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imiao 于 2025-10-6 19:14 编辑
夏季行程 若尔盖-桑科草原-迭部-措美峰-兰州-石渠-穿越麦当劳线(白玉县---贡觉县)
本来想一次发完,但是论坛好像不能显示全,这贴之前写了,保存失败,这已经是第三次编辑了,不得已分成2篇
若尔盖草原
日出
日落
号称小独库的公路
现在都这样设计了
桑科草原
光明和黑暗
初见兰州-人生若只如初见
兰州又或是重庆兰州我觉得和重庆差不多,本地人都说只是个普通的二线城市, 但是异乡人却总会给它加上一些神秘且浪漫的色彩,这也大概是每个异乡人审视另一座城市时的视角吧,太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说回兰州,我听过宋冬野的董xiao姐, “陌生的人 请给我一支兰州” 一首《董xiao姐》唱红了兰州,所有人都知道兰州有一位董xiao姐,经历世事,抽着兰州带着故事。 在我的人生地图里,其实没有想到过兰州会出现其中,阴差阳错,车子在秦岭最高峰无人区抛锚,最近拖车维修点就是兰州 兰州有和重庆一样的南山,不过它叫兰山,一样俯瞰整个城市 兰州人说不管昨天晚上你在哪里伤春悲秋,第二天一早你吃上一碗牛肉面,这一切都过去了 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重庆也是一碗小面,一顿火锅,就过去了,不行就2顿火锅 看中国地图,兰州是西域眼里的中原,中原眼里的西域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同样可能很多人不爱听,重庆也是一个移民城市,,, 大部分兰州城市人祖籍都不是甘肃,甚至不是西北,兰州人不会觉得中国其它任何地方怎样怎样,也不会觉得谁离开了,谁又来了怎样怎样,因为大家本不属于这里。 透过两千年的岁月回头看,最为出色的词莫过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年少我最爱的是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而继续往西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晚上上兰山,夜景确实非常棒,uom申请无人机飞行也容易通过,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多LED, 兰州的夜景是内透,一盏灯一户人家,万家灯火 白天确实就很一般、毕竟名号白天阿fu汗,其实以前也有想过去兰州,因为读者刊物。。 兰州是我见过的第二座被河流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一条黄河将其分成两半。 而我呆的重庆,地貌也是类似情况,但是没有兰州如此极端,这里的土地是贫瘠的,但越是贫瘠越是能超常地激发人的想象力和生存力,所以有了读者,有了飞碟探索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想起我的好姑娘。”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个故乡,这是一座漂泊的城市, 虽然漂泊,但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仍在自己的上游温柔地环绕着这个城市,千百年带着泥沙呼啸奔流而过。 回归现实,浪漫归浪漫,但是它和我爱的重庆一样,仍然是一个二三线城市,还在修着地铁,到处都在维修和建设,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非一线城市而已。。 城市不大,道路狭窄、市民素质普遍不高、经济滞后、环境也不好,城市里很多特角旮旯都很混乱、很脏、很差、但是就是这么个看上去一点也不美好的城市,又的确有一些独特的韵味 不过,我爱这座城市吗?应该爱吧,再往后,我爱的城市或许就会变成了一种生活记忆的载体吧, 是的看似写的兰州,实际上还是重庆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这座城市的归人还是过客,也许我永远想不明白。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我能够全然了解的,而那些未知的才是生命之所以美丽的真正原因。 我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我可能爱这座城市 “再不见风一样的少年格子衬衫一角扬起,从此寂寞了的后山今夜悄悄落雨。 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兰州,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离开是种抹不掉的印记,言不清的宿命 所有的出逃,都没有归途
白天阿福汗
晚上曼哈顿
兰州老街
读者
博物馆
中山桥
黄河本清澈-黄洮交界线
在永靖县与东乡县境内,母亲河黄河与第二大支流洮河的独特交融。
黄河本清澈,一遇洮(渣)河(男)误终生,从此黄河洗不清
碧绿的那条才是真正的黄河,在上游段,黄河的水清澈且呈蔚蓝色,宛如从天而降的甘泉。
而黄色的那条则是洮河,其水色变化则源于人为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农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冲入洮河,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黄汤翻滚的景象
刘家峡大桥
苦水丹霞天气不好 挺像心脏
最后还是用重庆结尾
重庆夜景矩阵-代码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