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daviddd

[散热] Gentle Typhoon-被驯服的台风(温柔台风)-GT360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dragoon 发表于 2022-1-6 11:57
刚在楼主买了3把gt3600,装了两把在mk3s上
在c8i上最高转速分别为3324和3369,这是为啥呢?(我都是 ...

这个有几方面原因:
1、制造误差,官方数据是10%,实测在相近条件下(自由空气,开放环境),最高转速误差接近210转,基本都是下偏。铁损、铜耗、驱动电路元器件的制造误差、霍尔传感器的贴装位置误差加在一起,确实不少。
2、安装位置使用环境,两侧贴近不同的障碍物时会影响转速,GT对于进风侧的障板更敏感,夹在D14中间就比吹U12A阻力大,甚至和D15比都有差别(D14鳍片有比较密的齿);还有输入电压的偏差(主板FAN输出相关电路也有一定的压降),导致实际转速也有5%左右的差别。
3、空气环境,温度湿度导致的气体密度和能量的变化也对转速有不少的影响,比如在32℃相比10℃时最高转速也会高些,约3%的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风扇转速变化和主板插座的电流限制关系不大,在12W以下功率级别,主要还是电压的影响比较大。
相同参数的定子线圈所提供的功率基本上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
看风扇电机主控的发展,PWM频率越来越高,转速和波动控制会越来越精细,但现阶段主板的风扇控制处于停滞状态,近两年也顶多会出现可精细编程buck+boost的DC/PWM独立控制器,可以适当“超频”风扇,或者将大量的24V工业扇引入PC的12V环境中。
发表于 2022-1-17 0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5-13 14:06
轴噪换来的是高转速高风量下的高可靠性,再说就是滑动轴承的也有轴噪啊,还会越来越大。之前换了几个贼贵的S ...


正常用的风扇轴承3*8*4的哪家的好用,手里有些双滚珠的风扇想换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gaojian520 发表于 2022-1-17 04:10
正常用的风扇轴承3*8*4的哪家的好用,手里有些双滚珠的风扇想换了,

我能买到的里边 SKF W639/3-2RS1是最好的,只有SKF有橡胶防尘盖的,而且润滑脂最好,其它都是金属防尘盖。也有个原因就是这个规格胶盖少,相对冒牌的少一些,只不过价格贵每只要13,4块了。金属防尘盖的只要是正品都差不太多,就是830ZZ或者693-2Z,NTN,NSK还有那个不可描述的新日微都可以。3*8*4这个规格基本都是6~8珠塑料保持架,比较合适中低速的扇子。
麻烦在于市面冒牌和翻新的占大多数,雷太多。

点评

我买的NMB的,4块5一只,不知道真假,给我的9S换的,没啥噪音  发表于 2022-1-17 09:23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10 收起 理由
gaojian52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2-1-17 07:19
我能买到的里边 SKF W639/3-2RS1是最好的,只有SKF有橡胶防尘盖的,而且润滑脂最好,其它都是金属防尘盖。 ...

前几天又买了几只NMB的,今天又买了NSK的,回头都试下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gaojian520 发表于 2022-1-17 09:43
前几天又买了几只NMB的,今天又买了NSK的,回头都试下

效果好就行,只要供货的靠谱不忽悠就都差不多。
发表于 2022-1-1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2-1-17 07:19
我能买到的里边 SKF W639/3-2RS1是最好的,只有SKF有橡胶防尘盖的,而且润滑脂最好,其它都是金属防尘盖。 ...

橡胶盖本身相比金属盖有优势吗,搞几个去
发表于 2022-1-1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y-x 于 2022-1-17 22:39 编辑
deigo_block 发表于 2022-1-6 13:06
双滚珠轴噪肯定有的,但耐操啊


其实 fdb(真fdb)在家庭环境下 也很耐cao。。。
我的镰刀21f 差不多转11-12年了 性能感觉没啥变化

现在有些品牌的fdb是假的
发表于 2022-1-17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2-1-17 21:47
效果好就行,只要供货的靠谱不忽悠就都差不多。

晚上换了几只联想的风扇,换完感觉有沙沙的声音,有点郁闷,明天试试NSK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2-1-17 22:32
橡胶盖本身相比金属盖有优势吗,搞几个去

实际用区别不是很大,橡胶盖的在SKF称呼是接触式密封,金属盖还是有点间隙的,因为材料不同,橡胶盖用的润滑脂最贵,因为如果溶胀的话轴承性能非常受影响。
胶盖密封性好但还是有接触摩擦,极限转速会低一大截。但因为这点摩擦阻尼也会缓解一些换相的振动,在高速的GT影响不明显,低速的GT会有一些效果。
GT轴承的润滑脂本身就和SKF胶盖的是一个等级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寿命
发表于 2022-1-1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2-1-17 23:21
实际用区别不是很大,橡胶盖的在SKF称呼是接触式密封,金属盖还是有点间隙的,因为材料不同,橡胶盖用的 ...

一大截这么严重的吗,大概百分之多少?超过两成我还是用金属盖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gaojian520 发表于 2022-1-17 23:17
晚上换了几只联想的风扇,换完感觉有沙沙的声音,有点郁闷,明天试试NSK的 ...

翻新水洗的GT3000也是轴承沙沙的响,我试着拆开轴承清洗后分别加了些美孚XHP222 和克虏伯72-102 后明显好转,尤其是72。不过这两种都是过期好久的。
要是翻新轴承的话可以这样试一试,不过成本高(新买克虏伯的话太贵了),费时间,还伤眼睛。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2-1-18 00:47 编辑
NJM2068 发表于 2022-1-17 23:49
一大截这么严重的吗,大概百分之多少?超过两成我还是用金属盖的吧 ...


极限转速大约差40%,具体不详细,不过记得大约是70000和40000的样子,肯定没多打0,风扇上用的和极限差不老少呢。就是不好买,还挺贵。效果不是很明显,真心不如用短命还咬塑胶的酯类润滑来的明显。
发表于 2022-1-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2-1-18 00:43
极限转速大约差40%,具体不详细,不过记得大约是70000和40000的样子,肯定没多打0,风扇上用的和极限差不 ...

哦,那没事了,我还以为是安到风扇上转速会变低哈哈哈哈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2-1-18 19:41
哦,那没事了,我还以为是安到风扇上转速会变低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我没说清楚严格的说这个是叫许用极限转速,还有个参考极限转速一般是许用的两倍左右,要是直接转到参考的数值,基本厂家是不给任何寿命保证的。不过各个厂家的都不太一样,实际使用还要乘好多小于1的系数。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有些厂商已经把这些参数都给玩坏了,科技进步的只是话术和偷换概念,预期寿命的所有相关参数都被篡改,故障率L10被改成L100不说,故障本身的定义也从一成的下降变成了完全失效。厂商们讲段子的能力远远超越郭德纲,逢粉必残没毛病。
 楼主| 发表于 2022-2-5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风的电路设计还是偏向可靠性,无论低速还是高速,驱动PWM频率对应每种转速都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线圈调整输出的频率已达到最高的效率,效率高,发热就低,最大程度的降低轴承温度以提高可靠性。
发表于 2022-2-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用还是1500以下的场景多,7叶扇在低速下风量不足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PolyMorph 发表于 2022-2-5 18:13
家用还是1500以下的场景多,7叶扇在低速下风量不足

是啊,单转风量还是要靠有效面积来决定,低速尤其是这样。注塑高速扇叶主要受材料性能限制,低速主要受模具材料强度限制,多数厂商还没办法做出和蜡模一样投影面积比高于1的注塑产品。之前的此类扇叶都是熔模铸造金属材质,太贵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NIDEC和SERVO使用的主控和EBM-PAPST的共同点都是低功耗,在没有气流散热面积增大的效果约等于零,无论是滑动还是滚动轴承,温度提升严重降低寿命,即便GT-Hi的转子罩开了透孔,SERVO还是考虑了积尘的影响而选择高效的主控来降低发热。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旋转方向和人类活动时右利多(潜意识保护心脏侧躯干)习惯加工制造右旋螺旋线有关
扇叶切向叶型是要给不断加速的气流以接近的轴向分力,以获得低速时的最大效能。
至于航模的定距螺桨的叶型多数是由于动力机头转矩有限,材料强度是最大的限制,前后侧对称可降低旋转阻力和振颤。早期的压燃煤油乙醚二冲机头是单机恒速的,竞速线操纵还要靠适配削桨来发挥最大速度。
 楼主| 发表于 2022-2-2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风噪主要是提高输出气流的均匀度,降低气流冲撞。由惯性力导致的径向气流冲撞扇框内壁造成的乱流是比较主要的噪声源。
镰刀形的扇叶能有效降低气流离心力,所以风噪比较小一些,这也算是堵的方式,在现有的轴承和注塑工艺线之下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2-2-2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2-2-28 01:04 编辑

所谓热管的"热干涸"----难道不知道相变后的压力变化会影响相变点?
所谓"热虹吸"----可有没有想过虹吸的三要素?
所谓"逆重力"----毛细现象液流方向都逆了重力的话冷凝端都在上时会热到爆炸?
这些笑话竟都是宣传的独门绝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诀窍莫非都是在笑林广记中找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12CM设计和工艺都是顶着材料和模具的极限做的,直接放大到14CM就算厚度也同比到2.9也不会有均衡的表现,外圈径向间隙就保持不住原来的精度,还有轴承和动平衡,就看市面上14CM扇子的轴都还是3mm的呢,这为了通用降低成本无可厚非,可还把可靠性标注的和12CM一样就、、、、、、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2-3-7 00:14 编辑

12CM和轴承有照抄的样板都抄不明白,叶型个个抄成切割机,框架没一个抄得出,轴承也就SSO2勉强算是抄全了,14CM连样板都没得抄,等哪个痴厂自己开发?这样的厂子早就被大聪明们(包括”C“)给挤兑没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LGA2011丢通道现象比LGA1366多得多,和现在的LGA1700压弯CPU的原因一样,不同型号钢材的强度相差太多了,背板变形是一定会发生的,无论是弹性还是塑性。散热器的凸底弥补了小幅度的变形却解决不了LGA1700这么大的变形。加强的背板又让机箱兼容性变差,不过DIY注定就是要填这些散热相关的坑,成本么,只有等灯大人修改标准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是坐垫不够厚硌得屁股疼,偏偏有那洋大夫开药方是买顶新帽子,各诊所都依葫芦画瓢照方施药,甚至还有家民营医院也跟进杀价,最神奇的是还真有人说换了新帽子就治好了,而且还挺好看。 ---------- 这两个月论坛现象---------装睡的永远叫不醒啊。
发表于 2022-5-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好奇,许多3pin的B8AS B6AS 有4pin口能改造pwm么。还是芯片不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MDC 发表于 2022-5-20 11:41
比较好奇,许多3pin的B8AS B6AS 有4pin口能改造pwm么。还是芯片不支持?

多数黄线是停转保护不能测速的接线的焊盘是4Pin的B8AS都可以补上PWM控制线,前提是原厂的。B6AS原厂的十分少见,如果是PCB引出线焊盘是4PIN多数可以PWM。
三线B8AS增加PWM后12V最低转速也在900~1300之间,主控芯片不同之处在于测速脉冲(外部上拉)输出和停转保护(高电平),PWM控制倒是都有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主控有差异,其它外围元件没仔细对比,PCB完全一样 ,两种主控都是SSOP16完全兼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21:38 , Processed in 0.012331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