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755|回复: 30

[电脑] 最不典型的迷你主机 横跨消费和商业的进取产品 再来聊聊铭凡MS01和vPro

[复制链接]
182 邪恶指数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邪恶指数奖励! 每人限 1 次(中奖概率 50%)
发表于 2025-10-3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某人的马甲 于 2025-10-31 21:58 编辑

随着DIY市场的连续触礁与国补政策的持续推进,整机市场正在慢慢收复当年被DIY所占领的市场,甚至连迷你主机也吃到了整机和国补红利,慢慢开始从B端走向了C端,逐步蚕食低端家用PC的市场。不过传统的商用迷你主机市场,基本只有以NUC为代表的4×4阵营以及DHL(DELL/HP/LENOVO)为代表的USFF阵营。共同的表现为都是大厂,壁垒森严,后来者想要挤进来,谈何容易!不过随着铭凡的MS系列发布,这个市场垄断正在慢慢地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新形态商用迷你主机正在不断涌现,市场和产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近实在是没啥好玩的新品,今天就来再次聊聊这个已经发布了近2年的开拓者,铭凡Minisforum的MS-01。
img007.jpg
目前,迷你主机市场正经历着从边缘化办公工具到全场景生产力利器的转变,驱动因素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容创作者对便携高性能设备的需求,以及家庭用户对空间优化的重视——说人话就是CPU性能越来越强,存储密度越来越高,日常使用需求用迷你主机就可以满足,再加上迷你主机的成本、可靠性都比自组ITX的成本优势强太多,像当年那样庞大的全塔机箱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MS-01呢,则是像铭凡这样的传统迷你主机厂家打破类NUC 4×4方盒子迷你主机的开拓性产品。它不像是传统的迷你主机的方盒子造型,而是采用了传统的迷你工作站的USFF/MFF规格,是标准的机箱规格,有大量的第三方配件可选,也可以上标准机柜,再加上灵魂vPro支持,对于企业集中部署来说非常的方便。铭凡前阵子还通过了艾媒的迷你主机领域认证,逐渐从一个面向C端的品牌渐渐开始向B端发力了——这才是真正高价值的市场。
img005.jpg

另一方面,MS01这样的产品配置上则吸纳了迷你主机的优势:采用BGA的CPU,相比传统USFF机型的LGA可更换CPU设计,MS01的BGA CPU发热量更低、散热设计上也可以更好地控制体积与性能,节省了不少空间,使得主板上可以在留有一个全长半高单槽的PCIE插槽同时,还塞入了两个X710万兆网卡、两个2.5G网卡,以及两个USB4接口——也就是说算上WIFI的话,支持最多6-7个网络接入,这个网络扩展能力堪称疯狂,尤其是PCIE插槽还可以插个网卡扩两个口出来!
除此之外,内部还有3个M.2插槽,这倒没什么,但是其中一个还可以变身为7mm厚的U.2插槽,一下就大大扩展了MS01的存储能力,毕竟即便是7mm的U2盘,最高也有30TB的产品了,是体积小巧的2280盘难以望其项背的。
spec.png
上面那些只是表征,为MS01这一套系统注入灵魂的还是其支持了Intel vPro平台,这个技术就是纯粹的企业级特性,主要包括强化的安全性、远程管理支持以及更高的可靠性,对于企业集中部署和综合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而且还有相比传统USFF机型更低廉的价格,再加上其优秀的扩展能力,堪称Mini Server或者Mini Workstation确实是恰如其分。
vpro.png
vPro的功能对于一般个人用户来说可能是屠龙之技基本用不上,但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尤其是中型以上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当员工的电脑系统崩溃或无法启动时,IT支持人员无需亲临现场,通过vPro AMT技术,他们可以直接远程控制机器,就像坐在电脑前一样进行诊断和修复,显著提升支持效率——这个远程控制是BIOS级别的,是可以直接远程调整BIOS设置的:
provo vpro.jpg
同时,运维人员也可以用过vPro AMT,进行无人值守的维护与部署:不需要进入吵闹的机房或者一个一个跑工位,使用vPro就可以远程对MS-01部署批量的系统更新、软件安装或固件升级,不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部署新电脑时,也能快速大量完成系统配置:
provo 2.jpg
另外,支持vPro Enterprise平台的机器相比普通机器,在硬件上也使用了不同的配置,例如有线网卡用的是服务器上的i226LM,支持AMT远程控制和更高级的安全功能;增加了安全芯片,支持硬件级别的透明验证加密和安全存储;另外也提供更高级别的虚拟化功能,也就是完整的VT-d和VT-x。由于这些特性都是基于硬件来实现的,因此普通的迷你主机上没有就是没有,也不可能通过软件更新或者刷个BIOS给搞出来,在能发挥其作用的企业应用中,它的作用无可替代——这也是目前Intel依然能够在企业级市场中坚守一块基本盘的重要原因,vPro这套系统经过了多年的打磨与发展,其易用性与可靠性的优势确实不是短时间内能赶上的。
vpro enterprise.png
所以这里我们首先就来试试vPro的核心应用,AMT远程管理:
1、初始设置:
首先需要在开机时按F2或者DEL进入BIOS,在MBEx中启用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AMT),并设置一个强密码。注意这里密码不对是不会提示的,非常有迷惑性,只有设置了正确的强密码才能进入AMT设置里……首先启用AMT,然后设置好IP,启动网络管理,就可以远程控制了,其他的配置保持默认就行,不用动:
注意如果是插了独显的话,记得把核显改成HybirdGraphics(HG)模式,AMT要用到核显
bios1.png
bios2.png
当然IP啥的进系统之后用控制台方便点,不过这里就顺手设置了也行:
bios3.png
bios4.png
2、 远程控制软件
设置好AMT之后,理论上就可以直接在其他机器的AMT控制台中看到这台机器了。控制台有三种,分别是最简单的内置控制台,功能很有限,主要还是设置一下IP和账户之类的,起码比在BIOS里硬敲快:
屏幕截图 2025-10-29 132258.png
另外就是Intel官方的Endpoint Management Assistant了,不过这玩意主要是给企业大批量管理的,个人用户用起来比较麻烦,还得用Server系统,因此这里还是用轻便好用的MeshCommander:
PS:不要用机翻的中文,完全看不懂,还不如用英文
屏幕截图 2025-10-30 200622.png
3、远程救援实操
这里我们模拟一下系统远程挂掉的情况,直接拆掉原装带系统的硬盘,换了个空盘上去,连分区都没有的那种,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vPro和AMT远程救援呢?
首先要确保的是MS01的核显上有显示器连接,开不开无所谓,但是得有,连接独显也不行,因为AMT要通过核显才能启用,不接显示器核显也是不启动的,除非是像NUC的vPro版本那样再加个无头显示芯片,那个成本就高了……
屏幕截图 2025-10-30 205647.png
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在MeshCommander中根据IP添加机器了,注意默认是TLS加密,连接之后就可以远程控制MS01了。

然后直接点击Connect,之后就可以在Remote Desktop里看到MS01的输出画面了,而且这个远程桌面是硬件级的,比如这时候由于没有了启动盘,开机就直接进入了BIOS界面:
屏幕截图 2025-10-29 135908.png
这里不用管它,我们继续远程救援:在IDER里面直接载入系统盘的ISO:
屏幕截图 2025-10-29 135950.png
重启就直接进入Windows安装界面了:
这里还要提一嘴,由于IDER是通过AMT的网络传输的,而AMT的网络此时还要传输远程桌面啥的,实际带宽也就百兆水平,WIN11的系统盘大概6个多G,传了老半天……
屏幕截图 2025-10-29 142047.png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安装系统啥的了,WIN11在AMT安装下界面还是传统WIN7样式,有点意思:
屏幕截图 2025-10-29 170738.png
后面的就是正常装系统什么的了,全部都可以远程操作,MeshCommander还专门提供了类似发送Ctrl+Alt+Del组合键的功能,用起来简直跟虚拟机别无二致了——跑3D程序也完全没问题!
屏幕截图 2025-10-29 135136.png
除了AMT之外,vPro还有一堆安全功能,以及集群控制之类的,可以给企业提供诸如7x24小时无人值守运维、批量系统部署与更新等等,可以极大减少人工维护成本,用过就知道回不去!

前面说了这么多虚的,这里还是通过开箱和拆解再来回顾一下MS01的基本情况吧:
img001.jpg
主要的附件有U2转接卡、HDMI线、电源适配器:
img002.jpg
电源适配器现在的版本都是180W了,支持CPU+独显的满载运行:
img003.jpg
机器大小为196mm×189mm×48mm,不到2L体积,外观上就是一台典型的USFF/MFF工作站的样子:
img005.jpg
img004.jpg
img006.jpg


前面就是USB口和3.5mm耳麦,但是后面的接口非常强悍,除了一个半高的PCIE之外,还有俩X710万兆网卡,SFP接口的,可以根据需要配光模块或者电模块;另外还有俩2.5G有线网卡接口,其中靠近光口的是支持vPro的i226LM,靠近USB4的是普通的i226V,这里要稍微吐槽一下,226LM没有专门标注,而且这俩网口插拔网线的时候不太方便,希望后面的机器改进一下;中间俩USB4,要知道USB4直连也是个超快的网卡;再旁边的就是HDMI和俩USB-A 3.0了,以及DC接口——等于MS01本身就有6个网口
img008.jpg
MS01的拆解也是免工具的,直接通过这个卡扣一拉就可以打开了:
img009.jpg
img010.jpg

不过MS01由于有个硬盘风扇,更换硬盘内存啥的还是需要螺丝,等于只有清灰是免工具的……
img011.jpg
铭凡这已经不是“散热爱好者”了,简直是散热狂热者!SSD给安排了大散热+涡轮风扇,简直拉满了。
img012.jpg
第一个M2还可以改成U2,不过受限于厚度只能用7mm的盘,就这也有30TB的!
img013.jpg
这里有一个开关,需要手动切换一下M2和U2:
img014.jpg
旁边还还有俩M2接口,一共三个M2,但是速度各不一样,依次是4.0 X4、3.0 X4和3.0 X2,做全闪NAS也足够了:
img015.jpg
另一面,这里有一个半高单槽的PCIE,这里我插了一张半高的Intel Arc A380作为参考:
img019.jpg
img017.jpg
内存则藏于风扇下面,顺便散热了,不愧是散热狂魔……
img016.jpg
基本内部情况就是这样,可以看到MS01在内部扩展已经拉到满的情况下,依然挤出来一个半高单槽的PCIE槽,再加上本身就有的逆天接口,这个扩展能力在USFF机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No.1,没有之一!
至于性能方面,相关的评测很多了,这里就不多说了,作为类USFF机型,MS01的性能也是可圈可点的,毕竟也给到了13900H 60W的持续功耗(最高可以调到80W):
r20.png
r23.png
pcm.png
这里CPU的跑分由于插了显卡性能会被限制,如果是集显模式,就可以跑到80W了:
无卡R23.png

甚至装上A380还可以跑一下Specworkstation4,分数还不低呢,不少成绩都有1.X倍的基准,要知道参考机器是桌面版12700+WX3200专业卡的正经工作站,作为一台迷你主机/迷你工作站来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
w4 1.png
w4 2.png
至于性能方面的缺点嘛,硬要找就是噪音确实有点大,但是作为一个有vPro AMT的机型,它的归宿难道不应该是上机架去和服务器的万兆暴力扇聊天嘛!!所以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了,一个1U托盘能放至少8台MS01,这样的机器密度还是相当可观的!



总结一下,像是铭凡MS-01这样的产品并非是面向所有用户的,但它精准地面向需要高性能、强扩展性和企业级远程管理功能,同时又极度追求空间效率的专业用户和商业客户,或者是希望用一台小巧的设备搭建功能齐全的家庭实验室的极客用户(什么都想卵一下!),对于以上这些人群,铭凡MS-01提供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它是一款能够真正改变工作流的、极具魅力的硬核产品。新的体积更大、扩展能力更强的MS-02也已经在路上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铭凡的Mini Workstation系列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从迷你主机的红海中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领地,如今也扩展出了MS-A系列以及更大体积的MS-02系列,为千篇一律的迷你主机市场带来了新的玩法与不同的精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Erosluvu + 20 非常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3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1L迷你机 还有扩展 不错
发表于 2025-10-3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我的小MS01也还在用,
vPro还是比较吃生态,英特尔不做人,专利技术都死贵。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Erosluvu 发表于 2025-10-31 10:40
我的小MS01也还在用,
vPro还是比较吃生态,英特尔不做人,专利技术都死贵。 ...

没有什么专利技术 主要是vpro得搭配额外的芯片什么的 一般厂商都不愿意付出这个成本 因为只有企业用户认这个 接受这个溢价 但是企业市场哪是这么好进去的
发表于 2025-10-3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L迷你机 还有扩展 不错
发表于 2025-10-3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铭凡这几年出来好多这种盒子
发表于 2025-10-3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年纪大了不玩游戏小主机确实是首选。
发表于 2025-10-3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个人在用铭凡家的X7 Ti,性能上也挺好,质量做工也挺好,后续会继续关注铭凡家的迷你主机产品。
发表于 2025-10-3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看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对MS-S1这个机型很有兴趣了
发表于 2025-10-31 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站很合适,看上去真不错。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stably 发表于 2025-10-31 11:39
最近在看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对MS-S1这个机型很有兴趣了

啊 这个机器不是干这个的 大模型就得上395了
发表于 2025-10-3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的马甲 发表于 2025-10-31 12:23
啊 这个机器不是干这个的 大模型就得上395了

嗳,MS-S1 max不就是395的U+128GB内存么
发表于 2025-10-3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机器的定位是什么?
发表于 2025-10-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看来商用产品线算是彻底打开了
发表于 2025-10-3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lz
vpro
软件能不能分享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sanna 发表于 2025-10-31 17:02
lz
vpro
软件能不能分享一下

就是meshCommander啊 免费开源软件 最新版本0.97
发表于 2025-10-31 1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挺好的选择
发表于 2025-10-31 2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AMT不能无头真是让人无语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dedededede 发表于 2025-10-31 21:20
AMT不能无头真是让人无语

要么像NUC一样搞高大上的片上无头方案
要么......十来块买个HDMI诱骗器.......
发表于 2025-10-3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确实不错
发表于 2025-10-3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玩性还是可以的
发表于 2025-10-3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ahyan 发表于 2025-10-31 13:05
这种机器的定位是什么?

我觉得一开始可能是面向卵路由群体,但是实际上特别适合小企业部署个本地服务啥的。。
发表于 2025-11-1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够用了!真不错!
发表于 2025-11-1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 10:38 , Processed in 0.0169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