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nio❤Kdtree 于 2025-10-15 23:16 编辑
这用户名不用难受,水一贴,随便写一下省得忘了
决定你能不能用电视当显示器的不是屏幕大小而是正确的摆放距离
http://phrogz.net/tmp/ScreenDensityCalculator.html
我们实际使用涉及到摆放距离那就不能只用PPI了,而是用PPD
具体PPD多少合适取决于你的视力和实际应用(文字图像)
想挑战更大尺寸的也可以自己找型号
https://www.rtings.com/monitor/tools/table
https://www.rtings.com/tv/tools/table
https://www.displayspecifications.com/en/display-finder
今年电视上桌面包括但不限于LG C2,其他几款比较常见定位桌面显示器的型号
LG 48GQ900,Sony 42A90K/48A90K,ASUS PG42UQ/PG48UQ
不过这几款都没有男模特的广告图,不用找了@PiPi,帮你仔细找过了
为什么老有人想用电视?作为多屏和带鱼屏老用户,20年我已经分析过了
论坛里也有不少多屏、带鱼屏、电视玩家,懂得都懂,不多废话了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430484&pid=50293635
论坛里用LG电视做显示器的人比较多,包括我也更熟悉LG的设置
所以设置部分主要介绍LG OLED电视,工具部分大尺寸显示器电视都可以使用
设置篇
OLED电视暂时只有WOLED和QD-OLED两种,
大部分厂商的功能设计上会比较接近,可以做下参考
考虑到LG才刚做几代定位桌面的电视,设计上还是有点小问题,需要自己改动不少设置
LG C2用户推荐先详细阅读J叔@jerrytsao的C1设置建议贴,21和22款菜单大致相同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13543-1-1.html
官网的22款网页设置指南,有大部分菜单的具体位置
http://kr.eguide.lgappstv.com/manual/w22_mr1/userguide_w22_mr1_c02_h.html
电视做显示器几点比较重要的设置
1. 接PC
在家庭控制面板中修改输入HDMI接口标签为PC,用画面模式“游戏优化器”锁定SDR亮度上限,和正确显示RGB 4:4:4
做PC显示器时“游戏优化器”非常有用,锁定峰值亮度,没有使全屏文档和网页变暗的自动亮度限制(Automatic Brightness Limiter,ABL),有助于降低永久老化的风险。
https://www.rtings.com/monitor/reviews/lg/42-c2-oled
OLED电视的其他图像模式是为增加观影体验设计的,SDR下不同窗口亮度会变化
此时OLED像素亮度调高后在桌面使用很容易触发自动亮度限制(Automatic Brightness Limiter,ABL),小窗口很亮大窗口很暗会增加屏幕老化风险
SDR下,正确的做法是要么锁定亮度上限,要么关闭节能选项和峰值亮度调低OLED像素亮度不触发ABL
电视关闭节能选项后可以调节OLED像素亮度,但还需要用校色仪测量大小不同窗口下亮度,不建议只用肉眼判断,直接锁定后再调低OLED像素亮度是最快的
65寸OLED电视作为电视的评测,SDR下启用了峰值亮度最大化播片性能,没有锁定SDR亮度上限,和上方42寸作为显示器评测有些设置区别
https://www.rtings.com/tv/reviews/lg/c2-oled
这也是ROG的OLED显示器宣传卖点之一
https://rog.asus.com.cn/monitors/above-34-inches/rog-swift-oled-pg48uq-model/
其他电视需要关闭SDR下的峰值亮度,避免亮度波动
修改输入HDMI接口标签为PC
电视非PC模式下,色度抽样(Chroma Subsampling)问题RTINGS介绍的很详细了
电视用途一般是播放视频所以这问题非常常见,能不能支持4:4:4也决定了电视能不能当显示器
从19年开始不少电视搭载HDMI 2.1后120Hz输入延迟大降也是能做桌面显示器比较关键的点
https://www.rtings.com/tv/learn/chroma-subsampling
本坛人均摄影师肯定都知道,不是的也可以看视频了解一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K411P7ZH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z411B7U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s411T7F4
+到C3/G3这一代后,加入了4:4:4 Pass Through,修改PC标签使用游戏优化器锁定峰值亮度后开启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开启后大部分图像增强选项会被禁用,建议只在PC模式下使用
2. 校色
如果没有校色仪又想做到和平时使用的大部分移动设备屏幕色温接近,直接白平衡-色温-暖色50,此时是标准D65
比较常见的移动设备色温鲜艳模式一般是7200K偏冷,自然模式6500K偏暖(现在的iPhone都是6504K左右)
https://www.displaymate.com/iPhone_13Pro_ShootOut_1M.htm
https://www.displaymate.com/Galaxy_Note20_ShootOut_1N.htm
@Hotneca发了很详细的设置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3411A79U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3411e7vN
觉得色温偏暖的可以根据室内照明自己调整白平衡
https://www.eizo.co.jp/eizolibrary/other/itmedia02_05/
Preferred display whit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ixed chromatic adaptation between “prototypical display white” and surround lighting color
https://opg.optica.org/oe/fulltext.cfm?uri=oe-27-3-2855
当前显示器在各种照明条件下被广泛使用。当环境光照条件变化时,即使显示器的CIE色度或亮度水平保持不变,其外观也会随之改变。例如,Oh和Kwak[1]的研究表明:当人眼适应3500K光源后,4000K光源会呈现偏蓝感;而适应5000K白光后,4000K光源则呈现偏黄感。此外已知显示屏的感知亮度受环境亮度水平影响[2]。既有研究表明:显示屏白光在偏黄的白炽灯下呈现蓝调,在偏蓝的荧光灯下则显黄调;暗室中的显示器亮度感知高于强日光环境。这种显示效果变化源于人眼视觉系统的色度与动态适应机制。因此,为确保用户环境变化时显示画质保持一致,必须根据环境光照条件变化调整显示色彩。尤其随着移动显示设备的普及及透射光影响显著的透明显示技术兴起,理解环境光照对显示画质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LG C2整体也是比较符合开箱即用(只需要改标签、模式、色温),家用基本不需要进一步改动
作为广色域显示设备,sRGB色域限缩也做的非常不错,Windows下使用无问题,具体看TFTCentral的评测部分
https://tftcentral.co.uk/reviews/lg-oled-42c2
如果对选项细节不太理解,可以切换到FILMMAKER MODE
再根据FILMMAKER MODE的默认设置调整其他图像模式
没错,最贵的是知识,可能有人要问了,什么叫作FILMMAKER The Science Behind 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National Geographic
https://www.rtings.com/tv/reviews/lg/e6-oled
Making Of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Best Of Behind The Scenes & Visual Effects With James Camer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qm280q2e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czrHrIEg
https://www.rtings.com/tv/reviews/lg/b6-oled
Remote Color Grading and Reviews
https://partnerhelp.netflixstudios.com/hc/en-us/articles/360053935833-Remote-Color-Grading-and-Reviews
Color Critical Display Calibration Guidelines
https://partnerhelp.netflixstudios.com/hc/en-us/articles/360000591787-Color-Grading-Calibration-Guidelines
Netflix也给出了LG CX用作监视器(Quality Control)时的SDR/HDR下的图像设置建议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 ... savjZEph50rup1/view
J叔之前设置贴中更详细
LG C1用于桌面显示器的一些设置优化和小技巧 想要自己进一步校色J叔也推荐过办法了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29832&pid=50285654
不过Calman的教程比较多,也可以先从Calman开始入门
https://space.bilibili.com/3537114524289263
https://www.youtube.com/@PortraitDisplays
https://weibo.com/1098054302/K4cbV3tJX
https://weibo.com/1098054302/Lap2Y9j42
同色异谱失败和感知匹配
https://www.bilibili.com/opus/630096209494671369
Calibrating BRAVIA with Calman
https://sonyglobal.akamaized.net/is/content/gwtvid/2020/Calman/Calibrating-BRAVIA-with-Calman.pdf
https://mp.weixin.qq.com/s/fJxSdBgDMnDINcEEVftbog
https://weibo.com/1098054302/LtMW9mgCX
Reducing the CIE colorimetric matching failure on wide color gamut displays
https://opg.optica.org/oe/fulltext.cfm?uri=oe-31-4-5670
本研究阐明了建立“新型平均色度观测者函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新型LMS锥体基础理论可解决当前CIE标准观察者造成的显示颜色不匹配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全球合作研究才能获得新的平均观测标准。本研究提出的LMS函数基于有限数量的韩国观察者数据,且显示器色彩匹配实验获得的同色异谱色对数量有限。需采用更丰富的实验方法与设置(如尺寸效应、色块与自然图像对比等),获取涵盖更广泛年龄、性别及种族群体的多样化观察者数据。同时,色度学观察者模型仍需深入研究。
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家用需求比较推荐根据使用环境照明和主观感受目视微调
液晶テレビの好ましい色温度 視聴者の年齢による違い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ergo/44spl/0/44spl_0_78/_pdf
老年人倾向于喜欢冷色温的图像,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光谱透射率发生了变化(变黄)
现阶段推荐参考WOLED专业监视器LG 65EP5G的用户手册操作
https://www.lg.com/global/business/oled-signage/lg-65ep5g
3. 清晰度
LG的描述是连接PC时无法使用此功能(实际居然还是可以调节的)
ASUS也是单独设计了这个功能
为什么做显示器要把清晰度调低,这个清晰度设计LG Display在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UHD curved OLED TV中详细介绍过
LG Display称之为WSE(White sub-pixel Sharpness Enhancement),白色子像素锐度增强,WOLED的独特之处
WRGB像素结构的OLED可以只用一个白色子像素来显示更多边缘细节,可以比RGB像素结构的传统锐化减少光晕伪影以及褪色
如果你是100%缩放那清晰度调高后肯定会对你的文字显示效果造成影响(其实只有55寸以上可以100%缩放使用)
你可以把它用在其他画面模式里观影使用增强画面清晰度而不是桌面上使用,桌面上调低一些
同理如果你用的LCD、QD-OLED、Micro LED电视做显示器也得把传统锐化关了
还有100%缩放时ClearType还没有适配WRGB子像素的问题,树导@我輩樹である解释过了,调整或关闭ClearType,或者调整缩放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329086&pid=47570045
4. 主页
做显示器开机不需要主页,关闭主页自动启动
修改当前输入画面模式ECO的亮度,防止切换到图中主页晃眼
设计上有点问题,正常应该是画面模式跟随当前输入接口,后期固件可能会修改
PC标签下画面模式是单独的,无法应用到所有输入,所以接的设备多得稍微花点时间
5. 无信号画面
按3次静音键关闭无信号画面,减少画廊晃眼(以前是在正常菜单里的)
+到C3/G3这一代开始,WebOS每个界面都可以调整图像模式(亮度),包括无信号状态和主页
C3/G3后开始还需要单独在无信号状态下调节无信号模式的亮度(只需要在无信号状态下按齿轮键即可),主页也需要单独修改
如果不调节那PC熄屏后无信号再唤醒亮度提升再降低容易造成不适感
6. 声音输出
将声音输出改为Bluetooth 设备+ 电视扬声器
防止光纤接口漏光(如果你用不上),也可以设置成只用电视扬声器
7. 关闭自动降低亮度
进工程菜单关TPC和GSR防止使用时电视自动介入降低亮度干扰使用
65EP5G这样的专业监视器用户手册中写的比较详细

LG的WOLED显示器默认关闭了TPC
https://www.reddit.com/r/OLED_Ga ... _or_any_lg_to_help/
https://www.reddit.com/r/OLED_Ga ... r95qe_service_menu/
电视家用产品设置在工程菜单中
这部分可以看J叔的设置操作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13543-1-1.html
也可以顺便开个核超个频(屏),当然如果太在意寿命的话就不要调整了,做副屏幕可以开着TPC和GSR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11724-1-1.html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411724&pid=49953180
如果还要改区,改完后要把设置里的地区从其他地区改成你需要的地区,不然没法用AirPlay
根据这两年各大电视论坛的售后反馈来看,工程遥控器的IN STOP按键是在售后维修更换屏幕后才使用的,会重置像素刷新累计时间
所以改完不建议按IN STOP来退出,ColorControl也在某个版本中去掉了IN STOP
没有工程遥控器也有办法进菜单
一种办法是用自带的浏览器访问
http://webosapp.club/instart或者http://webosapp.club/ezadjust
另外一种是用ColorControl
https://github.com/Maassoft/ColorControl
Options - LG Controller - Enable the "Show advanced options"
LG Controller - Expert - InStart (view service menu settings)
LG Controller - Expert - EzAdjust (change the service menu settings)
+到2023 C3/G3这一代开始TPC影响减弱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504870&pid=52298075
2022 C2/G2固件更新到03.33.65后影响也降低
https://www.flatpanelshd.com/new ... wfull&id=1690971864
如果还是想关闭TPC和GSR,先在电视IP控制设置中打开网络IP控制,ColorControl连接后启用完整服务菜单,后续步骤一样
LG G5 55"的一些分享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718230-1-1.html
8. 像素刷新
也叫像素补偿,之前已经写过,再进一步补充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91755-1-1.html
https://www.lg.com/cn/tvs/oled-tvs/oled-reliability/main.jsp

像素刷新
LG OLED TV 内置的像素刷新功能通过周期性扫描自动检测像素劣化问题,
并根据需要补偿像素。同时,该功能还能在切断电源后感应任何 TFT(薄膜晶体管)电压变化,
将其与设置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并校正像素衰退问题。
面板信息工程菜单部分可以看J叔的面板信息贴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11724-1-1.html
其中Off-RS Compensation Interval指
每累计使用4个小时后
当您在总计观看超过四个小时电视后将其关闭时,像素刷新功能便会自动运行。
例如:如果您昨晚观看了两个小时的电视,今天观看了三个小时(超过了总计小时数),
那么图像刷新功能将自动运行,处理潜在的图像残留问题并重置其运行时间。
JB Compensation Interval指(WBE面板已设置为500小时)
在累计使用 2,000 小时后
在总计观看2,000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即一年期间每天观看五小时),
像素刷新器会自动运行,且一旦您关闭电视,该功能便会运行大约一个小时。
在此过程中您可能会在屏幕上看到一些垂直线,但是,这并非发生故障,
其意在通过在屏幕上向下滚动水平条而消除图像残留。
https://www.lg.com/cn/tvs/oled-tvs/oled-reliability/main.jsp
*电视未接通电源时该功能将不会启用。
所以只要是OLED电视或显示器,关机后会自动运行像素刷新功能,不要随便用智能插座断电
LG新款是支持LG ThinQ和HomeKit控制的,大部分电视都支持HomeKit
OLED显示器不同厂商设计有细微区别,推荐阅读显示器说明书,一般不需要手动刷新
Philips 42M2N8900(LGD WOLED)
Philips 34M2C8600(SDC QD-OLED)
Off-RS Compensation是补偿Oxide TFT,JB Compensation是补偿OLED
显示器上一般补偿TFT叫做像素刷新(Pixel Refresh)解决临时图像残留,补偿OLED叫做面板刷新(Panel Refresh)解决永久图像残留
Alienware AW3423DWF(SDC QD-OLED)
TFT这部分简单介绍下,有时间另外开贴介绍
与一般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morphous-Si TFT)相比,LTPS TFT和Oxide TFT具有更高的迁移率和更稳定的特性,更适合应用于AMOLED显示中。在中小尺寸应用中多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而在大尺寸应用中多采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Oxide TFT)。这是因为LTPS TFT迁移率更大,器件所占面积更小,更适合于高PPI的应用。而Oxide TFT均匀性更好,工艺与a-Si兼容,更适合在高世代线上生产大尺寸AMOLED面板。然后它们又各有缺点,由于晶化工艺的局限性,在大面积玻璃基板上制作的LTPSTFT,不同位置的TFT常常在诸如阈值电压、迁移率等电学参数上具有非均匀性,这种非均匀性会转化为OLED显示器件的电流差异和亮度差异,并被人眼所感知,即Mura现象。Oxide TFT 虽然工艺的均匀性较好,但是与a-Si TFT类似,在长时间加压和高温下,其阈值电压会出现漂移,由于显示画面不同,面板各部分TFT的阈值漂移量不同,会造成显示亮度差异,由于这种差异与之前显示的图像有关,因此常呈现为残影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残像。
因此,在当前的工艺制作中,不管是LTPS还是Oxide都存在均匀性或稳定性的问题,而且OLED本身也会随着点亮时间的增加亮度逐渐衰减。既然这些问题难以在工艺上完全克服,就必须要在设计上通过各种补偿技术来解决。通常OLED的发光亮度和电流成正比,而电流是由TFT提供的,与TFT的特性参数相关。可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参数有TFT迁移率、阈值电压,OLED的驱动电压以及电源电压的大小。补偿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让所有像素的亮度达到理想值。因为变量太多,技术难度很大,补偿技术已成为AMOLED显示的核心技术之一。
补偿方法可以分为内部补偿和外部补偿两大类。内部补偿是指在像素内部利用TFT构建的子电路进行补偿的方法。外部补偿是指通过外部的驱动电路或设备感知像素的电学或光学特性然后进行补偿的方法。通常内部补偿的像素结构和驱动方式都较复杂,且补偿效果仅限于TFT 阈值电压和IR Drop,补偿范围偏小,难以解决残像问题。这种补偿方式在TV产品中应用不多,但是在手机/平板这些使用频率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的应用中,也足以满足需求。而外部补偿的方式具有像素结构简单,驱动速度快和补偿范围大的优点,但缺点是外围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度高,在大尺寸AMOLED TV显示应用中,外部补偿被认为是较佳的补偿方案。但是最近随着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要求提高,外部补偿也在逐渐向中小尺寸应用中发展。
影响OLED显示设备亮度均匀性的四大主要因素:TFT Vth偏移、TFT迁移率变化、OLED阈值电压和OLED退化。
除了提高TFT背板和OLED层的均匀性,还有必要补偿其余的变化以达到电视产品要求的高均匀性。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Large-Sized OLED Display 一旦OLED电视显示图像,用于OLED电视的a-IGZO TFT就会反复打开和关闭。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器件会长时间承受持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应力,导致a-IGZO TFT的电器特性劣化。退化的a-IGZO TFT通常表现出Vth和漏极电流的变化。这会缩短OLED电视的使用寿命,或导致亮度不均匀和图像残留问题。因此,a-IGZO TFT必须能够表现出稳定的电气特性以保证使用寿命。 外部补偿方法补偿了TFT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变化。为了获得初始良好的亮度均匀性,需要补偿方法来补偿导致亮度差异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的变化。通过实时传感和补偿,我们的方法补偿了阈值电压偏移和迁移率偏移。
其他图像质量问题包括图像残留。首先,OLED像素是电流驱动的,发光时会发热,可能会因为温度高而发生亮度变化。其次,与任何其他自发光设备一样,由于OLED退化,亮度会根据总驱动时间而下降。针对前一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机械结构来高效散热,并采用了实时温度补偿。对于后一个问题,我们使用了OLED的电流效率降低和电气特性变化之间的已知相关性。OLED的电压-电流特性会随着退化而变化,我们需要更高的电压才能在OLED使用后具有相同的电流。我们感测相同预定电流的电压,以估计每个子像素处的OLED退化,并使用查找表将OLED电压偏移转换为亮度补偿值。
图15比较了低应力和高应力的随时间变化的亮度曲线,没有和有重复的OLED电压感应和亮度补偿。通过OLED退化补偿,高应力和低应力子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异可以最小化。我们用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JB Compensation间隔为2000小时)来感应OLED的退化,因为OLED的退化比TFT慢得多。我们不完全补偿OLED的亮度以保持初始亮度,因为OLED补偿反而会加速退化。相反,我们将OLED的亮度与目标退化曲线相匹配。图16(a)展示了OLED面板由于OLED退化导致的图像残留。图16(b)展示了在OLED退化补偿之后,图像残留的急剧消失。
Off-RS Compensation是补偿TFT电压漂移的间隔(解决临时图像残留),累计4小时补偿一次。JB Compensation是补偿OLED像素亮度的间隔(解决永久图像残留),累计2000小时补偿一次,WBC后的WBE面板的间隔时间缩短到500小时一次,大概率是LG Display测试认为2000小时间隔OLED像素亮度衰减后,大部分用户一年只刷新一次,并不能绝对保证各种强度下使用后视觉上的均匀性。WBE后的EX面板后加入机器学习测量实现更高精度,像素刷新运作时间(不是间隔时间)从1小时缩短为10分钟(在菜单OLED Care中可以看到具体时间,C2是10分钟完成),补偿间隔过短会影响使用体验,所以提升刷新速度。
https://www.xlr8yourmac.com/audi ... rosstalk_Tests.html
Driving Technologies for OLED Display
https://link.springer.com/rwe/10.1007/978-4-431-55761-6_39-1
一般来说,人眼可以识别与周围区域亮度相差3%的任何图案(一般是灰色的,高饱和度颜色感觉出亮度差异得更大一些)。以往JB Compensation间隔设置为2000小时的原因之一,可以直接看出亮度衰减幅度也就是OLED寿命,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强度一年顶多刷新一次。而OLED.EX后JB Compensation运作时间10分钟,间隔时间调整为500小时,因为OLED用户使用暗色主题的情况较多,人眼对暗部亮度差异更为敏感。
OLED像素亮度衰减后图像残留现象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9053275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0840947
不保持初始亮度,A匹配亮度衰减后的B,整个屏幕亮度衰减
保持初始亮度,补偿像素亮度,以A为基准提升B的亮度
一般不需要提前手动刷新,理论上手动刷新只会在特别高强度使用OLED亮度衰减到有差异才需要用到
或者像Sony补偿TFT功能有问题的情况,一般手动刷新后即可恢复
https://stage1st.com/2b/thread-2152129-1-1.html
网上也有一些非常早期产品的烧屏图片,例如LG C7 2017更改到3S3C堆叠结构后子像素Oxide TFT设计没有配套,红色子像素的电流需求大,Oxide TFT提前衰退,所以拍出来的图片都只有红色烧屏(或者和红色混色的颜色),后期产品都改进过了,一般手动刷新后即可恢复。显示器例如老款AW3423DW,旧固件补偿功能无法正确执行,也不能自行更新固件,只能寄回给Dell升级,新款AW3423DWF功能设计更完善并且可以自行升级,见到G-SYNC ULTIMATE认证和不能自行更新固件的OLED显示器,建议绕道而行避免踩雷。
关于烧屏--OLED作为显示器5年重度使用经验分享
近两年WOLED除了OLED的改进
更高可靠性的Oxide TFT
(A)TFT传输和稳定性特性(B)正偏压温度应力测试
外部补偿电路改进,优化补偿方法和参数,实时检测并补偿TFT来校正Vth和迁移率变化,外部电路对每个子像素进行正确的补偿,持续保持初始高亮度均匀性
像素充电增强技术,提高每个灰阶的亮度均匀性,改善图像质量。
OLED电视机的面板寿命有多久?
https://www.sony.com/zh-cn/electronics/support/articles/00184389
https://www.sony.com/electronics/support/articles/00184389
https://cynora.com/andreas-haldi ... or-points-and-more/
寿命通常是通过向OLED设备施加恒定的电流,并通过监测一段时间内的亮度来测量的。然后,我们用我们想要测量的亮度下降的程度来区分。从最初的亮度(100%)下降3%(97%)被称为LT97,下降5%(95%)为LT95,以此类推。寿命曲线遵循多指数衰减,可以推断出寿命,但为了安全起见,业界通常更倾向于实际测量。
https://www.loewe.tv/int
https://www.hifi-regler.de/fm/pr ... nformation-oled.pdf
OLED面板的预期寿命
与其他技术一样,使用寿命取决于图像设置和用户行为。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在运行30000小时后,亮度仍然是其原始值的50%。由于采用了补偿算法,图像质量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基本保持不变。
其实JB Compensation间隔已经说明OLED寿命了,不过这个详细描述只存在于10年前的商用型号说明书里,现在怕用户误操作都砍内容
https://www.lg.com/us/business/oled-displays/lg-55EJ5D
为什么厂商不经常宣传呢,就好比大部分人不知道现在笔记本LED背光的LT50不像桌面显示器30000小时而是15000小时,就怕网上有网友用笔记本掐着表用
LCD显示器LED背光寿命约为30000小时或8年每天使用10小时,但是不保证8年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指正常操作下从初始亮度级别到亮度降低50%的时间。 通常,LCD 显示器面板的背光亮度寿命为 30k(30,000)小时
9.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HDR不多介绍了,买高端电视当显示器用那就是为了用HDR
为了重现影像的真实感,现在的流媒体遍地4K UHD + HDR10/Dolby Vision,可以说播放设备不支持是绝对不行的
HDR播放必须至少支持10bit,OLED电视原生10bit面板对同价位8bit+FRC面板的LCD显示器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还是属于比较新的技术,从摄像到后期制作、分发到显示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现阶段来讲大部分用户的显示设备才是真正的短板
现在大部分LCD显示器HDR支持做的非常稀烂,VESA认证的DisplayHDR显示器也是乱搞赚钱,用坛友比较夸张的话说就是背光塞个灯泡都能过
DisplayHDR 400这种假HDR只会让人觉得HDR没什么用,而HDR电视有庞大的游戏主机玩家群体支持
加上游戏主机在HDR支持方面做的更到位,所以坑少,玩家也更容易看见真正的HDR显示效果
高端LCD电视使用VA面板的更多,因为电视上对比度更重要,VA原生对比度高在5000:1左右
上图左侧VA右侧IPS,VA使用更少的局部调光分区就能接近原生对比度1000:1的IPS上千分区的效果
下图是Samsung Display在还没量产大尺寸QD-OLED时为了销售VA自卖自夸的情况
量产QD-OLED以后Samsung就不是上面的说法了
虽然VA原生对比度比较高,配局部调光分区控光更容易实现好的效果,但是实际VA配上千分区效果也是远不如OLED的
因为VA可视角度不如IPS,使用VA的高端电视会加入广锐视角膜来提升可视角度,原生对比度(非局部调光后)也会随之降低
就需要加入更多的分区控光来达到更好的控光效果,此时性价比就会变得奇低,同时局部对比度还是不如OLED
https://www.flatpanelshd.com/article.php?subaction=showfull&id=1677051224
https://www.techradar.com/reviews/samsung-qn900c-review
High dynamic rang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a mini-LED backlight
https://opg.optica.org/oe/fulltext.cfm?uri=oe-26-13-16572
从理论上讲,Mini LED背光的分区数越多越好,如果能做到像素级分区,就可以追平OLED的显示效果。但随着分区数量的上升,其驱动成本、LED的使用数量、背板线路的复杂程度都会造成成本的直线上升。此外,显示技术最终还是靠人眼来评价和感知,理论参数值的提高不意味着人眼感知也能够提高。通过设计并进行主观实验,可以确定人类对光晕效应的视觉感知极限。峰值信噪比(PSNR)是一种用于量化显示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差异的评估指标,这个值在实际应用中应大于47.4 dB。
基于此,可以提出对分区数量的要求,对于高对比度5000:1的LCD面板,超过2000个分区即可,对于对比度(CR)2000:1的LCD面板,需要超过3000个调光区域。所以如何在性能与成本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在保证人眼感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分区的数量是显示终端在Mini LED背光技术应用时的一个重要课题。
Halo effect in high-dynamic-range mini-LED backlit LCDs
https://opg.optica.org/oe/fulltext.cfm?uri=oe-28-24-36822
观看距离近也决定了需要更强的可视角度和更多的局部调光分区,而大尺寸分区背光电视的分区数量一般是为客厅观看设计的
LCD电视面板尺寸大也更容易看见黑态漏光背光不均匀的缺陷,局部控光后光晕这类画面瑕疵也更容易放大
这也是推荐用局部对比度更强的OLED电视做显示器的原因之一
https://www.rtings.com/tv/tests/picture-quality/viewing-angle
https://www.rtings.com/monitor/t ... ontal-viewing-angle
https://www.rtings.com/tv/tests/ ... y-screen-effect-dse
https://www.rtings.com/monitor/t ... ity/gray-uniformity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理论,那使用Mini LED背光的高端LCD电视实际效果到底如何
刚好也用LG C2做显示器的小包评测测完了TCL X11,深度评测,VA+Mini LED+1920分区,硬件规格可以说顶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y1e7fF
https://t.bilibili.com/809243938191835174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528160&pid=52908917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528160&pid=52910240
Halo Effect(光晕效应)是指光线从明亮的物体泄露到邻近的黑暗区域,Clipping Effect(削波效应)则是指当光线泄漏到邻近区域后,亮度衰减。Mini LED上会出现一种现象,亮度越高泄露到邻近区域的光线越多光晕越大,削波效应又导致亮度没法很高,不然在高亮度场景抑制光晕控光算法上很难处理。
实际看看索尼X90L的控黑效果,典型的不该亮的时候亮了,该亮的时候又不行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s4y1G739
Mini LED实际使用被像素级控光的OLED秒杀也很正常
因为我们实际使用时不是跑方块圆圈测试亮度,而是各种复杂的画面,Mini LED背光延迟问题也会显现
虽然说VESA后续又推出了针对自发光设备的DisplayHDR True Black认证,DisplayHDR 1.2规范也提高了性能要求,避免了LCD显示器塞个灯泡就过的尴尬场景,但我觉得命名还是过于草率,大部分消费者一定会认为数字越大越好,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True Black的区别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2 ... olor-gamuts-for-all
https://www.ithome.com/0/766/407.htm
https://displayhdr.org/performance-criteria/
https://displayhdr.org/pr/%E8%A7 ... %E7%AD%89%E7%BA%A7/
An Analysis of the DisplayHDR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 and Its DisplayHDR True Black Specification Extension
https://si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msid.1031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373176300
为了让消费者比较高亮度显示器(DisplayHDR)和深黑色显示器(DisplayHDR True Black)的相对优点,我们引入了感知对比度长度 (PCL) 作为一个现实的衡量标准,其中包括亮度、黑位以及周围的照明,然后进一步指出这些参数如何影响人类视觉的感知能力。
黑暗、昏暗和平均观看条件下的感知对比度变化,纵轴感知对比度、横轴物理亮度
图6揭示了三个关键信息。首先,即使在非暗室环境下,深邃的黑色水平仍对视觉亮度和感知对比度产生显著影响。在相同亮度下,DisplayHDR True Black因其更深邃的黑色表现,能提供比DisplayHDR更高的感知对比度。其次,在相同PCL值(红色虚线)下,图表显示DisplayHDR True Black与DisplayHDR的等效亮度。例如在暗环境中,DisplayHDR True Black约等效600 cd/m²亮度,而其白色亮度与DisplayHDR基本持平,约为1000 cd/m²。第三,如图所示,SDR性能明显逊于DisplayHDR及DisplayHDR True Black。满足新版认证标准所需的亮度水平,已显著超越高阶SDR性能的基准线。
动态范围大不等于图像整体亮度高
上面提到了保持深邃的黑色能够对视觉亮度和感知对比度产生显著影响,OLED通过牺牲亮度(降低偏光片透光率提升抗反射性能)换取更低黑位提升实际显示效果的做法,确实是现阶段大众很难理解的,除非真的用使过才容易理解。抗反射性能其实是显示设备最重要的参数,要放到第一位
https://news.lgdisplay.com/en/20 ... viewing-experience/
色彩表现力和图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的对比度,这是衡量显示器产生光线创造最亮和最暗颜色的能力。黑色越深邃,对比度越高,最终的色彩表现力和图像质量也越高。具体来说,显示器的黑位对你的观看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UL Solutions评估了两种环境下各种显示器的黑位(Black Level),绝对黑色的暗室和500lux 的照明环境(类似于大白天客厅的亮度体验)。要被认定为拥有与暗室相同的黑位,显示器的黑位必须在500lux的照明水平下达到低于0.24 nit。UL Solutions是一家世界知名的全球独立安全科学公司,测试零部件和产品制定行业标准。(UL Solutions还出品了坛标配刷榜游戏3DMark,游戏我只玩3DMark) 根据测试结果,LG Display基于氘的 OLED 面板显示出0.15 nit的黑位。通过实现比标准“Perfect Black”的0.24 nit低约40%的黑位,LG Display的OLED 成功成为第一个获得“完美黑 PerfectBlack”验证的面板。
AR(抗反射)处理的优势
抗眩光(Anti-Glare),雾面(Matte)
抗反射(Anti-Reflection),镜面(Glossy)
使用漫反射机制来解决外部反射(眩光)的主要缺点是,Anti-Glare(防眩光)牺牲了预期图像的清晰度
https://www.eizo.co.jp/products/radiforce/rx1270/#tab01
防眩光(AG)型号通过在显示器表面进行凹凸加工来分散外部光线。由于能大幅减少反光,特别适合在照明或外部光线容易映入屏幕的房间使用。抗反射(AR)涂层型号通过利用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干涉(抵消)原理降低反射。该技术既能抑制反光,又不会产生凹凸结构造成的漫反射,同时确保背光透射无阻,在抑制反光的同时避免黑色呈现泛白现象。相较于AG型号,该技术在诊疗室※环境中可呈现更清晰的图像。
抗反射(Anti-Reflection)对比抗眩光(Anti-Glare)
反射率高的AG雾面显示器用起来就像投影仪,才需要更高亮度抵消反射 Samsung Viewfinity S9 VS Apple Studio Display... The 5K Battle!! 一眼就看得出雾面对比度非常低 How Has Nobody Made This Bef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mTV1TOblbA
AG会使文字变得模糊,尤其是边缘
考虑到BVM-HX310的画质和使用环境,面板表面选择使用独有的AR(抗反射)涂层,抑制不需要的内外部光线反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分辨率和对比度。 不影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再现的表面处理 应用于液晶表面的 AR(抗反射)涂层可抑制屏幕内部的光散射,如实再现4K高分辨率。 此外还抑制了使屏幕难以看清的环境光反射,从而使对比度更高,更容易看清。 对比度是显示器在暗室中可显示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比值,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色彩表现就越丰富;反之,整个显示画面就会变得暗淡,不够清晰。但由于显示屏通常置于一定的照明环境中,在该环境中工作时,进入观察者人眼的亮度包括显示器自身发光和显示器表面反射的环境光,明室对比度需要考虑环境光经显示器反射的影响。因而,后者更能反映显示器的工作显示性能。对比度均匀性由亮度均匀性衍生而来,它是指从不同视角观看时,呈现出同一画面不同位置的亮度和色彩的一致性。
大部分人认为的镜面
实际低反射率的AR镜面
表面处理决定了抗反射能力,同样是镜面效果并不一样 首款AR镜面WOLED显示器抗反射逊于WOLED电视 https://rog.asus.com.cn/monitors ... rix-oled-xg27aqdmg/
Is Glossy OLED Better vs Matte Screen & QD-OLED? (ASUS XG27AQDMG Review)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6421f7H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PBgHkFQCQ
未来更强的抗反射性能也会下放到AR镜面的WOLED显示器中
https://rog.asus.com.cn/monitors ... rix-oled-xg32ucwmg/
AGLR(AGAR)雾面的OLED显示器其实已经挺黑了,只是没有AR镜面的WOLED电视黑
左AGAR雾面WOLED(反射率2%),右AG雾面HVA Mini LED(反射率5%) 基板和涂层的添加会影响显示器的光学清晰度。这会导致光从显示器表面或内部散射,这种失真现象称为雾度或透射雾度。没有适当的雾度(Haze)控制,显示器将呈现模糊的轮廓和颜色对比度的损失。 LCD显示器一般为25%雾度的AG雾面,就算是搭配Mini LED背光,但是表面处理不升级反射率依然在5%左右,实际使用色准偏差大(受环境光影响实际肉眼看到的色准)黑位非常高,和表面处理升级为AGLR反射率在2%左右的雾面OLED显示器比不具备任何竞争力,而旗舰LCD电视几乎都是抗反射性能强的AR镜面,很大的原因是显示器使用距离比较近,AG雾面更耐脏,避免用户擦拭出现划痕,使用高反射率雾面显示设备通过提高亮度去抵消反射使用只会更加疲劳
在RTINGS这样中高端产品基本都评测过的网站筛选就会发现,现在LCD电视就没有适合当桌面的显示器
选中4K@120Hz@4:4:4、Type LED后,只有两三台中端的勉强能买,而这两三台55寸以下在中国根本不销售
https://www.rtings.com/tv/tools/table
绕了一大圈,为了对比浪费太多时间精力在LCD上,这里还是回到性价比和对比度一样的OLED
如果现阶段电视不买全球份额前几的品牌,或者也不买广播电视领域非常强的像Panasonic这样的品牌
那做显示器的坑也有可能会很多,比如像上面TCL那样,注意多看评测,后面的MediaTek方案成熟了应该能有更多选择
业界对HDR视频格式缺乏共识还将持续,所以选择的时候注意看设备对HDR的支持情况
不过本帖是以支持HLG、HDR10、Dolby Vision的LG电视为主,这部分省略点,具体看图
https://www.flatpanelshd.com/review.php?subaction=showfull&id=1606977052
有的玩家显示器不行,Windows开启HDR可能会有桌面会有褪色现象,这个是比较常见的坑
@3cv08653做了显示器HDR开启相关测试,需要手动切换的显示器记得开启HDR时切换到BT.2020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14973-1-1.html
华硕已经做了一些设置建议
https://www.asus.com.cn/support/FAQ/1041845/
1. Windows 10 只支持 HDR10 模式, 针对一些显示器有提供其他默认的模式(例如 : HDR_HLG)会不支持, 因而形成串流上的不同步, 造成显示器上有色域上褪色的感受, 倘若选择其他预载 HDR_PQ DCI 与 HDR_PQ 2020 也可以支持.
2. 当 Windows 进入 HDR 模式, 操作系统会转换 non-HDR 内容成 ( 例如: 桌面或常见应用) sRGB 模式. 在进入 HDR 模式前, 会感受到这些区域有退色的感觉. 若是选择 sRGB 模式, 则不论是否有选择 HDR 模式, 则前后感受上是趋近一致不会有退色的感受.
3. 若显示器选择 BT2020, DCI-P3 色域为标准模式, 在系统下打开 HDR模式时, 则亦会感受到有退色的状况,这是正常的反应,如上述所说,属于正常现象。
4. 我们建议只有在支持HDR的内容显示时才打开HDR模式,而不是一直打开。
顺便把NVIDIA控制面板的动态范围改为完全
如何使用HDR,电视需要打开HDMI Deep Color
Windows下当然是打开系统设置的HDR,快捷键Win+Alt+B,电视会自动进入HDR模式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 ... c-6f97-bbc6c5ef24e6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d ... f-your-hdr-display/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 ... 1-6402-0faf35d6489d
调整HDR/SDR亮度平衡,使SDR/HDR切换时,HDR下的SDR内容亮度和SDR下保持一致
上面介绍了自动亮度限制,HDR下不能锁定,这里建议调低,SDR/HDR切换对比一下
像上文评测中LG C2 42寸这样的小尺寸和65寸性能不一样,HDR下限制会比较大,这一代设置比较保守
如果不能接受小尺寸在HDR下全屏亮度限制到SDR下的一半,不建议一直开启HDR,可以等新款
一般专业需求的使用者SDR下亮度都会锁定在100cd/m²左右,加上OLED电视面板抗反射性能好,性能是足够的,如果需要可以一直开启HDR
支持HDR的游戏基本游戏里打开就能用,播放器只讲**
https://**.daum.net/
确认播放器状态,注意要先打开系统的HDR,不然会变成HDR转SDR
或者用[-]自动切换SDR到HDR
字幕亮度需要自己调整颜色透明度
另外像VLC Media Player也能直接播放HDR视频,其他操作系统自己研究
https://www.videolan.org/
流媒体方面推荐阅读J叔流媒体对比大作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58013-1-1.html
流媒体因为HDCP(高清数字内容保护)的问题,Windows桌面下要观看推荐用App或者Edge浏览器
https://help.netflix.com/zh-cn/node/23931
播放本地Dolby Vision片源推荐还是用WebOS自带的播放器或者用常见的Apple TV配Infuse
https://www.lg.com/cn/support/smart-share
https://www.lg.com/us/support/help-library/smart-share-for-windows-installation-setup-and-use-pc-software-CT10000020-20150131526101
虽然装插件用Windows自带的Movies & TV也能播放
https://apps.microsoft.com/store/detail/dolby-vision/9MVMZ93N61T9
https://apps.microsoft.com/store ... cturer/9N4WGH0Z6VHQ
https://apps.microsoft.com/store/detail/movies-tv/9WZDNCRFJ3P2
Microsoft在Windows 11中新还加入了自动HDR,可以让较旧的SDR游戏也能支持HDR,还需要时间改进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 ... 2-a742-e027ca7aa79c
自动HDR(Auto HDR)取名比较奇怪,是SDR转HDR(逆色调映射),不是自动打开HDR
这部分更新在”实时SDR转HDR,逆色调映射“这个帖子中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37632-1-1.html
色调映射
Dynamic Tone Mapping 和 HGiG
编辑中。。
工具篇
大尺寸显示设备用户必备系列
1. PowerToys
https://github.com/microsoft/PowerToys
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windows/powertoys/fancyzones
大屏需要的是其中的FancyZones,这部分可以参考David Zhang的视频
How I Use a 4K TV as a Monitor for Productivity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Q4y1d7t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tAs56ar48

还可以搭配Aquasnap和Groupy
https://www.nurgo-software.com/products/aquasnap
https://www.stardock.com/products/groupy/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912170/Groupy/
2. Wallpaper Engine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31960/Wallpaper_Engine/
看封面你就能知道这是个赛车游戏,老司机都懂不多介绍了,OLED开车必备
再搭配操作系统的屏幕保护程序和自动隐藏任务栏隐藏桌面图标,直接进行一个超速的驾驶
https://steamcommunity.com/workshop/filedetails/?id=1591983245
3. 远程控制
https://github.com/Maassoft/ColorControl
C2是电视不支持DDC/CI(显示数据通道命令接口),也不像显示器48GQ900有官方软件LG Calibration Studio
但是可以用ColorControl网络控制,LG Controller - Expert 基本包含所有设置,也可以模拟你遥控器操作动作
常用的开关屏幕和开关电视,喜欢用屏幕保护程序还是用这个自己选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430612&pid=50318465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430612&pid=50320249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接ColorControl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用了五六年动感应遥控器习惯改不了了
一个广告拍完后加上好多特技,键盘一键(Duang~),屏幕很黑,亮度很亮,画面很柔,结果观众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种软件
……这几个月下来之后,起码我用了很舒服,现在我每天还在用,我还给论坛推荐用:“来!来!来!大家试试看!”
LGTV Companion
https://github.com/JPersson77/LGTVCompanion
电脑关闭、重启、闲置时自动管理LG电视状态
ColorControl也是带这个功能的,看自己需求选择
PG42UQ/PG48UQ因为是显示器支持DDC/CI,应该是可以用EasyMCC和MonitorControl的
https://bluesky-soft.com/en/EasyMCC.html
https://twinkletray.com/
https://github.com/xanderfrangos/twinkle-tray
https://github.com/MonitorControl/MonitorControl
https://github.com/waydabber/BetterDisplay
当然也可以用RS232来批量控制电视,也非常适合多屏玩家操作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51030-1-1.html

https://www.reddit.com/r/OLED_Ga ... _lg_42_oled_set_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DYCCZo1xQ
https://blog.csdn.net/shallen320/article/details/44935375
LG Magic Remote(动感应遥控器)不只是IR(红外)还有RF(射频),多屏控制得换一种方式
@醉酒棕熊 帮你解决多屏遥控问题了,是时候提前下单C2组三屏配火神4090了,火神4090如果只有一个HDMI 2.1记得要买三张
我已经下载软件和下单数据线,就等你寄三台C2让我先试试了,记得后面一起打包4090,我Steam游戏贼多,可以帮你完整测试兼容性
4. 图像处理
电视对显示器的优势之一,上网冲浪网络视频难免各种渣画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7Tj_3GLMY
LG电视要在PC下用TruMotion,先要在家庭控制面板把PC标签改回HDMI,关闭NVIDIA控制面板的G-SYNC,
刷新率设置成60Hz以下(120Hz是没有效果的),打开电视设置的TruMotion,即可插帧,其他味精选项也是一样的前置要求
其他品牌的电视如果无法在桌面高刷低输入延迟模式下启用味精模式可以尝试使用下面这些办法
一种办法是多接一个DP转HDMI接到电视(HDMI 2.0即可),方便用切换输入源快速切换模式,看不到主屏幕时用快捷键切换窗口位置
如果使用150%-200%缩放倒是可以尝试不用PC标签之类的选项,色度抽样影响会变小
这样也不需要接两个输入,然后搭配HotKey Resolution Changer快速切换刷新率来插帧
https://www.rtings.com/tv/tests/motion/stutter
OLED的响应时间非常快,没有拖影来平滑画面运动,24P电影低帧率视频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口吃顿挫感

HDTVTest对这部分做了讲解,不喜欢味精也可以只用电影般运动(老款没选项稍微调高De-Judder)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F411W7GF
https://youtu.be/Z8algu5NfAU?t=230
https://www.rtings.com/tv/tests/motion/24p
120Hz刷新率可以整除24和60,也不会像一些60Hz、138Hz显示器遇到24p Judder的问题
120Hz下就不需要进一步设置了,60Hz下可以使用插帧解决(也是调高De-Judder)
重点来了,了解完上面味精模式开启的前置要求和如何切换刷新率后,LG电视用户就可以使用ColorControl来快速一键切换
首先在NVIDIA Controller页面加入两个分辨率选项(CX、C1的HDMI 2.1带宽是40Gbps所以开10bit色深,面板就10bit无所谓),只接一台的小心改错容易黑屏
分别为4K 120Hz(12bit G-SYNC开启),和4K 60Hz(12bit G-SYNC关闭),HDR我习惯用快捷键Win+Alt+B这里演示不加进去了
然后在LG Controller页面,新建Steps,Actions和NVIDIA Presets,再设置一个启动快捷键
Steps分别为HDMI_1_icon(pc), NvPreset(4K 120Hz)和HDMI_1_icon(hdmigeneric), NvPreset(4K 60Hz)
原理就是快速切换HDMI标签和刷新率,PC配合4K 120Hz,HDMI配合4K 60Hz来达到开关味精模式的目的
记得标签改动后,图像模式也会变动,修改一次就能在不同标签下保存,所以也不一定要在ColorControl下加入图像模式切换
PC下我习惯用游戏优化器(关闭味精),HDMI下习惯用影院(开启味精,增加输入延迟)这样来区分,一键快速上网冲浪
5. 自定义分辨率
自发光显示设备都可以做到黑边完全不发光,优势之一,大尺寸显示区域自由调整
LCD显示器没有像素密度优势的高价电竞智商税型号也即将成为历史
Is the 42-Inch OLED TV better? LG C2 42 as a PC monit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_AFseYleE
本来需要驱动面板自定义分辨率,不过现在已经做到游戏优化器里了
并且可以调整显示位置,嫌太大或者显卡带不动可以开
http://www.displaywars.com/42-inch-16x9-vs-38-inch-21x9
https://nvidia.custhelp.com/app/ ... /custom-resolutions
https://www.nvidia.com/content/C ... ings_Dialog_Box.htm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91848&pid=51954607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510674&pid=52452465
除了控制面板自定义分辨率,同类型的还有一些软件
Custom Resolution Utility
https://www.monitortests.com/for ... olution-Utility-CRU
HotKey Resolution Changer
https://funk.eu/hrc/
DisplayPort 1.4转HDMI 2.1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 ... 429431&pid=50263966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95505-1-1.html
https://forums.macrumors.com/threads/dp-usb-c-thunderbolt-3-4-to-hdmi-2-1-4k-120hz-rgb4-4-4-10b-hdr-with-apple-silicon-m1-m2-now-possible.2381664/
6. 支架
大部分显示器定位的电视自带底座设计都不如A90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u0Tbym4QI
如果不能用Ergotron HX、LX这类支架又不想垫高还有用推车支架的话,还有一种简单粗暴
又比较适合42寸的(G2的桌面底座设计不太行,有人不挂墙买这种配G2)
https://www.reddit.com/r/OLED_Gam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_AFseYle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11J7w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Rh6aYq5-4
7. 桌面控制器
https://github.com/davidz-yt/desk-control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JSREjWH7Y
8. 运动传感器
https://github.com/davidz-yt/lg-oled-auto-slee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6wAEJOdBq8
9. 越狱
RGB玩家可以root电视装自制应用,不需要买Philips Hue Play HDMI Sync Box了
https://github.com/RootMyTV/RootMyTV.github.io
https://github.com/webosbrew/dev-manager-desktop
https://github.com/webosbrew/webos-homebrew-channel
https://github.com/TBSniller/piccap
https://github.com/hyperion-project/hyperion.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eLbMd8IVwM
10. 折叠、卷曲
想买更大尺寸的__偷偷玩怕被老__发现了怎么办
刚好有几款老__不在家,才能玩的__,只要__元就能抱回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dR1C4NTHc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94y1Q7B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ZtTk3hXj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t411p7Gu
可以看出未来显示设备的形态,这个你只能重新买一台,并不能折叠现有的,这种工具是钱包
本版代言过无数产品的过气网红@风车车曾经说过“其实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都不是问题”和“稍微多花点钱”,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y1i7M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Gii3wPj5TU
开始使用
最后
当然是致敬每一位在显示技术中付出努力和创新让超越现实成为可能的科研人员
https://www.tsinghua.edu.cn/xswyh/info/1020/1056.htm
https://ias.hkust.edu.hk/news-me ... 2019-kyoto-prize-in
https://ashk.org.hk/zh/member/%E9%84%A7%E9%9D%92%E9%9B%B2%E6%95%99%E6%8E%88/
What Experts Say about OLED TV - Dr. Ching W.Tan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11d7K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4PNdaQYgg
https://skl.hkust.edu.hk/zh-hant
https://skl.hkust.edu.hk/zh-hant/lab-visits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OLED代表显示力量崛起和未来方向
https://www.cena.com.cn/industrynews/20191122/103437.html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67/93849.htm
https://www.sid.org
https://www.sidchina.cn/col.jsp?id=149
https://www.sid.org/Awards
https://www.sid.org/Awards/SID-Annual-Award-Winner
编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