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witson

[散热] 【原创】水冷的秘密-1/4基础篇& 2/4进阶篇-68K字27X图CHH首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rkness66201 于 2010-11-4 06:11 编辑
witson 发表于 2010-10-25 09:02
关于军工的例子暂且不予置评,我始终认为这种竞争激烈、忠诚度低、更新换代很快的民用市场和军工市场不是 ...

军工那个.......纯粹是想到那句说那句而已

卡耐基也教育我们要减少无谓的争论,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要实现热平衡,发热量就要等于散热量,而发热量自然就取决于热源,即CPU/GPU满载时的发热功率了(时间什么的就忽略吧),自然作为中间量的导热量也就等于发热量等于散热量了,和冷头的设计无关。

感觉这个有点像汽车,无论引擎多么强劲,达到最高速度时肯定处于匀速状态,即受力平衡的状态,拉力肯定等于摩擦力,当然不同的车,速度就差得远了。

算了,不管这玩意儿了,搞定第二页剩下的几个~~


微水道式的冷头会在底面上做出很多异常精细的狭长水道或四方小铜柱,使底面与水冷液接触的面积增加到最大,迫使水冷液高速通过密集的水道并产生较大的乱流,从而高效的吸收底面传来的热量。
前面都是以冷头作为主语,而最后一个分句却变成了以水冷液作为主语,这样很容易产生误解,在从而后面加上“使水冷液”会更好。

为了克服单个冷头的缺点,就有了全覆盖冷头的诞生。
这个......还是严谨点好,毕竟全覆盖冷头也不是多个的,在单个冷头前加上“传统的”感觉好点

最终到底是冷头吸热能力增强的正面作用取胜,还是水温上升的负面作用取胜,就要视乎你的水冷系统的具体情况了。
这个我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说持保留态度了,就像上面所说到的,水温上升同样会改变冷头的性能的,至于水泵加强后,这个量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还是可以抵消掉,还是怎么着,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只能说持保留态度


好,进军第三页
发表于 2010-11-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了 这个必须要顶...
发表于 2010-11-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慢慢看...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10-11-3 21:06
军工那个.......纯粹是想到那句说那句而已

卡耐基也教育我们要减少无谓的争论,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要 ...

微水道式的冷头会在底面上做出很多异常精细的狭长水道或四方小铜柱,使底面与水冷液接触的面积增加到最大,迫使水冷液高速通过密集的水道并产生较大的乱流,从而高效的吸收底面传来的热量。

前面都是以冷头作为主语,而最后一个分句却变成了以水冷液作为主语,这样很容易产生误解,在从而后面加上“使水冷液”会更好。

部分接受你的意见,原文已经修改,感谢语法挑错。
为了克服单个冷头的缺点,就有了全覆盖冷头的诞生。

这个......还是严谨点好,毕竟全覆盖冷头也不是多个的,在单个冷头前加上“传统的”感觉好点

这里指的是相对单个冷头针对单个部件,全覆盖冷头针对多个部件,不过为了避免其他人再出现这样的误解,我把原文的“单个冷头”改为了“单部件冷头”。

最终到底是冷头吸热能力增强的正面作用取胜,还是水温上升的负面作用取胜,就要视乎你的水冷系统的具体情况了。

这个我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说持保留态度了,就像上面所说到的,水温上升同样会改变冷头的性能的,至于水泵加强后,这个量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还是可以抵消掉,还是怎么着,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只能说持保留态度

这里嘛......或许你应该继续看你所引用原文下面的那一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的冷排有足够的性能余量,那么这点水温的上升可以被简单的消化掉;而如果你的冷排性能余量本来就捉襟见肘,那么这种水温的上升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变得更糟糕。
发表于 2010-11-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可是,如果是不能完全消化掉,上升了一两度,又不是说太多,这时候就不好说了~~~

算了,下面继续
发表于 2010-11-1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第四页了,有些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发表一下言论而已..........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水管的材质和管径问题。
删去“问题”吧,这两个字有点好像多余~

PS:其实增塑剂改性剂等添加剂的影响并不比材料本身小啊,PVC也是因为加了柔顺剂才能做成柔软的水管,不过这个并非我们了解的方向,毕竟就算了解研究过应该也很难鉴别出来加了什么~
其中既有广受好评的高价产品(比如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的实验用管Tygon R3603),也有街边三块钱一米的浑浊货色,所以只能从使用经验来进行判断。
三块钱的浑浊货色??我倒是没买过复合管,不过我买过几块钱的8MM/12MM硅胶管和联塑的10MM/12MMPVC管,好像都不差啊,硅胶管柔软度相当好(虽然是基本不透明的,这也是硅胶的限制了,我倒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高端一点的水冷系统都很少用),至于PVC管,和网上的图对比了一下,好像无论是透明度和柔软度都不比那些几十块一米的高端管子差啊......

当然,几块钱的管子确实有不少很渣的,也许是我懂得挑吧,还是只是因为我好运~~*/-49
而薄壁管相比之下就很难在不折的前提下弯出较小的圆弧。
感觉把“相比之下”调到“薄壁管”前面会顺点
顺便说说~~~折了就不是圆弧了吧*/-39
折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水冷系统的大忌!
大多数情况??也就是说还有少数情况下.................我猜这个词你加上去应该只是为了严谨些,不那么武断而已吧~

不过它也破坏了水管内壁的光洁度
光洁度又名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的粗糙程度的,这样用在这里.......很显然不妥啊.......也许......改成使表面更粗糙??.......还是不太好......
个人感觉可以把这句话直接删掉,毕竟在水管里塞个东西会使水阻增大应该也算是常识了~~直接“不过它也带来了不少的水阻~~~
(水管折的时候会变扁,而管外弹簧紧密缠绕在水管外面,其摩擦力会阻碍水管变扁从而减低折管的可能)
应该是“弹力”吧,好像没摩擦力什么事
所以宝塔接头对于水管外径的要求其实并不那么严格:
将“对于”改成“对”,多了个“于”字意思可差很远
一般的接头在上紧之后就不能再移动了,
是“转动”吧,毕竟后面介绍的也是可旋转底座
第三种方法是用内壁光滑无转角的铸造弯铜管为原料,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成接头,
比如下图右边的Bitspower接头,这样的方法水阻很小,外观也能做得很漂亮,但是成本也要高得多,目前好像只有Bitspower一家舍得下这种血本。
话说,我倒是看不出这东西和用弯管器弯曲铜管有什么不同啊

两个45度旋转接头就可以组合成灵活变向的蛇管,能有效实现水管做不到的弯曲度和高度,
水管做不到的高度指的是什么啊???
我曾经买过一对这样的工业产品企图用在水冷上,结果发现一对止水快插的重量堪比我的硬盘,外径则是水管外径的三倍,真是被吓到了......后来还发现它水阻不小,最终乖乖的换了Koolance的止水快插
工业产品很萌滴,乃可不要黑它*/-24

其实说到底还是理念不同吧,工业的追求的是质量,要耐压,可靠,至于水阻......呵呵......有了强劲的动力,水阻什么的都是浮云,工业产品显然不怎么需要考虑水阻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0-11-12 13:47 编辑

回复 darkness66201 的帖子

感谢挑错,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具体如下: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水管的材质和管径问题。
删去“问题”吧,这两个字有点好像多余~”
或许语法上不太正确,不过总觉得加上“问题”二字读起来比较流畅。我写文章是比较口语化的,阅读流畅是第一要务,至于语法精准我向来是不太重视的,只要不出歧义就行。

三块钱的浑浊货色??我倒是没买过复合管,不过我买过几块钱的8MM/12MM硅胶管和联塑的10MM/12MMPVC管,好像都不差啊,硅胶管柔软度相当好(虽然是基本不透明的,这也是硅胶的限制了,我倒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高端一点的水冷系统都很少用),至于PVC管,和网上的图对比了一下,好像无论是透明度和柔软度都不比那些几十块一米的高端管子差啊......

我相信硅胶管不被中高端水冷系统使用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够YY,另外,如果有机会希望你实际比较一下3603和一般的透明PVC管,图片是不能完全体会到的......我个人其实并不推荐用太贵的管子,因为在我看来透明管子就是老化后变浑浊的代名词,我更坚持半年换水一年换管,当然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

而薄壁管相比之下就很难在不折的前提下弯出较小的圆弧。感觉把“相比之下”调到“薄壁管”前面会顺点
这里接受你的建议,已经修改了原文。

折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水冷系统的大忌!大多数情况??也就是说还有少数情况下.................我猜这个词你加上去应该只是为了严谨些,不那么武断而已吧~

确实是有少数,曾经在某处Google图片搜索时,见过一个部分管道专门以螺旋形折管方式来装饰的MOD图片。

不过它也破坏了水管内壁的光洁度光洁度又名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的粗糙程度的,这样用在这里.......很显然不妥啊.......也许......改成使表面更粗糙??.......还是不太好......
个人感觉可以把这句话直接删掉,毕竟在水管里塞个东西会使水阻增大应该也算是常识了~~直接“不过它也带来了不少的水阻”~~~
接受你的意见,原文修改为“不过它也令水管内壁不再光滑,从而带来不小的水阻。”

(水管折的时候会变扁,而管外弹簧紧密缠绕在水管外面,其摩擦力会阻碍水管变扁从而减低折管的可能)应该是“弹力”吧,好像没摩擦力什么事

这里写的时候我也犹豫了一下,因为不管是弹力还是摩擦力都不是很准确,当时就先用了摩擦力,现在看来,直接去掉摩擦力可能还更加明白一些。

所以宝塔接头对于水管外径的要求其实并不那么严格将“对于”改成“对”,多了个“于”字意思可差很远

接受你的建议,原文已经修改

一般的接头在上紧之后就不能再移动了,是“转动”吧,毕竟后面介绍的也是可旋转底座

本来我是写成转动的,不过后来想到还有伸缩式的接头,所以在后来特别写成移动。

第三种方法是用内壁光滑无转角的铸造弯铜管为原料,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成接头,
比如下图右边的Bitspower接头,这样的方法水阻很小,外观也能做得很漂亮,但是成本也要高得多,目前好像只有Bitspower一家舍得下这种血本。
话说,我倒是看不出这东西和用弯管器弯曲铜管有什么不同啊

说实话,BP的接头和弯管器弯曲的铜管确实没有本质上不同,问题是,常见的弯管器一般都只能弯壁厚比较小的铜管,而薄壁铜管不适合作为螺纹连接件(没有足够的壁厚来让密封圈压紧),最重要的是,就我自己来说,在国内几乎没见过适合水冷系统用的这类带G 1/4螺纹的弯管,或者是虽然有但做工实在太粗糙......如果是不带螺纹的两端膨胀式弯管倒是有见过的,不过一般只有90度的选择,而且主要是为焊接设计的,表面粗糙,而且两端的凸肩上了宝塔后也实在不令人放心.....

如果你有合适的选择,不妨推荐给大家。

两个45度旋转接头就可以组合成灵活变向的蛇管,能有效实现水管做不到的弯曲度和高度,水管做不到的高度指的是什么啊???

其实是弯曲度的另外一种表述,因为不计成本的话,硬管的形状可以比软管更加灵活,可以局部弯曲而其他部分继续保持笔直,请参考原文中所引用的CWPP那种北桥到CPU冷头的硬管跨接图片。

我曾经买过一对这样的工业产品企图用在水冷上,结果发现一对止水快插的重量堪比我的硬盘,外径则是水管外径的三倍,真是被吓到了......后来还发现它水阻不小,最终乖乖的换了Koolance的止水快插工业产品很萌滴,乃可不要黑它
其实说到底还是理念不同吧,工业的追求的是质量,要耐压,可靠,至于水阻......呵呵......有了强劲的动力,水阻什么的都是浮云,工业产品显然不怎么需要考虑水阻问题....................

确实是因为理念不同才导致了工业产品和电脑水冷产品的区别,不过,工业产品的耐压对我们没用,我们要的精美外观工业产品比较欠缺,而强劲的动力.....呃......正是一般电脑水冷系统的弱项,所以,还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吧.....

另外,工业上也有追求低水阻的大流量产品,只不过一般比较少见采用G 1/4螺纹接口或者四分管接头,但是又追求大流量的设计,或许这样的要求对于工业产品来说本身就是蛋痛吧。
发表于 2010-11-2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捧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枪 的帖子

感谢支持*/-49,希望拙文对你有点帮助。
发表于 2010-11-2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真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强人。前年刚上I7的时候就想搞水,但是都没付诸实践。最主要真的是没高人指点。而问商家呢,又觉得商业味道太浓,怕付了钱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于是上水的想法就一直搁浅。。。今年上480SLI后,在金百度买了一大堆器材回来,这时才发觉理论和动手真的是天壤之别(个人比较懒,而上水对机箱改动大)。呵呵,没办法只有说服一朋友叫他把我的器材买去。。哈哈。看到LZ的帖后,现在真的是要仔细的研究下咯。争取明年I社的2011出来时,上水。
发表于 2010-11-2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witson 发表于 2010-11-12 13:40
回复 darkness66201 的帖子

感谢挑错,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具体如下:

我能有什么选择呢,如果说有的话,那我的选择就是:除非为了美观,否则尽量不要用弯头。折管了就换更好的管子,上弹簧,优化走管以减少急弯并且给管子留足够的长度拐弯,实在不行才上弯头~~~

随便看了一下更新后的,那些链接啊什么的要更新一下版本号了,还有就是关于铜的价格上的语气(T1级别紫铜非常昂贵......价格就更加没谱了......),你没有说明价格,作为读者心里有点没底,这不是问题,关键是其实也不过是六、七万一吨而已,没必要说的那么夸张吧,再怎么说,比较昂贵,更昂贵这类用词就已经足够了吧~~

顺便问一下,为什么在多显卡的系统中,大家都不把全覆盖的冷头并联呢,都是串联的呢??

PS:那些红色系冷液的MOD,其实个人觉得不好看,冷液的透光不够,很像有点偏橙色的血液*/-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10-11-27 23:14
我能有什么选择呢,如果说有的话,那我的选择就是:除非为了美观,否则尽量不要用弯头。折管了就换更好的 ...

呵呵,我也赞成尽量少的用弯头,一方面是为了水阻,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弯头比较贵.....但是我不赞成上管内弹簧,管外弹簧还可以,不过外观也是见仁见智了.....

链接要更新版本号?这个不太明白什么意思,烦请说明一下......

铜的价格方面.....一直都在不断上涨,六七万这个价位好像已经突破了吧?也正因为不断上涨,我才没有写明价格(不想整天更新),我觉得用没谱倒是不过分,要知道这不过才是原材料的价格而已.....加工费电费水费啥的也是天天水涨船高,前阵子连BP的接头都涨价了.....

多显卡有并联也有串联的,在我看来两种例子基本上一样多啊!如果冷排余量比较强的话,应该是并联更有机会获得好点的性能(一般而言是这样)。

呵呵,红色系要的就是那种血液的效果,其实单以UV效果论,绿色最强烈,其次是蓝色和橙色等,红色一般在UV下面呈现暗红,不是特别耀眼的颜色.......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hqh6 发表于 2010-11-27 16:41
LZ真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强人。前年刚上I7的时候就想搞水,但是都没付诸实践。最主要真的是没高人指点。而 ...

感谢支持!!期待你分享作品的一天*/-49
发表于 2010-11-2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witson 发表于 2010-11-28 00:18
呵呵,我也赞成尽量少的用弯头,一方面是为了水阻,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弯头比较贵.....但是我不赞成上管内 ...

没事了,我看少了,原来你只更新基础篇,后面的没有更新~~~

看了一下铜的报价,紫铜不足6万,电解铜6万多......不过最近的市场,对比一下金价的疯涨,铜价不算什么~~*/-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和金价比嘛,那当然算少的....这些自然资源以后只会越来越贵的了.....

话说中国本来就比较缺铜,我们甚至还有过独家的钢制炮弹......
发表于 2010-11-30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经典的帖子!收藏
发表于 2010-11-3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阅读微型计算机上的三篇文章时,总有点意犹未尽,现在终于看到了完整的教程!
发表于 2010-12-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楼主顶了,这样的文章非常优秀
发表于 2010-12-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出楼主的文章充满着热情和执着。
其实我想借水冷版展现给大家的,就是国外玩家的热情和执着,这个是国内水冷玩家最欠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cattered 的帖子

感谢支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ssty 的帖子

向微机读者致意,呵呵,10年前我的**作就是在微机发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a62512904 发表于 2010-12-1 21:42
看的出楼主的文章充满着热情和执着。
其实我想借水冷版展现给大家的,就是国外玩家的热情和执着,这个是国 ...

感谢关注。

拷贝A版的原话么?小心被扣分哪,呵呵!*/-19
发表于 2010-12-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hehe   果然是达人啊    6年前我才开始阅读微机,非常遗憾没能拜读到你的很多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ssty 的帖子

过去那些,反正也过时了,呵呵:),早期写技术类评测类和导购类文章比较多,后期已经懒惰,基本上是评论文章居多......
发表于 2010-12-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前就酝酿下水,自己也折腾过不少设备买经验,但始终缺乏一种全局性的把握,找到你这篇文章终于算是拿到了完整的航海图。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发表于 2010-12-10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wpp 于 2010-12-10 03:44 编辑
witson 发表于 2010-12-2 11:27
回复 kessty 的帖子

过去那些,反正也过时了,呵呵:),早期写技术类评测类和导购类文章比较多,后期已经 ...

你好 witson 兄, 抱歉這麽久才來跟你打招呼, 早陣子小弟搬遷忙死了 ~
看得出你用心的編寫, 及幫忙新手了解這興趣的認真、誠意及付出, 確實令小弟敬佩萬分.
日後希望能繼續與你多多交流 ~~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200 收起 理由
assisterah + 200 欢迎来到CHH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CCP0081 的帖子

感谢支持!!希望拙文对你有所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wpp 的帖子

CWPP兄您好,终于见到您在CHH露面了,呵呵,您的赞誉不敢当,我只是曾经深受没有教程的困扰,所以在自己对水冷稍有了解之后,希望能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来促进更多的朋友投身水冷圈,目的就这么单纯。

另外,拙文现在相比最初请您审阅的版本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补充了一些后期更新的内容.....

To不明真相群众:386楼这位CWPP就是我在《水冷的秘密》中多次提到的香港水冷高手CWPP。

发表于 2010-12-20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越看越汗,看到接头那部分的时候就有山寨自焊铜铝管,或者液态硅胶防漏的想法了。
没米的人,还是要走山寨这条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mt78342 的帖子

呵呵,感谢关注!其实山寨也是一种玩法,不管怎么玩首先要保证安全,其次就是自己玩得开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02:56 , Processed in 0.01680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