适配)安装特写⑦
S (10).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玻璃侧透版 适配(安装)效果

       亮机后,主机内部光效很丰满酷炫,其各个硬件的光效也支持同步(自定义),如果腻烦了ARGB光效,你可以设定单一的纯色光效,享受更为纯粹的观感。而ROG龙神四代水冷除了标志性的曲面屏冷头以外,其新款侧透边框风扇也十分养眼,可惜没有单独零售。再者就是ROG猛禽5070Ti显卡,其顶部贯穿式的"满天星·无限镜"灯带十分吸睛,且塑脂风扇面罩有一半采用了透明设计,极具设计美感。联立无线屏幕风扇,可以自定义显示内容,无论是信息监控,还是个性化显像,都满足了玩家的使(zhuang)用(bi)需求。
S (11).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同步)光效展示①
S (12).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同步)光效展示②
S (13).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同步)光效展示③
S (14).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同步)光效展示④
S (15).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同步)光效展示⑤
S (16).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①
S (17).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②
S (22).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③
S (23).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④
S (24).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⑤
S (25).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⑥
S (26).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⑦
S (27).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⑧
S (28).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⑨
S (29).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硬件光效特写⑩

       而这里要着重说下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的曲面屏(冷头),其可以左右滑动来实现最佳观看视角,这样就很好的让出了主板屏幕的位置,这个设计真的很人性化。对于初始用户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屏显内容的软件并未有集成在"奥创"中心里,要去到产品页中下载华硕"InfoHub"独立软件。软件可以自定义监控内容及动图,也可上传图片及影片作为屏显内容。曲面屏除了可是角度更广以外,其热门玩法就是3D画面感的呈现,例如在"屏显效果图⑥"中的默认动画,效果就很突出;但无法在软件中选取,只能关闭软件后自行显示,所以希望华硕方面能尽快优化(修复)。
S (18).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滑动范围示意①
S (19).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滑动范围示意②
S (20).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滑动范围示意③
S (21).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滑动范围示意④
R4.gif
华硕ROG龙神四代(曲面屏) InfoHub 软件界面一览
S (33).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①
S (32).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②
S (31).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③
S (30).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④
S (34).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⑤
S (35).jpg
华硕ROG龙神四代散热器 曲面屏 屏显效果⑥
S (36).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正视角展示①
S (37).jpg
ROG · X3D EXTREME主机 正视角展示②


  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这里先做个总结,目前DIY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厂商在同级产品中,只能依靠"巧思+创新"的设计来博取受众。虽然"这些改变"不一定是你的菜,但这样的差异化确确实实的是在讨好了消费者了,以后也会更加照顾消费者的诉求,尽管这些本来就有在做,但未来会更甚。作为玩家,我们喜闻乐见!对了,硬件介绍在2楼,性能测试在3楼,我没藏着,也感谢一直给与关注与支持的XD们,也祝大家国庆假期愉快!最后,还是惯例楼下回复交流,我会在看到后第一时间答复(*^__^*) 嘻嘻!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MING 于 2025-10-1 11:05 编辑

  硬件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是ROG"纯血"系列中AMD平台的旗舰级产品,定位于高端发烧友。其外包装还是熟悉风格,图文结合的介绍了产品外观/特点及技术/参数,并首次在AMD平台的主板上加入了超大屏幕的设计!而在包装上盖内,华硕也用图文形式介绍了其最新的"易用性"设计(M.2及显卡的易拆装方式);配件也相当丰富,ROG最新"潮品"的全金属"信仰"瓶起子、螺丝刀、驱动U盘及VIP卡都送了,还有DIMM.2扩展卡、小风扇+专属支架及一大堆线缆和配件,可谓面面俱到,牌面满满!
R87 (1).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外包装①
R87 (2).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外包装②
R87 (3).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内包装①
R87 (4).gif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内包装②
R87 (4).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①
R87 (5).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②
R87 (6).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③
R87 (7).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④
R87 (8).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⑤
R87 (9).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配件一览⑥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的外观,较比上代更为简约大气,宽大的EATX规格,有着全覆盖的散热装甲及金属背板,也提升了观感和质感,并在一体化I/O盔甲上加入了5英寸LCD大屏幕,其支持动画及硬件信息的个性化显示。其I/O接口十分丰富,包含BIOS刷新/清空按键、HDMI、2个USB4(最高可达40Gbps)、8个USB3.2(10Gbps)接口(6A2C)、10G/5G双网卡、WiFi 7&蓝牙5.4、镀金MIC IN/LINE OUT及光纤S/PDIF OUT接口;在输出扩展方面也是做到了极致,完全满足了用户的使用所需。
R87 (10).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外观①
R87 (11).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外观②
R87 (15).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I/O接口一览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的板载接口极为丰富,各种物理开关加持,且USB 20Gbps/10Gbps前置及板载双USB 5Gbps接口,也让高端机箱面板I/O发挥了满血效能。主板有2个PCIe 5.0 x16显卡插槽、4个DDR5插槽及5个M.2 SSD接口(3个板载5.0及2个4.0——Q-DIMM.2扩展卡)。供电设计为20(110A)+2(110A)+2(80A)相,这24相供电规模可以完全发挥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的所有潜能;加之双热管相连设计的VRM散热模块,为处理器提供了极致且稳定的供电效率。
R87 (12).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板载接口一览①
R87 (13).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板载接口一览②
R87 (14).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板载接口一览③
R87 (17).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20+2+2供电设计
R87 (19).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板载M.2散热装甲
R87 (18).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板载Gen5 M.2接口×3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这次最大特色当属其"易用性"方面的设计!无论是Q-DIMM.2扩展卡,还是板载M.2固态的安装,均有"快拆装甲、滑轨卡扣、便捷卡扣2.0"等设计;还有华硕显卡易拆装,也更好用了。而优化内存插槽的新设计—— NITROPATH,也提升了超频空间和稳定性。这里再来说下华硕的贴心设计!因为机箱在主板I/O位的风扇会挡住主板I/O一部分,这对需要展示主板设计或屏显内容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华硕这次将"滑动"设计带到了这块5英寸的LCD屏幕上,从而解决了这一让人恼火的现象!
R87 (17A).gif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M.2快拆装甲 拆装示意
R87 (17B).gif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滑轨卡扣及便捷卡扣2.0
R87 (16).jpg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优化内存插槽
R87 (20).gif
华硕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主板 5英寸LCD屏幕 滑动效果展示

       显卡选择了NV定位中高端的RTX5070Ti ——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其凭借全新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不少受众。且华硕首次在"猛禽"系列中附赠了信仰满满的定制PCB格尺及磁吸铭牌,如此看来,猛禽系列产品确实是"好起来了"!哈哈哈~
R57 (1).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包装①
R57 (2).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包装②
R57 (3).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内包装①
R57 (4).gif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内包装②
R57 (4).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配件一览①
R57 (6).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配件一览②
R57 (5).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定制PCB格尺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其全新设计的外观及光效,让信仰加倍。加之"甜点级"的效能,更是在上市初期便一卡难求!332(L)×147.3(W)×64(H)mm的体积,让显卡控制到了约3.2槽的厚度,超大规模散热器(真空腔均热板)配有3把轴流风扇的,金属背板LOGO的镜面设计也是质感十足。3个DP1.4a及2个HDMI2.1输出接口,也带来更好的应用扩展。显卡贯穿式的"满天星·无限镜"灯带,也让人过目难忘。而最具设计美感的地方当属风扇面罩,其有一半采用了透明设计,可让ARGB(同步)光效"呼之欲出",这对竖插显卡的用户颇为友好,毕竟信仰要面面俱到才更值得充值!
R57 (7).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①
R57 (8).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②
R57 (9).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③
R57 (10).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④
R57 (11).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⑤
R57 (12).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⑥
R57 (13).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⑦
R57 (14).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⑧
R57 (15).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⑨
R57 (16).jpg
华硕ROG STRIX GAMING RTX5070Ti O16G显卡 外观⑩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此次选择了中置短管的颜值版(预留安装空间70~100mm为佳)。外包装上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了产品产品外观/特点及技术/参数,毕竟这也是ROG首款曲面屏散热器,且屏幕为6.67英寸、AMOLED 2K 60Hz规格。配件十分丰富,并分区放置。其可拆卸式磁吸式冷头,细节设计也是面面俱到,而6年质保时长,也是对质量及性能的保证!
R4 (1).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外包装①
R4 (2).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外包装②
R4 (3).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外包装③
R4 (4).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外包装④
R4 (5).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内包装①
R4 (6).gif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内包装②
R4 (6).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配件一览①
R4 (7).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配件一览②
R4 (8).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配件一览③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其初始外观可见冷头吸热纯铜底座,预涂了硅脂,还颇有创意的镂空出了ROG图案。而散热器本身有两个特殊设计,第一个是冷头屏幕定位框(还有魔术带饰条),可以左右滑动,即可实现前文中可视位置的变化。第二个是冷排420规格(32mm厚)的安装位面积,是由于中置水冷管设计所需导致的。再者就是预装的菊链式风扇的边框,采用了侧透设计,光效更加酷炫。综上所述,这款散热器无论外观还是细节上的设计,都是诚意满满了!
R4 (9).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初始外观
R4 (10).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冷头底座与涂硅脂
R4 (11).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冷头设计①
R4 (12).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冷头设计②
R5 (12).gif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冷头设计③
R4 (13).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冷排设计
R4 (14).jpg
华硕ROG RYUO Ⅳ SLC 360 ARGB散热器 预装风扇一览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就不多说了吧,作为目前民用级最强U的纯在,有需求的无脑上就行了!而EXPO认证的内存,也是必选品,各位看需求及荷包厚度选择即可。我用的是闲置已久的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 EXPO认证内存,主要是外观好看且无需浪费银子。但如果你没有闲置,我建议大家还是选择24G或48G×2的EXPO内存。
95X3D (1).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外包装①
95X3D (2).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外包装②
95X3D (3).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内包装
95X3D (4).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配件一览
95X3D (5).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外观特写
95X3D (6).jpg
AMD RYZEN9 9950X3D处理器 安装适配
GD5 (3).jpg
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 EXPO认证内存 配件一览
GD5 (6).jpg
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 EXPO认证内存 外观①
GD5 (7).jpg
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 EXPO认证内存 外观②
GD5 (8).jpg
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 EXPO认证内存 外观③

       硬盘此次是多加了一块闪迪公司出品的WD_BLACK SN850X作为从盘使用,外包装依旧采用"黑盘"风格设计,并用图文形式介绍了产品规格及参数,且背部"开窗"处也可以看到产品(信息)标签;产品本身属于标准的M.2 2280规格,且有1TB/2TB/4TB/8TB及自带马甲的版本可选!本次选用的容量为2TB;采用了PCIe4.0×4接口(速率)及NVMe 1.4标准,官称连续读/写效能可达7300/6600 MB/s,也达到了高端Gen4 SSD的主流水平了。
SN85 (1).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外包装①
SN85 (2).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外包装②
SN85 (3).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内包装及配件

       WD_BLACK SN850X,采用了黑色PCB的单面设计(4TB和8TB版本为双面颗粒),非常适合安装在轻薄本、掌机等设备中!PCB上有2颗1TB容量的闪迪自研162层堆叠TLC 3D NAND颗粒(BiCS6),一颗DDR4独立缓存及闪迪定制调优的主控组成。
SN85 (4).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外观①
SN85 (5).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外观②
SN85 (6).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外观③
SN85 (7).jpg
WD_BLACK SN850X M.2固态硬盘 安装适配

       机箱是来自TRYX(创氪星系)的LUCA路氪 L70,其为全塔ATX规格的"海景房"设计,体积约75.2L:540.4(L)×261.8(W)×571.85(H)mm,其无论理线及硬件(安装)的兼容性都很强,加之内部优异的(可调节)设计,可玩性也很高。上、下、侧的风扇安装位,兼容360水冷散热器;因此对水冷显卡用户的双水冷平台完美匹配,即丰满了内部空间,也获得了极致性能。而这次选用的黑色款为Rev1.0版本,较比初代有一些细节之处的小改变(后文详叙)!
L7 (1).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外观①
L7 (2).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外观②
L7 (3).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外观③
L7 (4).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外观④
L7 (8).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外观⑤

       TRYX LUCA 路氪L70机箱,外观硬朗/犀利,细节考究;磁吸式顶盖凹形设计,以便于那个有TRYX镭射铭牌的"提手"使用。面板I/O提供了1个支持 30W 快充的 USB 3.2 Gen2x2 20Gbps Type-C 接口、4 个 5Gbps Type-A 接口和 1 个 3.5mm 二合一音频插孔。机箱背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并有mesh开孔来提高散热效率。底部设计方面,颇具特色的双X型"悬浮底座" 高40mm,可提升底部风扇进风(冷却)效果,并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网。
L7 (5).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顶部设计①
L7 (6).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顶部设计②
L7 (7).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把手细节
L7 (9).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面板设计
L7 (10).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玻璃边缘倒角
L7 (11).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面板I/O一览
L7 (12).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底部设计
L7 (12).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配件一览

       TRYX LUCA 路氪L70机箱Rev1.0版本,前文提到了有"小改变"之处,在于侧透玻璃板上,大家通过"细节①/②"图可知,其增加了底部缓震胶贴及防呆卡扣,后上方多了螺丝固定的设计;其他地方,我个人没有发现变化。机箱前部玻璃面板为合页设计,且在底部设有缓震胶贴。铝合金背板则采用了滑插+碰珠卡扣方式固定,塑料顶盖为磁吸式设计。内部结构默认为上置电源的形式,得益于其模块化设计,电源还可下置,且可安装8个风扇。
L7 (13).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侧透玻璃板 外观
L7 (14).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侧透玻璃板 细节①
L7 (15).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侧透玻璃板 细节②
L7 (16).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玻璃面板 合页设计
L7 (17).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铝合金背板 外观
L7 (18).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背部结构设计
L7 (19).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顶盖磁吸式设计
L7 (20).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模块化设计①
L7 (21).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模块化设计②
L7 (21).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电源仓设计
L7 (22).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上下置电源形态示意

       TRYX LUCA 路氪L70机箱,最大支持E-ATX主板,也兼容"背插式主板";可调节显卡支架及显卡挡板位隐藏设计,在细节之处体现了人性化关怀。显卡限长400mm、电源限长200mm、CPU散热器限高170mm,机箱背部的双合页饰板上,可兼容多个2.5及3.5英寸硬盘安装,且预留了(最大)65mm的理线空间,并可以隐藏凌乱的线缆。
L7 (22).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主板仓 上部设计
L7 (23).jpg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主板仓 下部设计
L7 (24).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可调节显卡支架设计
L7 (25).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显卡挡板位隐藏设计
L7 (26).gif
TRYX LUCA 路氪 L70机箱 背部理线仓设计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采用了氮化镓技术、白金牌转化率、显卡优先智能稳压技术,并享有10年质保;这些技术参数及规格,都在其STRIX风格的外包装上做了相关介绍。而电源的配件也十分丰富,附送的彩色贴纸,也能个性化电源外观(自己贴上去),压纹定制线也柔软适中,便于安装及理线。
R12 (1).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包装①
R12 (2).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包装②
R12 (3A).gif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内包装
R12 (4).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配件一览①
R12 (5).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配件一览②

       电源体积约160×150×86mm,净重2.94KG。其满身STRIX字符"纹身"十分吸睛,在"图形化"镂空设计的风扇罩下,有一颗135mm规格的双滚珠轴流风扇。交流电输入接口下方的总控开关,还做了下沉设计来防止误触;而其左侧的0dB模式开关,开启(弹起)后电源负载在低于40%时,风扇将完全停转;配合定制散热模块,提升了硬件寿命的同时,也减少电源噪音。电源输出接口采用全模组设计,原生支持最新的ATX3.0/3.1供电规范。
R12 (6).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①
R12 (7).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②
R12 (8).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③
R12 (9).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④
R12 (10).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⑤
R12 (11).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外观设计⑥

       电源整体外观延续了雷鹰系列发"斜切"风格设计语言,尽管取消了上代的AURA光效设计,但在细节质感上却有了大幅提升,且精致耐看。而电源中醒目的紫色定制线及接口,就是其"显卡优先智能稳压技术"的体现;可实现比普通电源快45%的稳压效果,从而以更低的电压变化实现更稳定的输出。加之电源使用了大功率氮化镓晶体管(更小体积、更低发热、更高转化率),让整机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R12 (14).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细节质感①
R12 (15).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细节质感②
R12 (16).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显卡优先智能稳压定制线 外观特写
R12 (17).jpg
华硕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显卡优先智能稳压定制线 安装示意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MING 于 2025-10-1 11:47 编辑

  性能测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第一步,就是将内存"一键超频",因为和默认比起来差距确实不小。后面是WD_BLACK SN850X 2TB M.2固态硬盘的实际测试成绩,但要说明一下其峰值读取速率没有跑到7300 MB/s的官称峰值性能(写入已达6600 MB/s的官称峰值),是由于主板Q-DIMM.2(Gen4 M.2)扩展卡的上限如此!但跑分成绩也没损失太多,且温度控制的也很好。对了,WD_BLACK SSD自家的软件也很好用,便于监控硬盘状态,也可随时开启硬盘相关技术和固件的更新。
MY.jpg
芝奇 皇家戟 16G×2 6000C28内存 默认(左) VS EXPO(右) AIDA64软件 测试成绩对比
SSD (3).jpg
WD_BLACK SN850X 2TB SSD AS SSD Benchmark(左) & CrystalDiskMark(右)测试成绩
SSD (2).jpg
WD_BLACK SN850X 2TB SSD TxBENCH测试成绩
SSD (4).jpg
WD_BLACK SN850X 2TB SSD 3DMark储存基准测试成绩
SSD (1).jpg
WD_BLACK SN850X 2TB SSD CrystalDiskInfo信息一览
SSD (0).gif
WD_BLACK SSD 软件界面一览

       处理器和显卡的测试环境如下,室温25℃、风扇PWM、机箱侧板关闭。我们先来看下处理器在默频默压下,其性能及发热情况如何。性能方面已经"众所周知"了,已久强势。而发热方面,随机箱及环境因素影响,我还是要说下的。AMD 9950X3D在AIDA软件单钩FPU级拷机测试中,待机42℃左右、满载76℃左右;这对16核32线程的处理器来说依然优秀,且平均3.8G+频率,也对长时运行的性能表现,提供了保障。当然"FPU级"工况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少有发生的,在加上后续"PBO"功能(这次未开启)的辅助,效能会进一步加强。
CP (1).jpg
AMD 9950X3D处理器 默频默压 CINEBENCH R23 测试成绩
CP (2).jpg
AMD 9950X3D处理器 默频默压 CINEBENCH R2024 测试成绩
CP (3).jpg
AMD 9950X3D处理器 默频默压 3DMark CPU Profile 测试成绩
CP (4).jpg
AMD 9950X3D处理器 默频默压 AIDA64(单钩FPU) 满载测试 温度表现

       而以上种种,对显卡性能影响不大,跑分成绩位列中端显卡第一梯队,我们主要还是看下其温度测试表现吧。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通过FurMark满载测试的成绩如下:待机39℃左右、满载66℃左右;且风扇转数也才65%,还算比较安静的。最后说下,机箱内全局风扇始终没有全速工作过,噪音很小,解热速率也很可观。
GP (1).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Speed Way 测试成绩
GP (2).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Steel Nomad(DX12)测试成绩
GP (3).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Port Royal 测试成绩
GP (4).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测试成绩
GP (5).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Time Spy 测试成绩
GP (6).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成绩
GP (7).jpg
华硕ROG 猛禽 RTX5070Ti O16G显卡 FurMark 满载测试 温度表现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40 收起 理由
youzhusky + 20
glb1031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显卡如果5090夜神就完美了
发表于 2025-10-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25-10-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漂亮。。。。。。。。。。。。。。

1、机箱外观壮壮;
2、多个RGB主题很好看;
3、CPU冷头有特色;
4、跑分挺好;
5、能够尽情游戏了;

发表于 2025-10-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够帅,就是完全溢出使用要求
发表于 2025-10-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挺漂亮的
发表于 2025-10-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挺酷的机器。。。。。
发表于 2025-10-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好强的配置
发表于 2025-10-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支持一下。作为中端显卡,表现优异。
发表于 2025-10-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真酷,真有质感!
发表于 2025-10-1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很酷啊
发表于 2025-10-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这个机箱上E-ATX轻轻松松吧
发表于 2025-10-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妥妥的豪华超大杯啊
发表于 2025-10-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G你太美
发表于 2025-10-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纯血ROG,就是显卡不够顶
发表于 2025-10-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cool     
发表于 2025-10-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全部拉满
发表于 2025-10-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国庆快乐!
发表于 2025-10-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奢侈!~~
发表于 2025-10-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开不开灯都很帅
发表于 2025-10-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中端好选择
发表于 2025-10-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妥妥的豪华超大杯啊
发表于 2025-10-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节日快乐。机器很强大
发表于 2025-10-2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0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2 09:02 , Processed in 0.02405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