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对声音的坚持 于 2013-10-17 10:25 编辑
近30年前,Superlux舒伯乐从台湾一个小公寓开始成立运作,2007年上海青浦工业园区52.5亩的现代化厂房及全球发货中心落成启用,如今正在兴建的连云港园区占地有350亩。
是非常有规模的麦克风生产企业,为许多国外品牌做代工。同时Superlux的麦克风品牌也发展多年,在全球一直是高性价比的典范。大约08年开始发展Superlux品牌的耳机,因为耳机和麦克风的原理本身非常接近,所以对于多年麦克风技术沉淀的Superlux而言,耳机开发生产在技术上丝毫不成问题。那一年的展会上有幸结识了Superlux,这几年中Superlux的耳机产品一直坚持的良心定价,发展出一系列耳机产品,从摸索产品的定位,到重新定义同价位的耳机产品,不管是普通用户、专业音乐人、广播电视还是耳机发烧友,见过和听过Superlux的产品,无不惊呼——太超值 太厚道了!
HD681是Superlux 08年开始发展耳机产品线的第一款主打产品,经历了几年,推出了HD681 EVO,对比两款产品,确实对得起EVO这个名号。
HD 681EVO
HD681老款,当时是模仿AKG K240s
HD681EVO是Superlux在产品设计和定位走向成熟的一款产品,完全原创的设计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可换线设计,并且自带1米和3米两条线
说明书,耳机线的固定卡扣,3.5转接6.35转接头
1米+3米长短线
耳机侧面
头梁
以下是知乎网站的评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172776/answer/17422808?group_id=46113949#comment-2879355
HD681evo为「良心产品」和「入门级耳机」作出了新的定义。
包装内有HD681EVO一副,1M及3M耳机线各一根,人造皮革耳垫罩及绒布耳垫罩(塑料袋中那个)各一副,说明书、简易袋和镀金3.5mm母头转6.35mm公头。
虽然外形改变较大,但是结构上应该和HD681是基本相同的金属头粱+自适应头带。官方声称耳罩压力(夹力)和HD681一样是3.5N,实际佩戴感觉耳压比HD681明显要大一些。
沿用了HD661的可换耳机线设计,直接用3.5mm标准接头,赞一个。 至此借来的HD681EVO已经煲了150小时。
最初听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粗砺和紧张感,现在好很多。
Superlux过去的HD660、661、662、668、669、681,中高频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侵略感,Mod过的老681这种侵略感基本被抑制。而这款新的681EVO,侵略感已经彻底没有了。
在WXEF1的推动下,煲熟后的681evo(使用皮革耳垫)表现:
高频非常收敛,比Senn HD650的高频还要稍微保守些;
中频与HD650相比,觉得密度、速度和鲜活感都还欠缺少许;但与老681mod相比,新681evo的中频显得更中性客观,描述性更强;
低频足够饱满,要量有量,要速度也有速度,虽然有低音洁癖的人不一定喜欢,但喜欢低音的人一定大爱;
有一个相当广阔而又层次分明的音场,这是比老681mod巨大的进步;
分析力仍然惊人,定位、泛音、弱音清楚,但不会像老681mod那么锐利;
动态与老681mod相比,显得轻松而宽裕。
与原装线相比,换了Cardas手工线后低频略收紧,高频更保守,中频略饱满。
人造皮革耳垫和绒布耳垫相比:
皮革耳垫有几乎完美的声音平衡,中频密实准确;
绒布耳垫低频更饱满,中高频更少,尤其是中频会显得有些凹陷,声音平衡被破坏了——但我觉得笔记本 + FiiO E10看电影的时候,绒布耳垫带来更好的氛围;或者外出在高铁上的时候,绒布耳垫可以更好地弥补交通工具对低频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
在WXEF1的推动下,681evo竟然比Senn HD650的声音似乎还要略小!(但在FiiO E10和汉声Studio三周年上是明显比HD650更响。)
在手机上尽管可以获得足够的音量,但681evo的声音彻底散乱,低频更是肥迟难听。
所以98dB SPL (1mW) 和 32Ω的技术指标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副很好推的耳机。
总体来说,681evo比上一代681改善了很多,声音平衡和音场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在保持监听级分析力的同时,音乐性和说服力都获得提升,的确是彻底的「进化」。它不仅远远跑赢老681,对比681mod也同样完全胜出。
假设681evo是一副1500块的耳机,以它的声音表现来讲,也完全找不出什么明显的缺点。
而它只卖不到200块!
看国外的评论,其中[url=]有一个说道[/url]:My Gosh. I felt like I robbed someone when I bought these for this price. (这个价钱买到手,感觉简直像是打劫得来的)
HD681evo毫无疑问是Superlux今年的拳头产品,为「良心产品」和「入门级耳机」作出了新的定义。
尽管它的体型稍大,佩戴的舒适度还未够完美,它的声音足已具备令市面上所有主流1000元级耳机脸红、2000元级耳机心跳的能力。
————————————————
- HD681evo一定要有大力前端才能获得好声,喂越饱,表现越好
- 最适合快速而够力的台式耳放,它的潜力之大、表现之好,令我惊奇
- 适合「国砖党」,Studio、801、901、812、960、C4、X3
- 配合国砖或牛逼声卡+牛逼耳放,可以播任何种类音乐
- 对于某些控制力不够的前端,加一根阻线会更好
- 与捆绑党在一起算是凑合
- 录音笔和IPC直推的话,声音毫无精神,低音肥迟
- 笔记本直推,力气也许是够的,但音质就不要妄想了
- 手机直推基本上是渣到吐
- 非低音迷的话,绒布耳垫慎用,低音会太多
网络时代,你不发言,你就是无能,因为你无法引人注意,因此就愈加没有话语权。
但是咱们老祖宗有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反面事例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岂不是矛盾?
是呀,矛盾的不只是此,在一个充满着各种谎言和欺骗的大环境里,要甄别出什么是好的,对的,适合自己的,无论是言论,还是观点,还是物件,或者配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要在讨论一个耳机之前说这些?是因为,我想告知各位看官,看问题,要以自己的角度去看,看耳机也是一样,做理智的消费者,不做似乎明智实则弱智的网络泼妇。
如果你恰好看到此文,看完了此文,正在审视我文章中的观点,那么恭喜你,我的目的就是吸引你的注意,我成功了,你为我走向网络名人的道路又贡献了一次点击率,但不要以:这是枪文!你是枪手!这句话来做总结,因为这很俗套,请来点新鲜的论调吧。
实话实讲,我手上这只superlux hd681evo耳机不是我花钱购买到的,因为我工作的关系,所以,偶尔有厂商赠送给我一些器材试用或者试听,前一阵子在知乎发了小文一篇,(原文在此[url=]Superlux 舒伯乐 HD381 耳机,为什么有的人很推荐,有的人认为很烂?[/url]引起了小范围围观),贬褒不一,渐起硝烟,我没有回复质疑和讨论,原因不外乎一个字:懒。
当一个男人进入中年,会激情锐减,懒得认识新朋友,懒得赴不必要的宴,懒得做已经知道结局的事,甚至懒得去泡需要拿出大把时间来去培育的妹子,面对质疑,只要不涉及切身利益,有时都懒得解释,至少我是这样......
所以,不断地懒下去,懒下去,看看周围的中年人,大多数都如此,因此只有当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遇到了合适的人和物,才会激起一点点的要“动一下”的欲望,写文字也是如此,写枯燥地技术文字更是如此。
因为近期在快乐男声中又使用了很多superlux hd381耳机,所以当商家把这个hd681evo耳机送给我的时候,我只是随便听了一下下,觉得这点钱买到这个声音很便宜,然后就扔给助理,然后就是几个月过去了。
搞快男极为忙碌,铁三角听的有些头大了,(话说什么耳机听多了都会头大,铁粉们不要喷我),忽然想起来助理手里的这只耳机,抓过来听了一阵子,咦,还有点意思呀,有种“女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的感觉,似乎这只耳机跟现在快男这一类音乐风格的方向非常之契合呀?于是忽然产生写几笔的念头。
不是因为这个耳机多么好,而是这实在是一个奇葩的耳机,不洋洋洒洒万语千言,怎能道出其中无尽玄机?
我个人看专业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是有明显的心理界定的,专业设备的可选择空间较少,生产厂家很少,品牌也较为单一,因此只要参数合适,质量过关,售后过硬,都不会去过分苛求,因为只是在工作中使用的设备,一定是一分钱一分货,强求不得的。
而消费电子产品则完全不这样看,个人感觉消费电子产品泛指使用不超过两年就会心生厌倦的非工作必备设备,如果稍有不满意,则可寻找其他替代品,所以在我看起来,1000元以下的监听耳机,任谁说它们是专业设备,我也把它们当成是消费电子产品来看待,因为价值较低,用两年都会腻。
Superlux hd681evo这个耳机自称是专业监听耳机,但却在200元这个价格,所以我根本没觉得它是专业设备,就像superlux hd381耳机一样,百八十块钱用来录节目用,基本属于办公室耗材级别的。
事实上,在听过了这个耳机之后,个人觉得厂家在制造时是非常清晰地知道这款耳机不是什么专业监听耳机,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个产品,完全是因为厂家在没有深入涉及消费电子市场之前,并不敢于承认自己的这款产品是发烧级或者准发烧级的。厂家说这个耳机是半封闭的监听耳机,而在专业的监听耳机队伍里,半封闭就意味着不适合给歌手在录音的时候使用,因为耳机上没有封闭的地方会有声音漏出,也就是伴奏的声音会再次进入到话筒里,这是不吻合录音需要“干净的声音”这一基本要素的。
半封闭耳机还适合给什么人用?给录音师或者音响师,用来监听录音的成果或者演出时监听现场的各种声音,但是这个群体实在是太小了,而且,这个耳机的定位在200元,做专业音响或者录音这个行业,如果你戴一个200元的耳机去工作,很容易遭到耻笑,在这里不去讨论这种耻笑是否也很可笑,我只是引用一下这个事实。
那么,一个半封闭的监听耳机,价格在200元这个区间,它是为谁而生呢?
Superlux一贯以怪异的设计思路和制造路线挑战我的思维,我的求知欲被勾起来了,就像少年时对美女身体的求知欲望一样,这里面一定还有写什么我不知道的幺蛾子,我问助理,这个耳机都送了什么配件?有没有发烧碟什么的?助理说,没有发烧碟,但有点意外的东西。
耳机里赠送的东西包括一根一米的耳机线,一根三米的耳机线,一个耳机转换头,一个固定耳机转换头和耳机线的线扣,一个耳机便携袋,这些都谈不上意外,只能说200块钱还送这些东西有点不可思议,意外的东西是什么?助理告诉我,是一对绒布的耳罩。
我问,在哪里?他说,我装在我的拜亚动力耳机上了......
我问,合适吗?他说,百分之九十五的融合度吧,已经很牛逼了,单买一副能用在拜亚上的这种耳罩,至少要一百多......
于是我算了一下,假设零售价这对赠送的绒布耳罩是100块钱,不值这么多?好吧,那就算80吧,然后包装里的那根一米的延长线就应该赠送,不讨论;三米的延长线,我买过不少,都是乐队演出时接在ha3d耳放上给hd381使用的,30块钱一根买的,这价格不便宜,但品质不赖;一个耳机转换头,品质很棒,至少也值20;然后是一个耳机便携袋,这个没好没坏,算2块钱吧,现在的赠品加起来价值132元,而这个耳机可以看到商家齐刷刷地是卖199包快递,快递算成本10块钱吧,这样的话,189减去132元,实际上隐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算上赠品的价值,一个superlux hd681evo耳机基本是以54元的价格在出售.....而这个54元得到手的耳机上,还有一根一米长的延长线和一对可以拆下来给拜亚动力耳机使用的pu耳罩.......
尽管我知道superlux是代工厂,采购原材料时成本控制应该有两下子,但是,这样算下来的话,仍然很扯淡,我不禁感叹,中国的工人工资,还是很低的,所以中国这个全球工厂,一时半会儿是不会转到他国去的,而用中国制造来控制成本,我们最终还是收益的。
感叹完毕,讨论点实质的,说说听感。
耳机的听感这件事,绝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觉的审美就像视觉的审美一样,人皆不同,专业的录音师和乐手歌手的听觉审美都是经过大量的专业训练和听觉体验逐渐形成的,这些审美有的是正常的,有的是畸形的,不可一概而论,所以未必某大师觉得好的耳机就适合你,就像有个著名的模特叫吕燕,世界时尚大师均对她盛赞有加,但众多国人均看不到其美,这就是审美倾向的不同导致的,这事没对没错,也像是去香港买lv却随地吐口香糖的国产妹子一样,提高兜里钱的数量很容易,提高修养她们没兴趣。
继续说声音,我一直极其反感魔声这一类的耳机,有无限大的音染,把本来录音师精心呈现的音乐作品搞得咋咋呼呼轰轰隆隆像一碗疙瘩汤,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全球的年轻人的趋势就是朝这种方向去了,看快男也很明显能看出来,大量20岁以下的年轻人们对知识,内涵,修养都是没有任何追求的,豪车,美女,名酒,奢华等词汇在他们的青春期就盘踞了他们的前列腺,初中女生厚厚地妆容已经让知性女子们开始担心自己的男人会把持不住,这一切,在音乐审美的体现,那就是——拒绝平淡,所有的音乐里,都需要更夸张地低音,和更咋呼的中高音!魔声的成功,是他们很早就嗅到了这一点,并且助推了一下。
Superlux一定也是闻到了一些气味,但是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辛苦几十年得来的对声音的理解一棒子打死,所以他们取了一个中间,也就是,既保有superlux产品的监听风格——平而不炸的高音,平而不扁的中音,又提升了低音,这样,这个耳机就有了凸起有弹性但却没有夸张到失去理智的低音,同时又没有失去音乐的本真和细节,所以,演奏者和演唱者的细腻表达都还在。
对于一个厂商来说,这么做是多么的尴尬——既要抢占市场,因为年轻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消费电子的买单者,同时又要保持正确的声音导向——因为一旦做成了所谓发烧级别的方向,只要你没有成为第一,专业的人群就会迅速地对这个品牌产生鄙视感,而普通的顾客则根本不会考虑你,因为你不是第一,因为一个品牌的声誉建立起来很难,但是倒下却常在一瞬间,所以谨慎保守地宣传而不急着抢占另一个山头是很多老牌企业做事的一贯方式。
佩戴方面,我必须说,我很不喜欢这个耳机,从使用的舒适度来说,它太不适合我了,我头略大,这耳机适合我助理那种较为瘦长的脸型,不适合我这种纯爷们脸型的老男人。
从外观上来说,它很有时尚的气息,工业设计感很足,尤其是白色,很有未来感,有点星球大战钢铁侠什么的范儿,但对与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录音,混缩,后期,每天跟声音打交道,耳朵闲下来的时候都是幸福的,这么潮外形耳机工作时太浪费,带着上街又太浪......
然后,我要吐槽一下这耳机的失败之处,这一坨槽从我的出发点来说,是真实的,但是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群,这些应该是马屁。
失败之一是命名,型号叫hd681evo,是要延续hd681的感觉吗?但是据对superlux hd681的了解,这两位同学从外观到声音根本毫无联系,除了是一个厂家生产的之外,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假如这款耳机上换上别的logo,应该没人有会认为它跟superlux hd681是一个厂商生产的。因此如果这个耳机取名叫 hd666之类的,应该会让购买者心理舒服一些,因为搜了下hd681的耳机,竟然只卖130的样子,太低端了,完全不吻合屌丝们梦想戴上一副耳机就会变成高帅富的心理,因为不管是hd681还是hd681evo,只有对耳机有了一定研究的人才能分得清,更别说厂家老人家还有hd681f和hd681b这些型号在这里杵着,可真够乱的,看看头都大。
失败之二是定价,199还包快递,这个价格我不知道厂商和经销商能赚到几文银子,但是对于专业录音行业的人来讲,1000元以下的监听耳机基本是很少会去碰的,因为一般的理解里我们的工作是制造音乐,而通常低价位的耳机不能够提供正确的声音参考,就像不能开一辆夏利去赛车一样,如果我们在用一个价格在200块钱的耳机做节目,领导虽然很抠,但是也是不会同意的,他会骂骂咧咧地说:咱们是要穷的吃不上饭了吗?用这个价格的烂玩意?给歌手们用便宜货就算了,自己人不能这点钱也节省!
而superlux hd681evo这款耳机,介于监听和发烧之间的这种品质,还有赠送的这些配件,怎么也要定价在800或者1000的样子领导才会首肯说可以采购。
就算是零售,便宜也未必有人买呀,按照国人的习惯,一个帅锅走进耳机店,看上了这个耳机,一问价格200,张口就会说,80我要了,老板自然说不行,帅锅就会说,100,一百我拿走,老板也不会同意,帅锅就会说,别墨迹了,给你120,不卖走了,试问老板会同意吗?不同意,再见,所以帅锅就会到隔壁,花100去买了一个假魔声,开大音量,去月亮之上了。有人会说,我擦,尼玛劳资早说你是枪手,看,你还嫌价格低替js狡辩,你就想想哄抬价格,炒高价格.......
嘘嘘嘘......莫要紧张,我说的是实情,先不说一个假魔声会不会让你的听觉审美降低这种艺术级别的概念,只说一点事实,就是听一个假魔声,一定会严重损坏你耳朵里的听觉绒毛,让你的耳朵早衰,道理很简单,假货除了会做外观,其他的定然是毫无底线的,你想想,假货都敢做,他们会考虑到对你耳朵的伤害吗?
你也许会说:你怎么知道100块钱会买到假耳机?我的可是工厂带出来的,我的可是尾单.......
我错了,您略过此文,慢走不送。
第三个失败之处:logo。我一直在用superlux的很多设备,有位朋友说,你除了会推荐superlux的东西之外你还会干什么?本来懒得回答,现在洋洋洒洒了,就简单聊几句,你不喜欢,不用就可以了,就像我如果推荐大家看陈冠希的爱情动作片,你说,全是陈冠希的戏,女猪脚没细节,而且没有高清的,不如波多野结衣的来劲......那你就去看波多野结衣呀,别过来问我:你除了会推荐陈冠希的爱情动作片,你还会推荐什么?这位仁兄,我推荐你看,是因为我喜欢看阿娇,你只盯着陈冠希看,你赖我?或者你心里也许想问我:你有没有林志玲的爱情动作片,我想看那个......话说你怎么那么贱?你天生就喜欢对人指手画脚?
我其实在说我自己,我也很贱,人都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我对于superlux 的logo一直耿耿于怀,怎么就不能简化成一个或者有辨识度的两个字母或者图案呢?
小小的一个耳机上,superlux 我擦八个字母,那么一串字,辨识度太低了,看人家魔声,女孩戴上去,左耳朵一个大B,右耳朵一个大B,辨识度多高?当然,爷们戴着就怪异了点,但现在都是装的时代,戴上去装一下,也满足一部分人群的口味,而且关键的是,魔声有人写篇文章嘚吧两句夸一夸,大家都哼哼哈哈欧也最多不置可否,我出来嘚吧两句superlux不错,看看多少气急败坏的内分泌紊乱帅锅按耐不住?这是什么情结?这就是欺软怕硬情结,superlux这牌子太不够屌,导致似乎用这个牌子的东西是一件很跌份的事,窃以为,这里面,superlux的现有logo的土气和低辨识度,也贡献了一份功劳。
当然,logo设计是一个美学的概念,珠江钢琴是全球第一大钢琴企业,给无数世界名牌比如yamaha之类的品牌做代工或者合资,做出来的产品没问题,但是广告和产品logo一看就让人联系到山寨,低端,廉价等词汇,国人崇洋媚外很久了,对高价低质也毫无怨言,您搞个高质低价,反市场而行,是何居心?希望superlux这个宝岛的牌子不要被拍死在迅速扩大的路上,只注重生产,不注重营销的结果就是最终连我这种老粉丝都对你的产品定位产生了质疑,尼玛就不能抬高点价格把做工和品质提上去点?
又扯远了,说第四个失败之处,就是不应该送这幅绒布耳罩。作为顾客,当然,你送给我十付耳罩我也不嫌少,但是作为一个只购买了这一副耳机的入门顾客,你多送给一副耳罩,真不如索性把价格搞得再低点,不送这个耳罩的话,再便宜二十块钱,或者再便宜十块钱,都会进一步吸引屌丝的眼球,由此可见,我虽然前面希望厂家能定价高一些,我内心却希望这个耳机的实际售价能够更低,究其原因,是虚荣心在作怪,谁都希望两百块钱的买到标价两千块钱的东西,当然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虚荣心各位谁没有呢?
所以,送不送这个耳罩,跟我是否决定买不买耳机半拉子关系都没有,就是厂家把这个耳机定价为九十九块钱,我也不会比现在吃惊更多,除非只卖一块钱!否则,都是要从我腰包里掏钱,能少掏点就少掏点,别跟我扯赠品,赠品我都不要,你给我打打折如何?
好了,进入最后总结环节,总之,这不是一个适合录音师或者歌手做监听用的耳机,但是可以作为监听的参考耳机,在偏向流行和电音的作品混缩时,如果有这样一个耳机听听,会更利于作品方向的把握,别说你有魔声,魔声的声音太夸张太夸张了.....
而关于阻抗和各种参数的技术细节,网上很多朋友在讨论,我就不赘言,大家基本说的靠谱,但是我觉得直接用手机或者电脑使用毫无问题,基本细节都能呈现,喜欢研究的可以加耳放试试感受升级的乐趣,换换线也可进一步提升。
关于适合的音乐风格,我想以人群区分,这个耳机除了不适合喜欢超级夸张的低音的朋友,除了不适合60岁以上的资深挑剔烧友,基本上你花了这个钱,不管听什么音乐风格,都会觉得值了,这是一个不挑音乐的耳机,这一切都提现在它的价格上,如果它真的卖到1000块钱了,我就不会这么宽容地说了。
更多耳机外观上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拍了几张图,都是我关注的点。
这次先这样,欢迎唾骂,欢迎组团围观扫射,希望superlux的头头脑脑能看到此文,以便签我为品牌形象大shi,哈哈哈,我会代表广大录音师们为祖国的耳机发展事业献计献策,共同忽悠亿万人民群众走向共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道路,在下次的火星移民工程中使用上中国品牌的耳机和话筒,(台湾品牌当然算中国品牌啦)到了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下载在火星上新鲜出炉的,用国产麦克风录制的苍老师的爱情动作视频,并且用中国品牌的耳机纤毫毕现地听到,哼哼,到那时,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份子们还再敢歧视十三亿父老的话,就不再提供任何耳机制造的技术援助给他们,让他们各个变成木耳,以飨诸位烧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