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5

[电脑] 热门主板装机选择:微星B850MPOWER+索泰 5080 天启OC装机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话题度最高的主板一定是微星的这款B850MPOWER了,这也是微星首次为玩家带来了AMD芯片组的MPOWER系列主板。可见玩家以及市场对于AMD平台认可度真的是越来越高了,这也让主板厂商开始重视起AMD平台了。
作为微星经典的MPOWER系列主板,这张B850MPOWER带来了自家标志性的黑黄配色设计,双内存通道设计也可以让玩家有机会冲击更高的内存频率。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套基于这款主板的装机配置给大家,毕竟在1500元这个价位上微星B850MPOWER真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001.jpg


整体配置上我选择了主流的9800X3D+RTX 5080的组合,毕竟平民超跑的B850MPOWER真的是有很多的惊喜给玩家,对于想要打造高性价比钢炮主机的玩家会是很好的选择。具体配置可以参考一下配置单。


002.jpg

配置单:

CPU AMD R7 9800X3D
主板 微星 B850MPOWER
内存 威刚 龙耀D500G 6000 16*2 C28
SSD 闪迪 WD_BLACK SN7100 2TB
显卡 索泰 RTX 5080 天启 OC
水冷 微星 MPG CORELIQUID P13 360
机箱 微星 MAG PANO M100R PZ
电源 微星 MAG A850GLS PCIE5
风扇 联力 SL-INF无线版本风扇


整机展示:

配置上尝试了黑白组合的配色方案,一方面选择的索泰RTX 5080 天启OC这张显卡整体可以搭配黑白双色的装机组合。另外一方面尝试过太多纯黑或者纯白的方案后,这样黑白配色组合也会是桌面上另外一道风景。

003.jpg

这次的机电散也都是选择了微星的产品,也是这次装机注意到了微星在机电散这块的性价比确实做得蛮好的。而且也都很有亮点,比如这次装机的MPG CORELIQUID P13 360水冷就是,冷头部分做了隐蔽线材设计,搭配背插主板的话可以更好的实现机箱内的无线化装机方案。

004.jpg

微星 MAG PANO M100R PZ则是MAG PANO 100L PZ这款机箱的MATX版本,打破传统机箱方正的设计,相比圆角或者曲面设计的海景房,它设计了更多弯折角。



005.jpg

更多折面的设计有些古建筑屋脊折角的视感,放在桌面也是另一道风景,同款也有白色版本可选。

006.jpg
007.jpg

配置上主板以及索泰天启显卡侧面还是黑色设计的,搭配的散热与白色的幻境风扇整体效果我觉得还是十分好看的。

008.jpg

索泰的50系天启显卡在显卡正面、背面设计了较大的白色设计,但是在显卡侧面露出散热鳍片的部分则点缀了黑色,所以这样黑白配色的设计无论是白色或者黑色的装机方案它都是可以驾驭的。

009.jpg

MPG CORELIQUID P13 360这款水冷产品真的是装机了一次之后就很喜欢,首先圆形的冷头上加入了LCD屏幕符合当下主流玩家的喜好,而隐蔽式走线设计,让冷头部分没有一根外漏的供电线,美观度真的要比市面上常见的一体式水冷设计的都更好。

010.jpg

换个角度再看一下,而且配合隐蔽式磁吸盖子还可以避免冷头扣具外露,这个设计太好了。

011.jpg

更多角度下的索泰RTX 5080 天启 OC显卡。

012.jpg
013.jpg

最后想说MAG PANO 100L PZ这款机箱真的很好的延续了ATX版本的设计,内部多个位置可以安排支持灯效的风扇,RGB爱好者必选。

014.jpg

硬件开箱:

外观方面,第一眼看上去就是非常眼熟的感觉。整体黑色系的主板,点缀了醒目的黄色。配色上致敬了微星MPOWER系列经典的配色组合,让老玩家十分欣慰。


015.jpg

平时喜欢折腾超频的玩家应该都很喜欢这个外置EZ Dashboard面板设计吧,除了提供Debug指示器可以方便玩家一眼查看启动状态之外,还提供了像是Clear CMOS按钮,开机和复位按钮,可以方便超频玩家裸机状态下快速开机、复位操作,省去了裸机情况下,需要通过螺丝刀来短接实现开机的操作。


016.jpg

微星 B850MPOWER 主板上大面积的黑色散热装甲还是很帅气的,供电区域的散热片表面也做了微星龙盾装饰,而且通过黄色线条装饰整体提升了主板外观的辨识度。


017.jpg

L型的供电散热装甲除了做了不同的线条切割设计之外,这里还有微星msi字母装饰点缀。

018.jpg

双8 Pin 的CPU供电设计,自然是这个级别主板的标配了。

019.jpg

采用双内存槽设计,所以原本这里的空间就增加了一组预装散热片的M.2 SSD槽位。散热片表面还设计了MPOWER字体装饰,另外也通过在散热片表面增加开槽来提升散热效率。


020.jpg

微星 B850MPOWER 主板除了支持超频之外,很值得说到一下的就是在MATX 规格的主板上竟然提供了多达4个的M.2 SSD扩展接口,扩展性方面这款主板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021.jpg

主板PCIE接口位置的两个M.2 SSD散热片表面一样通过开槽的方式来帮助其提升散热表现,此外这里也一样采用了MPOWER 字体装饰。

022.jpg

主板正面的两块M.2 SSD散热装甲均采用了免螺丝刀快拆的结构,只要轻轻一按即可实现快拆。

023.jpg

主板正面的三个M.2 SSD接口中两个支持PCIe 5.0 x4设计,另一个则是PCIe 4.0 x4设计。规格方面都是给得很足,方便富哥选择大容量的高速SSD来满足日常存储使用需求。侧面看上去,两款M.2 SSD散热马甲在厚度设计及材质选用方面均达到行业标准的高规格配置。

024.jpg
025.jpg

除了主板正面的三个M.2 SSD扩展接口之外,另一个M.2 接口设计在主板背面。虽然这样的设计会失去一些后期升级扩展的便利性。但是总归直接提供4个M.2 接口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传统MATX主板大多也只有2个M.2 SSD接口,这样翻倍的数量升级我是非常支持的。


026.jpg

主板正面的三个M.2 SSD均安排了双层散热装甲以及导热片,方便玩家根据需要搭配PCIE 5.0 SSD或者PCIE 4.0 SSD产品。这样的散热规格下,也可以很好地避免高速SSD硬盘的发热问题。

027.jpg

风扇接口与5V ARGB灯光接口都设计在24Pin 供电一侧,距离位于处理器略远,装机里理线的时候需要注意走线以及线材隐藏。

028.jpg

此外像是给PCIE 额外供电的单8 Pin 供电接口也是微星目前800系主板的标配设计了。

029.jpg

此外想说的还有微星设计的EZconn接口,这个接口除了搭配主板自带的一转三扩展线材之外。搭配微星自家的 MAG PANO 131L PZ,更是可以直接通过原生的EZconn接口来实现快速连接。


030.jpg

与微星的B850M 迫击炮一样,这款B850MPOWER的显卡PCIE 5.0 X16显卡插槽也是设计在了第一个PCIe位置,同样可以看到插槽做了金属加固设计。但是因为CPU接口位置的调整,这次不会出现显卡与旗舰风冷散热安装位置兼容性的问题了。

031.jpg

另外也注意到,这次B850MPOWER没有采用熟悉的显卡快拆设计,而是把PCIE 插槽后的卡扣做了加大设计,以方便玩家拆装显卡。

032.jpg

扩展性方面除了一个全长的PCIe 5.0 x16插槽之外,主板底部还提供了一个PCIe 4.0 x4设计的,未收口设计也可以兼容x8或者x16的设备安装。
但是也要注意这个接口要与主板背面的M.2 SSD接口共享通道,背后M.2 接口使用下,这个接口速度降为PCIe 4.0 x2了。

033.jpg

主板后置IO接口,提供了7个USB-A接口,其中三个红色是支持10Gbps,四个蓝色的为5Gbps设计。两个Type-C接口则分别是10Gbps和20Gbps设计的,20Gbps的C口倒是蛮少见的。网络接口方面也是好起来了,5G的RJ45有线网口也成了标配,而且WiFi 7无线网卡也都安排了,支持全新的直插设计安装使用方便。


034.jpg

显卡方面是最新的索泰50系的天启系列的索泰 RTX5080 16GB 天启 OC显卡,首发的索泰RTX 50系天启显卡也是广受玩家好评,这也让我对RTX5080版本的天启显卡非常期待。外观上延续了之前40系的「启世之环」ARGB全息幻彩灯效,整体上采用了「白金黑」三色组合设计,黑白撞色设计显著增强了整体结构的视觉张力,通过金色元素的精妙点缀,在彰显材质质感的基础上,成功营造出独具辨识度的工业美学范式。

035.jpg

显卡正面三风扇设计,外观上有很多之前40系天启系列显卡的影子。


036.jpg

正中的风扇一周依旧是透明黑色环状构件采用钻石切面工艺,内部的RGB灯在点亮后能呈现如钻石般的光泽效果。

037.jpg

显卡内部升级了8根冰脉热管设计,精密的镀镍铜管设计可以加快循环导热效率。另外天启显卡侧面一周还设计了高强度的合金压铸成型的中框,为显卡提供了更好的抗扭与抗压表现,提升显卡强度,防止显卡变形。

038.jpg

这次50系的索泰天启下来显卡背板设计与之前有较大的变化,颜色方面采用了纯白设计。取消了之前显卡背后的两个辅助风扇的设计。采用高强度合金材质的纯白背板,右侧单翼式花纹与散热开孔巧妙融合,既增强质感又提升散热效率。

039.jpg

单翼式花纹与散热开孔巧妙融合,可见索泰天启的设计功力。


040.jpg

显卡侧肩采用了黑白双色设计,反向设置的12V-2x6 镀金供电接口。供电接口一侧是双BIOS切换按钮,可以实现双BIOS预设的切换。

041.jpg

厚度略厚于三槽设计,接口依旧是三个DP 2.1b一个HDMI 2.1b。


042.jpg

固态硬盘选择了闪迪WD_BLACK SN7100 2TB SSD,这是一款PCIe 4.0 协议的高速NVMe SSD硬盘。

043.jpg

WD_BLACK SN7100依旧是熟悉的黑色PCB设计属于标准的WD_BLACK系列。单颗容量为2TB设计,可以直观看到主控和颗粒芯片。


044.jpg

这款采用的西部数据的最新的BiCS8 TLC 3D NAND颗粒设计,型号为022643 2T00。

045.jpg

WD_Black SN7100 固态硬盘接口是大家熟悉的M.2 2280 外形设计,正面可以看到SN7100所有元器件,存储颗粒、主控等。

046.jpg

2TB版本提供了1200TBW的耐久度支持,固态硬盘 PCB 背面有大量认证标识。

047.jpg

微星 MPG CORELIQUID P13 360 WHITE 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采用了出厂预装风扇设计,这也是目前一体式水冷产品的主流设计了。这样玩家在装机的时候也更方便,另外的一个牛皮纸盒是全部扣具附件。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细节就是,这块水冷的线材都做了隐藏设计,这样冷头部分就完全没有线材了,装机体验非常友好。


048.jpg

预装好了三把微星自家的CycloBlade 9风扇,支持ARGB光效。而且三把风扇使用隐蔽式串联设计,所以整体线材隐蔽的很好。


050.jpg

另一侧可以看到白色的冷排,冷排整体表面平整。冷排内部采用了Z字型冷排鳍片设计,低密度水阻冷排设计。


051.jpg

风扇正中是微星的龙盾设计,内部的扇叶采用半透材质设计,风扇外侧采用连框设计,可以有效的加强高速转动下的稳定性以及更均衡的P/Q曲线。拆开风扇可以看到内部采用隐蔽式的串联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很好的隐蔽线材。


052.jpg

圆形的球状冷头设计,未通电状态下为镜面显示效果。其实内部内置了一块600nits亮度的2.1英寸LCD屏幕。分辨率为480*480,刷新率更是达到了60Hz。这块屏幕甚至支持自定义设置为显示器使用,这点上是其他水冷品牌都无法提供的。


053.jpg

隐藏线缆设计,冷头的水泵以及LCD屏幕的显示供电线都隐蔽在水管的网布内。两根水管支持大范围自由旋转角度,整体安装不受影响。


054.jpg

全部扣具附件一览,Intel平台扣具背板还是金属设计的。附带了一个冷头装饰盖,采用磁吸设计。按照之后可以很好地隐蔽冷头扣具,提高美观度。


055.jpg

MAG A850GLS PCIE 5 电源符合PCIe 5.1和ATX 3.1电源规范。内部采用了主动式 PFC+DC TO DC+半桥 LLC 谐振+同步整流结构设计。外观上两侧也从之前的贴纸升级了更有细节的冲压格栅设计,细节质感都有了。


056.jpg

此外这次升级后的A850GLS内部的风扇还升级到135mm直径的FDB动态液压轴承风扇,风扇运行更稳定安静。


057.jpg

电源的铭牌上可以看到更详细的供电参数信息,配色上还有同规格的白色版本可选。价格方面850W 的金牌全模组ATX3.1电源都不要600块了?微星家的机电散的价格还是非常卷的,而且这还是一款7年质保的产品。


058.jpg

电源尾部,包括电源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


059.jpg

接口部分与传统全模组电源还是有较大变化的,SATA/Peripheral 由熟悉的6Pin接口缓存了四个4Pin接口。其他方面提供一个12V-2x6的显卡供电接口,符合PCIe 5.1标准规范,4个8Pin的CPU/PCIe接口,遇到8Pin接口不够的情况下,微星MAG A850GLS还提供了一个12V-2x6 转双8Pin的线材来满足使用需要。


060.jpg

异色设计的12V-2x6 供电线可以 很好地避免下图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线材没有完全插入电源或者显卡段时,会有醒目的黄色外露,提供用户线材没有插紧的情况。


061.jpg

微星 MAG PANO M100R PZ黑刃机箱外观看上去还是与微星 MAG PANO 100L PZ非常相似,不过这次并不是前后舱设计。机箱尺寸改成MATX后,电源仓由之前的背面移至机箱底部位置,改成了标准电源仓下置的设计。


062.jpg

侧面看效果,依旧是无A柱海景房设计。特别切面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侧面看有些房屋屋脊斜面的设计。


063.jpg

机箱尺寸440*235*405mm,机箱内提供了一个360mm冷排、一个240冷排以及一个120mm冷排安装位置。最大可以安装170mm高度风冷,390mm长度的显卡安装尺寸也算是对于各种旗舰显卡都非常友好了。


064.jpg

背后IO区域一览,设计了5个PCI槽位,意味着如果不选择较厚的显卡的话,电源仓上方也可以加装风扇或者实现显卡竖插也都可以实现。


065.jpg

内部空间有个较大的变化,它不再支持背插主板的安装了。这应该也是由于机箱宽度与之前有不小的变化所致,但是机箱内依旧提供了非常多的风扇位置。


066.jpg

机箱背后一览,作为入门款的MATX机箱背后依旧预留了方便理线的魔术贴设计。


067.jpg


性能测试:

CPU-Z查看9800X3D参数与B850MPOWER主板以及内存参数,CPU-Z Benchmark 测试成绩如图,测试时已开启PBO 2。



068.jpg

同样开启PBO 2之后的CINEBENCH R23以及2024测试成绩如图,相比默认下测试成绩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069.jpg

3D Mark 测试:
CPU Profile 最大线程 10628,1线程 1256;
Time Spy Extreme 分数14242,显卡 16632,CPU 7851;
Fire Strike Ultra 分数22017,显卡分数22080,物理分数41714;



070.jpg

索泰 RTX5080 16GB 天启 OC显卡通过GPU-Z查看具体参数。



071.jpeg

3D Mark 显卡性能测试结果如图。



072.jpeg


内存测试方面开启黑科技Latency Killer、High-Efficency Mode以及Memory Timing Preset设置后,威刚 龙耀D500G 6000 16*2 C28内存的AIDA 64内存读写与延迟测试如图。



073.jpg

手动在Memory Try It! 预设选择8000 36-46-46-122预设之后,开机在8000MHz频率下读写测试如图。整体效能我认为还是在6000MHz频率下效果更好。



074.jpg

闪迪WD_Black SN7100 2TB PCIe 4.0 SSD读写测试成绩如图。



6808b2b651f773050.jpg_e1080 拷贝.jpg

压力测试部分,在AIDA 64 FPU单烤情况下,因为设置了85℃功耗墙所以实际测试9800X3D处理器最高温度85.9℃,最高频率4.65GHz,TDP 126W。

076.jpg

以上就是这样,希望这次的测试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25-10-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2 1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豪华海景房
发表于 2025-10-13 0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景漂亮,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1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死,超半天8000C38还不如6000C28效能高。。。
折腾内存真是纯纯无用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13 09:47 , Processed in 0.01269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