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4

[电脑] 纯白生产力主机,U7 265K + 微星 Z890 刀锋 钛 + 索泰 4080S 月白 + 恩杰 H7 FLOW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o 于 2025-11-19 16:00 编辑

DSC00929.jpg

前言

今天装一台纯白生产力主机,机箱选用了恩杰 H7 FLOW 白色 机箱,采用恩杰一贯的简约风格设计,ATX中塔规格,尺寸为544 × 468 × 244 mm,支持E-ATX/ATX/MATX/ITX规格主板,保留传统中塔设计的同时,对电源布局做了优化,增加了底部风扇的支持,能直接实现显卡散热,与双腔机箱不同,使用此设计的机箱缩小了占地面积,不会占用过多的桌面空间。机箱采用超细开孔面板,对气流进行了优化,并预装了3把F120Q 120mm前置风扇,开箱即用即可实现不错的散热效果。硬件支持方面,CPU风冷散热器限高185mm,机箱顶部支持360mm冷排,前部支持420mm冷排,显卡限长400mm,电源限长420mm,存储方面支持2个3.5寸硬盘和4个2.5寸硬盘。

平台方面为Ultra 7 265K + Z890 + RTX 4080 SUPER,主板为微星 MPG Z890 EDGE TI WIFI 刀锋 钛,做工和用料方面保持了MPG系列的高水准,采用银白色设计,专为白色爱好者打造,能更好的展现个性,内存搭配使用了ZADAK SPARK RGB DDR5 6000 16GB × 2,性能不错,做工精美,显卡方面使用了索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运行主流3A游戏无压力,固态硬盘使用了宇瞻 AS2280Q4X 1TB,散热方面选用了九州风神 冰暴 360 白色 ARGB,水冷头带有2.8英寸真彩LCD数显屏,分辨率高达640×480,电源为九州风神 PX1000G 金牌全模组电源,原生ATX3.0规范,双能效认证,带有PCIe 5.0原生供电,双主电容,全日系电解主电容,FDB轴承风扇,有多重电路保护设计,10年质保。整机性能满足日常办公、图像后期、视频剪辑和3A游戏运行的需求。

配置清单:
CPU:英特尔 酷睿 Ultra 7 265K
主板:微星 MPG Z890 EDGE TI WIFI 刀锋 钛
内存:ZADAK SPARK RGB DDR5 6800 16GB × 2
显卡:索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
固态硬盘:宇瞻 AS2280Q4X 1TB
散热器:九州风神 冰暴 360 白色 ARGB
风扇:恩杰 F360 RGB CORE 白色 × 2
风扇:九州风神 FD14 白色 ARGB
电源:九州风神 PQ1000G 黄金统治者 白色
机箱:恩杰 H7 FLOW 白色

整机展示

整机灯效统一成蓝紫色。
DSC00923.jpg

DSC00922.jpg

DSC00926.jpg

俯视角度。
DSC00930.jpg

多角度展示。
DSC00914.jpg

DSC00912.jpg

DSC00905.jpg

DSC00906.jpg

DSC00907.jpg

前面板下发的恩杰logo。
DSC00933.jpg

前置风扇灯效。
DSC00934.jpg

内部主要部件展示。
DSC00936.jpg

DSC01018.jpg

DSC00938.jpg

DSC00959.jpg

DSC00964.jpg

2.8英寸真彩LCD数显屏,分辨率高达640×480,画面清晰。
DSC00969.jpg

冷头上方和下方均有一条RGB灯带,设计感十足。
DSC01003.jpg

内存灯效,光效柔和,质感极佳。
DSC00977.jpg

DSC00980.jpg

主板接口保护罩上的龙纹logo。
DSC00973.jpg

尾部排风风扇细节。
DSC00974.jpg

360冷排安装在机箱顶部。
DSC00989.jpg

显卡部分。
DSC00990.jpg

全金属材质的显卡背板,前部有贯穿开孔增强散热。
DSC00996.jpg

显卡顶部带有索泰logo的虹桥ARGB灯带。
DSC00991.jpg

主板下方的跳线区域。
DSC00992.jpg

机箱前置风扇灯效。
DSC01009.jpg

藏线盖板上的恩杰logo。
DSC01007.jpg

机箱底部的进风风扇。
DSC00997.jpg

DSC01004.jpg

DSC01005.jpg

DSC01006.jpg

配件展示

英特尔 酷睿 Ultra 7 265K,包装为黑色,正面有系列名称,右下角标注了型号265K,接口为LGA 1851。
DSC00592.jpg

包装背面采用了开窗设计,能看到CPU本体。
DSC00593.jpg

所有内容物一览,包括说明书、三包凭证和CPU本体。
DSC00603.jpg

英特尔 酷睿 Ultra 7 265K 处理器本体,基板和顶盖的尺寸与形状与上一代采用LGA 1700接口的款式相似,但限位标记缺口位置有所调整,以防安装出错。CPU采用8P+16E的核数组合设计,支持英特尔睿频加速Max技术3.0,P核单核最大睿频5.5GHz,P核全核睿频5.2GHz,E核单核最大睿频4.6GHz,TDP 125W,原厂规范下限制的PL2最大功耗限制为250W,缓存方面,L2缓存36MB,L3缓存(英特尔智能缓存)30MB,内存方面,支持DDR5双通道模式,标准支持频率提高到6400 MT/s,最大容量支持到192GB,核显为Intel Graphics,基于Xe-LPG架构,拥有4组Xe核心规模,基本频率为300 MHz,最大动态频率为2000 MHz,集成NPU单元,拥有Int8 13 TOPS的算力,处理器还内置了Thunderbolt 4(USB4)控制器,支持两个接口,PCIe通道数为24条(Gen 5 20条,Gen4 4条)。
DSC00615.jpg

CPU背面,适配LGA 1851 接口的触点。
DSC00616.jpg

微星 MPG Z890 EDGE TI WIFI 刀锋 钛 主板,包装方面,背景为松石绿加浅灰色,能更加凸显银白色主板,中间有产品型号MPG Z890 EDGE TI WIFI 刀锋 钛,右上角标注了intel KiLLER 5G 网卡、intel KiLLER WI-FI 7、intel CORE Ultra(系列2)处理器、intel Z890 芯片组,右侧中间为主板照片,右下角标注了Ai PC、Ultra Connect、MPG logo。
DSC00163.jpg

包装背面,左侧有主板正面照片,右侧有主要特点介绍,包括16路智能供电、高效散热组件、第2代免工具M.2冰霜铠甲、显卡快拆设计、LIGHTNING GEN 5、雷电4、Wi-Fi 7 / 蓝牙5.4、5G 有线网络,下方是主板参数和接口介绍。
DSC00164.jpg

主板正面,覆盖了大面积的银白色散热装甲,接口保护罩由多种材质组成,龙纹图案带有ARGB灯效,非常有辨识性。
DSC00169.jpg

主板背面,灰白色PCB,表面处理非常干净,焊点饱满。
DSC00170.jpg

银白色的拓展型VRM散热装甲,由多种材质组成,龙纹图案带有ARGB灯效,上方带有一条磨砂质感的亚克力装饰盖,下方是微星logo和装饰纹理,内部采用了一条导热热管和7W/mK 高品质MOSFET导热垫。
DSC00185.jpg

散热装甲细节,较前几代刀锋,做工更为精致了,用料也更为奢华。
DSC00187.jpg

DSC00192.jpg

供电另一侧的散热装甲,非常厚实,右侧有MPG标识,下方有装饰条,散热装甲带有格栅设计,增大散热面积。
DSC00196.jpg

LGA 1851 CPU插座,支持Intel Core Ultra 处理器(系列2)。
DSC00179.jpg

DSC00180.jpg

供电部分,采用16(90A SPS)+1+1+1路智能供电,使用了第三代钛金电感,并配备了高效散热组件,用料非常扎实,能发挥出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系列2)性能潜力。
DSC00197.jpg

CPU供电接口挪到了主板右上角,为8pin+8pin供电。
DSC00202.jpg

之前CPU供电接口位置设计了一个PWN风扇接针。
DSC00205.jpg

4条DDR5内存插槽,使用双向卡扣设计,支持双通道和Intel XMP 3.0,标称超频支持达到DDR5 9200+MT/s (OC)。
DSC00208.jpg

前置的USB 5Gbps 19Pin接口和一个USB 20Gbps Type-C接口(支持USB PD 27W快充,JUSBC1),右侧为主板24Pin供电接口。主板24Pin供电接口右侧为数字侦错灯,可以显示温度,下方为一组四LED自检灯。
DSC00209.jpg

主板下方部分,包括2块第二代免工具M.2冰霜铠甲,PCIe插槽方面,带有1条PCIe 5.0 x16插槽(配备钢铁装甲)、1条PCIe 4.0 x1插槽、1条PCIe 4.0 x4插槽,M.2 SSD插槽方面,包括1条PCIe 5.0 x4和4条PCIe 4.0 x4,扩展性不错。
DSC00244.jpg

4个横置的SATA 6Gbps接口和1个USB 20Gbps Type-C接口。
DSC00218.jpg

显卡快拆设计,按下显卡快拆按钮,即可轻松拆装显卡。
DSC00215.jpg

带有1条PCIe 5.0 x16插槽(配备钢铁装甲)。
DSC00227.jpg

带有MPG logo的芯片组散热模块,金属印刷加装饰亮面贴片,设计感十足。
DSC00225.jpg

PCIe插槽区域,带有1条PCIe 5.0 x16插槽(配备钢铁装甲)、1条PCIe 4.0 x1插槽、1条PCIe 4.0 x4插槽,主板下方区域还有一个PCIe辅助8pin供电接口。
DSC00235.jpg

第二代磁吸式M.2冰霜铠甲,按一下,无需使用工具和螺丝即可拆装M.2冰霜铠甲。
DSC00230.jpg

主板下方的跳线接口区域。
DSC00219.jpg

集成声卡部分,采用Realtek ALC1220P Codec,支持7.1声道,高品质音效电容,并设计AUDIO线路独立区域。
DSC00222.jpg

M.2冰霜铠甲的卡扣。
DSC00245.jpg

拆掉散热装甲后,可以看到5个M.2 SSD插槽。
DSC00268.jpg

银白色的M.2冰霜铠甲,非常厚实,表现有MPG logo的图案。
DSC00266.jpg

内侧贴有导热垫。
DSC00267.jpg

LGA 1851 插槽背板。
DSC00286.jpg

PCIe插槽背面PCB细节。
DSC00299.jpg

集成声卡部分的隔离线。
DSC00294.jpg

各种认证标识。
DSC00307.jpg

芯片组背面。
DSC00300.jpg

主板后方I/O挡板的颜色为白色,与正面装甲保持一致。包括CMOS清除键、BIOS回写键、2个雷电4(40Gbps Type-C)接口、4个USB 5Gbps Type-A接口、1个USB 10Gbps Type-C接口、1个USB 2.0接口、5G 有线网口、4个USB 10Gbps Type-A接口、板载Wi-Fi / 蓝牙双天线接线端、一组2个3.5mm+1个S/PDIF光纤的音频输出组合。
DSC00273.jpg

附件部分,包括环保手册、说明书、功能型彩印贴纸、宣传卡。
DSC00312.jpg

1套 EZ Wi-Fi 天线、2条 SATA 电缆、1条 1转3 EZ 连接电缆 (V2)、1条 EZ 前置面板电缆、3个 EZ M.2 Clip II、1个 M.2 螺丝和螺柱套组、1个 EZ M.2 Clip II 移除辅助锁、1个 驱动U盘。
DSC00383.jpg

ZADAK SPARK RGB DDR5 6800 16GB × 2。
DSC00388.jpg

内存本体,采用银白色设计,上方采用了铝合金罩包裹,下方为白色散热装甲。
DSC00398.jpg

白色散热装甲部分有凹凸的科技图案设计。
DSC00400.jpg

内存背面贴有铭牌贴纸。
DSC00407.jpg

安装内存,上机后多角度展示。
DSC00419.jpg

DSC00420.jpg

DSC00437.jpg

DSC00441.jpg

宇瞻 AS2280Q4X 1TB。
DSC00449.jpg

安装SSD。
DSC00455.jpg

索泰 GeForce RTX 4080 SUPER-16GB TRINITY OC 月白,简约纯粹的月白外观设计,显卡为三风扇配置,采用ICESTORM 2.0散热系统,搭载9cm大尺寸仿生盾鳞2.0风扇,风扇每一片扇叶的曲率和鳞状仿生条纹经过优化设计,提升风扇风量、风压和风流,并支持风扇智能启停技术。
DSC00464.jpg

显卡背面,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一体铸形而成的合金背板,增加显卡结构强度,保护显卡PCB,提升显卡静电防护能力。
DSC00465.jpg

显卡立起来的效果。
DSC00466.jpg

显卡顶部一览,采用SPECTRA灯效系统,带有索泰logo的虹桥ARGB灯带,支持1600万色调色及多种灯效模式调节。
DSC00467.jpg

DSC00468.jpg

风扇细节。
DSC00469.jpg

16pin 12VHPWR供电接口。
DSC00471.jpg

背板细节。
DSC00474.jpg

DSC00475.jpg

显卡接口,包括3个DP 1.4和1个HDMI 2.1。
DSC00478.jpg

假组上显卡。
DSC00483.jpg

九州风神 冰暴 360 白色 ARGB。
DSC00521.jpg

水冷头,包括全新2.8英寸真彩LCD数显屏,分辨率高达640×480,内置陀螺仪,可识别安装朝向,并自动旋转。水冷内部采用全栈自研第5代高能水泵,全新高效能3相6槽4极马达,水泵转速3400 RPM±10%,运行噪音仅为21 dB(A),全新优化水道,精确定位至CPU核心热源,热解功耗高达300W。
DSC00552.jpg

纯铜底座,并预涂了硅脂。
DSC00563.jpg

预装了风扇的冷排,采用高密度低水阻冷排。
DSC00524.jpg

风扇采用串接方式,减少连线。
DSC00526.jpg

DSC00527.jpg

水冷管连接处采用了加固处理,冷排右侧还有Anti-Leak动态平衡泄压囊。
DSC00530.jpg

DSC00532.jpg

水冷配备了新型FD12ARGB风扇,扇框采用全包胶设计,具有良好的减震吸噪特性,6颗第二代ARGB光珠,搭配支持第二代ARGB主板能打造更唯美光效主机,优化叶轮形状和结构,全新的气动结构带来全速域稳定低噪的性能表现,风扇动态PWM调速 600~2450 RPM±10%,最大风量72.04 CFM,最大风压3.48 mmAq,满载运行噪音≤38.71 dB(A)。
DSC00536.jpg

DSC00533.jpg

冷排细节。
DSC00548.jpg

DSC00490.jpg

九州风神 PQ1000G 黄金统治者 金牌全模组电源,基于ATX3.1方案设计,满足PCIe 5.1标准,满足200%整机瞬间功率便宜,满足300%显卡瞬时功率便宜,满足12V CEM 250%瞬时功率便宜,电源尺寸为140 × 150 × 86 mm紧凑尺寸设计,带来出色的机箱兼容性,采用日系主电容、FDB轴承,配备压纹模组线,带有10年质保。
DSC00497.jpg

风扇侧,选用120mm原厂真FDB轴承风扇,寿命更持久,支持PWM温控调节,满载状态下噪音更低。电源内部采用主流主动式PFC + 半桥SRC LLC + DCto DC稳定架构,提供了稳定的电压输出调节能力。
DSC00505.jpg

电源侧面,有九州风神的logo。
DSC00512.jpg

电源尾部,开有大面积的方形散热开孔。
DSC00509.jpg

全模组接口,提供三路PCIe 8pin 和一路12V-2x6 供电。
DSC00515.jpg

恩杰 H7 FLOW 白色 机箱,采用恩杰一贯的简约风格设计,ATX中塔规格,尺寸为544 × 468 × 244 mm,支持E-ATX/ATX/MATX/ITX规格主板,保留传统中塔设计的同时,对电源布局做了优化,增加了底部风扇的支持,能直接实现显卡散热,与双腔机箱不同,使用此设计的机箱缩小了占地面积,不会占用过多的桌面空间。机箱采用超细开孔面板,对气流进行了优化,并预装了3把F120Q 120mm前置风扇,开箱即用即可实现不错的散热效果。硬件支持方面,CPU风冷散热器限高185mm,机箱顶部支持360mm冷排,前部支持420mm冷排,显卡限长400mm,电源限长420mm,存储方面支持2个3.5寸硬盘和4个2.5寸硬盘。
DSC00775.jpg

DSC00776.jpg

机箱正面,采用了大面积的超细开孔,透过网孔能看清前部风扇。
DSC00778.jpg

机箱尾部,可以看出底部电源位的优化设计。
DSC00779.jpg

机箱侧面一览,钢化玻璃侧透,能更好的展示内部硬件,采用无螺丝快拆设定,方便拆装维护。
DSC00780.jpg

背线侧,在右侧开有散热网孔。
DSC00783.jpg

机箱顶部一览。
DSC00864.jpg

前置接口及按钮,从上至下依次是耳机音频接口、Type-C接口、USB 3.2接口 × 2、开机按钮。
DSC00853.jpg

前面板细节。
DSC00873.jpg

前面板下方的恩杰logo。
DSC00869.jpg

机箱尾部细节,右侧开有大面积的通风网孔,能实现较好的气流通过性,支持120/140mm风扇。
DSC00848.jpg

下方为7个PCI槽位和电源位。
DSC00849.jpg

机箱底部一览。
DSC00882.jpg

机箱脚垫细节。
DSC00891.jpg

机箱底部的风扇位,支持安装3把120mm风扇。
DSC00886.jpg

移除机箱左右侧板,内部一览。
DSC00781.jpg

DSC00782.jpg

依旧是恩杰简约的设计风格,并带有理线罩。
DSC00784.jpg

背线侧带有走线通道和理线魔术带。
DSC00785.jpg

主板安装区域,支持E-ATX/ATX/MATX/ITX规格主板。
DSC00814.jpg

机箱尾部风扇位,支持120/140mm风扇。
DSC00817.jpg

7个PCI槽位。
DSC00818.jpg

机箱前部预装了3把F120Q 120mm前置风扇,转速1350±150 RPM,60.2 CFM、1.05 mmH₂O、噪音24.1 dB(A)。
DSC00830.jpg

DSC00831.jpg

藏线盖板。
DSC00827.jpg

藏线盖板上的恩杰logo。
DSC00826.jpg

机箱底部一览,内侧为优化设计的电源仓。
DSC00824.jpg

底部的风扇安装位。
DSC00825.jpg

背线区域,带有魔术带,方便进行线缆管理。
DSC00791.jpg

DSC00795.jpg

附件盒。
DSC00796.jpg

底部区域,电源仓位限长420mm,支持ATX规格。
DSC00799.jpg

DSC00809.jpg

性能测试

CPU-Z截图。
CPU-Z 01.png

主板信息。
CPU-Z 02.png

内存信息,开启XMP后已经自动超频到6800 MHz。
CPU-Z 03.png

使用海力士颗粒。
CPU-Z 04.png

CPU-Z 05.png

显卡信息。
CPU-Z 06.png

CPU-Z跑分测试。
CPU-Z 07.png

GPU-Z截图。
GPU-Z 01.png

GPU-Z 02.pn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35588 pts。
Cinebench R23 01.jp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2083 pts。
Cinebench R23 02.jpg

AIDA64 内存性能测试。
AIDA64 内存测试.png

AIDA64 GPGPU 测试。
AIDA64 GPGPU 测试.png

SSD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8_0_5.pn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32585,显卡得分34047。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jpg

3DMark Time Spy 得分26286,显卡得分28177。
3DMark Time Spy.jpg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为18251。
3DMark Port Royal.jpg

3DMark CPU Profile 跑分。
3DMark CPU Rrofile.jpg

AIDA64 FPU 拷机测试,U7 265K P核 5.2Hz,E核4.6GHz,测试10分钟。
CPU 核心平均温度:58℃ 67℃ 73℃ 73℃ 73℃ 73℃ 73℃ 77℃ 81℃ 81℃ 89℃ 89℃ 89℃ 89℃ 77℃ 77℃ 77℃ 77℃ 75℃ 734℃。
AIDA64.jpg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71℃。
FurMark.jpg

完。
DSC00905.jpg
发表于 2025-11-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格 清流,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1-1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白比较纯,换白光!
发表于 2025-11-1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套配下来大概多少钱啊?
发表于 2025-11-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20 02:14 , Processed in 0.02148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