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errytsao 于 2024-4-9 10:36 编辑
自从LG从2020年开始出48"开始, 本人桌面主显示器就一直是WRGB OLED
不经意间G4竟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一次, Vincent和Classy俩大佬都还没出正式Review
48CX 2020年10月底
48C1 2021年4月中
55C2 2022年5月初
55G3 2023年6月中
55G4 2024年4月初
首先看到的第一个不同点, 外包装侧面上的纸质标签变成纸板上直接印刷

制造商(生厂者)多年来第一次从LGE中国变回LGE大韩民国
生产企业(整机组装和调试)则从广州新谱转移到LGE印尼, 面板当然还是LGD在韩国坡州或中国广州的工厂


进口商品自然要新增进口商, 有意思的是LGE惠州而非LEG中国(北京), 同时因为物流因素出厂日期也会比原来国产组装早不少

功耗上, G4 55"/65"/77"相比G3略微增加或相同, G4 83"因第一次同步采用最新MLA面板功耗有一定增加, 当然性能也大幅提升


重量上G3和G4基本保持一致

喜闻乐见的Full Service Menu识面板时间, 可以联动之前C2/C1的帖子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11724-1-1.html
G3 55" Module 18/00/1/04, FW C.07.01.0A.0, JB 0005

G4 55" Module 18/00/1/04, FW C.0A.00.40.0, JB 0008
无论从Module Info还是Module Info 2上看, 面板硬件上都属同一代, 今年的性能提升主要还是靠SOC芯片和固件

三个新增的主要设置
Dolby Vision PC, 对主要用madVR Passthrough的用户来说起反作用, 而且PC上看HDR一般以预览为主, 主要时间还是交给碟机和ATV 4K

Dynamic Tone Mapping下的Pro设定(色调映射曲线), 主要适用场景是游戏环境下HDR的亮度和细节之间的平衡
LG相当于把Calman校色软件的部分功能直接给你玩, 100=Clipping(无色调映射), 数字越低则越早Rolling Off
举个极简例子, 假设G4内部设置峰值亮度为1500Nits, 那4000 Mastering(LG默认曲线)设50意味着电视机会从750Nits开始Rolling Off以保留高光细节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Windows设置中不像120有120Hz和119.880Hz可选, 144只有143.988Hz, 并没有144Hz整数帧率
2160p/143.988Hz/RGB/12bpc, DV/HDR10/SDR下开启12bit都会因带宽不足变成4L6 24Gbps DSC

2160p/143.988Hz/RGB/10bpc, DV/HDR10/SDR都可以完美4L12 48Gbps, 游戏场景设置

2160p/120Hz/RGB/12bpc, DV/HDR10/SDR 4L12 48Gbps当然没问题, 看片场景设置119.880Hz(可以整除23.976Hz和59.940Hz)
嫌麻烦的也可以所有场景下10bpc, 毕竟电视机面板只有10bit(具体Processing可能是12bit甚至16bit), 使用12bpc更多是为了纠错冗余

其它设置和之前我写的大同小异就不多说了, 有兴趣的可以参考这篇老文章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1354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